【新课标单元特训】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新课标单元特训】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1-30 14:10: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试卷
班级 姓名 成绩
【基础与积累】
一、读拼音写词语。(8分)
ɡēnɡ yún hú dié mà zhɑ xián ɡuànɡ
suí yì chú tou chénɡ rèn bá cǎo
二、选择。(4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旖旎(ní) 秉性(bǐnɡ) 点缀(zuì)
B.无垠(yín) 澄澈(chénɡ) 玷污(diàn)
C.拴起(shuān) 徘徊(huái) 燕园(yān)
D.篝火(ɡōu) 倭瓜(wō) 逛街(ɡuànɡ)
2.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山衔落日浸寒漪(漪:水中的波纹)
B.村庄儿女各当家(儿女:儿子和女儿)
C.草满池塘水满陂(陂:池岸)
D.敲成玉磬穿林响(磬:一种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
3.对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比喻)
B.蜻蜓飞得那么快,哪里会追得上?(反问)
C.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拟人)
D.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夸张)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诗三首》中的三首古诗都写出了童年生活的乐趣。
B.《祖父的园子》中,作者用第一人称讲述了自己和祖父在园子中的生活。
C.《梅花魂》中,作者萧红通过回忆童年的经历,表现了外祖父眷恋祖国的深情。
D.《月是故乡明》中,作者季羡林以“月”为线索,回忆了自己在故乡的童年生活。
三、按查字典的要求,完成练习。(5分)
“承”按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___,再查音节_____;按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部,再查____画。结合右图内容判断,下列哪个词语中“承”的意思是本义?( )
A.承认 B.承重
C.继承 D.承担
四、选字填空。(6分)
晓 浇 烧 绕 饶 挠
拂( ) 富( ) 围( )
阻( ) ( )灌 燃( )
五、把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完成练习。(8分)
不可( )( ) 美妙( )( ) 相映( )( )
良辰( )( ) 乐( )不( ) ( )乡( )井
1.月亮是古代文人经常吟咏的对象,中国古诗词中写月的作品______________。
2.“( )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是对偶句,根据“赏心乐事”一词可推测括号里填的词语应是__________。
六、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3分)
珍藏 收藏 储藏
1.我一直( )着舅舅送给我的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
2.我国粮食每年在( )、运输和加工环节的损失量都很大。
3.我爷爷喜欢( )竹雕艺术品。
七、按要求写句子(8分)
1.蜜蜂满身绒毛,停在一朵花上不动了。(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太阳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黑暗的地方飞出来。(仿写句子)
腊月,好冷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傲雪而立的梅花寄托着外祖父对祖国的无尽眷恋。(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对祖父说:“你不信,我到屋里拿来给你看。”(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日积月累。(10分)
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__________________。
临行密密缝,__________________。
谁言寸草心,__________________。
1.补充词句。(3分)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代的__________,诗的最后两句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3分)
3.这首诗描绘的是一位母亲为即将远行的儿子__________的情景,表现了深深的__________,同时也抒发了子女要___________的情感。诗中的“_____________”后来常被用来比喻母爱或深厚的恩情。(4分)
九、课文回顾。(8分)
1.童年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读着范成大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感受到了乡村儿童学种瓜的纯朴、可爱;读着杨万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我们体会到了孩子取冰玩耍的快乐;读着雷震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领略了牧童晚归的悠然。
2.母亲节时,典典在给妈妈的贺卡上写道:“‘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谢妈妈对我的关心和照顾,祝您节日快乐!”(填《游子吟》中的诗句)
【阅读与鉴赏】
十、课内阅读。(9分)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要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1.用“____”画出选段的中心句。用成语来概括它的意思,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用“ ”画出一处表现作者对自由的向往与追求的句子,并对其作赏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思考:还有哪种植物或动物是自由的呢?选择其中的一种,发挥想
象,写一写。(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课外阅读(12分)
系在风筝线上的童年
时令正是仲春。大地挣脱了冬的纠缠,不觉之中已泛出几分淡淡的绿意。仰望晴空,偶见数点风筝,袅袅娜娜地飘在天际,使我蓦地忆起“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这两句诗。此时,正是放风筝的好时光。那长长的轻轻抖动的风筝线,竟丝丝缕缕牵出了我的童年。
我们找来竹篾,且要绿皮的、有韧性的,犹如女孩子绣花挑线一般仔细。我们把竹篾放到火堆上烤了,再弯成弓似的和轱辘似的几何形状,拼在一起,悉心系好,就变成了形态各异的风筝的骨架。然后几个小脑袋抵在一起,叽叽喳喳商量一阵,就各自别出心裁地用彩笔在糊好的桑皮纸上勾勒一通,便给它们穿上了斑斓的衣衫。然后用大团大团的线做放线,一头系在风筝上,一头缠在一个线拐子上。
好了!抬起你因做风筝而勾得酸了的头,开始放吧!看着天空中各式各样随风舞动的风筝,我们的心醉了。
最让人叫绝的要数晚上。皓月高悬天空,大地一片静谧,夜色朦胧。我们几个小伙伴溜出来一叽咕,便带了心爱的风筝到村头田边。风筝纸涂了闪金光的东西,还要想法把蜡烛或蘸了油的棉絮系在风筝的尾巴上,放飞时一点燃便像飞机尾翼上的信号灯。这通常极难做到,因野外有风,蜡烛又不能顶风,所以总是熄灭。但偶尔有成功的,那风筝放起来就别有情趣。“信号灯”明灭闪烁,随风筝把一颗颗童心送上神秘的高空,令人如醉如痴。
韶光如流水。虽说童年已悄然离去,可风筝这根若有若无的线,却每每牵着我的童年。我常想捡回那逝去的童年。
1.请认真阅读第2自然段,把制作风筝的步骤补充完整。(3分)
找来竹篾——( )——( )——( )
作者回忆童年生活时,围绕“风筝”选取了哪两个具体事例?表达
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短文内容,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3分)
(1)作者开头描写仲春景色的作用是触景生情,引出对童年生活的回忆。( )
(2)作者喜欢在晚上放风筝,因为点燃“信号灯”,别有一番情趣。
( )
(3)因为时间过于久远,作者的童年记忆有时清楚,有时模糊,只能凭借风筝线回忆起童年的点点滴滴。( )
请你展开想象,具体写一写“我们”白天放风筝的画面。(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创意与表达】
十二、习作。(20分)
童年是一片无边无际的蓝天,包罗了无限的景象;童年是一颗香浓的奶糖,越嚼越甜,让人回味无穷。你有同感吗?选择你童年生活中的一件事写一写,注意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表达真情实感。
参考答案
一、耕耘 蝴蝶 蚂蚱 闲逛 随意 锄头 承认 拔草
二、1.A 2.B 3.D 4.C
三、C chenɡ 乛 7 B
四、拂晓 富饶 围绕
阻挠 浇灌 燃烧
五、不可胜数 美妙绝伦 相映成趣
良辰美景 乐此不疲 离乡背井
1.不可胜数 2.良辰美景
六、1.珍藏 2.储藏 3.收藏
七、1.蜜蜂满身绒毛,像个小毛球似的,停在一朵花上不动了。
2.示例:鸟儿冷得躲进巢里不敢出来,青蛙冷得在洞里冬眠,孩子们冷得穿上了厚厚的羽绒服。
3.梅花寄托着眷恋。
4.示例:我对祖父说,他不信,我到屋里拿来给他看。
八、1.游子身上衣 意恐迟迟归 报得三春晖
2.唐 孟郊 比喻
3.缝制衣服 母爱 孝顺父母 三春晖
九、1.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稚子金盆脱晓冰 彩丝穿取当银钲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2.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十、1.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
由的。 示例:随心所欲
2.示例:蝴蝶随意地飞……太阳也不知道。 这段话表面上写的是蝴蝶的
自由自在,实际上表现的是作者想像蝴蝶一样自由自在的,不受约束,做
自己想做的事,是作者对自由的向往与追求。
3.示例:西红柿是自由的,它要长多大就长多大,没有人管它。
十一、1.制作骨架 糊纸涂色 系缠放线
2.作者围绕“风筝”选取了制作风筝和月夜放风筝两个事例。表达了作者对风筝的喜爱和对童年欢快时光的无比怀念之情。
3.(1)√ (2)√ (3)×
4.示例:开始放风筝了,我和小伙伴们一边欢快地跑着,一边灵活地控制着风筝线。我们一会儿把风筝线放得长一些,让风筝飞得高高的;一会儿又把线收回来一些,以保证它们飞得平稳。当风筝在我们的控制下神气地翱翔于天空时,我们便仰着小脑袋,一动不动地望着。
十二、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