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9单元 溶液 课后练习含答案
人教第9单元 溶液
一、选择题。
1、属于溶液的是( )
A.汽水 B.蒸馏水 C.牛奶 D.豆浆
2、通常状况下,下列溶液的溶质为液体的是( )
A.蔗糖溶液 B.酒精溶液 C.氯化钠溶液 D.碘酒
3、各种洗涤剂广泛进入人们的生活中,下列洗涤所用物质不具有乳化功能的是( )
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B.用餐具洗洁精洗餐具上的油污
C.用肥皂液洗衣服 D.用洗发液洗头发
4、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加入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得到溶液的是( )
A 泥沙 B 纯碱 C 食盐 D 蔗糖
5、保持温度不变,向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如图所示。下列图像所反映的关系正确的是( )
6、喝了汽水以后常常打嗝儿,下列图示能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是( )
7、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的溶解度比乙的溶解度高
B. 在t1℃时,甲溶液和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 在t1℃时,100g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25g
D. 在t2℃时,欲将N点的甲物质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恒温蒸发水的方法
8、某温度时,将20g KNO3溶解在100g水中恰好饱和,关于该饱和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m(溶质):m(溶剂)=20:120 B.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
C.升温后,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D.降温后,有固体析出
9、某同学在实验室配制50g 6%的氯化钠溶液,如图所示为部分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
10、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
A 水银 B 蔗糖水
C 石灰浆 D 植物油、水、洗洁精混合振荡后的液体
11、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B.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该种物质的溶液
C.溶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溶质在溶解的过程中,有的放出热量,有的吸收热量
12、将100g 98%的浓硫酸注入900g水中,所得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A.9.8% B.10.0% C.10.9% D.11.1%
13、如果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是( )
A.称取的氯化钠固体质量偏大
B.转移称量好的氯化钠固体时,有少量洒落在桌面上
C.量取水的体积偏小
D.转移配制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14、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
A 碘酒 B 矿泉水 C 白醋 D 蒸馏水
15、现有60 ℃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若将其温度降到20 ℃,此时有关该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仍为饱和溶液 B.硝酸钾的溶解度发生了变化
C.降温前后溶液的质量不变 D.降温前后溶剂的质量不变
二、填空题。
16、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t3℃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是:___________;
(2)M点表示的含义是:_________ ;
(3)将含等质量溶剂的A、B两种饱和溶液从t3℃降温至t1℃,析出晶体较多的是______。
17、在一定温度下,将30 g、40 g、50 g、60 g、70 g硝酸钾固体分别加入50 g水中,其5次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实验次数 1 2 3 4 5
加入KNO3的质量(g) 30 40 50 60 70
所得KNO3溶液的质量(g) 80 90 100 105 105
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第____次起得到的KNO3溶液为饱和溶液。
(2)在该温度下,50 g水中溶解_____ g KNO3刚好达到饱和。
18、甲和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在________℃时,甲和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将t1℃时等质量的甲和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0℃,析出固体质量较少的是________(填“甲”或“乙”)。
(3)t2℃时,将甲、乙两物质各60g分别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w(甲)________(填字母)w(乙)(填“>“、“<“或“=“)。
19、农业上常用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良种会下沉,次种会漂浮。
(1)若需要配制100 g 16%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____g。
(2)室温下氯化钠的溶解度约为36 g。上述选种用的氯化钠溶液是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0、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P点表示t1℃时____________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t1℃时,将一定量B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质的质量将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t2℃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 。
(4)t1℃时A的溶解度_________t2℃时A的溶解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5)使一定量接近饱和的A物质溶液变为饱和溶液采用的一种方法是_________。
(6)如果C中混有少量的B,想要得到纯净的C,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
21、张老师在讲授溶液时,用固体M做了如图所示实验,图中甲、乙、丙、丁是充分搅拌后静置的现象,请回答相关问题。(忽略水的挥发)
(1)上述烧杯中的溶液一定呈饱和状态的是 ,上述实验中将其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
(2)上述烧杯中的溶液质量最大的是 ,其质量为 g,判断该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是 。
(3)使烧杯乙中未溶解的固体溶解还可以采用 的方法。
22、电动车一般使用铅酸蓄电池.某铅酸蓄电池使用的酸溶液是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若用50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配制该稀硫酸时,需要加水________ mL(水的密度为1g/mL)。
23、某同学经准确计算后取用8mL一定浓度的浓盐酸与80g水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a%的稀盐酸。他量取浓盐酸时,应选用下图第___ 个量筒。将量好的浓盐酸倒入烧杯中,发现量筒中还残留极少量浓盐酸,于是从80g水中取出10g倒入量筒中进行洗涤,并将洗涤液全部转移到烧杯中,再将剩下的70g水加入烧杯中,此时配好和稀盐酸溶质质量分数为b%(不考虑盐酸的挥发损失),则a%、b%的关系为a%_____ b%(填“<”“>”“=”)%,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实验探究题。
24、下列两个实验如图分别在试管中进行,回答问题。
①固体溶解 形成紫色溶液 ②固体几乎不溶解 ③固体溶解,形成紫红色溶液 ①紫色石蕊小花不变红 ②紫色石蕊小花不变红 ③紫色石蕊小花变红
(1)要想得出“碘在汽油中的溶解性比高锰酸钾 好”,需要对比实验 (填写序号即可)。 (2)对比实验①、②、③的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 。
四、计算题。
25、20℃时,KNO3的溶解度为31.6g,将20g KNO3投进50g水中,充分搅拌,制成20℃时的溶液,求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022—2023学年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9单元 溶液 课后练习含答案
人教第9单元 溶液
一、选择题。
1、属于溶液的是( )
A.汽水 B.蒸馏水 C.牛奶 D.豆浆
【答案】A
2、通常状况下,下列溶液的溶质为液体的是( )
A.蔗糖溶液 B.酒精溶液 C.氯化钠溶液 D.碘酒
【答案】B
3、各种洗涤剂广泛进入人们的生活中,下列洗涤所用物质不具有乳化功能的是( )
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B.用餐具洗洁精洗餐具上的油污
C.用肥皂液洗衣服 D.用洗发液洗头发
【答案】A
4、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加入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得到溶液的是( )
A 泥沙 B 纯碱 C 食盐 D 蔗糖
【答案】A
5、保持温度不变,向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如图所示。下列图像所反映的关系正确的是( )
【答案】B
6、喝了汽水以后常常打嗝儿,下列图示能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是( )
【答案】B
7、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的溶解度比乙的溶解度高
B. 在t1℃时,甲溶液和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 在t1℃时,100g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25g
D. 在t2℃时,欲将N点的甲物质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恒温蒸发水的方法
【答案】D
8、某温度时,将20g KNO3溶解在100g水中恰好饱和,关于该饱和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m(溶质):m(溶剂)=20:120 B.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
C.升温后,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D.降温后,有固体析出
【答案】D
9、某同学在实验室配制50g 6%的氯化钠溶液,如图所示为部分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
【答案】C
10、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
A 水银 B 蔗糖水
C 石灰浆 D 植物油、水、洗洁精混合振荡后的液体
【答案】B
11、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B.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该种物质的溶液
C.溶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溶质在溶解的过程中,有的放出热量,有的吸收热量
【答案】D
12、将100g 98%的浓硫酸注入900g水中,所得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A.9.8% B.10.0% C.10.9% D.11.1%
【答案】A
13、如果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是( )
A.称取的氯化钠固体质量偏大
B.转移称量好的氯化钠固体时,有少量洒落在桌面上
C.量取水的体积偏小
D.转移配制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答案】B
14、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
A 碘酒 B 矿泉水 C 白醋 D 蒸馏水
【答案】D
15、现有60 ℃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若将其温度降到20 ℃,此时有关该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仍为饱和溶液 B.硝酸钾的溶解度发生了变化
C.降温前后溶液的质量不变 D.降温前后溶剂的质量不变
【答案】C
二、填空题。
16、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t3℃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是:___________;
(2)M点表示的含义是:_________ ;
(3)将含等质量溶剂的A、B两种饱和溶液从t3℃降温至t1℃,析出晶体较多的是______。
【答案】(1)A > B (2)t20C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3)A
17、在一定温度下,将30 g、40 g、50 g、60 g、70 g硝酸钾固体分别加入50 g水中,其5次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实验次数 1 2 3 4 5
加入KNO3的质量(g) 30 40 50 60 70
所得KNO3溶液的质量(g) 80 90 100 105 105
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第____次起得到的KNO3溶液为饱和溶液。
(2)在该温度下,50 g水中溶解_____ g KNO3刚好达到饱和。
【答案】4 55
18、甲和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在________℃时,甲和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将t1℃时等质量的甲和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0℃,析出固体质量较少的是________(填“甲”或“乙”)。
(3)t2℃时,将甲、乙两物质各60g分别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w(甲)________(填字母)w(乙)(填“>“、“<“或“=“)。
【答案】 (1)20 (2)乙 (3)>
19、农业上常用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良种会下沉,次种会漂浮。
(1)若需要配制100 g 16%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____g。
(2)室温下氯化钠的溶解度约为36 g。上述选种用的氯化钠溶液是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答案】16g 不饱和。
20、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P点表示t1℃时____________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t1℃时,将一定量B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质的质量将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t2℃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 。
(4)t1℃时A的溶解度_________t2℃时A的溶解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5)使一定量接近饱和的A物质溶液变为饱和溶液采用的一种方法是_________。
(6)如果C中混有少量的B,想要得到纯净的C,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A、C (2)不变 (4)C>B>A
(4)大于 (5)加入A物质或蒸发溶剂或升高温度
(6)降温结晶或冷却热的饱和溶液
21、张老师在讲授溶液时,用固体M做了如图所示实验,图中甲、乙、丙、丁是充分搅拌后静置的现象,请回答相关问题。(忽略水的挥发)
(1)上述烧杯中的溶液一定呈饱和状态的是 ,上述实验中将其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
(2)上述烧杯中的溶液质量最大的是 ,其质量为 g,判断该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是 。
(3)使烧杯乙中未溶解的固体溶解还可以采用 的方法。
【答案】(1)乙 升高温度
(2)丁 65 再加入少量固体M,观察能否继续溶解(合理即可)
(3)增加溶剂
22、电动车一般使用铅酸蓄电池.某铅酸蓄电池使用的酸溶液是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若用50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配制该稀硫酸时,需要加水________ mL(水的密度为1g/mL)。
【答案】195
23、某同学经准确计算后取用8mL一定浓度的浓盐酸与80g水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a%的稀盐酸。他量取浓盐酸时,应选用下图第___ 个量筒。将量好的浓盐酸倒入烧杯中,发现量筒中还残留极少量浓盐酸,于是从80g水中取出10g倒入量筒中进行洗涤,并将洗涤液全部转移到烧杯中,再将剩下的70g水加入烧杯中,此时配好和稀盐酸溶质质量分数为b%(不考虑盐酸的挥发损失),则a%、b%的关系为a%_____ b%(填“<”“>”“=”)%,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② < 有少量的水残留在烧杯中,致使溶液中水的含量减少,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故a%三、实验探究题。
24、下列两个实验如图分别在试管中进行,回答问题。
①固体溶解 形成紫色溶液 ②固体几乎不溶解 ③固体溶解,形成紫红色溶液 ①紫色石蕊小花不变红 ②紫色石蕊小花不变红 ③紫色石蕊小花变红
(1)要想得出“碘在汽油中的溶解性比高锰酸钾 好”,需要对比实验 (填写序号即可)。 (2)对比实验①、②、③的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 。
【答案】(1)②③;
(2)H2O和 CO2反应生成了新的物质,能使紫色石蕊变色。
四、计算题。
25、20℃时,KNO3的溶解度为31.6g,将20g KNO3投进50g水中,充分搅拌,制成20℃时的溶液,求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