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测试“过山车”同步练习 教科版 三年级科学下册
一、填空题
1.小球经过U形弯道时速度会____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2.小明自制搭建的“过山车”轨道由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组成。
测试“过山车”时,小球应该从图中______________位置开始
运动(填A或B),如果要准确测量小球的运动距离我们可以
借助软尺进行测量。
3.测试“过山车”时可以用______________(仪器)测量小球滚完全程的时间。
4.测量“过山车”轨道长度时,应选用细绳和______________。
5.在测试过山车时,以______________为中心,描述小球的位置。
6.“过山车”轨道长度不变,起点越______________,小球运动的速度越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7.在测试小球在“过山车”上的运动时,小军将小球放置“过山车”最高点,那么小球的速度会如何变化( )。
A.变快 B.变慢 C.不变
8.“过山车”做好了,同学们要测量“过山车”轨道长度是否符合要求,比较合适的测量工具是( )。
A.钢尺 B.棉线 C.软尺和棉线
9.在测量小球在轨道上运动的距离时,下列方法不合理的是( )。
A.用细绳从起点出发,沿着轨道铺设到小球所在位置测量
B.用细绳从起点出发,悬空拉一条直线到小球所在位置测量
C.用细绳从小球所在位置出发,沿着轨道铺设到起点测量
10.某小组在调试过山车时,发现小球总是在第一个弯道外侧冲出,下列调整有效的是( )。
A.将这个弯道外侧的轨道适当变高一些
B.将这个弯道内侧的轨道适当变高
C.把起点调高一些,让这个弯道更陡峭
11.要使“过山车”上的小球运动的更快,不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A.增加起点的高度 B.将弯道变成直道
C.将轨道终点设计在高处 D.用更加光滑的材料制作轨道
12.在小组的实验中,当我有新发现时( )。
A.先不告诉小组成员,自己先验证
B.及时把发现说出来,看看小组其他人看法
C.先告诉老师
13.小明测得小球在同一个“过山车”轨道的运动时间,测量3次取得的数据不同,应该分析数据后( )。
A.取最小数作为结果 B.取中位数作为结果 C.取最大数作为结果
14.在实验操作中,为了准确测得小球运动所需要的时间,错误的是( )。
A.做好小组分工,确定操作员、计时员、发令员、记录员等角色
B.实验中至少要测量3次的数据
C.实验时不必听从发令员的统一指挥
15.下列方法中,更能准确地知道不同小球运动的快慢的是( )。
①两个小球同时放在一条轨道的起点,看谁先到终点。
②两个小球分别放在两条轨道的起点,看谁先到终点。
③在同一条轨道上,用秒表分别测量小球从轨道起点到终点需要的时间
A.第①种 B.第②种 C.第③种
16.为了测量如图所示中弯曲滑梯的距离,比较合适的测量工具是( )。
A.棉线
B.直尺
C.棉线和直尺
17.在用分段轨道搭建过山车轨道时,我们发现小球速度很快,又经过( )轨道时最容易脱轨。
A.上下起伏的
B.急转向下
C.水平笔直的
三、判断题
18.测试“过山车”实验中,为了数据准确,只能是一个人操作,其他同学在旁边观望就可以了。( )
19.要描述小球在“过山车”轨道上的位置,需要量出轨道起点到小球处轨道中心线的长,不是直接拉直尺子量出小球到起点的距离。( )
20.我们要积极主动地与他人交流研究的过程和结果。( )
21.根据“过山车”的设计要求,轨道的总长应在2米以上。( )
22.在制作“过山车”的活动中,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轨道的坡度来控制小球运动的快慢和距离。( )
23.在设计和制作“过山车”的过程中,我们要做到先设计后制作。( )
24.在“同一条轨道上,比较不同小球运动的快慢”实验中,发令员的口令可以是“出发”、“停止”等。( )
25.制作过山车时,轨道可以随意搭建、改进,不需要提前设计。( )
四、简答题
26.你有什么办法让“过山车”小球变快呢?请至少想出一种方案。
27.三(1)班的科学小组在讨论设计一座“过山车”,他们认为轨道的总长应该在2米以上,整座“过山车”搭建要稳固,除此以外,还有什么要求呢?请你提些建议。
五、实验题
两位同学课上研究小球在过山车轨道运动的探索中,得出以下记录结果。
不同小球 第一次测量 第二次测量 第三次测量 我选择的数据
过山车1号球 5.4 5.5 5.6 ( )
过山车2号球 4.6 4.8 5.0 4.8
实验结论 在同一条轨道上,小球运动时间 ,表示运动 ;小球运动时间 ,表示运动 。
28.实验中过山车1号球我应该选择的数据是( )。
A.5.4 B.5.5 C.5.6
29.将表格中的实验结论填写完整。
30.两位同学又研究了乒乓球在桌面的运动路线。
用手将小球沿桌面推出,观察到小球在桌面上做( )运动,当小球冲出桌面后,观察到小球冲出桌面后做( )运动。
31.请在图中画出小球冲出桌面后的运动路线
32.结论:根据物体的运动路线不同,物体的运动分为( )运动和( )运动。
你搭建的过山车为1号,小明也做了一个过山车为2号,二者的路程相同的,用秒表测量了小球在两个“过山车”行驶全程的时间如下表:
运动的时间(秒)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选择的数据
1号“过山车” 7 7 7 7
2号“过山车” 9 9 8 ▲
33.表格中“▲”处应该选择的数据是( )。A.7 B.8 C.9
34.比较表格中的数据,可以发现( )。
A.1号“过山车”快 B.2号“过山车”快 C.无法比较
六、综合题
某同学利用身边材料制作“过山车”,请你和他一起完成设计,解决遇到的问题。
35.下列说法符合“过山车”的设计要求的是( )。
①轨道的总长度应在2米以上
②只要有直线轨道就可以了
③轨道的坡度要有变化,有180度转弯,360度难度挑战更好了
④小球要滚完全部轨道,不能脱轨
⑤整座“过山车”要美观,不用在乎是否牢固
⑥“过山车”要有起点和终点,路线要保持封闭和连续,有重叠的要用虚线或上下层表示出来
A.①④⑥ B.①④⑤⑥ C.①②④⑤⑥ D.①③④⑤
36.搭建“过山车”的过程中,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①从“过山车”的起点或终点开始拼搭
②抛弃设计图,随意拼搭
③按照设计图进行拼搭
④拼搭过程中可以对设计进行微调
⑤独立设计,独自搭建
⑥小组讨论,统一意见;组内分工,合作搭建
⑦组长设计并搭建,其他人围观
A.①④⑤③ B.①④⑤⑥⑦ C.①②③④⑤⑥ D.③④⑥
37.下列说法符合“过山车”的测试要求的是( )。
①用方向盘判断方向,用软尺测量距离,描述小球在“过山车”轨道上的位置和路线
②描述小球的位置,以终点为中心
③让小球从过山车的最高处轻轻滚下
④用秒表记录运动的时间
⑤制作好后的“过山车”不能调整
A.①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
38.如果要让小球运动得更快,我们可以( )。
①增加轨道的坡度 ②减少直线运动
③增加曲线运动 ④用更光滑的轨道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在五一劳动节放假的这段时间,小明和小伙伴一起去了很多好玩的地方,在他们游玩的时候,发现很多游玩项目跟我们三年级科学“物体的运动”单元有关。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下列问题:
39.小明坐上旋转木马进行游玩,此时小明的运动形式是( )。
A.直线运动 B.曲线运动 C.直线和曲线运动都有
40.小明和小伙伴们在滑草时的运动属于( )。
A.滑动 B.滚动 C.两者都有
41.小明站在大门口看游乐园方位图。他们想先去玩最刺激的过山车,他们应该往______方向,行走______米。就能到达过山车场地。
42.过山车是小伙伴们最喜欢的项目。他们想设计“过山车”轨道。下列合理的是( )。
A.抛弃设计图,随意搭建
B.轨道可以有“断口”,比较刺激
C.画设计图时,上下层的路线重叠时。下层路线可以用虚线表示
43.比较小球在不同长度的“过山车”轨道中的运动快慢时。我们需要测量( )。
A.运动距离 B.运动时间 C.以上两个条件都要测
44.为了让小球运动得快、运动得远。小球的起点往往在“过山车”的( )。
A.最高处 B.中间处 C.最低处
下图为某游乐场内的过山车轨道示意图,车厢从O点开始被运送到A点后,从最高处往下落,经过回形轨道后运动到轨道末端。
45.车厢从O点运动到A点的过程中,相对于( )来说是静止的。
A.车厢内的座位 B.路边的景物 C.过山车轨道
46.车厢从O点到A点的运动路线是直线,下列也是线运动的是( )。
A.升国旗 B.扔纸飞机 C.跳远
47.车厢在急刹车停下来时、车内乘客的身体会( )
A.后仰 B.前倾 C.静止不动
48.在这个游乐场最中心处还有一个滑滑梯,滑滑梯的滑板有两种:一种是弯曲的,叫弯曲滑梯;还有一种是平直的,叫平直滑梯。
小红在乐园中心点的西北方向,那她应该朝____________________方向走才能到滑滑梯处。
49.将小钢珠放在平直滑梯上会向下滚动,将小木块放在平直滑梯上( )。
A.也会向下滑动 B.会静止 C.可能会滑下也可能静止
50.想知道小钢珠在弯曲滑梯上运动了多远,比较合适的测量工具是( )。
A.直尺 B.棉线 C.直尺和棉线
51.小红从高度相同的弯曲滑梯和平直滑梯上滑下来,在____________________滑梯上会滑得更快。
52.了解了过山车,甲组同学制作了自己的“过山车”,如图所示。在搭建“过山车”的过程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先从“过山车”的终点开始拼搭
B.先拼搭,再根据自己组的作品画出设计图
C.按照设计图进行拼搭,在拼搭过程中对设计进行微调
53.分别将两个不同的小球放在同一“过山车”轨道上滚落,小球的运动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通过测量____________________来比较两个小球的运动速度快慢。乙组的“过山车”轨道比甲组的长,将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在两个轨道上同时出发,结果是同时到达终点,则小球在____________________组轨道上的运行速度更快。小红同学觉得小球在“过山车”轨道末端的速度太快了,____________________(填“降低起点高度”或“让轨道更光滑”)可以减慢速度。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减小
2.A
3.秒表
4.软尺
5.起点
6. 高(低) 快(慢)
7.A
8.C
9.B
10.A
11.C
12.B
13.B
14.C
15.C
16.C
17.B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抬高轨道的起点
27.要有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轨道坡度要有变化,小球能滚完全部轨道,不能脱轨。
28.B 29.5.5;少;快;多;慢 30. 直线 曲线 31.
32. 直线 曲线
33.C 34.A
35.A 36.D 37.D 38.B
39.B 40.A 41. 西北 80 42.C 43.C 44.A
45.A 46.A 47.B 48.东南 49.C 50.C 51.平直 52.B 53. 滚动 到达终点的时间 乙 降低起点高度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