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赤壁赋》
一、场景导入
第1页(共28页)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官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结合本首诗和江上泛舟图,你能猜出本节课的主人公是谁吗?
教法备注
【试题来源】原创
【难度】3
【知识点】文言文阅读课内文言文
【场景】非题目
【环节名称】场景导入
【授课时长】5分钟
【教学建议】
第一步:教师可以让学生先根据导入中给出的提示进行回想,提示学生主人公是也写过著名
的文言文被收录到课内中。
第二步:如果学生无法回答,教师可以给出答案。
答案
苏轼
二、知识梳理
第2页(共28页)
苏轼
作者介绍
字子瞻
唐宋八大家之
《赤壁赋》
为官被贬
写作背景
生活撂倒
【知识卡片】
1、作者简介
苏轼(1037一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
父苏询,弟苏辙均以文名著称,而以苏轼成就最大。文坛历史上称他们父子为“三苏”。宋
仁宗嘉佑二年,苏轼中进士,受到当时文坛领袖欧阳修的赞赏。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实
行变法,苏轼因反对新法而外调杭州通判,转任密、徐、湖州知州。元丰二年因讽刺新法的
诗句,酿成北宋有名的文字狱“乌台诗案”,而被捕下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因筑室于
东坡而自号东坡居士。哲宗继位,一度被召回家,等哲宗亲政,苏轼再一次遭贬到惠州,后
又到琼州。微宗即位后,遇赦北还,途中在常州病逝。
第3页(共28页)
2、
写作背景。
熙宁九年十月,王安石变法受挫,变法动向发生逆转,一些投机新法的分子,结党营私,倾
轧报复,耿直敢言的苏轼成了官僚们政治的牺牲品。元丰二年四月到达湖州,七月二十八日
突然遭到逮捕,罪证是苏轼的一束诗文。原来在苏轼的诗文中曾流露过一些牢骚,表示过对
新法的不同意见,也针砭新法的流弊,其目的无非是“缘诗人之义,托事以讽”,这些就成
了遭受弹劾的把柄。那些奸佞的小人诬蔑他“衔怨怀怒,恣行丑诋”“指斥乘舆”“包藏祸
心”,把他投入牢狱之中。一时亲友惊散,家人震恐。苏轼在狱中遭受诟辱折磨,有时感到
难免一死,曾写两首诗与弟弟决别,有“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的诗句。幸亏
亲友的营救,当时的宋神宗也不想杀他,这年年底,结案出狱,以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
的名义被贬谪到黄州。
元封三年正月到黄州,苏轼一住就是五年,在这里他生计因难,在友人的帮助下,开了几十
亩荒地,掘井筑屋,躬耕其中,号“东坡居士”。苏轼在黄州思想是矛盾的:一方面,他对
受到这样残酷的打击感到愤懣、痛苦:另一方面,时时想从老庄佛学求得解脱。同时,在他
躬耕农事与田父野老的交往中,感到了温暖,增强了信心,他一方面表现了旷达自适的性格,
一方面也使他的思想更接现实。他的前后赤壁赋正反映了这时的思想情感。
教法备注
【试题来源】原创
【难度】3
【知识点】文言文阅读课内文言文
【场景】非题目
【环节名称】知识梳理
【授课时长】15分钟
【教学建议】
第一步:教师可以先提问学生对作者的生平经历和写作背景的了解。
第4页(共28页)@
《赤壁赋》
一、场景导入
第1页(共16页)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官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结合本首诗和江上泛舟图,你能猜出本节课的主人公是谁吗?
二、知识梳理一
苏轼
作者介绍
字子瞻
唐宋八大家之
《赤壁赋》
为官被贬
写作背景
生活撂倒
【知识卡片】
第2页(共16页)
1、作者简介
苏轼(1037一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
父苏询,弟苏辙均以文名著称,而以苏轼成就最大。文坛历史上称他们父子为“三苏”。宋
仁宗嘉佑二年,苏轼中进士,受到当时文坛领袖欧阳修的赞赏。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实
行变法,苏轼因反对新法而外调杭州通判,转任密、徐、湖州知州。元丰二年因讽刺新法的
诗句,酿成北宋有名的文字狱“乌台诗案”,而被捕下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因筑室于
东坡而自号东坡居士。哲宗继位,一度被召回家,等哲宗亲政,苏轼再一次遭贬到虑州,后
又到琼州。微宗即位后,调赦北还,途中在常州病逝。
2、
写作背景。
熙宁九年十月,王安石变法受挫,变法动向发生逆转,一些投机新法的分子,结党营私,倾
轧报复,耿直敢言的苏轼成了官僚们政治的牺牲品。元丰二年四月到达湖州,七月二十八日
突然遭到逮捕,罪证是苏轼的一束诗文。原来在苏轼的诗文中曾流器过一些牢骚,表示过对
新法的不同意见,也针砭新法的流弊,其目的无非是”缘诗人之义,托事以讽”,这些就成
了遭受弹劾的把柄。那些奸佞的小人诬蔑他“衔怨怀怒,恣行丑诋”“指斥乘舆”“包藏祸
心”,把他投入牢狱之中。一时亲友惊散,家人震恐。苏轼在狱中遭受诟辱折磨,有时感到
难免一死,曾写两首诗与弟弟决别,有“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的诗句。幸亏
亲友的营救,当时的宋神宗也不想杀他,这年年底,结案出狱,以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
的名义被贬谪到黄州。
第3页(共16页)
元封三年正月到黄州,苏轼一住就是五年,在这里他生计困难,在友人的帮助下,开了几十
亩荒地,掘井筑屋,躬耕其中,号“东坡居士”。苏轼在黄州思想是矛盾的:一方面,他对
受到这样残酷的打击感到愤懑、痛苦;另一方面,时时想从老庄佛学求得解脱。同时,在他
躬耕农事与田父野老的交往中,感到了温暖,增强了信心,他一方面表现了旷达自适的性格,
一方面也,使他的思想更接近现实。他的前后赤壁赋正反映了这时的思想情感。
3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日:“月明星稀,鸟鹊南飞',此非曹孟
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
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干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
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
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
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1)下列各项对加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方其破荆州(当)】
东望武昌(现在的湖北鄂州,不是现在的武昌)
B.渔樵于江渚之上(江中的小洲)
举匏樽以相属(葫芦)》
C.寄蜉蝣于天地(一种小飞虫,夏秋之交生于水边,生存期很短,古人说它朝生暮死。
这里用来比喻人生短促)
知不可乎骤得(立刻得到)】
D.驾一叶之扁舟(形容船小)
下江陵(向下)
(2)下面对本段文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段写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
B.作者借主客问答的形式,抚今追昔,畅述对天地人生的感触。
C.客人从眼前的明月、江水、山川,想到曹操的诗。进而感慨世间万物、英雄豪杰,不
过是过眼烟云,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灰飞烟灭,烟消云散。
第4页(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