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1.3环境问题及其危害(共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1.3环境问题及其危害(共2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5.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1-14 06:40: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环境问题及其危害
Universal theme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撰写的《寂静的春天》一书,唤起了人们的环境意识,引发了公众对环境问题的关注,使得环境保护问题摆到了各国政府的桌面上,各种环境保护组织纷纷成立,从而促使联合国于1972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签署了《联合国人类环 境宣言》,开启了环境保护事业。
1.春天本来是鲜花盛开、百鸟齐鸣的美好季节,而《寂静的春天》却向我们描述了一个没有鸟、蜜蜂和蝴蝶的寂静世界。为什么会这样呢
2.议一议,《寂静的春天》为什么会引起这么大的轰动
思考
1.春天本来是鲜花盛开、百鸟齐鸣的美好季节,而《寂静的春天》却向我们描述了一个没有鸟、蜜蜂和蝴蝶的寂静世界。为什么会这样呢
思考
《寂静的春天》向社会公众深刻地揭露人类滥用杀虫剂而导致灾难的具体事件,人类滥用化学药物,在杀死昆虫的同时,必将危及地球其他生物乃至人类的生存,最终会导致春天里 出现“鸟儿不再歌唱,鱼儿不再跳跃于水中的毫无生机、死气沉沉的可怕景象。
2.议一议,《寂静的春天》为什么会引起这么大的轰动
正是这本不寻常的书,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人们对野生动物的关注,唤起人们的环境意识,同时引发了公众对环境问题的注意,促使环境保护问题提到了各国政府面前。
1952年12月5至8日,伦敦市上空连续四五天烟雾弥漫,能见度极低。由于大气中的污染物不断积蓄,不能扩散,许多人都感到呼吸困难,眼睛刺痛,流目不止,伦敦内到处都可以听到咳嗽声。仅仅四天时间,死亡的人数就达4000多人。两个月后又有8000多人陆续丧生。这就是骇人听闻的"伦敦烟雾事件"。
想一想,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思考
目录
contents
环境问题的产生
1
环境问题的危害
2
PART 01
环境问题的产生
结合图文材料思考下列问题:
1.自然与人类系统的物质能量流动有哪些差异?
2.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目前,由于过度捕捞,世界上许多重要的经济鱼类资源严重衰退。许多大海兽被捕尽杀绝。如大海牛,1741 年刚刚被发现时估计有 1 500 头,27 年后就灭绝了。鲸,全世界原有 440 万头,现在只剩下几十万头。许多重要的鲸种,如北极露脊鲸、灰鲸、座头鲸等已濒临灭绝。
由于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盲目追求经济效益,人类将大量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的生产生活污水、固体废弃物、有毒化学物质等排放到大海中,致使海洋污染日益严重。据统计,每年进入海洋的石油约有 1 000 万吨,多氯联苯 25 万吨,铜 25 万吨,锌 39 万吨,铅 30 万吨,汞 5 000 吨。这些污染物给海洋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
自然系统
自然系统的能量来源于太阳,系统中的物质能够在无机环境和生命体之间进行循环,并能够通过自我调节来维持特定状态。
产生机制
与自然系统相比,人类系统无法完成物质循环过程,因此人类系统不具有调节能力,这是环境问题产生的机制。
人类系统
人类系统的能量来源于自然环境的供给服务,人类处置和消纳自身排放的废弃物也完全依赖于自然环境提供的调节服务。
产生原因
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在某些方面超过自然环境的调节能力,损害自然环境的支撑服务功能,使自然环境偏离应有的稳定状态产生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的产生机制与原因
活动
环境问题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不同历史时期的环境问题不同,不同区域所面临的环境问题也有所不同。读图5-3,完成相关任务。
议一议,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各有什么特点?试举例进行说明。
活动
(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各有什么特点?试举例进行说明。
发达国家环境问题较发展中国家轻,主要以臭氧层破坏、全球性气候变化、海洋污染、酸雨等环境污染问题为主,并将环境问题通过国际贸易、发展援助等方式转移给发展中国家。
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较发达国家严重,主要以森林退化、荒漠化等生态破坏问题为主。
活动
(2)议一议,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发达国家因强大的“经济活动”产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目前发展中国家境问题比较严重,其原因是处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人口增长很快,环境承受着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
发展中国家限于经济技术水平,没有足够的能力进行环境保护;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等。
总结:
(3)环境问题产生的影响主要有哪些?
·人口数量
人口数量增加,所需的自然资源数量和排放的废弃物数量也会增加。
·人均消费水平
人均消费量越高,对环境的影响越大。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人均资源消费量具有小猪的区域差异。
·技术水平
技术越发达,人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程度越大;人类通过研发环境友好技术,能够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废弃物处理能力,降低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
环境问题与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关系
自然环境的供给服务功能下降
01
自然环境的调节服务功能失常
02
自然环境的文化服务功能降低
03
自然资源稀缺甚至枯竭
01
环境污染与生态退化加剧
02
降低舒适感、审美体验等
03
PART 02
环境问题的危害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最终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思考:为什么DDT被禁止使用?
1
难降解
2
易在生物体内富集
01-影响生活质量,危害人类健康
大气、水、固体废弃物和噪声等污染,会直接损害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例如,人类排放的大量细颗粒物等在不利的气象条件下形成雾霾天气,影响人们的户外活动,诱发多种疾病
思考:
毁林开荒会引起怎样的后果?
说明什么问题?
思考:
毁林开荒会引起怎样的后果?
说明什么问题?
环境问题不仅直接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失,也对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造成损害,进而制约社会经济发展。
如,许多贫困地区生态脆弱,发展经济容易导致自然环境退化,退化的环境反过来又制约经济的发展,构成贫困和环境退化的恶性循环。
为了控制和治理环境问题,人类社会可能会付出高昂的成本。
# 案例-日本琵琶湖的污染治理
阅读教材思考如下问题:
1.结合材料说明琵琶湖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原因?
2.结合材料,说明琵琶湖污染产生的危害?
3.结合材料说明日本琵琶湖水污染的治理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参考答案:
1.①人口激增,生活污水大量排放;②工业发展,工业废水大量排人河流;③农业发展,农田退水,农药化肥等的使用。
2.①水体环境变差,水生生物死亡,生物多样性下降;②被污染的河流水变质发臭,影响环境,不利于环境保护;③人类水源减少,水资源更加短缺;④污染物质进入人体,影响人类的身体健康。
3.①政府通过修建城市下水道、农村生活排水设施、联合处理净化槽,处理生活污水;②通过制定鼓励环保型农业政策,与当地农民协商减少50%的化肥使用量,减轻农业对环境的污染;③通过在重点污染行业生产中大力推广可再生和再循环使用的产品和材料,降低工业污染;④采取多种措施,如疏浚河底污泥、在河流入口种植芦苇等水生植物,对入湖河流直接净化。
阅读教材:讨论环境与发展的关系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出现拐点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环境“先污染、后治理"是不是一个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必然经历的过程 查找相关资料,用事实说明你的观点。
区域经济发展如何避免经历“先污染、后治理"的过程
参考答案:
1.收入水平低的社会群体对环境质量的需求低,贫穷会加剧环境恶化;收入水平提高后,人们对环境质量的需求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增强,愿意购买环境友好产品,而且不断强化环境保护的意识,愿意接受严格的环境标准,并带动经济发生结构性变化,减缓环境恶化,最终导致拐点出现。
2.不是。当人们正确认识人类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关系后,充分利用自然规律,转变传统发展模式,采用可持续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进行环境保护,就可以做到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3.发展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控制废弃物排放,使资源的获取与废弃物的排放控制在自然环境的承受范围之内;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全民环保意识;制定并实施严格的环保政策。
PART 03
可持续发展之路
————走循环经济之路
循环经济的好处:
①经济效益:提高资源利用率;
②生态效益:减少废弃物排放;
③社会效益:增加收入,改善了生活环境,提高了生活质量。
传统工艺生产
从原料开采、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废弃物处理全过程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污染小,效益好。
案例探究 工业模式
只重视末端治理,污染大,效益差。
清洁生产
传统农业
协调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以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整体效益,形成生态、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生产主要依靠经验,重视产出产量,生态效益差,易出现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生态农业
案例探究 农业模式
五大淡水湖之一的的巢湖也面临着生态被破坏的环境问题。由于片面的追求旅游经济的增长,从而忽视了对景区生态环境的保护。50年代以来,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口的猛增,给巢湖地区的自然环境以巨大的生态压力。上游水源地林木横遭砍伐和土地资源的掠夺性经营,引起大面积水土流失,加速了湖盆的淤积,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大量排放以及农业化肥、农药等,使巢湖水体受到严重污染、营养物质超标,使巢湖水生植物破坏殆尽,长期滥捕使水产资源面临枯竭。
课堂提升
(1)分析“巢湖水域变小”的原因。
(2)简述巢湖水域变小对当地地理环境产生哪些影响。
(3)有人说要解决巢湖环境问题,就要大力退耕还湖,请说说你不赞同的两个理由。
(3)有人说要解决巢湖环境问题,就要大力退耕还湖,请说说你不赞同的两个理由。
上游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大量泥沙入湖;生产生活用水量大;污染大,水体富营养化,水深变浅;人口众多,发展农业,围湖造田 。
人口众多,粮食、用地需求大;退耕还湖工程量大;后期治理复杂等。
(1)分析“巢湖水域变小”的原因。
课堂提升
(2)简述巢湖水域变小对当地地理环境产生哪些影响。
生物多样性减少;水体污染,饮用水减少;防洪能力减弱;净化能力减弱;城市热岛效应调节能力减弱 。
2023
感谢观看!
Universal theme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