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经济大危机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 经济大危机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02-25 22:48: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96张PPT。1.巴黎和会召开的时间___、目的___、地点___,参加会议的有___个国家、主宰国及代表人物___、____、____,结果:___年___月协约国与___签订了《_____》。
2、《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_______瓜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由____继承,引发了中国的_____运动。
3.根据《凡尔赛和约》规定,___年1月成立了______,由于____没有参加,所以国际联盟被____控制。
4.凡尔赛体系的形成:___年到___年,协约国分别同德国的盟国____、____、____、____签订一系列和约,这些合约同《_____》一起构成了凡尔赛体系。作用:确立了帝国主义在____、___和____的新秩序。
《凡尔赛和约》的内容:领土____、军事____、政治_____、赔款____、殖民地____。一、巴黎和会1、华盛顿会议召开的原因____、时间____、地点____、参加会议的国家_______、起主要作用的国家______。
2、____年,九国代表签署了关于____的《____》,为___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使中国恢复到____的局面。
3、《四国条约》、《五国条约》和《_____》一起构成了华盛顿体系,作用:确立了帝国主义在_______的新秩序。
4、凡尔赛体系和华盛顿体系共同构成了“____”,这一体系不可能消除_____,因此不可能________。 二、华盛顿会议 第4课

经济大危机 一个美国女孩1928-1936年的日记 日记片段一:
1928年12月24日 圣诞节 大雪
我期待已久的圣诞节终于来临了,爸爸早就说好要给我买一个漂亮的大玩具娃娃,爸爸所在的煤碳公司的生意4年来一直很好,爸爸去年用银行贷款的钱炒股也发财了,爸爸还用银行贷款的钱买了一个大房子,还买了一辆汽车,我们一家人好幸福啊!爸爸说他会很快在股市里大捞一把的,也会很快还清银行贷款的。有一个聪明、能干的爸爸真幸福啊!壁炉真暖和啊,一点也感受不到冬天的寒冷。
不过也有一点不好,因为爸爸的老板说了,现在生意非常的繁荣,需要大量的生产,就连圣诞节也不能休息呢,爸爸不能陪着我和妈妈一起过圣诞节了。问题:
1、日记中的“四年来”指的哪几年?
1924——1929年
2、你能说出这段日记说反映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特点吗?
资本主义世界基本上处于相对稳定时期。
(相对“繁荣”)
3、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经济特点出现的原因?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相对“繁荣”20年代美国街头的宣传画
大意是:至尊生活享受,美国是人间的天堂!汽车长龙 日记片段二:
1930年12月24日 圣诞节 大雪
好怀念二年前的圣诞节啊,那是我过的最温暖的一个圣诞节了。
我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上帝在惩罚谁的罪孽,可怕的灾难在那个“黑色星期四”来临了,我们家的梦想都破灭了:爸爸的股票化为乌有,因为银行倒闭,妈妈仅有的一点存款也化为消失了,家里的房子由于还不上贷款被收走了,我们只能住在木板、报纸盖的窝棚里,爸爸、妈妈都失业了,为了不让我饿死能买到一点粮食充饥,爸爸只好把汽车也卖掉了,但仅仅卖了100美元。我的好朋友戴安娜已经饿死了,是世界末日来临了吗?我好恐惧啊!不知道这场“经济危机”什么时候能过去?问题:
1.你能说出那个“黑色星期四”指的是什么?
2.真的是“上帝在惩罚谁的罪孽”吗,你能告诉小女孩“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吗? (原因)
3.这场经济危机有什么特点?

4.你能说出这场经济危机给当时社会带来哪些影响吗?
爆发:美国纽约股市崩溃“黑色星期四”1929年10月24日 日记片段三:我与妈妈的一段对话
1931年12月24日 圣诞节 大雪(严寒)
女儿:妈妈,这么冷的天,为什么我们家不生火取暖?
母亲:因为没有煤炭。
女儿:为什么没有煤炭呢?
母亲:没有钱买。
女儿:为什么没有钱呢?
母亲:你爸爸失业了。
女儿:那为什么失业呢?
母亲:煤炭多了,卖不出。
这个日记生动而又形象地揭示出经济危机是由经济领域中哪两个环节之间的矛盾造成的呢?生产和消费 生产效率高速增长消费水平市场萎缩贫富差距拉大供需矛盾尖锐经济
危机经济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在资本主义社会,在经历了两次工业革命之后,生产力飞速发展,社会分工也越来越细。这就要求各个生产部门必须密切协同、步调一致,进而形成社会化大生产。但在资本主义社会,由于生产资料归私人所有,少数垄断资本家占有大部分生产资料,他们为追求利润,不断地扩大再生产,这就势必打破平衡,引发恶性竞争,激化社会生产各个部门之间的矛盾,进而导致经济危机。
1、根本原因: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基本矛盾)3、导火线:纽约股市股价暴跌2、直接原因:资本主义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与劳动人民购买力的相对低下之间的矛盾。(生产与消费脱节-生产相对过剩)a.股市崩溃,银行倒闭--金融危机
b.企业破产—工业危机
c.农产品价格猛跌—农业危机
d.失业人数激增—就业危机e.社会动荡不安,垄断资产阶级统治面临危机经济危机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特点 特 点具 体 表 现影响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造成工业、农业、商业和金融部门的危机从1929年到1933年,前后共5个年头1933年与1929年相比,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了1/3以上;资本主义世界贸易总额缩减了2/3涉及范围 特别广持续时间比较长破坏性特别大职业介绍所前的长队英国失业者街头求职为了吃饭而出卖自己的轿车为了不让孩子们饿死,这位母亲卖掉了房子和服饰,全家只能吃捡来的蔬菜度日 等待领取救济面包的长龙大危机时期美国穷人居住的棚屋 资本家在大量销毁产品美国纽约举行的盛大游行 经济危机影响国家之间
矛盾激化各国社会
矛盾激化社会危机国际局势紧张经济上政治上社会生产力
严重破坏日记片段四:
1933年12月24日 圣诞节 大雪
今年的圣诞节总算有所好转了,妈妈在政府修建的水坝找到了一份工作,收入虽然不多,但是对我们的家庭有很大的帮助。爸爸的工作也稳定了,并且工资也不再任由老板决定了,因为有法律可以可以依据了。虽然我这个圣诞节仍然没有圣诞礼物。但是这个冬天不再寒冷了,我们的生活正在好转,不是吗?
为带给我们幸福生活的罗斯福总统祈祷,愿上帝保佑他。也希望上帝让困难的生活永远离我而去,噩梦再也不会出现。问题:
1、小女孩今年圣诞节有所好转的原因是什么呢?
2、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是什么?“新”(特点)在哪里?
目的: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
“新”在(特点):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3、罗斯福新政采用了那些措施给小女孩带去了幸福生活吗?小女孩的爸爸的工资受到什么法律的保护?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4、小女孩的“噩梦永远不再出现”的愿望可能实现吗?为什么?罗斯福新政
NEW DEAL
(1933—1935---1939)——资本主义运行机制调节的成功典范美国第32任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 ,一直被视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 虽然因患脊髓灰质炎,下肢瘫痪,被称为“轮椅上的总统”,但他却是美国历史上惟一一位连任4届总统的人(1933—1945)。罗斯福身残志坚,是一个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富兰克林?罗斯福
(1882--1945) 我们唯一值得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
——罗斯福股市崩溃
银行倒闭

企业破产

农产品
价格猛跌
工人失业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表现摆脱困境 复兴经济的措施整顿银行
与金融业复兴工业调整农业社会救济
公共工程中心措施 罗斯福政府成立“全国复兴署”,由它协调国家、企业主和劳工之间的相互关系,共同拟定公平竞争法规,……凡是接受法规的企业,一律发给印有“我们尽我们的职责”的蓝鹰标志。 《国家工业复兴法》蓝鹰运动逐步恢复繁荣的美国街头罗斯福新政影响:
1、对美国经济:
2、对美国政治:
3、对资本主义:美国国民总收入增长示意图美国公司利润增长示意图生产恢复柱状图失业率下降图阅读材料:

罗斯福就任不到11天,全国四分之三的银行重新开业,股票价格上涨15%,金融恐慌基本结束。
1935年,农民的现金总收入从1933年的40亿美元增加到近70亿美元,工业产量几乎翻了一番。国民生产总值从1933年的425亿美元,上升到1935年的571亿美元。1936年底,失业人数比1932年减少了一半。
1939年,经济形势完全扭转,工业生产达到创记录水平,农业生产也保持稳定,农民收入增加。到二战爆发前,美国人均收入基本恢复到危机爆发前的水平。
以上材料说明什么问题? 新政的影响:使美国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缓解了经济危机,渡过了难关。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
⒈所谓“彻底的革命”是指什么?
答:推翻资本主义制度。
2.对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我们如何理解?
答: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3.由此可见,罗斯福新政的前提是什么?
答: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罗斯福新政的实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所作出的政策调整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
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新政的实施是否如罗斯福所说的“永远地纠正”了“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为什么?治标不治本 —国际金融危机 2008年9月15日,拥有158年历史的华尔街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向法庭提交破产保护申请。伴随着雷曼兄弟申请破产,曾经不可一世的华尔街金融巨头纷纷倒下,美国股市暴跌。股市经历了“黑色星期一”,国际金融危机蔓延世界各地。 面对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结合罗斯福新政的成功经验,我们国家能得到哪些启示?时政热点
1、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2、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
3、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经济危机; 罗斯福,一位出身高贵的总统,一位腿部残疾的总统,一位空前绝后的总统,一位最终成就了伟业的总统,他的成功得益于他的优秀品质。因其善于审时度势,见机行事,既能迂回前进,又敢于大胆突破的作风,被喻为“狮子”和“狐狸”。你觉得他的哪些优秀品质支撑起他的成功?或许这正
是我们实现梦想所需要的。身残志坚 爱国为民
乐观自信 改革创新探究性思考拓展联系有人说,20世纪出现了两大改革家,一个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一个挽救了现代社会主义。他们是谁?有何突出成就?罗斯福通过新政使美国走上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道路,对西方资本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邓小平通过改革开放使中国走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身上有哪些共同的地方?从中可以获得什么启示?共同之处:敢于直面困难,愈挫愈坚,坚韧不拔的意志勇于创新,善于借鉴,大胆尝试以国家的前途、人民的幸福为己任都注重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拓展联系启示: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可以相互借鉴,相互学习经济体制改革要结合国情,与时俱进拓 展 延 伸美国罗斯福新政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而中国邓小平改革开放却是放松国家对经济的控制,但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给我们怎样的启示?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取长补短。美国:罗斯福新政
德国、日本 :?1929年
经济大危机
经济困难
政治危机
经济危机引发严重的政治危机。
经济基础脆弱、又富有军国主义传统的德国和
日本,其垄断资产阶级选择了极端的法西斯道路。
而早在一战后就确立法西斯政权的意大利也加
紧对外侵略扩张,以转嫁危机。
第5课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希特勒墨索里尼裕仁天皇 法西斯是什么意思? 法西斯(拉丁文: fasces)原意“束棒”,为古罗马执政官出巡时的权利标志。后来束棒被用做意大利法西斯党的标志。
现在“法西斯”泛指最反动最野蛮的独裁制度和思想体系。德国纳粹主义、意大利法西斯主义、日本军国主义是世界法西斯主义的三大形态。
——摘自百度百科史海拾贝合作探究阅读课文 小组讨论 探究新知合作探究希特勒1933年希
特勒上台政党
选举世界大战欧洲策源地形成代表垄
断资产
阶级利
益,
对内独
裁、对
外侵略
扩张的
恐怖政
权墨索
里尼1922年法西斯党徒进军罗马政党
选举军部1936年
军部夺权
控制政府
政变
夺权世界大战亚
洲策源地形
成阅读课文 小组讨论 探究新知 是德语“民族社会主义”(Nationalsozialismus)的音译缩写。前身为1919年1月5日建立的德国工人党。1920年9月30日,该党改名为德意志民族社会主义工人联盟。1921年6月29日,阿道夫·希特勒任党的元首。1946年9月30日被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宣判为犯罪组织。
——摘自百度百科“纳粹”是什么意思?纳粹标志史海拾贝一、德国纳粹政权的建立结合课本25页小字,总结纳粹党宣传的理论:纳粹党的理论:
种族主义;民族复仇主义;反马克思主义;主张对外侵略扩张、对内独裁。纳粹党为什么能够得到德国民众的信任,
被选上台呢?希特勒和总统兴登堡希特勒极富煽动性的演讲
论从史出(一)纳粹政权确立的原因
史料一 《凡尔赛和约》对战败国德国实行极为严厉的经济与军事制裁,引发了德国民众强烈的民族复仇主义情绪。希特勒和纳粹党利用德国人民普遍痛恨《凡尔赛和约》的民族感情,把自己打扮成国家民族利益的代表者,骗取了广大中小资产阶级和部分工人的信任。
史料二 1929年经济大危机的打击下,毫无应对之力的魏玛政府引发德国民众的普遍不满,阶级矛盾激化,政局动荡。垄断资产阶级认为德国已经不能用议会民主来确保其统治了,德国资产阶级把纳粹党看作是制止国内革命,进行对外扩张的有力工具,大力扶持。
史料三 纳粹党魁希特勒在上台前,三次周游全德,施展其骗人的讲演术。他大谈民族的苦难和仇恨,向人民许下美好的诺言,骗取中下层人民的信任;他的对外扩张,对内镇压工人运动的党纲,更是获得统治阶级和大垄断资本家的大力支持;他还加紧勾结军队。
纳粹党为什么能够得到德国民众的信任,
被选上台呢?1、德国民众对《凡尔赛和约》的掠夺不满,渴望民族复兴,民族复仇主义思想蔓延。
2、经济大危机引发的政治危机,使垄断资产阶级需要对外扩张来转嫁危机。
3、希特勒高超的演讲才能和欺骗手段。希特勒和总统兴登堡1933年 希特勒上台
——德国法西斯政权确立论从史出希特勒极富煽动性的演讲
归纳总结(二)德国纳粹政权的暴行:1.希特勒集总统、总理大权于一身,称为国家元首。
并着手建立法西斯恐怖独裁统治。强化恐怖独裁统治的专政机器归纳总结(二)德国纳粹政权的暴行:1.希特勒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2.利用“国会纵火案”,打击德国共产党和进步人士。
3.解散一切工会组织和纳粹党以外的所有政党。
4.焚毁进步书籍,加强思想控制。纳粹分子焚书归纳总结(二)德国纳粹政权的暴行:史料一 希特勒不顾《凡尔赛和约》对德国军事发展的规定,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急剧增加军费开支;实施普遍义务兵役制;发展空军和海军,海军军舰总排水量1939年超过了法国和日本。
史料二 希特勒于1936年3月派出3万德军开进莱茵非军事区;希特勒于1937年11月5日召集国防部长、三军总司令和外交部长等头目,宣布最迟在1943至1945年之间,要占领与德国直接接壤的居住空间和原料基地。而征服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是他的第一个目标。
5、疯狂扩军备战世界大战欧洲策源地形成!6、掀起反犹狂潮。(二)德国纳粹政权的暴行:犹太人只能乘坐的有轨电车犹太人佩戴的标志归纳总结1938年“水晶之夜”事件是对犹太人有组织的屠杀的开始。从1933年到1945年,纳粹德国在欧洲各地一共修建了
1200多座集中营,大批犹太人被纳粹逮捕,送到各地
的集中营,从肉体上消灭,进行种族灭绝。“最终解决犹太人”方案
奥斯维辛集中营因惨杀110万犹太人,而号称“死亡工厂”
600万!!!史海拾贝德国法西斯为什么要迫害犹太人?德国法西斯为什么要迫害犹太人? 欧洲有久远的反犹传统。古代欧洲的罗马教廷由于宗教信仰,对犹太人进行宗教迫害,并且伴随着对犹太人的经济掠夺。
西方大国实行绥靖政策。
希特勒从小就从心理、思想上极其厌恶犹太人,在《我的奋斗》一书中,叫嚣犹太人是全人类的敌人,是人类文明的破坏者,是德国这个伟大国家的“败类”。
史海拾贝1、历史因素:(宗教信仰)2、国际因素:3、个人因素:证据各抒己见批驳德国法西斯对犹太人的污蔑 当代世界有决定影响的思想巨人马克思、爱因斯坦
等都是犹太裔人。
犹太人追求知识,以不同寻常的方式运用知识谋生。
据对美国犹太人的统计,有将近90%的犹太男子和65%
的女子受过大学教育,犹太男子中有30%以上获得专业职称
和博士学位。
犹太经济学家人才辈出,历届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得
主中,有1/3属于犹太人和有犹太血统的人。
二、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建立 墨索里尼:法西斯党首领墨索里尼和希特勒二、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建立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意大利经济衰退,政治混
乱,工农运动高涨,中央政府几乎瘫痪,墨索里
尼乘机组织法西斯党.建立标志:1922年,法西斯党徒向首都罗马进军。法西斯党 标志背景:1922年10月30日,墨索里尼被任命为首相。
三、日本走上法西斯道路史料一 日本军部是日本统治集团内部庞大的军事官僚机构,独立于政府和议会,在日本拥有特殊地位,成为法西斯势力崛起的温床。军部要求在天皇的名义下建立法西斯独裁政权,实行对外侵略扩张。
史料二 1929年经济危机严重打击了国内市场狭小的日本经济,激化了国内矛盾。1931年日本国内的罢工就比1928年增加了1.5倍。日本统治阶级惶恐不安,亟需建立强权政治。为转嫁危机,1931年在日本军部的策划下,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东北,随后向中国内陆渗透侵略。
史料三 1936年2月26日,军部内皇道派发动政变被镇压,军部的统治权落入以东条英机为首的统制派手中,老牌法西斯分子广田弘毅上台组阁,广田内阁完全听命于军部,极力加速日本的法西斯化进程。比较德、日法西斯政权的建立有什么异同?(三)日本走上法西斯道路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 二二六兵变后 ,日本政权被以新首相广田弘毅为首的法西斯集团控制。1936年8月7日,广田弘毅内阁通过《基本国策纲要》。它是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进而称霸亚太地区的侵略方案。1937年 卢沟桥事变 全面侵华战争三、日本走上法西斯道路严重威胁世界和平,导致二战全面爆发。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形成
希特勒1933年希
特勒上台军部世界大战欧洲策源地形成墨索里尼
1922年法西斯党徒进军罗马政党
选举政党
选举1936年
军部夺权
控制政府
政变
夺权世界大战亚洲策源地形成代表垄
断资产
阶级利
益,
对内独
裁、对
外侵略
扩张的
恐怖政
权梳理新知以史为鉴你能说出法西斯政权犯下哪些滔天罪行吗?
德国纳粹对犹太人实行
种族灭绝日军制造“南京大屠杀”以史为鉴 1970年12月7日,在波兰访问的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在华沙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前下跪,表示自己要“替所有必须这样做而没这样做的人下跪”。勃兰特以此举向二战中无辜被纳粹党杀害的犹太人表示沉痛哀悼,并虔诚地为纳粹时代的德国认罪、赎罪。此举使德国被波兰等国宽恕接纳。
阅读下面历史资料,德国和日本政府是如何
对待法西斯罪行的?史料一:以史为鉴 德国总理默克尔的言论:
“对于纳粹的罪行,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受害者,特别是大屠杀的受害者,德国应该承担起永恒的责任。这种反思必须一代一代保留下去。”

不仅总理积极反思纳粹罪行,反纳粹教育在德国已经成为法律。
史料二:2013年8月20日,德国总理
默克尔访问达豪集中营纪念
馆哀悼死难者以史为鉴村山 富市 ,日本第81任首相
(1994年6月30日~1996年
1月11日)。 1995年,村山首相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50周年纪念会上,首次承认日本的“殖民统治和侵略”,“给亚洲国家人们造成巨大伤害和痛苦”,并表示“深切反省”和“由衷的歉意”。这就是著名的“村山谈话”。

史料三:以史为鉴 日本政府参拜靖国神社的政要首脑:
1982年,日本首相福田赳夫参拜靖国神社
1983年秋天,内阁总理大臣中曾根康弘参拜靖国神社
  1996年7月,首相桥本龙太郎参拜靖国神社
  2001年8月13日,首相小泉纯一郎第一次参拜靖国神社
  2002年4月21日,小泉纯一郎第二次参拜靖国神社
  2003年1月14日,小泉纯一郎第三次参拜靖国神社
  2004年1月1日,小泉纯一郎第四次参拜靖国神社
  2006年8月,小泉纯一郎第五次参拜靖国神社
  2007年8月,日本前首相小泉纯一郎参拜靖国神社
  2011年4月,自民党总裁谷垣祯一参拜靖国神社
  2012年4月,自民党总裁谷垣祯一再次参拜靖国神社
  2012年8月,民主党内阁参拜靖国神社
  2012年10月,新任自民党总裁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
靖国神社与日本军国主义和对外侵略战争的历史有着密不可分
的关系,其中供奉着东条英机等14名甲级战犯及1000多名乙、
丙级战犯,参拜意味着对侵略历史的肯定。 史料四: 3月12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国会答辩时公开质疑东京审判,宣称:对甲级战犯的判决是根据“战胜国的判断裁定的罪名”,而非日本人的定罪。
4月21日开始,靖国神社举行例行春季大祭,安倍晋三当天以首相名义供奉了名为“真榊”的祭品。168名日本国会议员23日参拜了靖国神社。
安倍内阁的议员参拜靖国神社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曾在当选前参
拜供奉二战战犯的靖国神社
史料五:以史为鉴德、日政府对待法西斯罪行
的态度有何不同?
你有什么感想?维 警
护 惕
世 法
界 西
和 斯
平 主
与 义
发 !

! 走进历史 感悟历史 看一部反映法西斯暴行的影片,如《辛德勒的名单》、《南京!南京》。写一篇影片观后感。课外探究小结经济大危机
1929—1933美 国
罗斯福新政德、日
法西斯专政资本主义
固有矛盾摆脱危机
寻找出路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代”生产恢复柱状图(1929--1945) From 1932 to 1945 we expanded 4.25 times!1933失业率下降1933重点:经济大危机、 罗斯福新政你能总结学过出的有关美国崛起重大事件吗?中考链接中 考 链 接2008年以来,一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导致了世界经济的不断恶化;2009年4月,20国集团领导人召开伦敦峰会,在应对金融危机方面达成了广泛共识。在应对金融危机、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方面,我们可以借鉴
A.华盛顿领导的独立战争
B.罗斯福实施的新政
C.杜鲁门推行的冷战政策中 考 链 接罗斯福新政的“新”最本质的体现是
A.实行“产业复兴法” B.全面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C.稳定农产品价格 D.政府对银行存款进行担保
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
A.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政府工作的重心
B.调整和巩固资本主义制度
C.彻底否定传统的资本主义经济政策
D.强化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中 考 链 接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国家应积极干预经济生活,增加有效需求,以防止新的经济危机的发生。”下列哪项是上述主张的实践?
A.新经济政策 B.斯大林模式
C.罗斯福新政 D.法西斯体制
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是
A.根除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B.使资本主义进入电气时代
C. 改变了资本主义私有制
D.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提供了先例中 考 链 接在世界近现代史上,维护了现有制度、促进了经济的恢复、为本国和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借鉴的历史事件是
A.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
C.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和罗斯福新政
D.拉美独立运动和印度民族大起义中 考 链 接某校九年级(1)班小利同学,对所学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有关知识进行了归纳整理,形成了以下看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①这场危机具有时间长、范围广、破坏性强等特点
②它导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
③经济危机引发了资本主义各国严重的政治危机
④经济危机的后果之一,是法西斯势力趁机抬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现任美国总统奥巴马说:“美国的真正天赋在于,懂得改变。”下列事件中堪称“懂得改变” 的成功范例的是
A.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与苏联抗衡
B.罗斯福“新政”
C.发动侵略越南的战争
D.越过联合国轰炸南联盟2.1932年春,美国总统胡佛对著名歌唱家鲁迪瓦利说:“如果你能唱出一支使人们忘记经济萧条的歌,我便送你一枚勋章。”使美国人民最终摆脱经济萧条局面的主要措施是
A.强行移民、开发西部 B.倾销商品、抢占市场
C.实行“新政”、干预经济 D.发动战争、转嫁危机 BC3、1929年发生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主要特点是( )
①波及范围特别广 ②人民群众深受其害 ③持续时间比较长 ④大量商品被销毁 ⑤破坏性特别大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③④⑤C3.失业率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缩影,右图所示为德国失业的严重状况,其主要原因是
A.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
B.希特勒法西斯统治
C.经济危机
D.东、西德国的分裂 4.在罗斯福新政中,由政府出资推行一项既直接提高就业率,又为经济发展开拓空间的措施是
A.举办公共工程 B.调整农业经济
C.规范企业行为 D.恢复银行信用 5.美国内战与罗斯福新政对美国的发展起到的共同作用是
A.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B.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C.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
D.消除了国内种族歧视 CAC6. “……首先请允许我表明自己的坚定信念,即我们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罗斯福总统为应对“恐惧”而采取的中心措施是
A.整顿金融业,恢复银行信用
B.恢复工业、强化国家对工业生产的调控
C.兴办公共工程,减少失业
D.进行社会救济,稳定社会秩序 7. “开心辞典”节目主持人王小丫给正在参赛的小张同学出了这样一道题目:“他是美国人,1933年就任美国总统,开创了资产阶级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局面”。题目中提及的“他”是
A.华盛顿 B.罗斯福 C.林肯 D.杜鲁门 8.罗斯福总统克服经济危机的“大胆试验”主要表现在
A.大规模干预经济生活 B.强化自由竞争机制
C.消除经济危机的根源 D.遏制共产主义的扩张 BBA9.某校九年级(1)班的历史兴趣小组在“美国发展之路”的探究活动中制作了下面的图表。与图表中③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独立战争
B.南北战争
C.罗斯福新政
D.美苏争霸 10.左图“1925~1945年美国失业率”显示,1933年美国的失业率最高。引发这一结果的事件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
B.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
C.第二次世界大战
D.美苏争霸 CB11. 右图中的情景发生在1929年美国
纽约街头,汽车上牌子的文字是“l00
美元可买下这辆车”。车主愿意以如
此低的价格出售这辆轿车的深刻社
会原因是
A.车主想换辆新车 B.该车已经无法使用
C.美国受到战争威胁 D.美国爆发空前规模的经济危机12. 图3是1929年股市崩溃后,人们涌向银行挤提存款的场景。为应对危机,美国罗斯福“新政”中采取的最主要的拮施是
A.恢复银行信用
B.实施“产业复兴法”
C.缩减农业生产
D.发展对外贸易 DA13.美国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国家,从1776年建国至今只有200多年的历史,然而已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8世纪时,美国走向独立,领土大块大块地扩充,资本主义经济大步地发展;……19世纪后半期,美国迅速开始了它的现代化进程,欧洲二、三百年完成的事,它在不到百年内便完成了。摘编自钱忠文:《读美利坚》
(1)美国在18、19世纪发生了两次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分别是什么?哪一次工业革命促使19世纪后半期的“美国迅速开始了它的现代化进程”? 第一次: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经济的发展;第二次:奴隶制的存废问题(或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不可调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材料二:在1932年的美国总统选举中,
民主党候选人罗斯福当选总统。面对“大萧条”现状,他坚定地认为,这个国家需要进行大胆地、坚持不懈地试验,如果试验失败,就再试行另一种方法,最重要的是要进行试验。
——选自人民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科书·历史必修第三册》
(2)罗斯福“进行试验”的目的是什么?为此采取的“中心措施”是什么?目的:消除经济危机。 中心措施:国家对工业的调整。 材料三:美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导地位。
……凯撒、成吉思汗、路易十四、拿破仑或其他任何一个伟大的领袖所担负的责任,都不能同美国总统今天所担负的责任相比拟。
——l945年4月16日美国总统杜鲁门的谈话
(3)当美国自己认为“在世界上处于领导地位”时,它拥有了怎样的经济地位? (4)阅读上述材料,请你用最简练的语言,给我国的经济建设提一条合理化建议。 美国是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 勇于改革,大胆创新 。14.材料一:“分裂之家不能持久。我相信我们的政府不能永远忍受一半奴役一半自由的状况。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溃,但我却期望它停止分裂。它或者变成一种东西,或者全部变成别一种东西。”
——林肯1858年的一次演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林肯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目标颁布了哪两项重要法令?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宅地法》 材料二:“这个伟大的国家将坚持下去,并将获得新生和繁荣。因此,首先请允许我表明自己的坚定信念,即我们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体”身。 ——罗斯福总统就职演说(2)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二是罗斯福在什么背景下所作的就职演说?他为美国获得新生与繁荣在工业方面颁布了什么法令? 背景: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法令:《国家工业复兴法》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林肯、罗斯福对美国历史所作贡献的共同点;并谈谈你认为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应具备何种素质?共同点:促进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巩固资本主义制度;
素质:不畏艰难险阻,勇于探索,开拓创新 。15. 纵横联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1925年前后,美国经济持续繁荣,苏联经济也基本恢复。苏联经济基本恢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0世纪90年代初,当美国再度繁荣时,苏联政局发生什么巨变?实行新经济政策;苏联解体。 (2)阅读下列选自《光荣与梦想》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30年代初)俄国(苏联)在纽约有个贸易机构……登广告招募6000名熟练技工,报名应聘的竟达10万人之多,其中有管子工、……化学家、……教员、牙科医生等。
据材料一,归纳美国的经济特点。 美国发生了经济危机; 材料二(波士顿市市长带领10万名儿童在广场上宣誓)我要做一个美国的好公民,保证为全国复兴运动尽自己的一份义务,买东西只在蓝鹰商店里买…… 我决心帮助罗斯福总统,让美国重新过上好日子!
材料二中的誓言保证了罗斯福新政中哪一重大措施的实施? 《全国工业复兴法》 材料三 亲爱的总统先生(罗斯福):…您派来的人找到了我们家,我们便同他一道去了银行,银行答应押款可以慢一点还。(被人拿走的)这些家具,您派来的那人也帮我们弄回来了。像您这样的总统,我还从来没有听说过。 材料三说明罗斯福新政取得了什么直接效果? 解决人民困难。 上述材料反映了罗斯福新政的主要目的是什么?与罗斯福新政同时,苏联形成了什么模式?这一模式取得了什么积极效果?
有学者认为,政府执政理念一般分为“执政为民”和“执政为国”两类。从美苏20世纪30年代的主要举措看,两国的执政理念分别属于哪一类?你赞同哪一类?并说明理由。 克服危机;斯大林模式;成为工业强国。 美国属“执政为民”,苏联属“执政为国”; 赞同第一类;政府关注民生,人民拥护政府。
赞同第二类;特殊时期,只有国家强大,人民生活才能得到保障。 各抒己见 新政从一开始就遭到一部分资本家的反对……报纸上连篇咒骂罗斯福是向富人敲竹杠,说罗斯福天天都吃“烤百万富翁”。有人认为罗斯福被“赤化”,是在实施“社会主义社会。” 罗斯福:“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3.”新政”新在哪??取得什么效果?
4 .“新政”能消除经济危机吗?2.你如何看待罗斯福新政的目的? 1.“新政”会不会把美国变成社会主义国家?不会;新政的前提: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下挽救美国经济。 新政目的:消除经济危机,资本主义体系的自我调整 新:国家大规模干预经济;效果:渡过危机 ,挽救美国不能,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没有消除根本矛盾。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计划和市场都是调节经济的手段;兴办公共工程,创造就业机会,扩大内需;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勇于探索和创新(即大胆改革);经济建设(政策制定)一定要从国情出发。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请结合今天学习的相关内容给我国提一些避免风暴的建议(罗斯福新政对中国改革开放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