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优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同步分层作业3* 短诗五首
一.选择题(共5小题)
1.下列关于作家作品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统一》一诗的作者是匈牙利诗人聂鲁达,他曾获1971年诺贝尔文学奖。主要作品有《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漫歌》等。
B.《萧红墓畔口占》一诗的作者戴望舒被称为“雨巷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等。
C.《风雨吟》一诗的作者芦荻,原名陈培迪,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桑野》《驰驱集》等。
D.卞之琳是“新月派”代表诗人,与李广田、何其芳合称“汉园三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鱼目集》《慰劳信集》《雕虫纪历》等。
2.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霜风/呼呼的吹着,月光/明明的照着。
B.我/等待着,长夜/漫漫。
C.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D.郊原/如海,房舍/如舟。
3.下列各句中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和一株(zhū)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
B.我等待着,长夜漫漫,你却卧听着海涛(tāo)闲话。
C.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shì)了别人的梦。
D.郊原如海,房舍(shě)如舟,我有年轻舵(duò)手的心,在大地风雨的海上。
4.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月夜》全诗只有四行,却清晰地勾勒了一幅“月夜”的场景:霜风、月光、高树、“我”,共同构筑了“月夜”的存在。这种看似简单的物象组合,所透露的诗意信息的确是“可以意会而不可以言传”的,意境的朦胧感增加了这首诗的整体韵味。
B.《萧红墓畔口占》是一首悼亡之作,情感表现沉静、克制而又深挚,平淡中见深厚,委婉中渗透着激情。在对比中展开思想,结构平衡而协调(长与短、轻与重、动与静、焦灼与安逸、生与死)。
C.《风雨吟》这首诗虽短,但诗意深邃,“风雨”这个意象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由“自然界”到“人生”,再到“社会”“民族”,由虚而实,给读者留下了基于自身阅历可以解读、想象的空间。
D.《统一》这首诗阐释了“对立之中存在统一,透过繁多的现象窥见单一的本质”的哲理。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校园艺术节开幕式上,校长首先致辞:“艺术就像蓝天上舞动的云霞,时而洁白如雪,时而五彩缤纷,时而____ 柔曼,时而辉煌热烈……艺术可以让人生充满诗意,时时处处____我们的生活。让我们从热爱艺术开始,热爱生活吧!”热情洋溢的讲话深深_____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A.轻快 点缀 感慨 B.轻盈 连缀 感慨
C.轻盈 点缀 感染 D.轻快 连缀 感染
二.语言运用(共1小题)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它以难遮掩的光芒
使生命呼吸
使高树繁枝向它舞蹈
使河流带着狂歌奔向它去
当它来时,我听见
冬蛰的虫蛹转动于地下
群众在旷场上高声说话
城市从远方
用电力与钢铁召唤它
诗中的“它”指的是 ,本诗蕴涵着诗人艾青对 的向往和追求。
三.综合读写(共1小题)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你是历史长河里伟大的舵手
你用手中的橹桨
荡出南湖上潋滟的波光
一只红船从此带着希望和力量
迎着朝阳 劈涛斩浪
向着波lán壮阔的大海航行
穿过暗夜凶险 穿过岁月风沙
南昌城头的枪声划破沉沉苍穹
井冈山上迎来喷薄旭日
雪山上隽刻下不朽丰碑
草地泥沼中写就壮美诗行
你是伟大的舵手啊
豪迈的远航路上
勇气和智慧之帆高高飘扬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舵手
波lán 壮阔
苍穹
(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 ”,正确写法是“ ”。
(3)文中“喷薄”的意思是 ;“写就”中“就”的意思 。
四.古诗词赏析(共2小题)
8.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月 夜
沈尹默
霜风呼呼的吹着,
月光明亮的照着。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
却没有靠着。
(1)这首诗形象鲜明,意境 ,写的是 季节的一个夜晚,北风呼啸,寒霜浓重,明月高照,寒气袭人。诗人在严寒中不妥协,在孤独中不退缩,显示出“五四”前夕一代青年 的精神和 的思想。
(2)如何理解“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这两句诗的深刻含意。
9.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断章
(卞之琳)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1)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本诗写了两组意象,第二组意象的意思是:明月的银光装饰了你的窗户,而你的形象或许又进入他人梦中装饰了他人的梦。
B、诗人如同与读者面对面的聊天,“你”指的是读者,全诗明白如话,但又蕴含深意,耐人寻味。
C、诗歌把前一句的结尾作为后一句的开头,使诗行间的逻辑关系十分明确。
D、诗中主要词语(“你”“看”“风景”“装饰”等)反复出现,造成一种回环往复的情调。这不使人动情,却令人深思。
(2)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表现了一种被别人或社会当作装饰品的深沉的人生悲哀。
B、这首诗以超然而珍惜的感情,写了一刹那的意境,寄寓了深刻的哲理。
C、这首诗表现了人物、事物间息息相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
D、这首诗以两幅优美的画面隐喻、暗示着人生中许多“相对”的关系。
(培优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同步分层作业3* 短诗五首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5小题)
1.下列关于作家作品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统一》一诗的作者是匈牙利诗人聂鲁达,他曾获1971年诺贝尔文学奖。主要作品有《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漫歌》等。
B.《萧红墓畔口占》一诗的作者戴望舒被称为“雨巷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等。
C.《风雨吟》一诗的作者芦荻,原名陈培迪,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桑野》《驰驱集》等。
D.卞之琳是“新月派”代表诗人,与李广田、何其芳合称“汉园三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鱼目集》《慰劳信集》《雕虫纪历》等。
【解答】A.有误,聂鲁达是智利诗人;
BCD.正确。
故选:A。
【点评】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的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甚至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
2.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霜风/呼呼的吹着,月光/明明的照着。
B.我/等待着,长夜/漫漫。
C.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D.郊原/如海,房舍/如舟。
【解答】ABD.正确;
C.有误,正确的节奏划分为: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故选:C。
【点评】四个句子均为现代诗句,划分现代诗句的节奏,首先要理解句子的含义,不能将句子的意思读破,可根据句子中的短语结构划分。
3.下列各句中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和一株(zhū)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
B.我等待着,长夜漫漫,你却卧听着海涛(tāo)闲话。
C.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shì)了别人的梦。
D.郊原如海,房舍(shě)如舟,我有年轻舵(duò)手的心,在大地风雨的海上。
【解答】ABC.正确。
D.有误,“房舍如舟”的“舍”应读作“shè”。
故选:D。
【点评】字音是基础部分常考的知识点之一,平时要做好字词积累,答题时认真辨析。
4.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月夜》全诗只有四行,却清晰地勾勒了一幅“月夜”的场景:霜风、月光、高树、“我”,共同构筑了“月夜”的存在。这种看似简单的物象组合,所透露的诗意信息的确是“可以意会而不可以言传”的,意境的朦胧感增加了这首诗的整体韵味。
B.《萧红墓畔口占》是一首悼亡之作,情感表现沉静、克制而又深挚,平淡中见深厚,委婉中渗透着激情。在对比中展开思想,结构平衡而协调(长与短、轻与重、动与静、焦灼与安逸、生与死)。
C.《风雨吟》这首诗虽短,但诗意深邃,“风雨”这个意象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由“自然界”到“人生”,再到“社会”“民族”,由虚而实,给读者留下了基于自身阅历可以解读、想象的空间。
D.《统一》这首诗阐释了“对立之中存在统一,透过繁多的现象窥见单一的本质”的哲理。
【解答】ABD.正确;
C.有误,“由虚而实”应为“由实而虚”。
故选:C。
【点评】解答此题,必须掌握课上老师讲授的知识要点,理解文章主要内容和情感,注意复习和归纳。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校园艺术节开幕式上,校长首先致辞:“艺术就像蓝天上舞动的云霞,时而洁白如雪,时而五彩缤纷,时而____ 柔曼,时而辉煌热烈……艺术可以让人生充满诗意,时时处处____我们的生活。让我们从热爱艺术开始,热爱生活吧!”热情洋溢的讲话深深_____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A.轻快 点缀 感慨 B.轻盈 连缀 感慨
C.轻盈 点缀 感染 D.轻快 连缀 感染
【解答】“轻盈”相较于“轻快”更能体现事物“轻”的特点,符合第一空;
连缀:联结的意思。点缀:衬托,装饰,使更美好的意思,后者符合第二空;
感慨:心灵受到某种感触而慨叹。感染:通过语言文字或其他形式引起别人相同的思想感情。后者符合第三空。
故选:C。
【点评】分辨一组近义词,并把它们分别填进不同的句子里面。这样的题目先做有把握的,然后再区分剩下的词语和句子,把词语填进句子里面多读几遍,看看到底怎么填才合适。
二.语言运用(共1小题)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它以难遮掩的光芒
使生命呼吸
使高树繁枝向它舞蹈
使河流带着狂歌奔向它去
当它来时,我听见
冬蛰的虫蛹转动于地下
群众在旷场上高声说话
城市从远方
用电力与钢铁召唤它
诗中的“它”指的是 太阳 ,本诗蕴涵着诗人艾青对 光明(未来) 的向往和追求。
【解答】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意象及其作用的理解。是借用客观物象来寄托主观情思的一种创作手段。意,即:立意,是作者要表达的中心思想;象,是作者特意选取的用来抒发思想情感的事物。这首诗歌中的“它”就是意象,从写作背景分析,就是指太阳。作者借此是想抒发对光明(未来)的向往和追求这种思想感情。
答案:
太阳 光明(未来)
【点评】意象的常见作用:
1、渲染气氛,营造意境。2、寓情于景,情景交融。3、借景抒情,为情铺垫。4、贯穿全诗,成为线索。
三.综合读写(共1小题)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你是历史长河里伟大的舵手
你用手中的橹桨
荡出南湖上潋滟的波光
一只红船从此带着希望和力量
迎着朝阳 劈涛斩浪
向着波lán壮阔的大海航行
穿过暗夜凶险 穿过岁月风沙
南昌城头的枪声划破沉沉苍穹
井冈山上迎来喷薄旭日
雪山上隽刻下不朽丰碑
草地泥沼中写就壮美诗行
你是伟大的舵手啊
豪迈的远航路上
勇气和智慧之帆高高飘扬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舵手 duò
波lán 澜 壮阔
苍穹 qióng
(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 隽刻 ”,正确写法是“ 镌刻 ”。
(3)文中“喷薄”的意思是 形容太阳上升的样子 ;“写就”中“就”的意思 完成 。
【解答】答案:
(1)duò 澜 qióng
(2)隽刻 镌刻
(3)形容太阳上升的样子 完成
【点评】汉字的音与形是密不可分的,大部分汉字字形不同,读音不同,意义不同,但汉字中又存在着很多的多音字、形近字和形声字,不易区分。因此,平时的学习中对字音与字形的辨析要到位,努力做到不误读,不误解,不误写。
四.古诗词赏析(共2小题)
8.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月 夜
沈尹默
霜风呼呼的吹着,
月光明亮的照着。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
却没有靠着。
(1)这首诗形象鲜明,意境 含蓄 ,写的是 深秋 季节的一个夜晚,北风呼啸,寒霜浓重,明月高照,寒气袭人。诗人在严寒中不妥协,在孤独中不退缩,显示出“五四”前夕一代青年 独立奋进 的精神和 个性解放 的思想。
(2)如何理解“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这两句诗的深刻含意。
【解答】(1)本题考查对诗歌主旨的理解与掌握。本诗前两句写景,由霜风可知此时为深秋,北风呼啸,明月高悬,寒气侵人。作者和一棵树并排站着,却没有靠着,表现了作者独立的个性和对个性解放的追求。
(2)本题考查对重点诗句的理解与掌握。本诗前两句所写为自然环境,点明了寒冷,但如此寒冷,作者和一棵树站在一起却不依靠于树,表现了作者独立的人格和强烈的自我意识的觉醒。
答案:
(1)含蓄(深远) 秋冬(深秋、寒冬) 独立奋进 个性解放(“霜风”点明了季节,“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显示出诗人的精神追求。)
(2)“我”和“顶高的树并排立着”,互为风景,互为映衬。“我”处在寒风孤独中,却并不靠那高树,显示出“我”独立的人 格和强烈的自我意识。(“没有靠着”表明了“我”的独立意识。)
【点评】赏析现代诗时,一定要紧扣诗中的意象,结合作者的创作背景和人生经历来分析其主旨。
9.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断章
(卞之琳)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1)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B
A、本诗写了两组意象,第二组意象的意思是:明月的银光装饰了你的窗户,而你的形象或许又进入他人梦中装饰了他人的梦。
B、诗人如同与读者面对面的聊天,“你”指的是读者,全诗明白如话,但又蕴含深意,耐人寻味。
C、诗歌把前一句的结尾作为后一句的开头,使诗行间的逻辑关系十分明确。
D、诗中主要词语(“你”“看”“风景”“装饰”等)反复出现,造成一种回环往复的情调。这不使人动情,却令人深思。
(2)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这首诗表现了一种被别人或社会当作装饰品的深沉的人生悲哀。
B、这首诗以超然而珍惜的感情,写了一刹那的意境,寄寓了深刻的哲理。
C、这首诗表现了人物、事物间息息相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
D、这首诗以两幅优美的画面隐喻、暗示着人生中许多“相对”的关系。
【解答】(1)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把握,通读全诗,把握诗意,揣摩选项正误。
A.正确;
B.“你”指的是读者,表述错误,“你”是指看风景的人;
C.正确;
D.正确。
故选:B。
(2)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把握,通读全诗,把握诗意,揣摩选项正误。
A.“这首诗表现了一种被别人或社会当做装饰品的深沉的人生悲哀”错,诗中并没有表现出深沉的人生悲哀,诗的上节以写实的笔法曲折传出了那隐抑未露的桥上人对风景的一片深情,以及楼上人对桥上人的无限厚意,构成了一幕“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的戏剧性场景。诗人在下节诗里以别开生面的浪漫之笔营造了一个充溢奇幻色彩、荡漾温馨情调,诗人以超然而珍惜的感情,写了一刹那的意境,寄寓了深刻的哲理,写出了事物的息息相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暗示着人生许多“相对”的关系;
B.正确;
C.正确;
D.正确。
故选:A。
答案:
(1)B
(2)A
【点评】现代诗歌鉴赏解题技巧。
1.领会意境,综合分析,整体阅读防片面。
现代诗歌鉴赏中,有些关于思想内容和写作手法的考题,往往采用以偏概全的方法来设置迷惑项干扰考生。答题时,应整体阅读、把握原诗、看清注释及题干中提供的条件综合起来考虑分析,领会意境,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
2.把握意象,咀嚼重点,深刻体味辨真伪。
现代诗歌的考查,一般侧重于诗歌的主题、意象、意境等方面。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往往会采用肯定与否定的矛盾方法来干扰考生。因此,应该先找出矛盾之项再紧扣题目和旨趣,把握诗歌意象特点,咀嚼重点,感受情感内容,辨出真伪来。
3.分析技巧,品味表达,以小见大看本质。
诗歌贵形象思维,且讲究含蓄。当诗人描绘什么事物时,他的目的往往不在于说这事物怎样,而是运用象征或其它表现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写景则是借景抒情,咏物则是借物言志。而这些形象也好,情感也好,无不依赖于诗歌语言的表述,如果我们在应试时能借助这一作诗的技巧,抓住这些技巧和关键性的诗句,根据诗歌内容,加以比较,准确理解,那么我们就能拨开迷雾,透过现象,以小见大,把握全诗的主旨或诗歌的关键词语的含义,从而解答关于主旨、诗句这一类考题。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