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科学 五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科学 五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1-14 23:55: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
1.下列选项不属于光源的是( )。
A.明亮的路灯
B.圆圆的月亮
C.美丽的萤火虫
2.300毫升水的滴漏实验中,前10ml水和后10ml水相比较( )。
A.滴得快
B.滴得慢
C.滴的一样快
3.使血液在全身循环流动的力量来自于( )。
A.呼吸
B.心脏的跳动
C.胃部的蠕动
4.手被仙人掌的刺扎到时我们会缩手,这个动作中的信息传递路线是( )。
A.传入神经→手→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手
B.手→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手
C.手→传出神经→神经中枢→传入神经→手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太阳发出的光非常强烈,我们不能用肉眼直接去看
B.灯光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光源
C.如果没有光,我们将生活在黑暗里,什么都看不到
6.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的是( )。
A.月亮
B.太阳
C.萤火虫
7.下面可以验证光的传播会受到阻碍的是( )。
A.汽车后视镜
B.影子的形成
C.潜望镜
8.地球从表面到地心可以分为三个圈层,最外的一层是( )。
A.地壳
B.地核
C.地幔
9.观察世界地形图,可以发现地球表面居住的陆地面积( )。
A.比海洋面积小
B.和海洋面积差不多
C.比海洋面积大
10.放在杯子里的铅笔看起来在水面处被折断了是一种( )。
A.光的直射
B.光的折射
C.光的反射
二.填空题(共8题,共38分)
1.发光的物体叫( ),光是以( )形式传播的。光线照到镜面会发生( ),从空气中进入到水里会发生( )。
2.科学家利用光的( )原理测出了月球和地球之间的距离。
3.当白光进入棱镜时,由于不同颜色的光发生折射的程度一样,就出现了( )、橙、( )、( )、( )、靛、紫等各种颜色的光。
4.制作潜望镜时,需要两面( ),且镜子的反射面是( ) 的。
5.像声音一样,光也有自己的传播方式。光是沿( )传播的。光的传播速度很快,每秒约( )万千米。太阳离地球的距离为( )亿千米,从太阳出发的光到达地球约需要( )分钟。
6.调整观察角度,可以使鱼缸里的一条鱼看上去是( )。
7.大风或洪水的力量可以把大块岩石破碎后形成的细沙、土搬运到远方,只留下大大小小的砾石,这便形成了( )。
8.火山喷发虽然会给人类带来严重的( ),但是落在火山周围的火山灰能够提高土壤肥力,火山地热也可以成为一种清洁的( ),被人们利用,来发电或取暖。
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
1.当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 )
2.经常参加适度的锻炼能使身体变得更加强壮,柔韧性更好,少生疾病。( )
3.我们写字、读书要保持正确的姿势,以防骨骼变形。( )
4.大理岩是变质岩。( )
5.引起岩石变化的原因有冷热作用、流水作用、动植物作用等。像这样由于受大气、动植物等作用的影响,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做风化。( )
6.太阳、激光笔等光源发出的光非常强烈,不能直接用肉眼去看,否则会对我们的眼睛造成伤害。( )
7.圭表是用来测量长度的工具。( )
8.大脑的左半球偏重于管理空间概念等功能,右半球侧重于管理语言等功能。( )
9.乾坤湾是河水的侵蚀作用形成的,凸岸有悬崖、地形严峻;凹岸平缓。( )
10.摆钟摆动的快慢跟摆锤的轻重没有关系。( )
四.连线题(共1题,共6分)
1.请将下列计时器与对应的原理连一连。
五.综合题(共2题,共16分)
1.设计“摆绳的长度与摆的摆动快慢(频次)关系”的研究计划
研究的问题 摆绳的长度与摆的摆动快慢(频次)有什么关系?
我的假设
改变的条件
怎样改变这个条件
保持不变的条件
实验需要的材料
实验步骤
2.以我们的眼睛受到强光刺激为例,说说我们的神经系统是如何工作的?(可画图说明)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A
3.B
4.B
5.B
6.A
7.B
8.A
9.A
10.B
二.填空题
1.光源; 直线; 反射; 折射
2.反射
3.红; 黄; 绿; 蓝
4.平面镜; 相对
5.直线; 30; 1.5; 8
6.两条
7.戈壁滩
8.灾难; 能源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连线题
1.如图:
五.综合题
1. 摆绳越长,摆动越慢 摆绳长短 一个摆长10厘米,一个摆长20厘米 摆锤重量、摆幅大小 铁架台、轻重相同的摆锤两个、长度不同的绳两根、秒表 1)用实验器材做一个摆绳稍长的摆,测15秒摆动的次数,测三次。2)仍用刚才的摆,摆绳缩短,测15秒摆动次数,共测三次。3)实验记录,并得结论。
2.
第2页,共4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