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第12课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课程标准:通过了解西方列强对亚非拉的殖民扩张、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理解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在世界范围的确立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
资本主义的殖民体系的形成
历史解释:概念解读
殖民体系
是指被资本主义压迫、奴役的所有殖民地、半殖民地和附庸国。从15世纪新航路开辟起,资本主义经历了几百年的扩张,到18世纪,拉丁美洲已经完成处于欧洲列强的殖民统治之下;19世纪晚期,非洲瓜分完毕;20世纪初,亚洲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形成了人类历史上由少数资本主义国家奴役和控制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状态。
种“糖”的渴求
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
壹
一、种“糖”的渴求——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
18世纪晚期拉丁美洲殖民范围
圣多明各
1496年
西班牙建立第一个永久性殖民地圣多明各
1500年前后
葡萄牙人卡布拉尔在远航印度途中偏离航道来到南美大陆建立巴西殖民地
16世纪中叶
除巴西外,大部分南美洲、整个中美洲和部分的北美洲成为西班牙的殖民地
18世纪晚期
拉丁美洲完全处于欧洲列强的殖民统治下
(1)拉丁美洲的殖民情况
一、种“糖”的渴求——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
(2)拉丁美洲的殖民统治
西班牙 葡萄牙
国家
经济掠夺
殖民统治
政治
实行专制统治,建立总督辖区进行管理
①农奴制,种植园经济;
②采矿业,掠巨额财富;
③罪恶的黑奴贸易;
④禁止殖民地与其他国家贸易
遭受奴役的印第安人
巴巴多斯岛的甘蔗种植园
“地狱的入口”
政治:在王室主导下对殖民地实行直接控制,带有浓厚的封建和半封建色彩
经济:以掠夺贵金属为主要目标,但未转化为资本
一、种“糖”的渴求——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
材料一:殖民者从拉丁美洲殖民地掠夺了巨额财富。据统计,16、17世纪时,西班牙在殖民地开采的黄金白银超过当时世界总产量的2/3。1500—1650年间,西班牙从美洲掠夺的黄金多达180吨,白银多达16000吨。 ——《中外历史纲要(下)》
思考
殖民掠夺分别给美洲、欧洲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二:欧洲列强海外殖民扩张的过程,也是殖民主义者疯狂的掠夺、榨取殖民地人民的过程,他们通过掠夺和榨取,加速了欧洲国家的原始积累的过程,肥了西欧的资本主义,从而加速了工业革命的到来。 ——刘祚昌、王觉非《世界史 近代史编》
对美洲:加剧了美洲贫困,影响了社会经济发展。
对欧洲:①引起“价格革命”,造成对社会结构的巨大冲击;
②加速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促进了欧洲的社会转型。
在17世纪初,茶传入英国,起初人们觉得它味道苦涩,但随着糖的“加盟”,茶就流行开了……红茶和糖逐渐普及到下层居民之中,英国形成了下午茶的习俗。——西敏司《甜与权力——糖在近代历史上的地位》
在18世纪的前40年,英国的蔗糖消费增长了4倍以上,之后的40年又翻了两番。从1663年到1775年,英格兰的糖消费增长了将近20倍。 ——川北稔《砂糖的世界史》
19世纪英国上流社会流行喝下午茶,并以此为高贵的象征。与此相应,工人阶级中开始出现“茶歇”——在工作期间喝茶休息。加糖的茶能迅速补充体力,让人身心愉悦,这样工厂主可以将工人工作的时间延长出更多。——川北稔《砂糖的世界史》
糖与茶的浪漫邂逅
糖与茶的原产地:亚洲!
对“糖”的需求
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
贰
二、对“糖”的需求——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
(1)15-16世纪在亚洲的殖民活动
殖民国家 殖民地范围 殖民特点
葡萄牙
西班牙
亚洲沿海地区(印度的果阿、马六甲、中国澳门)
菲律宾
建立商站,垄断商路
直接统治,抢夺土地和财富
15-16世纪西、葡殖民活动示意图
· 商 站
●特点:建立以商站为标志的殖民据点,以控制商路、获取垄断性的商业利润为目的。
为什么没像拉美那样直接变为殖民地?
亚洲封建经济比较发达,有一定的实力,西葡发展水平有限
二、对“糖”的需求——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
(2)17世纪后列强对亚洲的殖民
1849年英占整个印度
印度茶园
东印度公司的鸦片仓库
1600英国东印度公司成立
①南亚
经济:掠夺财富和巨额利润
政治:挑唆内战或直接武力
二、对“糖”的需求——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
(2)17世纪后列强对亚洲的殖民
1618荷兰在爪哇建立殖民地(巴达维亚殖民地),后占领印尼
19世纪末英占缅甸和马来半岛
法占越南、柬埔寨、老挝
1898美占菲律宾
美西战争
②东南亚
二、对“糖”的需求——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
(2)17世纪后列强对亚洲的殖民
英法俄占领
英俄占领
材料:英国……在1800-1841年间,先后4次强迫伊朗签订不平等条约,……随后,法国、美国、奥地利等国也援例同伊朗签订了类似条约。……伊朗门户被打开后,外国特别是英国的廉价商品便潮水般的涌入伊朗。在19世纪30年代,从英国输入的纺织品几乎占伊朗全部进口总值的90%。
——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③西亚
二、对“糖”的需求——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
(2)17世纪后列强对亚洲的殖民
1901年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10日本占领朝鲜
日本占领朝鲜
④东亚
二、对“糖”的需求——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
(2)17世纪后列强对亚洲的殖民
亚洲为什么俄国和日本没有成为殖民地?
俄国1861年农奴改革,日本1868年明治维新分别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加强了本国实力,没有沦为西方的殖民地。
二、对“糖”的需求——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
思考
根据“历史纵横”及材料,思考列强殖民扩张方式的变化以及原因
材料一:到19世纪中叶农村村社基本上瓦解了,英国价格低廉的工业产品很快占领了印度市场,传统的手工业部门被冲垮,印度也由棉纺织品的输出国变为输入国。
——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
材料二:1894年估计约有1亿多美元,到1914年时已增至9.6亿多美元......“庚子赔款”有一部分就转化为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企业投资。
——陈争平《中国近代经济史教材》
(1)变化
直接掠夺
商品输出
资本输出
(2)原因
①17、18世纪时殖民侵略以寻求黄金和进行资本原始积累为主;
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侵略殖民以寻求商品市场和原料为主。
③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以资本输出为主。
材料二:1688年英国的蔗糖岛就需要2万名奴隶。
—莉齐·克林汉姆《饥饿帝国》
材料三:哪里有蔗糖,哪里就有奴隶。
—埃里克·威廉斯《资本主义与奴隶制度》
材料一:甘蔗的生长周期在一年半左右,成熟的甘蔗必须立即收割,否则其糖分就会因为腐烂变质而迅速流失……因此,从甘蔗的种植、收割、榨汁到提炼蔗糖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投入。 ——杜君立《新食货志》
叁
制“糖”的需要
西方列强瓜分非洲
时间 侵略活动 进度
15-19世纪中叶(新航路开辟)
19世纪中后期(第一次工业革命)
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
大多局限在沿海地区,在西非、中非和南非占领重要港口和城镇,进行奴隶贸易。
英国使埃及变为其殖民地;
英法控制苏伊士运河;
英国苏丹进行武力扩张;
欧洲探险者深入非洲腹地,为进一步侵略做准备。
发动侵略战争,准备向腹地进军。
集中在沿海
1884年英法德等国召开柏林会议,达成“有效占领”原则。这也是一次在“地图上作业”的会议。
瓜分非洲速度加快;非洲几乎被瓜分完毕
列强瓜分非洲(20世纪初)
英:“2C”计划—南北纵贯
法:“2S”计划—东西横贯
德:西南非—东非斜跨非洲
三、 制“糖”的需要——西方列强瓜分非洲
“有效占领”:任何国家在非洲占领新的土地,必须通知其他国家,占领方为有效。
“地图上作业”:各国可先在地图上划定彼此的势力范围,然后再去占领。
俾斯麦主持召开柏林会议
列强瓜分非洲(19世纪末20世纪初)
非洲国家分界线有什么特点?它反映了什么问题?给非洲带来了什么影响?
思考
特点:非洲国家的国界线大多平直。
问题:说明列强在瓜分非洲时完全不顾非洲传统,在地图上划界。
影响:给非洲国家的边界、种族冲突带来隐患。
苦甜交织
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肆
四、苦甜交织——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一)形成
(1)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
(2)表现:
①亚洲的绝大多数地区已经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
②非洲的绝大部分地区沦为殖民地。
③独立的拉丁美洲国家实际成为依附于欧美国家的半殖民地。
◎西方国家殖民世界进程图(1492-1914)
1914年欧洲部分列强占有的殖民地统计表 国家 占有的殖民地数/个 殖民地人口/人
英国 55 3.9亿
法国 29 6235万
德国 10 1307万
比利时 1 1500万
葡萄牙 8 968万
荷兰 8 3741万
意大利 4 139万
四、苦甜交织——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15世纪
新航路开辟
18世纪60年代
工业革命开始
工场手工业时期
资本原始积累
商品输出
资本输出,瓜分世界
自由资本主义时期
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19世纪中期
工业革命完成
20世纪初
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
①根源:资本主义具有开放性和扩张性
②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是同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联系在一起的。
③在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中,资本主义各国越来越要求独占更大的商品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
四、苦甜交织——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二)影响
对世界
世界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当中,世界越来越紧密地连为一体。资本主义国家之间扩张与争夺的加剧,孕育着新的更大的冲突。
四、苦甜交织——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二)影响
1880年时,我们所面对的不完全是一个单一的世界,而是一个由两部分所合成的全球体系:一部分是已开发的、具有主宰性的、富有的;另一部分是落后的、依赖的、贫穷的……19世纪80年代,欧洲不仅是支配和改变世界的资本主义发展核心,同时也是世界经济和资本主义社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英]霍布斯鲍姆《帝国的年代:1875-1914》
对殖民国家:
殖民扩张为西方列强提供了广阔的原料供应地、海外市场,促进了资本主义的飞速发展;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东方从属于西方的世界格局。
四、苦甜交织——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二)影响
非洲到处在流血……耕种田地的人到哪里去了呢?他们被捉去当奴隶,或者在捕捉者到来时逃走了。那些侥幸逃脱的人们……重过刀耕火种的原始生活。 ——艾周昌《早期殖民主义侵略史》
对殖民地:
①破坏性:殖民统治和掠夺给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形成了人类历史上有少数资本主义国家奴役和控制世界上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的极不合理的状态;被压迫人民的反抗斗争不断高涨。
②建设性: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冲击了落后的社会体制,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
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
西方列强瓜分非洲
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拉丁美洲的殖民概况
拉丁美洲的殖民统治
15-16世纪在亚洲的殖民活动
17世纪后列强对亚洲的殖民
形成
原因
影响
概况
影响
本课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