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蘑菇》教学设计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本课以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为教学主体,面向全体学生。以建构主义学习观和教学观作为理论支撑,教师搭建知识框架创设情景,抛出问题,确定问题,进而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合作学习建构新知。
教学背景分析
(1)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学习领域。教学以“画蘑菇”为题,了解蘑菇的种类及外形特点的同时,初步让学生尝试各种媒材,探究蘑菇外形的表现方法,利用蘑菇的外形特点的大胆的展开联想。
(2) 学生情况分析
本课属于一年级第二学期教学内容。一年级的小学生求知欲、探索欲、表现欲都很强烈。通过上半学期的学习,掌握一些绘画方法,但是对于更深一些的遮挡关系的表现方法和创作方法还有所欠缺。本课重点学习蘑菇的外形特点,准确的根据蘑菇的原型进行大胆的创作。
(3) 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说明
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学多媒体的重要作用,通过视频、图片,刺激学生的视觉神经,再结合教师的演示与启发性谈话,从而发散学生的思维,为蘑菇的联想打下坚实的基础。
目标设计
知识与技能:了解蘑菇的种类、外形特点同时,学习如何表现画面的前后遮挡关系,能利用蘑菇的形象,结合身边熟悉的事物进行想象,表现出有趣的画面。从不同的角度对蘑菇进行联想,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作品欣赏、课堂游戏、体验探究、师生演示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认识蘑菇的结构特点,探究事物的前后遮挡关系,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利用蘑菇形象大胆的进行想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调动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教学,通过体验探究、发现的愉悦,激发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探究、了解蘑菇的外形特点,以蘑菇为原型展开联想。
教学难点:利用前后遮挡关系,表现有层次的画面。
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
教学资源:教学课件、水彩笔、彩纸、刮画纸等。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 :激发每位学生动手参与的积极性,在体验中了解蘑菇的结构,体会蘑菇的外形特点。
教师:播放课件
学生:全体学生在练习册的第一页跟着课件进行勾画游戏。(每位学生一份练习册)
教师:通过刚才的小游戏谁能说说你发现蘑菇可以有几部分组成,每个部分各有什么特点?
学生:蘑菇盖像伞头……
教师:总结课件出示蘑菇的结构由菌盖、菌褟、菌柄等组成。
教师:今天我们就根据蘑菇的这些特点一起来学习《画蘑菇》感受蘑菇给我们带来的神奇乐趣。出示课题
二、讲授新课
(一)蘑菇的外形画法
1、菌盖画法
设计意图 :给学生直观的视觉积累,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教师:课件出示一组菌盖图片,分别概括出它们的形状。
学生:仔细观察,概括出基本形。
2、菌褟画法
设计意图 :培养观察能力,加强对线条的认识。
教师:课件出示菌褟图片,分析是什么线条。
学生:仔细观察,说说线条的名字。
3、菌柄画法
设计意图 :提高概括的能力,掌握绘画方法。
教师:课件出示菌柄图片,概括出它们的形状。
学生:仔细观察,概括出基本形。
4、蘑菇的外形画法
设计意图 :让学生在体验中掌握蘑菇的外形特点。
学生:在练习册的第二页的方框里用线条勾画出一个蘑菇的外形来, 看谁的画的既快又准确。
教师:展示作品的大家一起分析。
(二)蘑菇的装饰方法
1、色彩装饰方法
设计意图 :加强学生对蘑菇色彩的认识,培养运用色彩的方法。
教师:课件出示一组不同的颜色蘑菇图片,问这些蘑菇什么特点,给你什么感觉?
学生:有各种鲜艳的颜色,很漂亮。
教师:小结这种直接用色彩的方法叫色彩装饰法。
2、点、线、面的装饰方法
设计意图 :加强学生对点、线、面的认识,学习运用它们的方法。
教师:课件出示一组图片,分析蘑菇身上的画纹?
学生:观察分析。
教师:小结出点、线、面的装饰方法。在出示一组范画,分析它们的方法。
学生:选一种方法在第二页画好的蘑菇上进行装饰, 看谁的作品更有创意。
教师:展示作品的大家一起分析。
(二)蘑菇之间的遮挡关系
1、学习遮挡关系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认识蘑菇的遮挡关系,体会画面的层次感。
教师:考眼力,课件出示一组蘑菇图片,观察哪个蘑菇在前,哪个蘑菇在后,你是怎么判断出来的
学生:认真观察,通过遮挡分析出蘑菇的位置。
教师:小结。
2、分析遮挡关系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认识蘑菇的遮挡关系,体会画面的层次感。
教师:课件出示书中第14页上方的一组图片,请学生观察这两幅图片有什么不同?那一幅组织的更好?
学生:认真观察,通过对比进行分析。
教师:小结。
3、表现遮挡关系
设计意图 :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蘑菇的遮挡关系。
教师:课件演示。
学生:跟着课件演示,在第一页画好蘑菇后面再添加一个小蘑菇,体现出遮挡关系。
教师小结:展示作品的大家一起分析。
(三)蘑菇的联想
1、添加法
设计意图 :学习设计方法,拓宽学生想象空间。
教师:课件演示根据蘑菇的外形特点进行加工,看老师把蘑菇变成了什么?
学生:观察老师都添加了什么,把蘑菇变成了那些新形象。
教师:出示蘑菇创作作品,请学生分析变成了什么新形象。
学生:在第三页画好的蘑菇外形上运用添加的方法进行创作。
教师:展示作品大家一起分析。
2、组合法
设计意图 :学习不同的设计方法,体会创作过程。
教师演示:组合设计。
学生:观察教师演示。
教师:出示几幅蘑菇组合出的范画。
学生:观察分析组成的新形象。
教师:看书中作品,都用了什么方法让蘑菇变成了哪些新形象?
学生:观察后回答。
三、艺术实践
设计意图 :根据手中的材料进行创作,丰富实践内容。
教师:出示艺术实践要求,组长带领本组同学根据蘑菇进行联想,画一幅有前后遮挡关系的创作画。
1、2、3、4组: 绘画组
5组: 刮画组
6组: 纸工组
学生:运用手中材料进行制作。
教师:巡视指导。
四、展示预评价
设计意图 :让学生体会成功的乐趣,培养学生评价能力。
评价方式采用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点评
围绕蘑菇的遮挡关系、新形象的添加、表现方法巧妙的进行评价
五、课后拓展
设计意图 :通过欣赏生活中更多仿蘑菇制品,让学生得到启发,进一步开阔学生的眼界。
教师:播放课件,欣赏生活中仿造蘑菇的制品。
学生 :认真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