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11课 小花垫
是否属于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 否
学科 美术 学段: 第一学段 年级 一年级
相关领域 造型·表现
教材 书名:北京市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3年11月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指导思想: 根据 《美术课程标准》所确立的基本理念: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帮助学生学会运用美术的方法,将创意转化为具体成果。通过观察、认识与理解线条、形状、色彩、空间、明暗、肌理等基本造型元素,运用对称、均衡、重复、节奏、对比、变化、统一等形式原理进行造型活动,增进想象力和创新意识。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敢于创新与表现,产生对美术学习的持久性。理论依据: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鲁纳认为,“发现是教育儿童的主要手段,人类学习中似乎有个必不可少的成分,它像发现一样,是尽力探索情境的机会。”本课通过搓、拼、摆等一系列体验活动,引导并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尝试和探究的空间,重在学生的体验、探究欲发现,让学生通过有趣的动手体验活动,不断感悟并自主构建知识,突出学生主体性。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北京市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小学一年级第二册第11课教学内容,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本课重视学生对花垫相关知识的认识,又重视学生的动手实践,旨在让学生在感受小花垫的实用性与美观性的基础上,引导他们用喜欢的媒材,进行造型表现与艺术创造。 造型更是多种多样,但在本课学习中更突出了“小”花垫。(二)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 纵观本课与一年级上册《玩泥巴》、《多样的小饼干》和《民间泥玩具》;二年级《捏泥巴》;三年级《面塑》、《泥条造型》;四年级《形状各异的建筑》;五年级《动态之美三》《城市雕塑》;六年级《泥塑-----古代建筑》同属泥塑系列课程。横向观察本课,在本册书中的位置,本课侧重于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泥的可塑性,学习泥塑搓、盘等基本技法,初步尝试用泥条造型方法制作小花垫。学生情况:(一)优势:低年级学生已对泥塑的一些基本技法有所认识,如团、揉、捏、压、盘等。 (二)困难:通过学生问卷和学生访谈的形式,我了解到,本课所涉及到简单的有规律的运用点、线、形的拼摆与组合规律的知识,在此问题上学生们的理解较难。(与学生访谈) (学生的调查问卷)(三)对策:运用课前师生共同收集资料的形式,课上演示动画、欣赏图片、叠加教学以及游戏植入进行分层次的教学,并对问题与难点进行解决。(学生课前资料收集)(闯关游戏)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1、导入环节,通过赠送学生与本课教学相关的小礼物,让学生去发现小花垫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特征。2、组织学生进行有目地的课前资料的收集,同时,教师对资料进行整合和筛选后,由学生进行自主介绍,课堂中教师进行资料的补充,使教学内容丰富并增加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开拓学生的视野。3、色彩分析中,通过感受冷暖色的强烈对比和邻近色的柔和的色调关系,让学生能够很好的理解色彩语言在制作中的作用。4、通过多感官的体验使学生针对本课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得到理解,能够通过自主探究的方式得到解决,例如:在针对小花垫纹样制作的环节,通过我来体验和我来探究游戏闯关,设计循序渐进的学习方式,由简入深的带领学生感受小花垫纹样的推陈出新的制作过程,让学生在游戏中逐步感受花垫纹样的精美。5、制作环节中,师生合作成为本课突出体现学生探究,教师引导的重要部分,在学生小组分析作品后,能够和教师合作把本课内容进行逐步体现,并制作出小花垫,与此同时,对教学步骤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进而在制作中将会事半功倍。6、为了更好的解决学生制作时会出现的制作小问题,进而在制作演示后,所增加的拼摆小游戏环节,进一步对秩序的美感和制作精致进行有针对性的解释和体会。技术准备:电脑多媒体课件、学生用具(陶艺泥、彩泥、轻黏土)、板书字体、课题字体、学生奖励加分卡、各组学生礼物(小花垫)
教学目标(内容框架)
知识与技能:了解生活中的花垫,知道其用途,并能初步运用泥条造型的方法进行制作。过程与方法:1、通过欣赏、探究活动并让学生参与其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开拓学生创作思路。 2、在创作过程中,进行组合规律的拼摆,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设计创造与生活的联系,体会造型活动的乐趣,培养学生对泥塑艺术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 学习利用泥条盘制的方法,制作造型新颖的小花垫。教学难点: 用点、线、面进行有规律的组合,制作有美感的小花垫。
教学流程示意
教学过程(文字描述)
一、导入新课(1分钟) 1、每组学生的学具下为学生准备小花垫作为礼物。2、老师这里也有一个小花垫,放在水杯下,有什么用途呢?(隔热)教师总结:你看小花垫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帮助,你想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花垫么?今天我们就要来了解和学习----小花垫。出示课题并板书课题:《小花垫》[设计意图]:通过现实生活的场景和实际的应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能够直观接触物体,从而揭示课题。二、新授(10分钟)(一)小花垫文化: 教师过渡语:课前我们同学们已经收集了一些有关于花垫的资料,咱么班有两位同学的资料非常详细,下面由他们为大家做个介绍。(学生资料构建内容:材料、作用、颜色)1、课前学生资料介绍,陕西的草编坐垫。2、课前学生资料介绍,传统刺绣纹样花垫。教师总结:草编坐垫是利用各种柔韧草本植物为原料加工编织的工艺品,已有7000年之久,草垫不但具有实用性,更极具观赏性。教师总结:传统刺绣有着2000多年的历史,素以精细、雅洁著称。以梅兰竹菊、莲花、龙凤等吉祥吉庆为主,表达对被馈赠人的祝福。[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参与和自主探究,开拓学生眼界,让学生对生活中的花垫有更广泛的认识。针对历史文化教师进行扩充和总结,加深文化内涵的渗透,使学生深刻感受到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审美,提高民族自豪感。(二)小花垫造型1、分析小花垫的外形特点教师提问:老师给大家的礼物中你看到了什么造型的小花垫?教师总结:基本形、奇异造型、象形造型(雪花)2、学生叙述,教师绘画小花垫基本造型进行板书。3、赏析生活中造型各异的小花垫赏析生活中,造型各异的小花垫给我生活带来不同的效果,比如:餐桌上,圆形的碗和盘可以配方形的小花垫,西方设计师设计了雪花造型的小花垫,看这里还有专门属于小朋友们使用的可爱造型的小花垫,如果你想为自己的水杯配一个小花垫,可以根据不同的季节和心情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花垫,造型新颖并与众不同。(幻灯中出示不同造型的小花垫)板书:造型新[设计意图]:体会造型的含义,并进行有针对性地欣赏,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及发言,使学生感受不同造型花垫所带来的不同美感,同时感受花垫对生活的应用。 (三)探究小花垫图案1、学生通过欣赏书中,幻灯中及教室中小花垫作品自主探究小花垫中的图案。教师导语:通过欣赏书中、幻灯中和教室内的小花垫,在小花垫中,你发现了哪些吸引你的图案? 2、闯关游戏:教师导语:如果你想设计更好看的图案,请你闯过这两关: 第一关:我来体验:书中为我们提供了三种装饰纹样,你能试着做一做么?师生总结:通过刚才的体验,谁来总结一下,怎样才能将泥搓成又长粗细又均匀的泥条?(手掌相互对搓,同时用手指肚在桌面上搓不平整的地方)你是如何盘的泥条?(每一条线连接的很紧密,盘完的图案表面很光滑)你还知道其他泥塑的制作手法么?第二关:我来探究:那么请你通过刚才大家总结的搓泥条和盘泥条的方法自己创作一种新的图案,精美并与众不同。教师评价:恭喜各组我们顺利的闯过两关,搓出的泥条粗细合适,盘出的图案也很精美。板书:图案美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体验、探究和组合拼贴的小游戏让学生体会到本节课的难点,并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教师过渡语:光有图案是不够,小花垫上还有许多不同的色彩。(四)讲解小花垫色彩1、选一选:同一色、对比色、邻近色。如果你来创作,你会选择哪种色彩搭配?为什么?2、同一色:陶泥制作的给人一种朴素的感受。对比色:色彩强烈给人一种热烈的感受。邻近色:色调和谐,平静,有渐变的效果,给人一种稳定的感觉。看,这组色彩丰富的小花垫像什么?(甜甜圈,披萨)板书:色彩丰富 这么多色彩丰富的小花垫,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的丰富多彩。[设计意图]:进行色彩分析,让学生理解对比色和邻近色带给人们不同的装饰色彩感受和效果,以及通过色彩的学习使小花垫的制作更加丰富。教师过渡语:下面老师要考一考大家。请各组打开面前的小礼盒,请各组认真分析一下(学生可拆开分析小花垫是如何制作的),这个小花垫是如何制作的,一会我将要和一名同学进行合作,为大家讲解小花垫的制作方法和步骤。(五)介绍小花垫制作1、请你仔细看我们合作的作品是如何制作的。2、制作步骤:师生合作,教师归纳制作步骤。第一。我们要制作一个泥饼用来放我们要制作的小花垫的内容。(选色制作泥饼的造型。)第二。选择一些颜色,搓成泥条。(准备各种不同颜色泥条打印成彩纸。贴在黑板上)第三。把不同颜色的泥条用盘的方法,制作成不同纹样,同 一种颜色的泥条,可以盘成相同的纹样。(准备各种不同颜色纹样)第四。从泥饼的中心开始摆放盘好的纹样,注意要有规律和一定的秩序。(准备一个分布图)第五。我们要使小花垫看起来构图比较饱满,可以用一些点和线,再次装饰。注意色彩搭配。(准备一些点、线)3、接下来我们再进行一个拼拼,摆摆的小游戏:我为各组准备了许多不同的纹样、点、线和图案,你能两人合作把他们拼一拼,摆一摆,用最快的速度制作一个精细的小花垫吗?板书:制作细[设计意图]:通过师生合作,学生总结制作步骤,有效的提高学生听课效率,并及时反馈所学内容。制作方式方法的传授,使学生能够在合作中进行自主探究,教师起到较好的引领作用,同时在教学中有效的解决教学难点,为创作打基础。三、综合欣赏作品(3分钟)1、我们身边的小朋友们也制作许多小花垫,咱们一同欣赏。2、找一找,你最喜欢的那件作品,说一说,为什么?哪里最吸引你?[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图片,提高审美能力。开拓学生的创作思路,为学生创作提供帮助。并且针对之前所讲授的造型、图案和色彩知识进行及时总结,加深印象。四、作业要求(1分钟)创设情境:你能够用你所学到的知识和泥塑技法,制作小花垫,装饰这梦想的屋子吗?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设计创作。五、艺术实践(20分钟)教师辅导要点:核心词 --------新 --------美 --------细七、作业展评:(4分钟)展示作品。进行自评、互评、他评。夸我我自己:我制作的小花垫满意的地方 ,我的小花垫可以用在 地方。夸夸小伙伴:我喜欢 的作品,理由是 。为伙伴送出花垫小徽章。(造型、色彩、图案 、精细四个方面进行叙述)2、教师总结:看到大家的作品,我被你们各自的小花垫的精彩作品所感动!大家的思维真活跃,敏捷啊! [设计意图]:首先,相互参观,学习;其次,评价自己喜欢或支持的作品;最后自评制作的创意。八、课后延伸 拓展提高(1分钟)1、我们身边的艺术大师们也用自己聪慧的头脑和灵巧的双手,利用我们生活中能够发现和找到的物品制作了许多不同材质和造型的小花垫,你们想不想看看?2、通过大家的设计,我想同学们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的多姿多彩。如果哪一天,你所设计的小花垫成为了最畅销的商品,我们大家一定会为你感到骄傲![设计意图]:使学生感受,艺术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感受小花垫带给我们的美好和制作的快乐。下课,道别。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评价方式针对一年级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全体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评价上,首先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在课堂听讲情况、发言情况、小组活动参与情况、探究能力、制作能力等,进行适当加分的奖励。针对学生作品的评价,可以采用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学生互评、师评等方式,不断激励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评价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
评价量规小花垫评价表格互评 自评师评造型新颖色彩丰富纹样精美制作细致
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300-500字数)
一、直观导入,发现礼物由学生自主发现身边的小花垫直接引入课题,即迅速的切入课题同时又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同时使课堂进程得到有力的推进。二、结题游戏,循序渐进众所周知,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在教学环节设计了闯关游戏,通过游戏学生们对技法进行回忆的同时又训练了他们自主探究新高度的探究精神,为教学的重难点的突破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三、师生合作,分析步骤教学是师生合作的双边活动,由于低年级学生还处在幼儿阶段,因此有效注意的时间比较短暂,因此在制作环节中,我与学生进行合作,提高他们有效注意的时间,使之延长,因此,此环节能够很好的使学生在艺术实践环节提高效率和制作的质量。四、美术课堂中,德育渗透夸奖自己,评价作品是美术课中必不可少的内容。结合我校有“心”教育理念,把教育理念具体化,运用评价中赠送心型小徽章的形式,给予小伙伴评价,增进彼此感情,加强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
导入新课
新授
探究小花垫图案
小花垫制作
小花垫造型
小花垫文化
讲解小花垫色彩
综合欣赏作品
作业要求
作业展评
创设情境
艺术实践
平台立体展示
课后延伸 拓展提高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