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备人 张学举 课型 新授课 编号 018
课题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识记钠的物理性质。2.理解钠、铝、铁单质的化学性质。3. 理解金属单质化学性质的通性。4. 了解铝的特性。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现象的分析和问题讨论,初步形成推理、综合归纳的能力。2.通过设计铁与水蒸气反应的装置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情感与价值观 1.通过推理和归纳培养学生认真的学习态度和科学方法观。2.通过科学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及学生团结协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钠的物理性质;金属化学性质的通性;铝的特性。
教学难点 对实验现象的分析; 铝与碱溶液的反应;
教学方法 讨论、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个性设计
课堂引入 金属单质有哪些通性?今天这节课我们就通过钠、铝、铁的性质来加以归纳和总结。
目标展示 1.识记钠的物理性质。2.理解钠、铝、铁单质的化学性质。3. 理解金属单质化学性质的通性。4. 了解铝的特性。
自主学习 自学课本P46~P51教材内容
师导生学 1.金属单质的性质 1)物理性质:大多为银白色、不透明、有金属光泽,具有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2)化学性质 钠: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是热和电的良导体,质软,密度小,熔点低。①与非金属单质的反应4 Na+O2==2Na2O2Na +O2 Na2O2②与水的反应(氢前金属) 2 Na +2H2O ==2NaOH +H2 ↑2Na +2H2O==2Na+ +2OH― +H2 ↑③与酸的反应 2Na +2HCl==2NaCl +H2 ↑④与盐溶液的反应2Na+2H2O+CuSO4 ==Cu (OH)2↓+Na2SO4+H2 ↑
学生归纳交流展示 铁: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是热和电的良导体,粉末为灰黑色,能被磁体吸引。 ①3Fe + 2O2 Fe3O4 ②3Fe + 4H2O (g)Fe3O4 + 4H2 ③ Fe + 2H+ ==Fe2+ + H2 ↑④ Fe + CuSO4===Cu + Fe SO4 铝: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是热和电的良导体①4 Al+3O2 2 Al2O3②2Al +6H2O ==2Al(OH) 3+3H2↑ (需加热但反应很快会停止,其原因是氢氧化铝难溶且受热分解会说出氧化膜)③2Al+ 6H+ ==2Al3+ +3H2 ↑④ 2Al+3CuSO4===Al2(SO4)3+3Cu 特性:2 Al +2NaOH +2H2O ==2NaAlO 2 +3H2 ↑
疑难点拨 Al 只能与强碱(NaOH 、KOH)反应,不与弱碱(NH3·H2O)反应。Al 与碱溶液反应,其实质是Al被氧化,溶液中的H+ 被还原,Al与H2O反应生成H2 ,同时又生成难溶液的Al(OH)3 覆盖在Al表面,阻止反应的进一步进行,所以,Al在常温下或加热条件下很难与H2O 反应,而在碱性溶液中,Al(OH)3 +OH― ==AlO2― +2H2O ,从而使Al 与H2O 的反应不断进行。请标出电子转移 2Al +6 NaOH+6H2O ==2NaAlO 2 +3H2↑+4H2O
课堂小结 一、金属单质的通性 1.物理性质:大多为银白色、不透明、有金属光泽,具有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2.化学性质 ①与非金属单质的反应②与水的反应(氢前金属)③与酸的反应④与盐溶液的反应特性:2 Al +2NaOH +2H2O ==2NaAlO 2 +3H2 ↑
达标检测 课本P54习题
作业设计 赢在45分钟:P41第2课时
课后反思
失 6e-
得6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