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新高考语文高频考点专项练习:专题四 考点05 辨析病句(2)(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年新高考语文高频考点专项练习:专题四 考点05 辨析病句(2)(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1-13 22:35: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专题四 考点05 辨析病句(2)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的一句是( )
A.对家庭盆栽植物的摆放,专家提出如下建议:五针松、文竹、吊兰之类最好摆在茶几、书桌上比较合适,而橡皮树、丁香、腊梅等最好放在阳台上。
B.在新形势下,我们应该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推进和挖掘文化体制创新和特色文化内涵,着力开发富有时代精神和四川特色的文化产品。
C.联合国设立“国际家庭日”的目的,是为了促使各国政府和民众更加关注家庭问题,提高家庭问题的警觉性,促进家庭的和睦与幸福。
D.近年来,我省各级政府将群众生活水平是否得到提高和群众利益是否得到维护作为衡量工作得失的主要标准,干部重经济增长、轻群众生活的观念开始改变。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夏衍以铁的事实、准确的数据、精辟的分析,把劳动强度最重、地位最低、待遇最差、痛苦最深的包身工们的遭遇公之于世。
B.电商已进入成熟期,未来靠打价格战的方式将难以为继,纯电商时代会很快结束,将出现线上、线下、现代物流结合在一起的新形式。
C.传说,仓颉造字,“天雨粟,鬼夜哭”,文字的创生对古人充满惊怖和景仰之情,后世“敬惜字纸”的意识中凝聚着中国人对“文字”的共通感。
D.《见字如面》节目中,那些家书载着一段段动人的故事重返人们身边,我们仿佛真的通过那些文字、话语与我们相隔遥远的人见面了。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不仅《史记》在中国传统的政治文化中有着重要地位,对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和越南等地也有深远影响,甚至成为他们议论朝政参考的对象。
B.荆轲刺秦王对于大家都不陌生,大多数人认为荆轲是一位勇士,虽刺秦王失败,但也凸显了不怕牺牲的精神,但也有人认为荆轲刺秦王的失败,加速了燕国的灭亡。
C.司马迁在史学上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而且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也是让人难以企及的。通过他对一个个重要人物的生动刻画,使中国历史的魂魄得以凸显。
D.尽管燕太子丹一手策划了刺秦王计划,但他的急功近利和生性多疑的性格,又间接地导致了荆轲刺秦王的失败,留给后人无尽的叹息。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是当前非常至关重要的问题。
B.张义和王强上课说话,被老师叫去办公室了。
C.选修课的开设,使同学们的志趣和特长得到了充分发挥。
D.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在《教育法》颁布后得到了进一步落实。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如果现在大学校园这股游乐成风、恋爱成风,奢侈、攀比成风等不良的消费习惯再得不到改善,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就成为一句空话。
B.在印度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诞生出多少优秀人物!但是,对中国人最熟悉的恐怕只有两个人:一个是甘地,一个是泰戈尔。而泰戈尔仿佛对我们更有独特的魅力。
C.随着入世和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作为对外开放程度较高的城市,上海在一段时间内,不仅会受到世界经济的挑战,而且在文化领域也会受到一定的冲击。
D.前不久,在加拿大召开的有二十个国家、四百多位科学家参加的第八届激光学术会议上,这两篇论文受到高度重视,给予了高度评价。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当今世界,许多国家都在抓紧制定面向新世纪的发展,争先抢占科技、产业和经济的制高点,提升综合国力。
B.当今,历史教育需求迫在眉睫。很多年轻人对传统文化没有自信,是因为我们的历史教育不够的原因。
C.校园文化建设应当充分彰显主流精神、融合多元个性,将独特的文化气质植根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事业中。
D.阅兵彩排现场转承紧凑、运行顺畅、组织有序,达到了预期目标,为正式活动的成功举办奠定了坚实基础。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衡量城市是否具有博大胸怀、是否具有包容性,人口结构是最直观的维度,特别是容纳外地人,广纳四方豪杰,是判断一个城市包容能力的最核心标准。
B.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下,该区围绕提升群众生活服务体验感与满意度为落脚点,推进公共服务的数字化新模式健康发展,全力打造普惠便捷有温度的数字生活标杆区。
C.未来,“珠峰小镇”还将汇聚更多的山地户外运动资源,培育更多行业市场主体,助力西藏日喀则迈向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新征程上续写不断“攀登”的新篇章。
D.《最美中国戏》的宗旨就是将传统文化与当代年轻人视角相结合,尽量保证戏曲原汁原味,努力做到融会贯通,让传统艺术在今天赢得时代的青睐,赢得年轻观众的支持。
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最近这段时间,《漠河舞厅》被不少人单曲循环。据统计,截至11月初,这首歌仅在某短视频平台的播放量就超过了23亿多次,衍生出了超过27万多个作品。
B.明星代言商业广告应秉承先体验、深了解、后代言原则,了解拟代言商品或服务的基本情况,不得违背实际体验感受或者违背公众基本常识作推荐、证明。
C.无论是李子柒再造的“田园生活”,还是年代感浓厚的东北乡村,其镜头呈现的都是城市生活迥异的生活状态和节奏,满足了人们的田园之思。
D.当前,一些修复版影片一票难求,也凸显着其独特的市场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讲,修复经典不仅仅是“补新如新”的再创作,更是“修旧如旧”的致敬。
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回首过去的2021年,不仅我们从百年奋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中厚植优势,还在自主创新中攀登科技高峰,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提高幸福指数。
B.为了确保人们度过欢乐的春节,上级指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当前防疫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清醒地看到防疫面临的严峻形势,发现漏洞与盲区要不惜一切代价解决。
C.由我国科研人员精心研制的“空间站食品”分为主食、副食、调味品等6种,种类繁多,营养丰富,经过柔性高效杀菌技术处理,从而使食品的感官品质大为提高。
D.从古建筑保护到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从各级研究院座谈到各地石窟考察,一次次触摸历史,一次次寻访传统,传递出他守护中华文化根脉的历史自觉和文化自信。
10.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一些传统模式的背后,是人们根深蒂固的保守观念在支撑,甚至关联着某些群体的现实利益;所以,沿用旧例起码是安全的、低成本的一种路径。
B.整本书以帝国兴衰交替为线索叙述美食变迁,显得角度独特;但作者本身对亚洲大陆的隔膜以及作品结构上的松散,其对古代饮食的描述更像是某种笔记。
C.中国工业化发展时间并不长,改革开放后虽然在经济总量上有了大幅度增长,也形成了世界上最为完整的工业体系,但企业普遍积累不足,研发投入也不足。
D.“守护青春的心弦”项目针对不同阶段青少年的心理特点,有的放矢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奏响了精神卫生专业工作者为莘莘学子心理健康保驾护航的乐章。
1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卓玛到现在还没有到,大家断定她大概是病了。
B.牧童牵着牛在吃草。
C.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现象,增强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
D.初秋的西藏是旅游的好去处。
1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一个人是否善良取决于他能用自己的爱心去包裹这个世界。
B.这家药厂排出大量废气和噪音,周边居民对此意见很大,纷纷打电话投诉。
C.山东“非法疫苗案”发生后,国务院责成有关部门立即开展案件的处置和调查工作。
D.全球每年因城市废气污染而造成的呼吸系统急诊病例达680万之多,而且呈逐年增加之势。
13.下列各句,语序最通顺的一项是( )
A.那些友好邻国,疫情期间不仅仅是在物质上给予我们捐赠和支持,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鼓励、一种温暖是更重要的。
B.疫情期间,那些友好邻国不仅仅是在物质上给予我们捐赠和支持,更重要的是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鼓励、一种温暖。
C.疫情期间,那些友好邻国不仅仅更重要的是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鼓励、一种温暖,是在物质上给予我们捐赠和支持。
D.那些友好邻国不仅仅是在物质上给予我们捐赠和支持,更重要的是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鼓励、一种温暖,疫情期间。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由于新闻具有及时性和真实性的特点,以消息、通讯、特写等样式,向我们提各方面最新的资讯。
B.狗不理包子,不仅对天津人不感到陌生,对外地人更是充满了难以抗拒的诱惑。
C.汉字由于有独特的形体结构,因此除了记录字的音和义以外,还保存着造字时的文化信息,其中不乏当时的思想意识或观念。
D.作对联需要对每个字反复推敲、仔细琢磨,但是好的对联却又要求不见斧凿之痕,宛若天成。
1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每一件青铜器如果说都铭记着一段尘封的历史,那么青铜器修复工作便是将这些破碎的记忆重新拼补起来。
B.相比于读者更为熟悉的纵横飞跃式的科幻作品,《北京折叠》抛弃了建构一个宏大体系的做法,用非常细腻的笔触,反映了普通人的生活。
C.有关统计调查显示,近几个月我市空气质量下降,可吸入颗粒物浓度严重超标。环保专家分析认为,建筑工地扬尘污染是污染源的首要因素。
D.中国网络直播行业得到迅猛发展,在经历了近一年的行业爆发式增长之后,随着互联网巨头纷纷加入,行业监管趋严,我国的网络直播行业进入平稳增长。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A.成分赘余,“五针松、文竹、吊兰之类最好摆在茶几、书桌上比较合适”中的“最好”“比较合适”重复,去掉“比较合适”。
B.搭配不当,应为“推进文化体制创新和挖掘特色文化内涵”。
C.成分残缺,介词缺失,“提高家庭问题的警觉性”应为“提高对家庭问题的警觉性”。
2.答案:B
解析:A.“劳动强度最重”搭配不当,改为“劳动强度最大”。
C.“文字的创生对古人……之情”主客颠倒,改为“古人对文字的创生充满惊怖和景仰之情”。
D.“我们仿佛真的……与我们相隔遥远的人见面了”成分残缺,缺少介词,在“与”之前或之后加上“跟”。
3.答案:D
解析:A.语序不当,应该把“《史记》”和“不仅”调换位置。
B.主客颠倒,可以在“对于”之后加“来说”或者改为“大家对于荆轲刺秦并不陌生”。
C.滥用介词,造成主语残缺,删掉“通过”。
4.答案:D
解析:A.成分赘余。“至关重要”本身就有“非常地重要”的意思,与前面的“非常”语义重复,可去掉“非常”。
B.表意不明,被叫去办公室的是“张义”还是“王强”,还是“张义和王强”两个人,表意不明确,可改为“张义和王强因上课说话,都被老师叫去办公室了”。
C.搭配不当。“志趣”与后面的“发挥”搭配不当。
5.答案:C
解析:A.“习惯再得不到改善”错误,搭配不当,“习惯”与“改善”搭配不当,“改善”应为“改变”。
B.“对中国人最熟悉的”成分残缺或主客倒置,应为“对……来说,最熟悉的”;“对我们”成分残缺,应改为“对我们来说”。
D.“这两篇论文受到高度重视,给予了高度评价”错误,结构混乱,这两句主语不一致,后一句的主语应该是“科学家们”。
6.答案:C
解析:A.搭配不当,“制定”与“发展”动宾搭配不当,应该在“发展”后面加上“规划”或“战略”;
B.结构混乱,“是因为”与“的原因”句式杂糅,删掉“的原因”;
D.语序不当,应为“组织有序、转承紧凑、运行顺畅”。
7.答案:D
解析:A.“是否……,是否……,是……,特别是……”搭配不当,两面一面不照应,应改为“能否容纳外地人,能否广纳四方豪杰”。
B.“该区围绕提升群众生活服务体验感与满意度为落脚点”句式杂糅,“围绕……”“以……为落脚点”选其一。
C.“迈向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新征程上”成分残缺,应改为“在迈向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新征程上”。
8.答案:B
解析:A.成分赘余,“超过了23亿多次”“超过27万多个作品”中的“多”字多余,应去掉两处的“多”。
C.成分残缺,“城市生活迥异”前缺少介词,应加上“与”。
D.语序不当,“不仅仅……更是”是递进关系的关联词,应改为:修复经典不仅仅是“修旧如旧”的致敬,更是“补新如新”的再创作。
9.答案:D
解析:A.语序不当,句子只有一个主语,关联词应当放在主语后,“不仅”应放在“我们”后面;
B.“漏洞与盲区”与“解决”搭配不当,应改为“填补”;
C.结构混乱,“经过柔性高效杀菌技术处理”可改为“工艺上采用柔性高效杀菌技术”。
故选D。
10.答案:D
解析:A.搭配不当,“背后,是……在支撑”不搭配,删除“的背后”;
B.结构混乱,“隔膜以及……松散”话未说完,属于中途易辙,应在“其”前面加上“使”;
C.语序不当,转折复句前面句子的陈述对象是“中国”,“但”后面句子的主语是“企业”,主语不同,关联词“虽然”应放在句首,“中国工业化发展时间并不长,改革开放后”放到“虽然”后面。
11.答案:D
解析:A.不合逻辑,“断定她大概是病了”中,“断定”与“大概”矛盾,删去其一。
B.结构混乱,主语是“牧童”,宾语是“牛”,“牛”同时又作“吃草”的主语,藕断丝连,应改为“牧童牵着牛,牛在吃草”。
C.不合逻辑,“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并列不当,“一切出版物”包含“报刊、杂志”,无法并列。
12.答案:D
解析:A.一面对两面,删去“是否”,或者在“用”之前加“否”。
B.搭配不当。删去“和噪音”。
C.语序不当。“处置”和“调查”调换位置。
13.答案:B
解析:“疫情期间”是整个句子的状语,应放在句首,排除AD;
“不仅仅”“更重要的”是递进关系,按照逻辑顺序,应该先“物质”后“精神”,排除C。
14.答案:D
解析:A项成分残缺,缺少主语,把“由于”去掉。B项主客颠倒,应该是“不仅天津人对它不感到陌生”。C项关联词位置不当,应该把“由于”放在“汉字”前面。
15.答案:B
解析:A项,语序不当,应将“如果说”放在“每一件青铜器”前面。C项,句式杂糅,最后一句应为“建筑工地扬尘是造成污染的首要因素”,或“建筑工地扬尘是首要污染源”。D项,搭配不当,应为“进入平稳增长期”或“开始平稳增长”。故选B。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