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10.1《兰亭集序》学案(教师版+学生版)(PDF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10.1《兰亭集序》学案(教师版+学生版)(PDF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1-13 22:15:31

文档简介


《兰亭集序》
一、场景导入
置上
王羲之蘭亭序

W
随文
《兰亭集序》作为千古名著,你认为,其中哪一句给你最多的启发?
第1页(共30页)
0
教法备注
【试题来源】原创
【难度】3
【知识点】
【场景】非题目
【环节名称】场景导入
【授课时长】5分钟
【教学建议】
第一步,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对《兰亭集序》的了解,让学生根据对课文的记忆回答本题。
第二步,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回答,重点是考查学生对文中名句的记忆和理解。
答案

解析

二、知识梳理

文学常识
内容翻译
课堂总结
王羲之(321一379),字逸少,琅邪临沂(今
属山东)人,东晋著名书法家,有“书圣”
作者
之称。担任过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王
右军。晚年称病去官,纵情山水。死后赠金
紫光禄大夫,有诗文集十卷。著有《王右军
集》。
第2页(共30页)
文学常识
内容翻译
课堂总结
两晋政治恐怖,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残杀现象时有
发生。士大夫不满,普遍崇尚老庄,追求清静无为自由放
时代
任的生活。
背景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353),王羲之和当时的名士谢安、孙
绰等41人,于三月三日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集会。兰亭,
周围环境优美,风景宜人。他们曲水流觞,饮酒赋诗,各
抒怀抱,最后由王羲之作一篇序。
《兰亭集序》-“天下第一行书”。
文学常识
内容翻译
课堂总结
《兰亭集序》是一篇序言。“序言”简称"序”,也

叫前言,属实用文体,同“跋”(bá)是一类。列于
卷首叫序,附于卷末叫“跋”。又分为自序和他序。
说明写作过程、写作目的、主要内容或说明一些同书
本有关的事情。
教法备注
【试题来源】
【难度】
【知识点】
【场景】非题目
【环节名称】知识梳理
【授课时长】10分钟
【知识卡片】
【教学建议】
第3页(共30页)
Φ
第一步,教师可以讲解本文中重点的文学常识,让学生对文章的作者和写作背景有了解。
第二步,教师对于标颜色的部分需要重点讲解,这一部分在考试中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需要学生重点记忆。
答案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兰亭集序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
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
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
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
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
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
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
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选自《晋书·王羲之传》)
(1)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全都错误的一项是
①茂林修竹(长、高)
②清流激湍(流势很急的水)③列坐其次(次序)
④信
可乐也(相信)
⑤夫人之相与(交往)
⑥情随事迁(变化)
⑦终期于尽(至、及)⑧齐
彭殇为妄作(使等同)】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④⑦⑧
D.③④⑧
(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修禊,指农历三月下旬的已日在水边祓除不祥的古代民俗,曹魏后固定在三月初三。
B.流觞,是中国古代流传的一种游戏,后来发展成为文人墨客诗酒唱酬的一种雅事。
C.丝竹,丝指用丝制作的弦乐器,他用竹制作的管乐器;丝竹是乐器的总称,也指音
乐。
D.彭殇,彭指彭祖,古代传说中的长寿之人;殇指天折,未成年而死;彭殇,犹言寿
天。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第4页(共30页)①
《兰亭集序》
一、场景导入
置上
王羲之蘭亭序

W
随文
《兰亭集序》作为千古名著,你认为,其中哪一句给你最多的启发?
第1页(共17页)
二、
知识梳理
文学常识
内容翻译
课堂总结
王羲之(321一379),字逸少,琅邪临沂(今
属山东)人,东晋著名书法家,有“书圣”
作者
之称。担任过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王
右军。晚年称病去官,纵情山水。死后赠金
紫光禄大夫,有诗文集十卷。著有《王右军
集》。
文学常识
内容翻译
课堂总结
两晋政治恐怖,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残杀现象时有
发生。士大夫不满,普遍崇尚老庄,追求清静无为自由放
时代
任的生活。
背景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353),王羲之和当时的名士谢安、孙
绰等41人,于三月三日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集会。兰亭,
周围环境优美,风景宜人。他们曲水流觞,饮酒赋诗,各
抒怀抱,最后由王羲之作一篇序。
《兰亭集序》-“天下第一行书”。
第2页(共17页)
文学常识
内容翻译
课堂总结
《兰亭集序》是一篇序言。“序言”简称“序”,也

叫前言,属实用文体,同“跋”(bá)是一类。列于
卷首叫序,附于卷末叫“跋”。又分为自序和他序。
说明写作过程、写作目的、主要内容或说明一些同书
本有关的事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兰亭集序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楔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
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
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
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
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
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
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
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选自《晋书·王羲之传》)
(1)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全都错误的一项是
①茂林修竹(长、高)
②清流激湍(流势很急的水)
③列坐其次(次序)
④信
可乐也(相信)
⑤夫人之相与(交往)
⑥情随事迁(变化)
⑦终期于尽(至、及)⑧齐
彭殇为妄作(使..等同)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④⑦⑧
D.③④⑧
(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修禊,指农历三月下旬的已日在水边祓除不祥的古代民俗,曹魏后固定在三月初三。
第3页(共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