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阶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第二单元练习卷
一.试题(共10小题)
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渗透(sèn) 拂拭(shì) 一番(fān) 澎湃(bài)
B.迟钝(dùn) 隧道(suì) 繁衍(yán) 树栖(qī)
C.杀菌(jūn) 癌症(ái) 死亡率(lù) 蔬菜(shū)
D.包揽(lǎn) 咸菜(xián) 疾病(jí) 病灶(zào)
2.给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笨:A.不灵巧;B.粗重,费力气的;C.不聪明
(1)笨重的马车轱辘轱辘地从街上驶过。
(2)要想力争上游,就要有笨鸟先飞的精神。
(3)一个老汉拄着粗笨的双拐艰难地来到我们的饭店,就为吃一顿这里的甜食。
窗口:A.窗户;B.比喻反映或展示精神上、物质上各种现象或状况的事物或地方;
C.指计算机操作系统中的窗口应用程序。
(4)点击这个新的按钮将把窗口最小化到系统托盘上,而不是任务栏中。
(5)从窗口,我闻到了桂花的清香。
(6)王府井是北京商业的窗口。
3.关于说新闻,在班级集体交流时,你觉得最好的方法是( )
A.让每个人轮流把自己搜集到的新闻在全班同学面前发布。
B.在规定的时间内,为了让每个人都有说的机会,先采取小组内交流,然后小组推荐说的新闻最有趣、最有新意的到全班去说。
C.说新闻时,不需要根据搜集的材料来说,可以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4.有一种叫做“碳纳米管”的神奇材料,比钢铁结实百倍。这句话在介绍时用了( )方法。
A.打比方 B.作比较 C.列数字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太阳热辣辣地照着大地。/他羞愧得脸上热辣辣的。
B.喷香的饭菜摆上了桌面。/我用风景照片作电脑桌面。
C.房间的窗口可以采光和通风。/整洁的街道是城市文明的窗口。
D.潜水运动能改善人体的心肺功能。/他在微信群中总是潜水,从不发言。
6.毛泽东主席在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之后的第二年——1958年,庄重地表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一句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表示声音的延长 B.表示说话中断
C.表示意思的转折 D.表示解释说明
7.下列各句没有运用作比较说明方法的一项是( )。
A.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和狗一般大小,两条后腿粗壮有力,能够支撑起整个身体。
B.如果把直径为1纳米的小球放到乒乓球上,相当于把乒乓球放在地球上,可见纳米有多么小。
C.有一种叫作“碳纳米管”的神奇材料,比钢铁结实百倍。
D.未来的纳米机器人甚至可以通过血管直达病灶,杀死癌细胞。
8.课内阅读。
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冰箱里面用到一种纳米涂层,具有杀菌和除臭功能,能够使食物保质期和蔬菜保鲜期更长。有一种叫作碳纳米“管”的神奇材料,比钢铁结实百倍,而且非常轻,将来我们有可能坐上“碳纳米管天梯”到太空旅行。在最先进的隐形战机上,用到一种纳米吸波材料,能够把探测雷达波吸收掉,所以雷达根本看不见它。
(1)找出本段的中心句,用“ ”画出来。
(2)比钢铁结实百倍,而且非常轻,将来我们有可能坐上“碳纳米管天梯”到太空旅行。这句话用到的说明方法是 。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先进—— 吸收—— 神奇——
(4)本段中介绍了 种纳米技术,分别是 、 、 。
9.阅读短文。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让世界远离饥饿
①“我梦见我们种的水稻,长得跟高粱一样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我和助手们就坐在稻穗下面乘凉……”这个禾下乘凉梦,袁隆平做了两次。而作为“杂交水稻之父”,关于水稻的梦,他一做就是50多年。
②1960年,他在早稻常规品种试验田里,发现一株与众不同的水稻植株。第二年春天,他把这株变异株的种子播到试验田里,结果得到地地道道的“天然杂交稻”。他想:既然自然界客观存在着天然杂交稻,我们如果培育出人工杂交稻来,便能提高水稻产量。
③在1964年、1965年水稻开花的季节,袁隆平和助手们每天头顶烈日,脚踩烂泥,低头弯腰,终于在稻田里找到6株天然雄性不育植株。随后他和助手们花了整整6年时间,先后用了1000多个品种,做了3000多个实验,仍没能培育成功。1970年,两名助手在海南找到了野生稻雄性不育株。袁隆平确认后,将这株珍贵的野生稻命名为“野败”。1972年,袁隆平和助手将“野败”与栽培稻杂交转育成功的杂交水稻,经过改进品种组合,反复研究,在第三年达到亩产505千克,比常规水稻增产30%。
④从“三系法”到“两系法”再到超级稻,他的脚步从来没有停止过。2000年,超级杂交水稻亩产700千克目标实现;2004年,800千克目标实现;2005年,超级稻亩产达到900千克;2014年实现亩产1000千克。2019年9月,袁隆平笑着告诉记者:“现在我们正在向(亩产)1200千克攻关。”
⑤目前中国杂交水稻已在世界上数十个国家和地区进行研究和推广,种植面积达到700万公顷。杂交水稻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对世界减少饥饿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从亚洲到美洲,再到非洲、欧洲,增产优势明显的杂交水稻被冠以“东方魔稻”“巨人稻”“瀑布稻”等美称,甚至将之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相媲美。
⑥“拯救饥饿奖”、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粮食安全保障奖”、“世界粮食奖”、入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等多个世界奖项和荣誉,就是对袁隆平为全人类作出伟大贡献的肯定。
(1)第①段中“关于水稻的梦,他一做就是50多年”是指袁隆平 。
A.一觉睡了非常久
B.坚持研究水稻50多年
C.梦想一直没实现
D.50多年经常梦见水稻
(2)关于袁隆平获得的奖项和荣誉,列举有误的一项是 。
A.拯救饥饿奖
B.世界粮食安全保障奖
C.世界粮食奖
D.法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3)第③段中列出“6年时间”“1000多个品种”“3000多个实验”三组数据的目的是说明 。
A.实验条件恶劣
B.实验方法错误
C.实验过程艰辛
D.实验结果喜人
(4)“山外青山楼外楼,自然探秘永无休。成功易使人陶醉,莫把百尺当尽头。”这是袁隆平的自作诗,文中最能体现这种精神的段落是 。
A.第②段
B.第③段
C.第④段
D.第⑤段
(5)有人认为:袁隆平是中国的骄傲,题目“让世界远离饥饿”改为“让祖国远离饥饿”更贴切。你同意吗?请结合短文说明理由。
(6)读了本文,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请把它写下来,并说说解决的途径。
10.写作。
题目:神奇的 。
提示: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有一些奇思妙想,想发明一些神奇的东西。你想发明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有哪些特殊的功能?请你动动笔把它写下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要求:①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补全题目。②中心明确,写出你的真情实感。③语句通顺,表达完整,正确使用标点符号。④字数不少于400字。
(进阶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第二单元练习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试题(共10小题)
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渗透(sèn) 拂拭(shì) 一番(fān) 澎湃(bài)
B.迟钝(dùn) 隧道(suì) 繁衍(yán) 树栖(qī)
C.杀菌(jūn) 癌症(ái) 死亡率(lù) 蔬菜(shū)
D.包揽(lǎn) 咸菜(xián) 疾病(jí) 病灶(zào)
【解答】A项错误,“渗”指液体慢慢地透过或漏出,读音为“shèn”。“湃”的意思是澎湃,读音为“pài”。
B项错误,“繁衍”的意思是逐渐增多或扩大。“衍”的读音为“yǎn”。
C项错误,“率”读“lǜ”时,指两个相关的数在一定条件下的比值;读“shuài”时,意思是带领。遗传你,“死亡率”的“率”读音为“lǜ”。
故选:D。
【点评】掌握汉语拼音,音节是中心,声韵调是基础,注意平时大量地练习,熟能生巧。
2.给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笨:A.不灵巧;B.粗重,费力气的;C.不聪明
(1)笨重的马车轱辘轱辘地从街上驶过。 B
(2)要想力争上游,就要有笨鸟先飞的精神。 C
(3)一个老汉拄着粗笨的双拐艰难地来到我们的饭店,就为吃一顿这里的甜食。 A
窗口:A.窗户;B.比喻反映或展示精神上、物质上各种现象或状况的事物或地方;
C.指计算机操作系统中的窗口应用程序。
(4)点击这个新的按钮将把窗口最小化到系统托盘上,而不是任务栏中。 C
(5)从窗口,我闻到了桂花的清香。 A
(6)王府井是北京商业的窗口。 B
【解答】(1)笨重:繁重而费力的意思。“笨”粗重,费力气的。故选B。
(2)笨鸟:不聪明的鸟。“笨”不聪明的意思。故选C。
(3)粗笨:笨拙,不灵巧的意思。“笨”不灵巧的意思。故选A。
(4)窗口:指计算机操作系统中的窗口应用程序。故“窗口”选C的解释。
(5)窗口:指窗户。故“窗口”选A的解释。
(6)窗口:比喻反映或展示精神上、物质上各种现象或状况的事物或地方。故“窗口”选B的解释。
故答案为:
(1)B;
(2)C;
(3)A;
(4)C;
(5)A;
(6)B。
【点评】有些字在不同的语境中意思不同,要想学会辨析字义,特别是有多重含义的字在不同语境中要通过反复读加以理解并辨析,以防选错。
3.关于说新闻,在班级集体交流时,你觉得最好的方法是( )
A.让每个人轮流把自己搜集到的新闻在全班同学面前发布。
B.在规定的时间内,为了让每个人都有说的机会,先采取小组内交流,然后小组推荐说的新闻最有趣、最有新意的到全班去说。
C.说新闻时,不需要根据搜集的材料来说,可以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解答】关于说新闻,在班级集体交流时,最好的方法是:在规定的时间内,为了让每个人都有说的机会,先采取小组内交流,然后小组推荐说的新闻最有趣、最有新意的到全班去说。
故选:B。
【点评】口语交际是小学语文中常见的题型,对于增强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交际能力,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很有帮助。
4.有一种叫做“碳纳米管”的神奇材料,比钢铁结实百倍。这句话在介绍时用了( )方法。
A.打比方 B.作比较 C.列数字
【解答】句子把“碳纳米管”和“钢铁”进行比较,突出“碳纳米管”的结实。
故选:B。
【点评】常见的说明方法有:打比方、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太阳热辣辣地照着大地。/他羞愧得脸上热辣辣的。
B.喷香的饭菜摆上了桌面。/我用风景照片作电脑桌面。
C.房间的窗口可以采光和通风。/整洁的街道是城市文明的窗口。
D.潜水运动能改善人体的心肺功能。/他在微信群中总是潜水,从不发言。
【解答】A.相同。热辣辣:形容热得像被火烫着一样。
B.不相同。“喷香的饭菜摆上了桌面”指桌上用来放东西的平面。“电脑桌面”指进入计算机的视窗操作系统平台时,显示器上显示的背景叫做桌面。
C.不相同。“房间的窗口”指窗户。“城市文明的窗口”比喻反映或展示精神上、物质上各种现象或状况的地方。
D.不相同。“潜水运动”指以在水下活动为主要内容,从而达到锻炼身体、休闲娱乐的目的的休闲运动。“他在微信群中总是潜水”指网络中隐身登录及不发表言论的行为。
故选A。
【点评】只有一个意义的词叫单义词,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义的词叫多义词。一个词在它刚刚创造出来时,总是单义的,随着社会的发展、语言的日益丰富,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有些词逐渐成了一词多义现象。
6.毛泽东主席在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之后的第二年——1958年,庄重地表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一句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表示声音的延长 B.表示说话中断
C.表示意思的转折 D.表示解释说明
【解答】结合句子可知,破折号后的内容是对“毛泽东主席在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之后的第二年”的解释说明。
故选:D。
【点评】破折号作用:第一,解释说明;第二,说话中断;第三,声音延长;第四,意思的转折等。
7.下列各句没有运用作比较说明方法的一项是( )。
A.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和狗一般大小,两条后腿粗壮有力,能够支撑起整个身体。
B.如果把直径为1纳米的小球放到乒乓球上,相当于把乒乓球放在地球上,可见纳米有多么小。
C.有一种叫作“碳纳米管”的神奇材料,比钢铁结实百倍。
D.未来的纳米机器人甚至可以通过血管直达病灶,杀死癌细胞。
【解答】A、B、C都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D.说明了纳米机器人的作用,没有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故选:D。
【点评】小学常用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引资料、列数字、打比方、分类别、作比较。
8.课内阅读。
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冰箱里面用到一种纳米涂层,具有杀菌和除臭功能,能够使食物保质期和蔬菜保鲜期更长。有一种叫作碳纳米“管”的神奇材料,比钢铁结实百倍,而且非常轻,将来我们有可能坐上“碳纳米管天梯”到太空旅行。在最先进的隐形战机上,用到一种纳米吸波材料,能够把探测雷达波吸收掉,所以雷达根本看不见它。
(1)找出本段的中心句,用“ ”画出来。
(2)比钢铁结实百倍,而且非常轻,将来我们有可能坐上“碳纳米管天梯”到太空旅行。这句话用到的说明方法是 作比较 。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先进—— 落后 吸收—— 排泄 神奇—— 平凡
(4)本段中介绍了 三 种纳米技术,分别是 纳米涂层 、 碳纳米管 、 纳米吸波材料 。
【解答】(1)考查学生对中心句的理解。阅读文段可知,这段话主要写了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故中心句为: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
(2)考查学生对说明方法的理解。阅读句子“比钢铁结实百倍,而且非常轻,将来我们有可能坐上‘碳纳米管天梯’到太空旅行”可知,用“碳纳米管”和“钢管”进行比较,突出了“碳纳米管”既结实又轻的特点。
(3)考查学生写反义词的能力。先进:进步快、水平高、可以作为学习榜样的。故反义词为“落后”。吸收:物体把外界的某些物质吸到内部。故反义词为“排泄”。神奇:奇妙;奇特。故反义词为“平凡”。
(3)考查学生对文段内容的理解。阅读文段可知,本段中介绍了三种纳米技术,分别是纳米涂层、碳纳米管、纳米吸波材料。
故答案为:
(1)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
(2)作比较;
(3)落后 排泄 平凡;
(4)三 纳米涂层 碳纳米管 纳米吸波材料。
【点评】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主要内容及所表达的主题,然后结合所给题目分析完成。
9.阅读短文。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让世界远离饥饿
①“我梦见我们种的水稻,长得跟高粱一样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我和助手们就坐在稻穗下面乘凉……”这个禾下乘凉梦,袁隆平做了两次。而作为“杂交水稻之父”,关于水稻的梦,他一做就是50多年。
②1960年,他在早稻常规品种试验田里,发现一株与众不同的水稻植株。第二年春天,他把这株变异株的种子播到试验田里,结果得到地地道道的“天然杂交稻”。他想:既然自然界客观存在着天然杂交稻,我们如果培育出人工杂交稻来,便能提高水稻产量。
③在1964年、1965年水稻开花的季节,袁隆平和助手们每天头顶烈日,脚踩烂泥,低头弯腰,终于在稻田里找到6株天然雄性不育植株。随后他和助手们花了整整6年时间,先后用了1000多个品种,做了3000多个实验,仍没能培育成功。1970年,两名助手在海南找到了野生稻雄性不育株。袁隆平确认后,将这株珍贵的野生稻命名为“野败”。1972年,袁隆平和助手将“野败”与栽培稻杂交转育成功的杂交水稻,经过改进品种组合,反复研究,在第三年达到亩产505千克,比常规水稻增产30%。
④从“三系法”到“两系法”再到超级稻,他的脚步从来没有停止过。2000年,超级杂交水稻亩产700千克目标实现;2004年,800千克目标实现;2005年,超级稻亩产达到900千克;2014年实现亩产1000千克。2019年9月,袁隆平笑着告诉记者:“现在我们正在向(亩产)1200千克攻关。”
⑤目前中国杂交水稻已在世界上数十个国家和地区进行研究和推广,种植面积达到700万公顷。杂交水稻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对世界减少饥饿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从亚洲到美洲,再到非洲、欧洲,增产优势明显的杂交水稻被冠以“东方魔稻”“巨人稻”“瀑布稻”等美称,甚至将之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相媲美。
⑥“拯救饥饿奖”、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粮食安全保障奖”、“世界粮食奖”、入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等多个世界奖项和荣誉,就是对袁隆平为全人类作出伟大贡献的肯定。
(1)第①段中“关于水稻的梦,他一做就是50多年”是指袁隆平 B 。
A.一觉睡了非常久
B.坚持研究水稻50多年
C.梦想一直没实现
D.50多年经常梦见水稻
(2)关于袁隆平获得的奖项和荣誉,列举有误的一项是 D 。
A.拯救饥饿奖
B.世界粮食安全保障奖
C.世界粮食奖
D.法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3)第③段中列出“6年时间”“1000多个品种”“3000多个实验”三组数据的目的是说明 C 。
A.实验条件恶劣
B.实验方法错误
C.实验过程艰辛
D.实验结果喜人
(4)“山外青山楼外楼,自然探秘永无休。成功易使人陶醉,莫把百尺当尽头。”这是袁隆平的自作诗,文中最能体现这种精神的段落是 C 。
A.第②段
B.第③段
C.第④段
D.第⑤段
(5)有人认为:袁隆平是中国的骄傲,题目“让世界远离饥饿”改为“让祖国远离饥饿”更贴切。你同意吗?请结合短文说明理由。
不同意。理由:①杂交水稻的研究和推广已惠及世界上数十个国家和地区。②杂交水稻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对世界减少饥饿作出了卓越的贡献。③袁隆平为世界粮食安全提供了保障。
(6)读了本文,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请把它写下来,并说说解决的途径。
为什么袁隆平在研究中不断取得新突破、创造新奇迹?我的解决途径是联系上文描写袁隆平的水稻梦和艰辛执着的研究过程的语句来理解。
【解答】(1)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由第②③④段的内容来看,“关于水稻的梦,他一做就是50多年”指的是袁隆平坚持研究水稻50多年。故选B。
(2)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由第⑥段“‘拯救饥饿奖’、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粮食安全保障奖’、‘世界粮食奖’、入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等多个世界奖项和荣誉”可知,应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不是“法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故选D。
(3)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由“随后他和助手们花了整整6年时间,先后用了1000多个品种,做了3000多个实验,仍没能培育成功”可知,列举这些数据是为了说明研究过程的艰辛。故选C。
(4)考查对人物精神的理解。题干中的诗表现的是科学研究永无止境的意思,由第④段“他的脚步从来没有停止过”“现在我们正在向(亩产)1200千克攻关”等可知,这一段最能体现这首诗的精神。故选C。
(5)考查对文章题目的理解及对信息的提取。由“目前中国杂交水稻已在世界上数十个国家和地区进行研究和推广”“杂交水稻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对世界减少饥饿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袁隆平为全人类作出伟大贡献”等可知,以“让世界远离饥饿”更贴切,不同意改为“让祖国远离饥饿”。
(6)考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道题开放性较强,提出的问题和解决的途径合情合理即可。示例:为什么袁隆平在研究中不断取得新突破、创造新奇迹?我的解决途径是联系上文描写袁隆平的水稻梦和艰辛执着的研究过程的语句来理解。
故答案为:
(1)B;
(2)D;
(3)C;
(4)C;
(5)不同意。理由:①杂交水稻的研究和推广已惠及世界上数十个国家和地区。②杂交水稻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对世界减少饥饿作出了卓越的贡献。③袁隆平为世界粮食安全提供了保障。
(6)为什么袁隆平在研究中不断取得新突破、创造新奇迹?我的解决途径是联系上文描写袁隆平的水稻梦和艰辛执着的研究过程的语句来理解。
【点评】信息提取题解题思路:
1.明确范围:首先要确定要寻找的词句是一个段落描写的词句,还是一个与主题、中心相关的词句。如果是前者范围即可缩小到相关的段落若是后者,那么可在篇首、篇尾或过渡段中寻找。提取过程、方法、原因的题要先明确其范围是一个事件还是整篇文章。如果是一个事件,那么答案在事件相关段落;如果是整篇文章则属于概括题。
2.定位位置:在第一步的基础上进一步定位答案所在的位置进一步缩小到明确的段落和句子。
3.准点寻迹:根据具体的题目要求在锁定的位置中搜索出答案即可。
10.写作。
题目:神奇的 。
提示: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有一些奇思妙想,想发明一些神奇的东西。你想发明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有哪些特殊的功能?请你动动笔把它写下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要求:①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补全题目。②中心明确,写出你的真情实感。③语句通顺,表达完整,正确使用标点符号。④字数不少于400字。
【解答】范文:
神奇的梦
那天晚上我做了一个神奇的梦,我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七彩鸟,在我飞过的地方都会留下五彩缤纷的颜色。
清晨,我飞过一座花园。那里的花都散发着甜丝丝的清香,但就是没有颜色。于是,我就给桃花抹了一层粉红;给山茶花染上了血红;给梨花扑上了一层米白;给油菜花撒了一层金粉;给叶子涂上了一层嫩绿……现在,这座花园已经充满了鲜艳的色彩,看上去五彩斑斓,美丽极了。
我飞呀飞,到了正午,我飞到了一条小溪边。我觉得有点口渴,就停在小溪边喝口水,休息休息。发现这条小溪的水清澈见底,我又仔细地观察了小溪的周围,发现有许多水禽在这里生活。为了让这些水禽的家变得更加美丽,我飞到小溪的顶部,绕着小溪飞了几圈。刹那间,小溪边百花齐放,一眼望去,开满了七色花,小草也更加茂盛了。
到了晚上,我怎么也找不到需要颜色的东西,这时,我看见了一盏路灯,我想:要不我就把所有路灯的光变成七彩的吧。于是我就把所有路灯的光都变成七彩的了。几个孩子跑到一盏路灯旁高兴地说:“你们快来看哟,路灯的光是多彩绚丽的,好美啊!”听到他们的话,我很高兴。
夜深了,我渐渐地睡着了。“丁零零”,闹钟响了。我猛地从床上坐了起来,环顾四周,发现我在自己的床上,心里想我竟然做了这么一个神奇的梦!
【点评】小作者的想象丰富,想象角度与众不同,全文围绕着“我飞过的地方都会留下五彩缤纷的颜色”来写,中心明确,语句通顺,结构合理,是一篇不错的习作。
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