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导学预案
主备人 韩永霞 课型 新授课 编号 004
课题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认识化学实验在化学学习和研究中的重要作用。2. 掌握粗盐提纯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讨论学会粗盐提纯中可溶性杂质的除杂方法;2. 通过实验操作和实验安全问题的分析,让学生对实验探究有进一步的认识;3. 通过对常见物质分离与提纯的方法探究与基本实验操作学习,培养学生综合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实验设计和评价辨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操作与设计的亲身实践,体会化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学习重点 粗盐中可溶性杂质的除杂;硫酸根离子检验
学习难点 粗盐中可溶性杂质的除杂
教学过程 修改建议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通过溶解、过滤等操作除去了粗盐中的泥沙等不溶性的杂质,而实际上看似澄清的滤液中还含有Ca2+、Mg2+、SO42-等可溶性的杂质,如何除去这些离子就是本节课的学习要点。
展示目标 学会溶液中SO42-的检验方法;明确粗盐溶液中的可溶性杂质离子,并设计实验方案依次将其除去。
师导生学交流讨论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P6-7实验1-2,完成“思考与交流”【成果展示】1. SO42-的检验:先加盐酸酸化,再加B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原溶液中含有硫酸根离子。【设疑】检验SO42-时能否用硫酸或硝酸酸化?【成果展示】2.粗盐提纯:杂质加入的试剂化学方程式硫酸盐BaCl2 aqBaCl2 + Na2SO4==BaSO4↓+ 2 NaClMgCl2NaOH aqMgCl2 +2 NaOH ==Mg(OH)2 ↓+2NaClCaCl2Na2CO3 aqCaCl2 + Na2CO3 ==CaCO3 ↓+2NaCl【小组交流】加入相应试剂除掉杂质后,有没有引入其他离子?如何在将其除去?
疑难点拨 1.SO42-检验时要考虑到溶液中的干扰性离子,例如:Cl-、SO32-等,故不可用硝酸酸化。(3SO32- + 2H+ + 2NO3- = 3SO42- + 2NO↑ + H2O )2. 要将相应的杂质离子除净,所加试剂需过量,因此会引入新杂质,如过量的Ba2+、OH-、CO32-等,要将以上离子依次除去,则需要考虑所加试剂的先后顺序:其他合理答案亦可。
达标检测 1. 下列溶液中一定含有Ba2+的是( )A. 加Na2CO3生成白色沉淀 B. 加Na2SO4生成白色沉淀C. 加Na2SO4生成白色沉淀,再加HNO3后,白色沉淀不消失D. 加HCl酸化的Na2SO4溶液生成白色沉淀2. 为了除去粗盐中Ca2+、Mg2+、SO及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五项操作。其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①过滤 ②加过量的NaOH溶液 ③加适量盐酸 ④加过量Na2CO3溶液 ⑤加过量BaCl2溶液A.①④②⑤③ B.④①②⑤③ C.②⑤④①③ D.⑤②④①③3. 根据从草木灰中提取钾盐的实验,填写下列空白:(1)此实验操作顺序如下:①称量样品,②溶解、沉降,③_______④_______⑤冷却结晶。(2)用托盘天平(指针向上的)称量样品时,若指针偏向右边,则表示______(填下列正确选项的代码)。A.左盘重,样品轻 B.左盘轻,砝码重 C.右盘重,砝码轻 D.右盘轻,样品重(3)在进行第③步操作时,有可能要重复进行,这是由于_______(4)在进行第④步操作时,要用玻璃棒不断小心地搅动液体,目的是防止______。(5)所得产物中主要的钾盐有______等4.《赢在45分钟》P3 例3
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粗盐的提纯与硫酸根离子的检验,大家要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要死板硬套特定模式。
布置作业 《赢在45分钟》P8随堂训练
自主预习 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完成《赢在45分钟》P8-9预习导学
课后反思主备人 张学举 课型 新授课 编号 002
课题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实验室规则;2.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的标识;3.学会溶解、过滤、蒸发、蒸馏和萃取等基本操作;
过程与方法 用已有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加深对混合物分离、提纯等实验的认识,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并树立安全意识。
情感与价值观 使学生树立严谨的科学探究习惯。
教学重点 过滤、蒸发、蒸馏和萃取的操作方法
教学难点 萃取的原理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个性设计
课堂引入 做好化学实验,并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和实验者的安全,要了解实验室安全规则、掌握一些基本的实验方法和操作技能、并能对突发事故进行及时有效的应对处理。
目标展示 1.知道实验室规则、实验安全注意事项以及实验室突发事故处理方法等;2.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的标识;3.学会溶解、过滤、蒸发、蒸馏和萃取等基本操作;
自主学习 自学课本P4~P9教材内容;完成观看视频资料,完成、1-3内容。
交流展示 《赢在45分钟》P2 探究提升;P6实验1-1表格内容 2.P8实验1-3 表格内容
合作探究 1.过滤后如何洗涤沉淀?如何证明沉淀已经洗涤干净? 2.蒸发操作的目的是什么?蒸发操作应该注意哪些问题?3. 如何分离石油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等产品?4. 萃取操作中如何选择萃取剂?
交流展示 1.3-A1 2.5-A2 3.9-A1 4.6-A2 5.1-A1
合作探究 赢在45分钟:P2探究二 过滤与蒸发 P5探究一 蒸馏 P7探究三 萃取和分液
交流展示 探究二 过滤与蒸发4-B1 探究一 蒸馏7-B1探究三 萃取和分液2-B1
疑难突破 萃取剂的选择:①萃取剂与原溶剂不可互溶;②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远大于原溶剂;③萃取剂与原溶剂不反应;④不易挥发。石油的分离:根据其中各组分的沸点不同,将其中组分逐一蒸出。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知道了实验室规则,并认识了化学品安全标识;学会了溶解、过滤、蒸发、蒸馏和萃取等基本操作,大家要掌握其操作要点,当然不论如何,生命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
达标检测 1.根据从草木灰中提取钾盐的实验,填写下列空白:(1) 此实验操作顺序如下:①称量样品,②溶解、沉降,③__ __,④__ _,⑤冷却结晶。(2) 用托盘天平(指针向上的)称量样品时,若指针偏向右边,则表示______(填下列正确选项的代码)。A.左盘重,样品轻 B.左盘轻,砝码重 C.右盘重,砝码轻 D.右盘轻,样品重(3) 在进行第③步操作时,有可能要重复进行,这是由于 (4) 在进行第④步操作时,要用玻璃棒不断小心地搅动液体,目的是防止______。A.萃取 B.蒸馏 C.分液 D.盐析2.下列关于混合物分离的方法中,能够分离KNO3和NaCl的是( )A.溶解过滤 B.结晶 C.蒸馏 D.萃取
作业设计 赢在45分钟:P4随堂训练、 P8随堂训练
课后反思高一化学导学预案
主备人 沈玉天 课型 学生实验 编号 003
课题 第一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二课时)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学会溶解、过滤、蒸发等基本操作2、了解萃取原理,掌握萃取的实验操作3、了解蒸馏原理,练习蒸馏操作4、会用合理的方法检验离子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操作和实验安全问题的分析,让学生对实验探究有进一步的认识2、通过对初中常见物质分离与提纯以及分离提纯物质一般方法的复习巩固,培养学生综合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实验设计和评价辨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在实验中感受实验仪器和实验设计的巧妙,感受化学之美。
学习重点 过滤和蒸发的操作方法、萃取与蒸馏的原理、萃取与蒸馏的操作及注意事项。
学习难点 过滤和蒸发的操作方法、萃取与蒸馏的原理、萃取与蒸馏的操作。
教学过程 修改建议
1 过滤(1)原理:利用物质的溶解性差异,将液体和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分离开来的方法。例如用过滤法除去粗盐中的泥沙 。仪器 : 天平,烧杯,玻璃棒,漏斗,铁架台,铁圈(2)操作要点:①“一贴”:折叠后的滤纸放入漏斗后,用食指按住,加入少量蒸馏水润湿,使之紧贴在漏斗内壁,赶走纸和壁之间的气泡。②“二低”:滤纸边缘应略低于漏斗边缘;加入漏斗中液体的液面应略低于滤纸的边缘(略低约 1cm),以防止未过滤的液体外溢。③“三接触”:漏斗颈末端与承接滤液的烧杯内壁相接触;使滤液沿烧杯内壁流下;向漏斗中倾倒液体时,要使玻璃棒一端与滤纸三折部分轻轻接触;承接液体的烧杯嘴和玻璃棒接触,使欲过滤的液体在玻棒的引流下流向漏斗。(3)注意:如果过滤是为了得到洁净的沉淀物,则需对沉淀物进行洗涤,方法是:向过滤器里加入适量蒸馏水,使水面浸没沉淀物,待水滤去后,再加水洗涤,连续洗几次,直至沉淀物洗净为止。2、结晶原理:利用溶剂对被提纯物质及杂质的溶解度不同,可以使被提纯物质从过饱和溶液中析出。而让杂质全部或大部分仍留在溶液中,从而达到提纯的目的。(1)蒸发结晶:通过蒸发或气化,减少一部分溶剂使溶液达到饱和而析出晶体。此法主要用于溶解度随温度改变而变化不大的物质。(2)冷却结晶:通过降低温度,使溶液冷却达到饱和而析出晶体。重结晶指的是重复冷却结晶。此法主要用于溶解度随温度下降而明显减小的物质。注意:通常我们是两种方法结合使用①进行蒸发时,液体放置在蒸发皿中的量不得超过蒸发皿容量的2/3,以免加热时溶液溅出。②在加热过程中,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液体,以免液体局部过热而致使液滴飞溅。3、蒸馏(1)原理:利用互溶的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沸点不同,给液体混合物加热,使其中的某一组分变成蒸气再冷凝成液体,从而达到分离提纯的目的。蒸馏一般用于分离沸点相差较大的液体混合物。(例如蒸馏含有Fe3+的水提纯其中水份,蒸馏石油提纯不同沸点的有机组分) (2)仪器: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蒸馏烧瓶、冷凝管、温度计、胶塞、牛角管(尾接管)、锥形瓶、胶管(3)蒸馏时的注意事项:a.烧瓶内液体的容积不超过2/3,烧瓶要垫上石棉网加热,烧瓶中还要加入沸石(碎瓷片)防止爆沸。b.温度计下端水银泡应置于烧瓶支管处,测量逸出气体的温度。c.冷凝水下口进,上口出。d.实验开始时,先开冷凝水,后加热。实验结束时,先停止加热,后关冷凝水。溶液不可蒸干。[思考]1、为什么冷却水通入方向与被冷凝蒸气流向相反(为了使蒸馏出的蒸气与冷却水长时间充分接触,带走尽可能多的热量)2、为什么温度计水银球的顶端要与圆底烧瓶支管下沿处于同一水平线?(对于蒸馏来说,只有精确控制蒸馏的温度才能达到分离提纯的目的,而蒸馏烧瓶支管口的温度正是被蒸馏变为气体某组分的温度,故温度计水银球顶端要与圆底烧瓶支管下沿处于同一水平线)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用蒸馏的方法可以将海水淡化,或制造无水酒精。若采用蒸馏的方法分离酒精和水的混合物,先蒸馏出来的物质是什么?(酒精沸点低,先蒸出的是酒精。)4、蒸馏适用于什么类型的混合物的分离?4、萃取和分液(1)定义:利用某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在利用分液的原理和方法将它们分离开来。(2)萃取剂的选择:a.溶质在萃取剂的溶解度要比在原溶剂(水)大。b.萃取剂与原溶剂(水)不互溶。 c.萃取剂与溶液不发生发应。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思考如何出去粗盐中的杂质?需要哪些化学试剂和实验操作?如何检验硫酸根离子?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