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诫子书
诸葛亮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zuozhe
诫子书文
示儿
这是陆游留给儿子的一首诗,饱含着忧国忧民的情怀,今天我们来学习三国时期著名的诸葛亮写给儿子的一篇文章《诫子书》!
学习目标
感受诸葛亮的人格魅力,深入探讨其现实意义
人格魅力
把握文章的脉络,体会简洁而智慧的语言
品味语言
积累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诵读课文,积累警句
积累诵读
目录
文学常识
文章浅析
深层理解
拓展延伸
文学常识
01
诸葛亮生平介绍,相关作品简介,诸葛亮的相关思想及作品特点
诫
子
书
作者简介
诫子书文
zuozhe
复姓诸葛名亮,字孔明,号卧龙
诸葛亮(181—234)
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沂南县)人
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
被称为“古今第一贤相”
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和智者的代表人物
代表作品
诫子书文
zuozhe
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
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
写作背景
诫子书文
zuozhe
《诫子书》是诸葛亮晚年写给8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
诸葛亮一生为国,躹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了蜀汉社稷日夜操劳,顾不上亲自教育儿子,于是写下了这封家书告诫诸葛瞻。
文章浅析
02
课文的阅读,注意停顿和断句,文章对应的注释和翻译
诫
子
书
15:36
10月10日 周六下午
诫子书 ——诸葛亮
课文朗读
诫子书文
zuozhe
仔细听朗读,体会每句的意思,注意句子的停顿;
想一想,有哪些关于诸葛亮的成语和故事?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
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译文
君子的行为操守,以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来修养身心,以节俭来培养品德。不能内心恬淡,不慕名利,就没办法明确志向,不能宁静专一,就没办法达到远大目标。
文段理解
诫子书文
zuozhe
夫
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
行
操守、品德
静
摒除杂念
以
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
淡泊
形容内心恬淡
明志
明确志向
致远
达到远大目标,致,达到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
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译文
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于学习。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不定下志向就无法学有所成。放纵懈怠,就无法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广
增长
淫慢
放纵懈怠,淫,放纵;慢,懈怠
励精
振奋精神,励,振奋
险躁
轻薄浮躁
治性
修养性情
zuozhe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
守穷庐,将复何及!
译文
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最终凋落。大多对社会没有任务贡献,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那时再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驰
疾行,指迅速逝去
zuozhe
日
岁月
穷庐
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
多不接世
大多对社会没有什么贡献
深层理解
03
深入了解诸葛亮的思想和态度,思考自己从中学到的启示,品味文章写法
诫
子
书
深层解读
诫子书文
zuozhe
读课文,说说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中心论点
中心论点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zuozhe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句话有什么表达效果?
这句话中的“淡泊”紧承上句的“俭”字,“宁静”紧承上句的“静”字,再次强调简朴节约、淡泊名利与内心安定清静对于君子的重要性。运用双重否定,以强烈而委婉的语气表达了诸葛亮对于儿子的谆谆教诲和无限期望。
zuozhe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此句有何作用?
道出了“志”与“学”的关系,“志”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础,人只有胸怀大志方能成才,因此古人才有“有志者事竟成”的说法!
zuozhe
怎样理解文中的“静”?
“静”是《诫子书》中的一个关键词语。
“静”指的是一种屏除杂念和干扰而安宁专一的精神状态。在这种扰态中,可以心无旁骛地学习,可以静静地沉思,可以安静地反思自己的作为。
zuozhe
“静”是修身养德的基础。“静”是修身的先决条件,只有保持宁静方可清心寡欲,修养身心。
“静”也是学习的前提。只有做到“静”才能使志向坚定、明确(明志),并最终实现远大目标(致远)。
若心不静,陷入“险躁”,则不能专心学习,也就不能增长才干,更谈不上修养心性了。
zuozhe
诸葛亮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才需要具备几个条件?这几个条件之间有什么关系?
第一个条件是立志,“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第二个条件是学习,“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zuozhe
第三个条件是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三者关系:
诸葛亮主张以俭养德,以静求学,以学广才,这三者是互相联系的,缺一不可的。志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础,志向的培养又必须砥砺品德。
结构梳理
诫子书文
zuozhe
诫子书
治学
修身
惜时
静(正面)
躁(反面)
将复何及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拓展延伸
04
文体知识拓展,文言文知识拓展积累,写作手法和特色拓展
诫
子
书
文体拓展
诫子书文
zuozhe
书
又称“尺牍”“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它的文学功能多种多样:可以抒情,可以写景,可以写私人化的事件和感情,也可以进谒显贵,勉励后学。在历史的发展中,书信的实用性和审美性达到了完美的结合。
文言知识拓展
诫子书文
zuozhe
古今异义:
夫君子之行
古义: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
今义:丈夫
夫君子之行
古义:操守、品德
今义:行为,行动
险躁则不能治性
古义:轻薄
今义:危险,惊险
zuozhe
一词多义:
行
名词,操守、品行
动词,走
夫君子之行
三人行
学
动词,学习
名词,学问、学业
夫学须静也
非志无以成学
zuozhe
词类活用:
形容词用作动词,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
静以修身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明确
非淡泊无以明志
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大目标
非宁静无以致远
zuozhe
特殊句式:
倒装句
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宾语前置句,正常句式应为“将复及何”
判断句
夫学须静也
“……也”表判断
写作特色
诫子书文
zuozhe
语言智慧理性,简洁精警
本篇文言文虽只86个字,却道出了诸如学与静、才与学、学与志等多种关系,富有人生智慧,因此成为修身立志的名篇。
感情真挚
本文以父亲的身份告诫儿子读书修身,静心养德,保国爱民,平治天下,既有慈父的殷殷期望,又有圣贤的谆谆教诲,感人肺腑。
写作特色
诫子书文
zuozhe
骈散结合
本文除开头“夫君子之行”和最后的“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外,中间运用了多组骈句。骈散句的结合,使得本文节奏明快、舒缓自如,读起来朗朗上口,且富有气势。
课后作业
诫子书文
zuozhe
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学完本课,说一说你自己要成才,需要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