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曹刿论战
《左传》
目录
壹
叁
肆
贰
课前须知
文章译文
读通文意
学后总结
壹
课前须知
文章背景
《左传》地位
《左传》
《左传》,旧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著,近人认为是战国时人所编,是中国古代一部叙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更是先秦散文著作的代表。作品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春秋内传》、《左氏》,汉朝以后多称《左传》。它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是历代儒客学子重要研习史书,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背景
在公元前684年鲁国与齐国的一场战争。春秋时期,齐鲁两国都在现在的山东境内(齐都临淄,鲁都曲阜),齐国是大国,鲁国是小国。公元前682年,鲁桓公出访齐国,被齐襄公暗杀。鲁桓公死,他的儿子庄公继位。由于齐襄公无道,他的弟弟小白预知齐国将有叛乱,便和鲍叔牙跑往莒国(现山东莒县)寄身。鲁庄公八年,公孙无知杀死齐襄公,自立为君。管仲、召忽辅佐公子纠逃往鲁国。鲁庄公九年,齐国大夫雍廪杀死公孙无知。这时,齐国无君,鲁庄公欲送公子纠回国为齐君,但齐襄公的弟弟小白先入齐即了君位,是为桓公。桓公因为鲁国欲纳公子纠的事,怀恨在心,在桓公即位第二年,就是公元前684年,率军攻打鲁国,进行报复。
贰
读通文意
重点读音
难句翻译
熟读课文
重点读音
曹刿(guì)
又何间焉(jiàn)
肉食者鄙(bǐ)
弗敢加也(fú)
小惠未遍(biàn)
公与之乘(chéng)
战于长勺(sháo)
下视其辙乱(zhé)
登轼而望(shì)
彼竭我盈(jié)(yíng)
旗靡(mǐ)
夫战(fú)
牺牲玉帛(bó)
难句翻译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吃肉的人)当权者会谋划这件事情的,你又何必参与呢?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衣服食物这类安身的东西,不敢独自享受
难句翻译
小信未孚
(这只是)小信用,未能让神灵信服
可以一战
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
难句翻译
公与之乘
鲁庄公和他共同乘坐一辆战车
下视其辙
向下察看车轮碾出的痕迹
难句翻译
登轼而望之
登上车前的横木眺望齐国的军队
夫战,勇气也
作战,靠的是勇气
熟读文章
叁
文本翻译
重点实词
文章译文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们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拜见鲁庄公。他的同乡说:“当权的人自会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当权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入朝去见鲁庄公。曹刿问:“您凭借什么作战?”鲁庄公说:“衣食(这一类)养生的东西,我从来不敢独自专有,一定把它们分给身边的大臣。”曹刿回答说:“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顺从您的。”
师:军队、 肉食者:吃肉的人,这里指当权者、 间:参与
鄙:浅陋,目光短浅 对:回答一般用于下对上、 遍:遍及,普遍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鲁庄公说:“祭祀用的猪牛羊和玉器、丝织品等祭品,我从来不敢虚报夸大数目,一定对上天说实话。”曹刿回答说:“小小信用,不能取得神灵的信任,神灵是不会保佑您的。”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根据诚心(合理裁决)。”曹刿回答说:“这才尽了本职一类的事。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随您一同去。”
加:虚夸,夸大、 信:实情、 福:赐福,保佑、 狱:诉讼事件
察:明察、 情:诚,诚实,这里指诚心、 忠:尽力做好分内的事
属:类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鲁庄公和曹刿同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鲁庄公将要下令击鼓进军。曹刿说:“还不行。”等到齐军三次击鼓之后。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了。”齐军大败。鲁庄公又要下令驾车马追逐齐军。曹刿说:“还不行。”说完就下了战车,察看齐军车轮碾出的痕迹,又登上战车,扶着车前横木远望齐军的队形,这才说:“可以追击了。”于是追击齐军。
鼓之:击鼓进军、 败绩:大败、 驰:驱车追赶、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打了胜仗后,鲁庄公问他取胜的原因。曹刿回答说:“作战,靠的是士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士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开始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耗尽了。他们的士气已经消失而我军的士气正旺盛,所以才战胜了他们。像齐国这样的大国,他们的情况是难以推测的,怕他们在那里设有伏兵。后来我看到他们的车轮的痕迹混乱了,望见他们的旗帜倒下了,所以下令追击他们。”
作:鼓起、 再:第二次、 竭:穷尽、 盈:充满。这里指士气正盛
测:推测,估计、 伏:埋伏、 靡:倒下
肆
学后总结
一、阅读课文,梳理故事情节,仿照示例,完成下面的图表,并据此复述课文。
请见--(论战 )--参战﹣-(释疑 )
二、齐鲁长勺之战,鲁国能够以弱胜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试结合课文简要分析。
1.政治上取信于民:鲁庄公和曹别的战前对话说明曹判的军事思想是以民心向背为基础的。2.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掌握时机。曹判根据齐军来势凶猛、人数占优的实际情况,采取坚守不出、挫其锐气的策略。通过双方勇力的此消彼长,很快就扭转了双方力量对比的优劣关系,结果一举溃敌。取胜之后,曹判并不马上追击,深知兵不厌诈之道,唯恐中了齐国诱敌伏击的圈套,表明他在极善用计的同时,也时刻保持高度警惕,防备对方运用计谋。曹别在战争中可谓是知己知彼,运筹椎帽。
三、课文仅用二百多字就叙述 长勺之战的全过程。说说课文是怎样安排详略的 这样安排好在哪里。
本文紧扣"论战"来写,详写曹别的言论,如第1段中与鲁庄公论"何以战"的两次对话,将其"取信于民 的战略思想淋滴尽致
地表现出来;第3段论述取胜原因,则把他的作战必须抓准时机、谨慎而又果断的战略思想表现出来。这两段文字,完整地表现了曹判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军事上的卓越才能。对于无助于表现人物性格的事,如战争起因、战斗状况、战后处理等一概不提,这样的剪裁,叙事清楚,详略得当,有力地突出了中心。
谢谢
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