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一年级美术上册《第18课 妈妈和孩子》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美版一年级美术上册《第18课 妈妈和孩子》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3-01-14 10:23: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妈妈和孩子》
一、教学目标:
1.欣赏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农民画、油画、版画、摄影、雕塑)的作品,初步感知美术创作形式的多样性。
2.引导学生从作品中的色彩、人物动作、表情等进行观察、分析、理解作品的内容、表现形式及所表达的情感,能用语言简单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发表对作品的看法。
3.通过欣赏以“妈妈和孩子”为主题的艺术作品,学习体会母爱的伟大,亲情的美好,学会感恩,学会自理的好习惯,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通过欣赏中外母与子的作品,学习用简短的话语表达对艺术作品的感受,体会艺术作品中表现的母子情,拉近艺术与生活的距离,使学生有感而发。
难点:
让学生学习观察艺术作品中人物的动作、表情,分析艺术作品的情节,理解作品的内容、表现形式及所表达的情感,能运用不同方式交流自己的感受。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世上只有妈妈好》歌曲。
师:小朋友们,我们刚才听的那首歌叫什么名字呀?
生:世上只有妈妈好。(如果学生答不出,师先提示“世上”两个字)
师:诶,那为什么会说妈妈好呢?生答:妈妈陪我看电视;妈妈给我烧饭!……
总结:我们都有一个非常爱我们的妈妈,就在生活的每一个细微之处——有陪我们一起学习的,有带我们到大自然中的,有帮我准备食物的,有为我们度过快乐生日的……今天,我们来学习欣赏《妈妈和孩子》(板书:妈妈和孩子)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歌曲引发学习兴趣,通过入场生活场景的回顾,引发孩子对母爱的思考。
(二)教授新课
引导学生观察作品,感受母爱
1.师:老师想先请小朋友们来看看这个画面,你来猜一猜,他画的是什么?
生:一人,一个小丑
师:到底是不是呢?仔细看他在哪呢?
师:潘常旺的农民画《母与子》,从题目上就能看出他画的是妈妈和孩子。
师:看看妈妈的动作,看看手。(师模仿动作)诶,妈妈把孩子高高的举起,看孩子咧开了嘴巴,真(师作笑脸的动作)开心呀!看妈妈的嘴巴,也是(师指嘴巴)咧开的,也很——开心——开心的就连小动物们也跟着一起又跑又跳!(师图片上画一个圈!)
师:再来看看这幅画的颜色,都有哪些呢?(师指颜色!)
生:红色、黄色、蓝色……
师:哦~~颜色非常的多,非常鲜艳。作者潘常旺是一位普通陕北农妇,画画是她劳动之余的爱好。她用五彩缤纷的颜色表现出她的快乐和对孩子的爱。绘画当中我们都用鲜艳的颜色来表现快乐!用色彩表达情感。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局部到整体的观察农民画,了解表情、动作、色彩可以表现情感。
2.除了人类妈妈以外,动物中的妈妈也非常爱自己的孩子!老师这里还有二幅作品,一副是摄影《松鼠猴》,一副是雕塑《猴妈妈和宝宝》。看看一看两件作品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表达了什么相同的内容?
答:毕加索的雕塑作品和摄影作品一样都是猴妈妈紧紧的抱着猴宝宝,这个造型表现了猴妈妈对猴宝宝的爱。你们看雕塑作品造型和真实的事物那么相似,这件作品的作者——毕加索,对生活观察的非常仔细。毕加索同时还是一个很幽默的人,你们来看一看,猴子妈妈的脸像什么?猴妈妈的脸和小汽车的形状非常的相似,两只大眼睛连在一起就像车窗,突出的嘴与小汽车的车头很像。
毕加索用他丰富的联想和特有的幽默,既真实又有趣的表现了猴妈妈与宝宝的亲密和对宝宝的爱。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欣赏、观察作品,初步体会“艺术来源于生活”的道理及艺术创新的乐趣。
3.妈妈与孩子之间的亲密和妈妈对孩子的爱也打动了美国女画家卡萨特,她画了这样一副油画,妈妈正在帮脱了衣服的孩子——《洗澡》呢。
师:你们看,现在妈妈帮孩子在洗什么了?生答:洗脚。
师:看妈妈的头是抬着的还是低着的?她的眼睛看着什么呢?
生答:低着,看着手里的孩子的脚。
师:妈妈看着手里的孩子的脚,好认真啊,她想把孩子的脚洗的——(生答:干干净净)——
师:对,妈妈的另一个手在哪呢?生答:在身上
师:对,在孩子的腰间。那妈妈的手为什么要放在那里呢?生答:安全,不会掉下来。
师:对啊,妈妈的大手紧紧的搂住孩子,小女孩坐在妈妈的怀里,非常安全!如果你是那个小女孩,你会对妈妈说一句什么话呢?
生答:妈妈我爱你!妈妈谢谢你!
师:每天晚上睡觉前,妈妈不管有多累,都要为孩子洗澡、洗脚,为的是让孩子养成清洁卫生的好习惯,健康成长!看妈妈的表情,洗的那么认真熟练,那么的温柔,她是多么的她的孩子啊。
这样的情节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你也一定经常见到这样的一幕!我们生活中的好多情节都是我们美术作品表现的题材,艺术就在我们身边。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观察、分析大师作品,体会母子亲情,感受体会“艺术来源于生活”。
4.讨论:这位妈妈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和我们之前看到的温柔的慈爱的快乐的妈妈们一样吗?猜一猜它描绘了什么样的情节?
生:这个妈妈看起来很凶,很愤怒,很悲伤……
妈妈用她粗壮的手臂做了一个什么样的动作造型?请位小朋友来做一做。
她的孩子们在哪里?
生:手臂下。所以她在保护着三个儿女。这说明他们遇到了危险。
这幅作品的作者珂勒惠支,用版画的形式,黑与白的强烈对比,表现了一个特殊的时期——战争时期。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在进行,当敌人来临的时候,妈妈很害怕,她害怕坏人会伤害她和她的孩子。面对战争中无情的炮火和子弹,她坚定的用自己的身体挡住来自战争的无情,从孩子的神情中可以看出,妈妈的臂弯下是孩子们最安全的港湾。她必须要坚强起来保护自己的孩子!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欣赏、观察、分析大师作品,感受体会妈妈对孩子表达爱的不同方式。
5. 孩子们,看!同样来自母爱的感动:这是大地震中记者拍到的一幕,当解放军叔叔从倒塌的建筑中挖到他们的时候,所有人都落泪了。他们发现原来一个妈妈用自己的身体紧紧地护住了自己的孩子。在危难的时刻,妈妈视孩子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那是一种多么让人震撼的母爱!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所知,感知生命,感受最震撼的母爱。
6. 艺术家们为了表达浓浓的母爱,他们用了农民画、版画、油画、摄影、雕塑这些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来表达。
设计意图:对比欣赏同样题材,不同的艺术表达产生的不同效果。
(三)巩固欣赏,练习评述
老师这里还有一件木雕作品。
师:小朋友们有没有骑在过爸爸妈妈的脖子上呀?有的举手看看!
师:你坐在爸爸妈妈肩膀上是什么感觉呢?生答:开心/害怕
仔细观察图片,看看图片是一个怎样的场景?请同学们用你喜欢的方式,向你的同伴介绍一下《欢乐柱》这件木雕作品。
学生介绍。
教师总结:妈妈非常的爱孩子,她紧紧抓着孩子的腿,孩子一点也不怕,骑在妈妈脖子上安心的睡熟了,妈妈感觉到孩子睡的香甜,也开心的笑了。这样欢乐而幸福的场景,相信很多同学都体会过。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观察,使学生学会用简单的话对作品进行大胆的表述。
(四)联想拓展、情感升华
1.PPT放视频:我们在一天天长大,进入幼儿园,又变成小学生,慢慢地成为了光荣的少先队员,虽然离开了妈妈的怀抱,但是妈妈依然关注着我们,时时刻刻都记挂着我们。我们在一天天的长大,然而爸爸、妈妈也在一天天的变老,渐渐地,妈妈会抱不动我们了,就像爷爷、奶奶那样需要别人来照顾,那时我们应该怎样做?从现在起,我们应该为他们做些什么呢?
2.师:今天老师想请小朋友们在卡片上画一幅画或写几句心里话送给爱你的妈妈!带回家去送给她好不好?
设计意图:根据一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让他们用简单的绘画作品或者话语表达对妈妈的爱,引发孩子思考,从被别人爱到爱别人,学会感恩。
(五)展示卡片、表达情感
1.学生写好后再请2-3个小朋友读出来。
2.师总结:小朋友们的心意表达的真好。相信除了我们的妈妈,家里的每一位亲人也都非常非常的爱你们,在给妈妈表达你的感恩时,也请不要忘记了他们。
设计意图:通过对理解妈妈的爱和对妈妈爱的感恩,学会对其他亲人的爱进行体会和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