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数的运算
—四则运算
一键发布配套作业 & AI智能精细批改
(任务-发布任务-选择章节)
01
课前导入
02
新课精讲
03
学以致用
04
课堂小结
目 录
01
课前导入
情景导入
1.四则运算的意义是什么?
2.四则运算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3.四则运算律和运算性质有哪些?
02
新课精讲
探索新知
四则运算的意义是什么?
整数 小数 分数
加法的意义 把( )个数合成一个数的运算 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 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
减法的意义 已知两个数的( )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与整数减法的意义相同 与整数减法的意义相同
探究点1 四则运算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
两
和
探索新知
整数 小数 分数
乘法的意义 求几个( )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一个数乘小数,就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是多少 一个数乘分数,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除法的意义 已知两个( )的积与其中的一个( ),求另一个( )的运算 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 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
相同
因数
因数
因数
探索新知
四则运算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整数 小数 分数
加法 ( )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位上的数相加满( ),就要向前一位进( ) 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先把( )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 )相加、减。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 ),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减法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不够减,就要从前一位上退一,在本位上加10再减 相同
十
一
小数点
分子
通分
探索新知
整数 小数 分数
乘法 从低位到高位分别用一个因数的( )去乘另一个因数。用因数的哪一位去乘,乘的积的末尾就要和那一位对齐,然后把几次乘得的( )加起来 计算小数乘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 )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 )不变。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每一位
积
分子
分母
探索新知
整数 小数 分数
除法 从被除数的( )除起,除数有几位,就先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如果前几位比除数小,就多取一位再除。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 )。在求出商的最高位以后,如果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就在那一位上写“0” 除数是整数时,按照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除数是小数时,要先把除数转化成( ),同时把( )扩大相同的倍数,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进行计算 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 )
高位
小
整数
被除数
倒数
探索新知
1. 加法:加数+加数=( ),
( )-加数=另一个加数;
2. 减法:被减数-减数=( ),被减数-差=( )
减数+差=( )
探究点2 四则运算之间的关系
在小学阶段,我们学习的四则运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和
和
差
减数
被减数
探索新知
3. 乘法:因数×因数=( ),
积÷一个因数=( )
4. 除法:
(1)能整除的:被除数÷除数=( ),
被除数÷商=( ),除数×商=( )
(2)不能整除的:被除数÷除数=商······( ),
商×除数+( )=被除数
5. 加法与减法互为逆运算,乘法与除法互为逆运算。
积
另一个因数
商
除数
被除数
余数
余数
探索新知
探究点3 数的变化引起的结果变化
1.填空。
(1)数a 除以数b,商29余30,当a,b 同时扩大到原来的3倍时,余数是( )。
(2)小华做一道加法算式时,把其中一个加数个位上的5看成了9,把另一个加数十位上的8看成了3,结果是123,那么正确的答案是( )。
90
169
探索新知
(3)李丽在计算3.68加一个一位小数时,由于错误地把数的末位对齐,结果得到了4.25,那么正确的得数应该是( )。
9.38
(4)小敏在计算一个两位小数除以4.6时,由于误把被除数当成了整数,算出的商是205。这道题的正确结果应该是( )。
(5)小华计算器上的数字键“3”坏了,如果继续使用这个计算器计算“35×27”,那么他的计算过程用算式表示可以是( )。
2.05
5×7×27
(答案不唯一)
典题精讲
1.填空。
(1)3.2+3.2+3.2=( )×( )
(2) ×3表示( )。
(3)右图中的大长方形表示“1”,根据图中的阴影部分写乘法算式。
×( )=( )
3.2
3
3个 相加
典题精讲
(4)1 ×( )= ×( )=4 ÷( )=A×( )(A≠0)
(5)在5÷2、5÷ 、 ÷5与5× 这四个算式中,得数最大的是( ),得数最小的是( ),得数相等的是( )和( )。
(答案不唯一)
5÷
÷5
5÷2
5×
典题精讲
(6)在 里填上“>”“<”或“=”。
×6 ÷6 ÷
6.6×
6.6+
7.8÷10%
7.8×10
>
>
<
=
典题精讲
2.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4729+978= 51-4.09=
7.8×0.25= 9÷25=
验算略。
5707
46.91
1.95
0.36
+
4 7 2 9
9 7 8
5 7 0 7
-
5 1
4 . 0 9
4 6 . 9 1
×
7 . 8
0 . 2 5
1. 9 5 0
)
2 5
9 0
0. 3 6
7 5
1 5 0
1 5 0
0
典题精讲
3.填空。
(1) +( )=
( )÷ =
12.08-( )=9.42
( )× =7.5
(2)根据0.48×3.2=1.536写出两个除法算式:( )。
(3)一个数除以14,商是21,当余数最大时,这个数是( )。
2.66
37.5
1.536÷3.2=0.48和1.536÷0.48=3.2
307
典题精讲
(4)在一个减法算式里,被减数、减数和差相加的和是50,已知差是减数的 ,这个减法算式是( )。
(5)A和B都是非零自然数,如果A÷ =B× ,那么A( )B。(填“>”“<”或“=”)
25-15.625=9.375
<
易错提醒
辨析:除法中各部分之间的变化规律分析不清。
选一选。
(1)5800除以60的商是96,余数是( )。
A.4 B.40 C.400 D. 4000
(2)假如a÷10商b时余下的数是5,那么2a÷20商b时余下的数是( )。
A.0 B.5 C.10 D.无法确定
(3)两数相除,商是2.4,如果被除数扩大到原来的100倍,除数乘0.1,那么商是( )。
A.2.4 B.24 C.2400 D.0.024
B
C
C
03
学以致用
小试牛刀
1.请在下面的 中填上合适的三个自然数,使它们的乘积与它们的和相等。
2.在下面的式子中添上“+”“-”“×”“÷”和括号使等式成立。
9 9 9 9 9=20
1
2
3
1
2
3
(9+9)÷9+9+9=20 (答案不唯一)
× × = + +
小试牛刀
3.计算下面三组算式,在 里填上“>”“<”或“=”。
=
=
=
小试牛刀
4.一个数与它本身相加、相减、相除,所得的和、差、商相加的总和是9.8,这个数是多少?
(9.8-1)÷2=4.4
答:这个数是4.4。
04
课堂小结
归纳总结:
1.四则运算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
2.四则运算之间的关系
3.数的变化引起的结果的变化
同学们,
下节课见!
一键发布配套作业 & AI智能精细批改
(任务-发布任务-选择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