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动物的生长时期 第1课时(课件 25张PPT+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节 动物的生长时期 第1课时(课件 25张PPT+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1-14 16:36:22

文档简介

第1章第3节 动物的生长时期 第1课时教学设计
【内容来源】七年级下册浙教版《科学》第1章第3节
【主 题】动物的生长时期(青蛙、家蚕和蝗虫)
【课 时】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描述青蛙、家蚕和蝗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2.阐明生命周期与生命代代相传的关系;
3.说明环境的变化对动物寿命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观察、类比、归纳,学会观察周围事物,看图看视频分析归纳,提高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学会合作学习。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了解环境变化对动物寿命的影响,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养成保护环境的习惯;
2.养成科学精神,树立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人、青蛙和蝗虫生命周期的共同性。
难点:理解生命周期周而复始的进行使生命代代相传种族得以延续;动物变态发育的判断
教学准备
1.准备关于两栖动物与它们的生活环境的录像带;
2.准备青蛙、家蚕和蝗虫生殖和发育过程的录像带;
3.准备环境污染下的生物死亡情况,捕食,极端天气下动物的生存情况。
四、教学过程
1、复习
【教师活动】: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人的一生会经历哪几个时期?
【学生活动】:受精卵、婴儿期、幼儿期、儿童期、青春期、成年期和老年期。
2导入
【教师活动】:人是这样的,那么其他动物么样的呢?青蛙大家都见过吧。春末夏初,蛙“呱,呱,呱”的叫声此起彼伏。蛙的叫声有什么意义呢 雌蛙和雄蛙都能鸣叫吗
【学生活动】:引起兴趣
【教师活动】:同学们,你们平时喜欢看电视吗?那你们喜欢看动物世界栏目吗?那现在想不想就看动物世界呢?我们就通过一段视频去了解青蛙。
【学生活动】:喜欢看;喜欢;想看
【教师活动】:下面就请同学们认真地观看、记住要仔细地看,看完了还要回答问题哦。
【学生活动】:学生认真观看教学录像,并思考录像中所播放的内容。
3、新知识呈现
【教师活动】:录像中显示青蛙到了繁殖的季节,雄蛙不停的鸣叫从而引来了雌蛙,然后雄蛙会与雌蛙紧紧地抱在一起,这叫做抱对。接着就会发生生殖作用。在录像中的雌蛙和雄蛙分别排出了什么?又排在了什么地方?
【学生活动】:雌蛙向水中排出了卵细胞,雄蛙向水中排出了精子。
【教师活动】:没错,那卵细胞与精子在水中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活动】:卵细胞与精子在水中结合形成了受精卵。
【教师活动】:青蛙在生殖过程中进行体外受精。请同学思考为什么是体外受精呢?
【学生活动】:因为雄蛙将精子排在水中而不是排在雌蛙体内,雌蛙也将卵细胞排在水中,精卵的结合在水中进行而不是在雌蛙体内进行,所以是体外受精。
【教师活动】:受精卵在水中形成后紧接着就是发育的过程了。从录像中我们看到水中的受精卵首先发育成了什么?
【学生活动】:受精卵首先发育成了小蝌蚪。
【教师活动】:小蝌蚪的形态特征是什么?生活环境有什么特点?生活习性是什么?
【学生活动】:小蝌蚪有头、尾,没有四肢;它们都生活在水中,以游泳的方式生活。
【教师活动】:最后小蝌蚪变成了什么?
【学生活动】:最后小蝌蚪就变成了青蛙。
【教师活动】:青蛙生活在哪里呢?
【学生活动】:青蛙既可以在陆地上生活也可以在水中生活。
【教师活动】:从蝌蚪到青蛙的发育过程变化很大,开始是有头有尾无四肢的小蝌蚪,然后变成有头有尾有四肢的小蝌蚪,最后变成了有头无尾有四肢的青蛙。
而且小蝌蚪是在水中游泳生活,变成青蛙后就可以水陆两地生活了,运动方式是既会游泳又会跳跃。这种发育叫做变态发育。
【学生活动】:认真听。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比较蝌蚪与青蛙的不同之处,完成表格。
【学生活动】:认真填表
【教师活动】:与青蛙一样,蟾蜍、大鲵和蝾螈等其他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幼体的发育也必须在水中进行,幼体要经过变态发育才能上陆地生活。春天,我们除了可以看到蝌蚪,还能够看到漂亮的蝴蝶。你知道美丽的蝴蝶是怎么来的吗?
【学生活动】:毛毛虫变的
【教师活动】:蚕宝宝和毛毛虫一样,最后都会变成会飞的昆虫。我们就以家蚕的生殖和发育为例学习昆虫其中的一种发育方式。
【教师活动】:我们请一位以前养过蚕的同学来给我们讲讲,蚕宝宝的发育过程。老师根据学生的描述,播放ppt(没讲到有教师补充)。
【学生活动】:认真听同学的描述,和看着ppt的图片。
【教师活动】:总结起来,家蚕的发育要经过卵、幼虫(蚕)、蛹、成虫(蚕蛾)四个时期。我们需要比较一下家蚕的幼虫、蛹和成虫的形态特点和生活习性有什么不同点。请同学们发表自己的意见。
【学生活动】:积极发言。
【教师活动】:以图表的形式讲解家蚕的不同点;蚕的这种发育方式称为完全变态发育——发育过程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的发育方式。例如:蝇、蚊、蜂、蝶、蚂蚁、跳蚤、甲虫等。
【学生活动】:变态发育
【教师活动】:是不是所有的昆虫都是这样的呢?我们看一看蝗虫的生殖和发育吧。请同学们看一组图片。
【学生活动】:认真看图
【教师活动】:蝗虫的发育过程与家蚕有什么不同?
【学生活动】:蝗虫没有蛹期
【教师活动】:是的,同学们的眼睛很亮。蝗虫的发育过程要经过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没有蛹期,若虫与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异不大,像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不完全变态发育。
【学生活动】:哦哦
【教师活动】:图片展示的人、青蛙、家蚕和蝗虫的一生,他们都要经历那些阶段呢?
【学生活动】:动物的一生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生殖、死亡等生长时期
【教师活动】:所有生长时期的时间就是这种动物的寿命。但是,气候、食物、敌害等生活环境因素的变化,对动物的寿命会有较大的影响。比如,污染的水环境会使鱼类大量的死亡,自然界也存在捕食等情况,所以,每个个体的寿命不一定相同。
4、巩固练习
1.蛙个体发育的起点是( )
A.蝌蚪 B.卵 C.幼蛙 D.受精卵
2.蝌蚪发育成蛙的过程中,出现呼吸器官的先后顺序是( )
A.外鳃→内鳃→肺 B. 肺→外鳃→内鳃
C.肺→外鳃→内鳃 D. 内鳃→肺→外鳃
3.成语“金蝉脱壳”中,“壳”指的是( )
A.外骨骼 B.角质层
C.角质鳞 D.细胞壁
4.蝗虫的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 )
A. 卵→若虫→蛹→成虫 B. 卵→蛹→若虫→成虫
C. 卵→若虫→成虫 D. 卵→蛹→成虫
5、小结
6、作业布置
完成课时作业和导学案;观看拓展材料
7、板书设计
1 / 5(共25张PPT)
(第1课时)
第三节
动物的生长时期
春末夏初,蛙“呱,呱,呱”的叫声此起彼伏。蛙的叫声有什么意义呢 雌蛙和雄蛙都能鸣叫吗
1.描述青蛙、家蚕和蝗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2.阐明生命周期与生命代代相传的关系。
3.说明环境的变化对动物寿命的影响。
青蛙的生殖与发育
观看视频,总结青蛙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雌蛙将卵子排到水中
雄蛙将精子排到水中
受精卵
受精过程发生在体外的方式,叫做体外受精。
受精卵
蝌蚪
长出后腿
长出前腿
尾巴逐渐消失
成蛙
蛙的发育过程:
蝌蚪 成蛙
呼吸器官

四肢
生活环境
外鳃→内鳃


水中
肺、皮肤


浅水及湿润的陆地
比较蝌蚪与青蛙的不同之处
与青蛙一样,蟾蜍、大鲵和蝾螈等其他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幼体的发育也必须在水中进行,幼体要经过变态发育才能上陆地生活。
你知道美丽的蝴蝶是怎么来的吗?
是从小蝴蝶长大的吗?
家蚕的生殖和发育
我们来看看家蚕的一生是怎样的吧!
家蚕的卵
家蚕从卵中孵化出来
家蚕的成长
家蚕吐丝结茧
茧里的蚕是什么样的呢?
蚕蛹
经过大约12到15天:蚕蛹变成了蚕蛾,蚕蛾交配又产出蚕卵
家蚕的发育要经过卵、幼虫(蚕)、蛹、成虫(蚕蛾)四个时期
比较家蚕的幼虫、蛹和成虫的形态特点和生活习性
形态特点
生活习性
幼虫

成虫
身体柔软,具有环节,
在胸腹部有8对足
主要以桑叶为食,有蜕皮
现象,化蛹前吐丝结茧
体表光滑,体形呈椭圆柱状
不食不动,羽化成蛾,破茧而出
有三对足,两对翅,
体被白色鳞片
不取食,几乎不能飞行,
雌雄交尾后,雄蛾死亡,
雌蛾产卵后也死亡
(1)发育过程——卵、幼虫、蛹、成虫
(2)完全变态——发育过程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的发育方式。
例如:蝇、蚊、蜂、蝶、蚂蚁、跳蚤、甲虫等。
家蚕的生殖和发育:
蝗虫的生殖和发育
蝗虫的发育过程与家蚕不同:
蝗虫卵
若虫
若虫
成虫产卵
成虫
蝗虫的发育过程要经过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若虫与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异不大,像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不完全变态发育。
(1)发育过程——卵、若虫、成虫
(2)不完全变态——蝗虫的发育过程要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
例如:螳螂、蟋蟀、蝉、蟑螂、蜻蜓、蚜虫等。
蝗虫的生殖与发育:
受精卵
婴儿
幼儿
儿童
青春期
……
死亡
受精卵
胚胎
蝌蚪
幼蛙
成蛙
死亡
受精卵
受精卵
成 虫
若虫
成虫

幼虫
死亡
死亡
死亡
生殖
生长发育
出生
生殖
生殖
生殖
生殖
人、青蛙、家蚕和蝗虫的一生都要经历哪些阶段?
动物的一生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生殖、死亡等生长时期。生命就是在这种周而复始的运动中不断地延续。
所有生长时期的时间就是这种动物的寿命。但是,气候、食物、敌害等生活环境因素的变化,对动物的寿命会有较大的影响。
动物的生长时期
家蚕: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
蝗虫:经过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
青蛙:经过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四个时期
动物的一生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生殖、死亡等生长时期
1.蛙个体发育的起点是( )
A.蝌蚪 B.卵 C.幼蛙 D.受精卵
D
2.蝌蚪发育成蛙的过程中,出现呼吸器官的先后顺序是( )
A.外鳃→内鳃→肺 B.肺→外鳃→内鳃
C.肺→外鳃→内鳃 D.内鳃→肺→外鳃
A
3.成语“金蝉脱壳”中,“壳”指的是( )
A.外骨骼 B.角质层
C.角质鳞 D.细胞壁
4.蝗虫的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 )
A. 卵→若虫→蛹→成虫 B. 卵→蛹→若虫→成虫 C. 卵→若虫→成虫 D. 卵→蛹→成虫
A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