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寒食
迢迢牵牛星
十万夜望月
3、古诗三首
寒 食
作者:韩翃(hóng)
作者简介:
韩翃,字君平,南阳(今属河南)人。天宝十三载(754)进士及第。宝应中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大历后期,先后入汴宋、宣武节度使幕府为从事。建中初,德宗赏识其《寒食》诗,任驾部郎中,知制诰,官终中书舍人。为“大历十才子”之一。其诗多送行赠别之作,善写离人旅途景色,发调警拔,节奏琅然,但乏情思,亦无深致。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泛。明人有《韩君平集》。《全唐诗》存其诗三卷。
寒 食
作者:韩翃(hóng)
创作背景:
寒食是中国古代的传统节日,古人每逢此节,前后三天不生火只吃现成冷食,故名寒食。据《西京杂记》记载,在汉代,寒食这天虽然全国都禁火,但皇帝却赏赐给侯门贵族以蜡烛,特许照明,以示恩宠。唐承汉制,因袭旧例,也在寒食传烛示恩。这首诗具体作年不详,如果作于唐玄宗时,则“五侯”当指杨贵妃的哥哥杨国忠及其姊妹等;若是作于安史之乱后,则是指唐代宗以来权势日盛的宦官政治集团,他们专擅朝政,使得中唐政治日趋腐败,有如汉末之世。韩翃见到皇家恩泽只惠及上层,于是在这首诗中微露出讽谏之意。
寒 食
作者:韩翃(hóng)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寒 食
作者:韩翃(hóng)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春天的长安城里没有一处不飞舞着落花。
在寒食节这天,东风把皇宫中的柳丝吹得倾斜。
寒食节本应禁火,但黄昏时皇宫中却传赐蜡烛燃火
那蜡烛的轻烟飘散在近幸大臣之家。
寒 食
作者:韩翃(hóng)
思考与练习
寒 食
作者:韩翃(hóng)
(1)简单分析诗歌暗寓讽喻的特色。
(2)诗歌前两句用哪两字点明仲春景色;后两句用哪两字点明享受特权的对象。
(3)诗中的哪句渲染春天的美丽景色。
诗歌不直接讽刺,而选择特权阶层生活上的某件事情加以描摹,含隐巧妙,入木三分。
花,柳;汉宫,五侯
春城无处不飞花
迢迢牵牛星
创作背景:
牵牛和织女本是两个星宿的名称。在中国,关于牵牛和织女的民间故事起源很早。《迢迢牵牛星》即依牵牛和织女的故事情节创作而成。此诗是《古诗十九首》之一。今人综合考察《古诗十九首》所表现的情感倾向、所折射的社会生活情状以及它纯熟的艺术技巧,一般认为这十九首诗所产生的年代应当在汉末献帝建安之前的几十年间。东汉末年,外戚宦官专权,中下层知识分子的政治前途多被扼杀。他们为找出路,往往离乡背井,抛妻别子,因此借牛郎织女的神话抒写人间夫妻离别的哀怨。
迢迢牵牛星
说一说:
你知道哪些牛郎织女的故事?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那遥远而亮洁的牵牛星,那皎洁而遥远的织女星。
织女正摆动柔长洁白的双手,织布机札札地响个不停。
因为相思而整天也织不出什么花样,她哭泣的泪水零落如雨。
只隔了道清清浅浅的银河,两岸相隔又有多远呢?
相隔在清清浅浅的银河两边,含情脉脉相视无言地痴痴凝望。
zhuó
zhá
zhù
mò
迢迢牵牛星
思考与练习
迢迢牵牛星
(1) “盈盈一水间”,“相去复几许”!开头为什么又有“迢迢”?请说说你的理解。
“迢迢”是诗人从地面仰视星空的视角感受,而“盈盈一水间”,“相去复几许”是从织女看牛郎的视角感受而来,所以一远一近,各不相同
(2) 赏析“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那阻隔了牵牛和织女的银河既清且浅,牵牛与织女相去也并不远,虽只一水之隔却相视而不得语也。“盈盈”不是形容水,和下句的“脉脉”都是形容织女。“脉脉不得语”是说河汉虽然清浅,但织女与牵牛只能脉脉相视而不得语。
(3)诗中描写两星相对的清冷环境,于景中寄寓离愁的两句是?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十万夜望月
作者:王建
作者简介:
王建(768年—835年),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唐朝诗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
十万夜望月
作者:王建
创作背景:
此诗具体创作时间不详。只知是诗人在中秋佳节与朋友相聚时所作,寄友人杜元颖的。原诗诗题下注云:“时会琴客”,说明佳节良友相聚,并非独吟。
十万夜望月
作者: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十万夜望月
作者: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庭院地面雪白树上栖息着鹊鸦,
秋露无声无息打湿了院中桂花。
今天晚上人们都仰望当空明月,
不知道这秋思之情落在了谁家?
十万夜望月
作者:王建
思考与练习
十万夜望月
作者:王建
思考:诗人是通过什么方式表现他的思念的?
诗人独自在异乡,看见地上的月光,树上归栖地乌鸦,联想到人人都在望月。最后,诗人却用一种委婉地疑问语气来发问。明明是自己在怀人,却说“不知秋思落谁家?”把诗人对月怀远地情思表现得蕴籍深沉。
十万夜望月
作者:王建
(1)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整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这首诗写了地、树、鸦、露、桂花、月等事物,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气氛,将离别思聚,希望与家人团聚、对月怀人大情怀表现的委婉动人
(2)体会诗歌中“落”的表达效果。
给人以生动的形象,仿佛那秋思是随着秋月的清辉一起洒落人间似的
(3)诗中第一联中能照应题目“望月”的景物是?
地白;因为中秋月圆,所以皎洁的月光洒满了大地,大地一片白色,所以与望月相照应的景物是地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