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荷花
3
三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
本课内容:
课文介绍
认识生词
课文赏析
课文总结
主要内容:课文写"我"在荷花池边观赏荷花因景入情,以情观景,情景交融展开想象,赞美了荷花炯娜(jiǒnɡ nà)多姿、生机盎然的美。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1894年生于江苏苏州,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代表作:
《稻草人》《旅行家》
《小白船》《一粒种子》等
-认识生词-
挨着(āi zhe)
莲蓬 (pénɡ )
肿胀 ( zhànɡ )
翩翩起舞(piān)
舞蹈(dǎo)
挨饿(ái )
小朋友们要注意我有两个读音呦!
当我读第一声时,我的意思常常是“靠近”和“次序”;当我读第二声时,我的意思常常是“遭受”。
-认识生词-
瓣(bàn )
蓬 (pénɡ )
胀 ( zhànɡ )
裂(liè)
蹈(dǎo)
姿(zī )
势(shì )
仿(fǎnɡ)
随(suí )
佛( fú)
止(zhǐ )
小朋友们要注意我有两个读音呦!
佛像(fó )
-朗读课文-
1、找出你认为优美的句子,和同学进行交流。
2、说说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这一池荷花是“一大幅活的画”。
3、标出课文自然段序号。
开头叙述“我”清晨前往公园。
01.
描写"我"沉浸在此景中,与荷花融为一体的感受。
04.
描写荷花和荷叶的形态与颜色。
02~03.
结尾再次感叹荷花的美丽。
05.
-朗读课文-
小朋友们可以说出每段课文的大意吗?
-课文赏析-
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
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说说为什么“挨挨挤挤”和“冒”用的很好?
对比:春天到了,小草从土壤里长出来了。
春天到了,小草从土壤里冒出来了。
举一反三:
春天到了,小草从土壤里钻出来了。
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动词的选择在写作中起到的重要作用。“长”一般用作植物的生长,符合客观规律的无意识动作;在文中,“冒”字兼有拟人的手法,突出了荷花的生机勃勃,并且“冒”字表现出作者对荷花的多姿盎然的喜爱之情。
-课文赏析-
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想想作者为什么要这样描写这些花瓣?
对比:花园里的花儿盛开了。
花园里的花儿盛开了。有蓝色的,有粉
色的,还有黄色的。
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作者观察的非常仔细,用细腻的笔触来描写出荷花花瓣的多样性。运用排比的手法来叙述,既表明“我”的细心,又暗示着“我”对这一池荷花的喜爱。
作者为什么要把荷花比作画?
-课文赏析-
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同学们可以分享一下自己生活中都遇见过什么美丽的景色吗?
用彩笔画出来的会是色彩明丽的画面,一池荷花看上去就是一幅色彩艳丽的画面,而且荷花是活生生的真实景色,所以看上去就像一幅活的画。
-课文赏析-
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
“我”为什么会想到这些呢?
“我”被荷花的美丽深深吸引,把自己想象成一朵荷花,而荷花的周围会有蜻蜓和小鱼的围绕。所以看得出“我”真的沉醉于眼前的风景。另外,作者拟人的手法使得文章节奏更加的欢快,文笔充满童真。
-课文理解-
默读课文,想一想作者的行文思路。
先写,
然后写,
最后写,
作者的想象与感受。
荷花的形态与颜色;
作者被一池荷花吸引;
总结
本文描写了夏日公园里一池荷花盛开时的情景,以及"我"沉浸在此景中,与荷花融为一体的感受。
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描写了荷花的清新美丽,展现了一幅各具姿态、色彩明丽的荷花图。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小练笔
第2自然段写出荷花的不同样子,仿照着写一种你喜欢的植物。
下课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