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下册第六单元13.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下册第六单元13.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1-13 17:51: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名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教学目标 1.了解《水浒传》的有关知识。 2.学习本文通过情节、环境、言行来分析人物性格特点的写法。 3.把握“风雪”等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学重点 1.林冲的思想性格发展变化分几个阶段及其变化。
教学难点 1.分析“风雪”等景物描写对情节、人物的作用。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授课所用视频、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熟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最简短介绍,你猜猜分别写的是那部著作? 一个和尚磨磨唧唧,一个猴子咔咔嚓嚓,一个蔫灯哏哏啾啾,一个猪头嘻嘻哈哈。 明确:《西游记》 主子和下人黏黏糊糊,男孩和女孩腻腻歪歪,荣华和落魄来来去去,和尚和老道忽忽悠悠。 明确:《红楼梦》 情商最高的哭哭啼啼,智商最高的神神道道,地位最高的憋憋屈屈,武功最高的凄凄戚戚。 明确:《三国演义》 砍人时风风火火,用计时猥猥琐琐,上山时咋咋呼呼,招安时窝窝囊囊。 明确:《水浒传》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最智 施耐庵的《水浒》——最义 吴承恩的《西游记》——最奇 曹雪芹的《红楼梦》——最情 北宋末年,皇帝昏庸无道,朝中佞臣掌权,陷害忠良、鱼肉百姓,36颗天罡星、72颗地煞星落入凡尘,化身一百单八将齐聚水泊梁山,竖起“替天行道”大旗,演绎了一出可歌可泣的水浒传奇!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介绍作者 施耐庵(约1296—约1370),祖籍苏州,后迁居兴化白驹镇。元末明初杰出小说家。元至顺年间,施耐庵考中进士,在钱塘(今浙江杭州)做过两年官,因为看不惯官场的黑暗,不愿对当道权贵逢迎拍马,因此弃官回乡,专心著述。传说他曾参加过元朝末年的张士诚起义军,在张士诚起义失败后,逃回兴化,隐居著书。著有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相传《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是他的弟子。 三、写作背景 《水浒传》的故事发生在宋徽宗时代,即宣和年间(1119—1125)。当时宋皇室衰颓、腐败。宋徽宗贪图享受,滥用奸臣蔡京为宰相,穷奢极侈,对人民横征暴敛,弄得民不聊生,逼得许多人铤而走险,盗贼四起。《水浒传》所反映的就是当时的农民起义。被逼上梁山的起义军聚在梁山泊,打出“替天行道,劫富济贫”的大旗,聚集了许多好汉,甚至一些小官吏和商人都加入了这个队伍。 四、整体感知 关于《水浒传》 水浒是什么意思?绵绵葛藟(ɡě lěi),在水之浒。 --《诗经·王风·葛藟》 水浒:水边 水浒传:在水边发生的故事。 (1)这部书是作者在民间传说、话本、杂剧的基础上创作而成的,它艺术地再现了梁山泊农民起义的产生、发展、经过直至失败的过程,歌颂了以宋江为首的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精神,揭露了北宋王朝朝政的黑暗腐败。 (2)《水浒传》全书共涉及人物787位,其中有名有姓的有577位,有名无姓有9位,有姓无名的有99位。 一百单八将,指梁山泊上的108个头领,由天罡星三十六员和地煞星七十二员组成。 这一百零八人性格各异,各有所长,结局不同,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人物群像。故小说《水浒传》也是刻画人物最多的小说之一。 (3)1872年英国译为《中华的罗宾汉》 1922年法国译为《中国骑士传》 1927年德国译为《强盗与士兵》
1933年美国译为《四海之内皆兄弟》 1956年意大利译为《匪徒》 互联星空网站《3个女人和105个男人的故事》 (4)《水浒传》第九回的全题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陆虞候火烧草料场”。“风雪”“山神庙”是林冲人生道路的转折点,造成转折的根本原因不是“风雪”,而是横行不法的邪恶势力。因此,作品标题中的“风雪”既是实写,也是虚写,即用“风雪”这一恶劣的自然气候暗喻黑暗的社会政治环境,从而用虚实相间的含蓄笔法,写出了人物所处的险恶境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一题目,可以理解为:林教头遭难山神庙,或林教头在山神庙劫后余生、逢生化吉。 2.正音正字 赍发(jī)    迤逦(y lǐ)  酒馔(zhuàn)  差拨(chāi)  仓廒(áo)   不省得(x ng) 彤云(tóng)  央浼(m i)  搠倒(shuò) 剜挖(wān)   庇祐(bì)   玷辱(diàn) 3.层次结构 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林教头沧州遇旧知。 第二部分:(第2-5段)陆虞侯密谋害林冲。 第三部分:(第6-9段)林教头接管草料场。 第四部分:(第10-12段)风雪夜山神庙复仇。 深入探究 1.第一段,作者说林冲“闲走”,其实闲笔不闲,你能说说理由吗? 明确: (1)插叙林冲在东京时曾救助过李小二,表现了林冲的正义感、侠义精神。 (2)交代林冲被刺配沧州的原因,点明与高俅的仇怨,林冲被高俅陷害,仍称仇人为“高太尉”,并说自己是“罪囚”,表现了林冲善良安分、性格软弱的一面。 (3)为下文李小二知恩图报和林冲报仇等情节做铺垫。 2.从第二段描写来看,“官人”的哪些举止言谈引起了李小二的注意?这样写有何作用? 明确: (1)两个人不是一起进来,而是一前一后“闪”进来;请人吃饭自己不出面,又不肯说出自己姓名和为何事请人;吃饭时自己烫酒,故意支开李小二。 (2)这些描写显示出这两位不速之客的诡异、谨慎,暗示“官人”在密谋陷害林冲,推动情节的发展。另外,从李小二的角度去观察“官人”“走卒”等,更带有几分神秘色彩,吸引读者。 3.第五段中林冲买刀、带刀、寻仇,说明了什么?林冲最后“自心下慢了”,又说明了什么? 明确: (1)这些连续的行为描写,表现出林冲欲手刃仇敌的激愤心情及其性格刚烈的一面,与上文李小二所言遥相呼应。这是他反抗思想的萌芽。 (2)“自心下慢了”说明林冲刚刚燃起的复仇怒火又慢慢熄灭。他还在幻想得过且过,委曲求全。矛盾冲突起而又伏,情节由张而弛。 4.第七段第三行“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卷”字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明确: (1)“彤云”“朔风”“一天大雪”渲染了严冬时节的环境氛围,为故事高潮的出现勾画了一个气象森寒的背景,也照应了题目中的“风雪”二字。 (2)“卷”字用得极好,写出了风雪之大,也为下文大雪压倒草厅做了铺垫,推动情节进一步发展。 5.鲁迅先生在《花边文学·“大雪纷飞”》中曾说:“《 水浒传》里的一句‘那雪正下得紧’,就是接近现代的大众语的说法,比‘大雪纷飞’多两个字,但那‘神韵’却好得远了。”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请说明理由。 明确:同意。 用“紧”字写雪,以感觉来写视觉,渲染了风大雪猛的恶劣环境,也暗示出贼人密谋加害的计划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表现了林冲的处境越来越危险。 6.最末一段又写到“石头”,这一物象在文中出现了三次,有何作用? 明确: 第一次埋伏笔,第二次相照应。陆虞候等人进不了庙,只好站在外面看火说话,林冲才能听得一清二楚,生路绝了,幻想灭了,只能反抗复仇。第三次,“轻轻把石头掇开”,越是轻微谨慎,就越表现出林冲复仇的决心。
布置作业 收集《水浒传》相关信息,感受名著魅力。
板书设计 第一部分:(第1段)林教头沧州遇旧知。 第二部分:(第2-5段)陆虞侯密谋害林冲。 第三部分:(第6-9段)林教头接管草料场。 第四部分:(第10-12段)风雪夜山神庙复仇。
教学反思 高中生读名著似乎成了奢侈的行为,学生没有时间多读书。导致语文教学举步维艰。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名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教学目标 1.了解《水浒传》的有关知识。 2.学习本文通过情节、环境、言行来分析人物性格特点的写法。 3.把握“风雪”等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学重点 1.林冲的思想性格发展变化分几个阶段及其变化。
教学难点 1.分析“风雪”等景物描写对情节、人物的作用。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授课所用视频、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熟读课文,分析细节描写等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水浒传》知识小问答 1.梁山一百单八将中第一个出场的是谁?他的绰号是什么? 明确:九纹龙——史进 2.水浒传中三位女将分别是谁?她们的绰号是什么? 明确: (1)一丈青——扈三娘 (2)母夜叉——孙二娘 (2)母大虫——顾大嫂 3.“万卷经书曾读过,平生机巧心灵,六韬三略究来精。胸中藏战将,腹内隐雄兵。谋略敢欺诸葛亮,陈平岂敌才能。略施小计鬼神惊。”这首诗赞美的是哪位好汉,他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写出与他有关的情节(一个即可) 明确:智多星——吴用 有关情节:智取生辰纲 智取大名府 排九宫八卦阵 4.武松的绰号是什么?和他有关的情节有哪些?(至少说出一个) 明确:武松——行者 有关情节:景阳冈打虎 斗杀西门庆 十字坡误遇 说出鲁智深的著名情节(不少于3个) 明确:拳打镇关西 大闹五台山 桃花村醉打小霸王 相国寺倒拔垂杨柳 大闹野猪林 鲁智深浙江坐化 6.请用简练的语言说出《水浒传》中英雄好汉们性格上的共同特点 明确:爱打抱不平、讲义气、重情义 二、深入探究 1.双线索结构是小说常用的结构方式,请分析本文的双线索结构特点。 明确: 课文正面描写的情节是林冲刺配沧州后的遭遇和反抗,线索是主人公由忍辱负重到奋起反抗的性格转变过程,这是主线。侧面描写的情节是林冲的性格转变是在统治者的逼迫下发生、完成的,是以统治者陷害林冲的诡计为线索贯穿起来的,这是副线。副线推动主线发展,鲜明地表现了作品的主题“官逼民反”。两条线索通过茶酒店、草料场、山神庙等几个场景,由连接到交织,最后汇合到一起。 2.课文中有哪些细节描写?这些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课文中的细节描写是非常丰富、细致的,充分表现了人物的思想性格,透露出人物的心理活动,为事件的发生、发展做了必要的铺垫。主要细节有: (1)茶酒店密谋,小二偷听。 开头细致地描写了陆虞候等人鬼鬼祟祟的言谈举止,暗示他们是在密谋害人,而且和林冲有关。这些细节描写,引出下文李小二报信、林冲寻敌复仇的情节,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2)买酒前后。 文中对林冲在草料场的一系列行动描写得非常详细,出门买酒前,离开草料场时“将火炭盖了……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买酒回来看见草厅被雪压倒后,林冲“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这才“把门拽上,锁了”,到山神庙去安身。这些细节描写,既表现了林冲的细心缜密,又说明了草料场起火并非林冲疏忽所致,自然揭示出陆虞候等人缜密的杀人阴谋,使情节发展具有合理性。 (3)投宿山神庙。 林冲在山神庙的细节描写“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旁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为下文陆虞候等人“用手推门,却被石头靠住了,再也推不开”埋下伏笔。陆虞候等人只好站在庙外边看火边说话,林冲在庙内听得一清二楚,为“逼”林冲奋起反抗、手刃仇敌提供了行动的前提。 (4)林冲有刀枪不离身的习惯。 林冲同差拨取路投草料场时“带了尖刀,拿了条花枪”,去沽酒时“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去山神庙安身时也是用“花枪挑着酒葫芦”,最后在仇人逼上门来时,才可能“挺着花枪”冲出去。“刀”与“花枪”在文中反复出现,也使故事发展合情合理。 (5)有关方向位置的描写。 沧州城东十五里有草料场,草料场东三二里有市井,草料场与市井中间有一座山神庙,这些细节看似随意,实际上对情节发展很重要。林冲买酒是往东走,就在同一时间陆虞候等人从西面来到草料场放火,正好不会遇上林冲。 林冲是八十万禁军教头,他的思想观念、为人处世和一般的草莽英雄有很大差异。 豹子头 第六回∶智深正使得活泛,只见墙外一个官人看见,喝采道∶“端的使得好!”智深听得,收住了手看时,只见墙缺边立着一个官人。怎生打扮但见那官人生的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八尺长短身材,三十四五年纪…… (2)试联系全文总结林冲的性格特点。 明确: ①安分守己,随遇而安。 林冲被刺配沧州完全是高俅陷害所致,但林冲却说:“我因恶了高太尉……”并自认作“罪囚”,怕“玷辱”了李小二夫妻。这时的林冲对高俅的狠毒没有正确的认识,不但委曲求全,而且充满幻想。到了草料场,见草屋已“四下里崩坏了”,就想“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从此处可以看出林冲安分守己、随遇而安的性格特点。 ②心地善良,侠肝义胆。 林冲在东京时曾“看顾”了李小二,在沧州服刑时,还“常把些银两”给李小二“做本钱”。可见林冲心地善良,行事侠义。他对高俅认识不足,除了他逆来顺受的性格特点外,还有心地过于善良的原因。 ③刚猛激烈,疾恶如仇。 李小二说他“是个性急的人,摸不着便要杀人放火”。林冲听说陆虞候前来害他,说“休要撞着我,只叫他骨肉为泥”,并马上“去街上买把解腕尖刀,带在身上,前街后巷一地里去寻”。最后杀三个仇人时,他取出刀来搁在陆虞候的脸上,喝道:“泼贼!我自来又和你无甚么冤仇,你如何这等害我!正是‘杀人可恕,情理难容’!”因此可看出林冲刚猛激烈,疾恶如仇。 ④做事细心,考虑周到。 林冲去打酒前,“将火炭盖了……把草厅门拽上……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一件一件做得很有条理;打酒回来发现草厅倒了,“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由这些都可看出林冲是个心细的人。 林冲为何软弱? 关于林冲的误读 八十万禁军教头。教头,就是教官、教练。"八十万禁军教头"是指北宋正规军即禁军内专门训练士兵武艺的教练,其顶头上司是都教练。北宋禁军内有各式各样的训练士兵武艺的教练,有的专门训练士兵枪棒,其教练就会被称为禁军枪棒教练,有的综合性武艺教练,也即林冲那样的,就称为教练。教练虽然也正式属于禁军编制内的军官,但属于低级士官阶层。禁军教练有很多。 (2)高衙内 “衙内”与“官二代”非常匹配,都表明官宦子弟的身份,同时又带有不言自明的形象暗示:这是一个子凭父贵、倚势欺人的“隐权力”群体。他首次出场,便是在汴梁的东岳庙调戏林冲的娘子,原来这厮自恃是当朝太尉高俅的儿子。 高俅是殿帅府太尉。《宋史·职官志》记载,宋承唐制,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正一品。 宋徽宗统治时期,定北宋武官共五十二阶,以太尉为最高。作为正一品的儿子,高衙内一贯“在东京倚势豪强,专一爱淫垢人家妻女。京师人惧怕他权势,谁敢与他争口,叫他做“花花太岁” (3)总结:二者地位差太多,此前,林冲小日子过得很好,35岁,自己的爹妈估计没了;有一个老婆,还没孩子;有一个岳丈住在外地。除此之外,家里还有一个女仆锦儿。作为一个写实的中年人,前有鲁智深打死镇关西,无奈做了和尚。又有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得罪高太尉带着老母亲逃亡被抓回来。残酷的现实让林冲选择忍耐。 5.本文题为“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文章不仅多次写“雪”,还多次写“火”,请赏析关于“火”的描写。 明确:“火”的具体描写,跟矛盾冲突的进展步步紧扣,为刻画人物性格服务。草料场是最怕火的地方,作者偏偏不厌其烦地写火。 林冲第一次推开草料场的大门,一眼就瞧见一个老军在“向火”。这个老军向林冲进行交割时,特地将“火盆”借给林冲。 林冲在床上放下包裹被卧,就生起“焰火”来了。火渐写渐大,作者故意布下一串疑影,使人担心烧掉草料场的火,可能是由火盆里的火炭引起的。但接着写林冲为了御寒要去买酒,就随手“将火炭盖了”。等到林冲买酒回来,见草厅被大雪压倒时,他首先想到的不是行李物品,而是“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短短的一句话中,写“火盆”“火炭”“火种”,连续而来的“火”字,都完全灭了,连一点火星都没有。这一笔交代尤为重要,说明草料场里将要烧起的大火,绝不是“火盆”中的火蔓延而起的,肯定是别有用心的人在纵火。 (3)等到林冲在山神庙里倚壁喝酒,忽然听到“外面必必剥剥地爆响”,从壁缝里往外一看,只见草料场内烈火冲天。这才是作者要写的火。林冲惊疑而起要去救火时,听到了陆谦三人在庙门外吐露了他们的全部阴谋,一股无明烈火顿时在林冲心头熊熊燃起。此时此刻,自然界的天空中是北风怒号,大雪纷飞;草料场中是大火漫天,烧着了的草料“必必剥剥地爆响”成一片;林冲的胸中,则怒火腾腾。他迎着北风,映着烈火,痛快淋漓地斗杀三个泼贼;北风、飞雪、大火,有力地烘托了林冲胸中的愤怒;一时间,风助火势,火增人威,汇成了一个激动人心的戏剧高潮。 一大篇文字之中,“火”与“雪”推动情节发展,也推动林冲性格渐渐转变,以至于最后发生突变。 三、巩固提升 1.中心思想 整个故事情节以林冲思想性格变化为主要线索,林冲的性格表现为由安于现状、委曲求全到丢掉幻想、毅然杀死仇敌,走上反抗道路的变化过程。有力地表现了北宋王朝的黑暗腐败和受压迫者反抗的必然性。突出了“逼上梁山”这个主题,透辟地说明了官逼民反的深刻道理。 2.写作特点 (1)人物刻画,鲜明生动。 作者在刻画人物形象时,没有笼统地表现人物性格,而是通过一些有代表性的动作和语言来表现。比如林冲在风雪之夜出门沾酒时,作者运用了“挑”“盖”“戴”“拿”“拽”等一系列动作,细腻地刻画了林冲谨慎小心、安分守已,唯恐出事的心理状态。 (2)景物描写烘托人物形象。 在景物描写上,紧扣题目“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风雪”二字。对风雪的描写给人留下了具体深刻的印象,或直接描写,或侧面烘托,均起到了推动情节层层发展、逐步引向高潮的作用,同时也渲染了气氛;衬托了人物性格那密布的彤云,怒号的朔风,飞扬的大雪,破败的草料场,孤寂的古庙,形成一种荒凉、寂寞、冷落的气氛;而草料场上那“必必剥剥地爆响”“刮刮杂杂”地燃烧起来的熊熊烈焰,也烘托了林冲的反抗怒火。 (3)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性格。 本文的细节描写十分出色。如林冲第一次走出草料场的一系列动作描写,以及草厅被雪压倒后的一系列动作心理描写,都说明林冲的精细谨慎、忠于职守,表现了他安分守己的性格。同时也使读者明确意识到草料场起火不是林冲不慎造成的。 (4)详略有致,各具特色。 两处偷听,详略最为典型。一处是写在小酒店里;另处是写林冲在山神庙里偷听陆谦等人的谈话。前者略写,显得惜墨如金,恰到好处;后者详写,泼墨如云,也恰如其分。 3.补充资料:章回小说 章回小说是我国古典长篇小说的主要形式,它是由宋元讲史话本发展而来的。讲史时,说话人不可能把一段历史有头有尾地一两次说完,必须连续讲若干次,每讲一次,就等于后来所说的一回。在每次讲说前,要用题目向听众提示主要内容,这就是章回小说回目的起源。从章回小说中经常出现的“话说”和“看官”等字样,可以看出它和话本之间的继承关系。 经过宋、元两代的长期孕育,元末明初出现了一批章回小说,如《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等。这些小说都是在民间长期流传,经说话和戏曲艺人补充内容,逐渐丰富,最后由作家加工改写而成的。它们比起“讲史”有很大的发展,其中人物和故事的核心虽是历史的,但更多内容是后人(包括作家)创造的。到了明中叶后,章回小说的发展更加成熟,出现了《西游记》《金瓶梅》等作品。由于社会生活日益丰富,这些章回小说的故事情节更趋复杂,描写也更为细腻,它们在内容上和“讲史”已没有一定联系,只是在体裁上保持着“讲史”的痕迹。 章回小说在思想、艺术上都有很高的成就,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小说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布置作业 1.林冲是“水浒人物”中性格鲜明的典型人物。请你拟写一首短诗,表达对这一人物的认识。要求:①语言表达简明;②符合人物特点;③大致押韵。 示例:漫天风雪,无尽悲伤, 一壶浊酒,十分惆怅。 正义已死, 问苍天, 路在何方? 熊熊烈火,长天茫茫, 壮士心,英雄泪,空飞扬! 一把刀, 一杆枪, 把江湖走尽, 不再彷徨!
板书设计 安分守己,随遇而安 林 心地善良,侠肝义胆 细节刻画 冲 刚猛激烈,疾恶如仇 景物烘托 做事细心,考虑周到
教学反思 对于水浒传知识,男生来源于电视剧,很多女生根本不知道,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