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中语文人教部编版高二年级同步分层作业7 包身工
一.选择题(共6小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相称(chèn) 施与(yǔ) 着力(zhuó) 横七竖八(hèng)
B.游说(shuì) 福分(fèn) 懒散(sǎn) 三差两错(chā)
C.排场(chǎng) 差人(chāi) 盛饭(chéng) 生杀予夺(y ù)
D.大抵(dǐ) 淌汗(tǎng) 揩油(kāi) 美味佳肴(y á o)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房契 板凳 蠕动 豆腐渣 蜂涌而至
B.足趾 嘈杂 痉挛 请愿警 互相倾轧
C.反射 整洁 棺材 东洋婆 血肉之驱
D.优惠 呻吟 殴打 罚工钱 草煎人命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B.这次选举,本来他是最有希望的,但由于他近来的所作所为不孚众望,结果落举了.
C.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
D.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有关专家认为,过度劳累会引起健康透支,最严重的问题不是加班,而是工作压力巨大导致休息时间也无法彻底放松心情所致
B.国家将在“十二五”期间推进供养型、养护型、医护型养老,实现每千名老人拥有30张养老床位
C.在世界各大民族中,中华民族是最重视伦理道德作用的民族之一,这个特点深深地影响着中国的哲学和艺术
D.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公司终于扭亏为盈,而且业绩有了近3.6%左右的增长,这都得益于公司新领导的大胆决策和上下的齐心努力。
5.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拆铺啦!起来!”穿着一身和时节不相称的拷绸衫裤的男子,像生气似的呼喊,“芦柴棒!去烧火。还躺着,猪猡!”
B.蓬头、赤脚,一边扣着纽扣,几个睡眼惺忪的“懒虫”从楼上冲下来了。自来水龙头边挤满了人,用手捧些水来浇在脸上。
C.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小菜场去收集一些莴苣的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她们难得的菜肴。
D.工作,工作,衰弱到不能走路还是工作,手脚像芦柴棒一般地瘦,身体像弓一样地弯,面色像死人一样地惨!咳着、喘着、淌着冷汗,还是被逼着在做工。
6.下列每组句子中两个句子的句式,表达效果最佳的一项是( )
①她们躺的地方,到了一定的时间是非让出来做吃粥的地方不可的。
②她们躺的地方,是到了一定的时间要让出来做吃粥的地方。
③粥菜?是不可能有的。
④粥菜是不可能有的。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二.填空题(共2小题)
7.夏衍(1900﹣1995),原名 ,浙江省杭州市人,现代剧作家,曾经留学日本, 发起人之一,解放后曾担任过文化部副部长,1994年被国务院授予“ ”荣誉称号。代表作品有话剧剧本《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考验》等,并把小说茅盾小说《林家铺子》和鲁迅小说《祝福》改编为电影剧本。《包身工》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 。
8.报告文学,是文学体裁的一种, 的一类,文艺通讯、速写、特写、采访报告等的总称,是文学创作中的“ ”。可以写人,可以写事,也可以写问题。因为它是“报告”,就要求所反映的是真人真事;又因为它是“文学”,就要求反映出来的真人真事是有典型性的,允许一定的艺术加工。其特点: 、 、 。
三.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9.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在一种特殊优惠的保护之下,吸收着廉价劳动力的滋养,在中国的东洋厂飞跃地庞大了。单就这福临路的东洋厂讲,光绪二十八年三井系的资本收买大纯纱厂而创立第一厂的时候,锭子还不到两万,可是三十年之后,他们已经有了六个纱厂,五个布厂,二十五万锭子,三千张布机,八千工人和一千二百万元的资本。美国一位作家索洛曾在一本书上说过,美国铁路的每一根枕木下面,都横卧着一个爱尔兰工人的尸首。那么,我也这样联想,东洋厂的每一个锭子上面都附托着一个中国奴隶的冤魂!
两粥一饭,十二小时工作,劳动强化,工房和老板家庭的义务服役,猪猡一般的生活,泥土一般的作践﹣﹣血肉造成的“机器”终究和钢铁造成的不一样,包身契上写明的三年期限,能够做满的不到三分之二。工作,工作,衰弱到不能走路还是工作,手脚像芦柴棒一般的瘦,身体像弓一样的弯,面色像死人一样的惨!咳着,喘着,淌着冷汗,还是被逼着在做工。
(1)第一段的前半部分列了大量的数据,对其作用的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A.从全文看,这是一段插叙材料,运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对带工老板对包身工的残酷剥削进行了揭露。
B.从全文看,这里是倒叙,运用了说明的表达方式,揭露了带工老板对包身工的残酷剥削。
C.从全文看,这是一段插叙材料,运用了说明的表达方式,揭露了帝国主义利用包身工获得了巨额利润,点明这是帝国主义对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工人的最残酷、最野蛮的剥削。
D.从全文看,这里是倒叙,运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揭露了帝国主义利用包身工获得了巨额利润,点明这是帝国主义对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工人的最残酷、最野蛮的剥削。
(2)对第一段中加横线句子的解说,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这里运用了类比的手法,指出了帝国主义的原始积累是建立在工人阶级的尸骨之上的,“尸首”“冤魂”等词语使得这种揭露更生动,更触目惊心。
B.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指出了帝国主义的原始积累是建立在工人阶级的尸骨之上的,“尸首”“冤魂”等词语使得这种揭露更生动,更触目惊心。
C.这里运用了类比的手法,指出了帝国主义的原始积累是建立在工人阶级的尸骨之上的,“尸首”“冤魂”等词语增添了文章的诗意。
D.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指出了帝国主义的原始积累是建立在工人阶级的尸骨之上的,“尸首”“冤魂”等词语增添了文章的诗意。
(3)对第二段文字表达效果的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段整句,通过反复、排比、借代等修辞手法,概述了包身工一天的工作,形象地说明了包身工苦役般的繁重劳动,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罪恶制度的愤慨和对包身工的关切与同情。
B.这是一段散句,通过反复、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概述了包身工的工作,形象地说明了包身工苦役般的繁重劳动,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罪恶制度的愤慨和对包身工的关切与同情。
C.这是一段整散结合的话,通过反复、排比、借代等修辞手法,概述了包身工的工作,形象地说明了包身工苦役般的繁重劳动,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罪恶制度的愤慨和对包身工的关切与同情。
D.这是一段整散结合的话,通过反复、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概述了包身工一天的工作,形象地说明了包身工苦役般的繁重劳动,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罪恶制度的愤慨和对包身工的关切与同情。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重建良善社会,得靠底层平民
杭州司机吴斌在驾驶大客车的过程中不幸被飞来的铁块砸中,但他以惊人的毅力停稳客车救了一车人的性命,自己却不治身亡。“最美司机”和前不久媒体报道的因救孩子而断腿的“最美女教师”等平民中的伟大人物,让我们在反思这个社会的冷漠和不信任的时候,觉得应该将重建良善社会的希望寄托在中国底层。
诚然,今天的世界,不论东方还是西方,人与人的纽带弱化,社会缺乏互信,这已成为世界通病。有人认为,权力与市场,严重腐蚀了今天的中国社会。笔者以为,我们中国底层普通市民之中,仍然存在传统的美德、责任与信赖的基础。上述事实也说明,中国社会底层存在广泛而深厚的良善社会基础。
有人将良善社会重建的重任寄予我们的知识阶层,笔者不敢苟同。北大教授钱理群直言,现行中国教育制度培养出一大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批判的是某些知识分子向权力奴颜婢膝的现状。这些年,教育制度过分注重知识灌输而忽视人格成长。钱教授这番话不能不让我们追问,在中国,如何恢复独立人格的价值、社会彼此信任这个更为根本性的问题。
数千年来,中国能屡遭入侵而不亡,这有赖士大夫阶级对中国主流价值的捍卫、传承。具有高度历史责任的中国知识阶层引领了近代历次革命。当年的知识阶层拥有“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和独立人格。
现代国家建立之后,知识阶层容易成为权力附庸、市场奴仆。国立大学成为培养知识权贵的基地。明治维新之后,东京大学成为培养官僚的学府。对此,一个来自地方的政治家创办了早稻田大学,他认为日本不能成为官的天下,应该成为民的天下。他决定在这个大学要培养两类人:一类是新闻记者,另一类是全国的村长。因为他认为,权力不能没有监督,国家不能没有基础。
今天中国面临一个重建良善社会的任务,我们应把希望寄托于普通公众,把更多的精力、热情投放在基层。我们重塑中国地方,应该从中国的传统之中汲取养分,培养公共精神。在这个方面现代社会资本理论值得参考。
什么是社会资本?美国政治社会学家罗伯特 普特南认为,社会资本是指社会组织的特征,如核心价值观、规范、社会信任及社会网络。这些因素共同促进人们的互利协调、合作。他认为,社会资本其实就是一种道德资源。一个有效的政府,一个良好的教育系统、一个快速发展的经济体、一个很低的犯罪率,都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这个社会的普遍信任、合作与广泛参与。怎样恢复、重建现代社会的社会资本?答案是推动民众发扬真诚合作的公共精神。
迄今为止,中国改革取得的成就,是汲取了各个地方发展的经验。今天我们面临新一轮更大更艰巨的改革,这场改革需要建立在一个全新的社会基础之上。我们如要发挥地方活力,必须在基层培养类似吴斌这种具有公共精神的市民。一个人具有公共精神,则意味着他并没有把自己作为一个孤立的个人,而是把自己认同于一个与他者联系在一起的共同整体,以维护和实现共同的利益、价值和秩序。只有这样的人多起来,那么这时候才再度回归合作、互信、互助的社会。
(节选自《环球时报》)
(1)下列有关“社会资本”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罗伯特认为,社会资本是指社会组织的特征,如核心价值观、规范、社会信任及社会网络。
B.社会资本的核心价值观、规范、社会信任及社会网络等因素共同促进人们的互利合作。
C.社会资本就是一个有效的政府,一个良好的教育系统、一个快速发展的经济体、一个很低的犯罪率。
D.本文作者认为,恢复和重建现代社会的社会资本必须要推动民众发扬真诚合作的公共精神。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最美司机”吴斌和“最美女教师”张丽莉的典型事例充分说明重建良善社会的希望应该寄托在中国底层。
B.知识阶层之所以不能承担重建良善社会的重任,是因为知识分子缺乏责任感,并习惯于权力奴颜婢膝。
C.只有具有公共精神的人多起来,这个社会才有希望,我们才会看到一个回归合作、互信互助的社会。
D.中国的改革取得了成绩,是因为汲取了各个地方发展的经验。重建良善社会,需要有全新的社会基础。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北大教授钱理群认为,现行中国教育制度忽视人格成长,培养出一大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B.中国知识分子阶层拥有“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和独立人格,捍卫和传承了中国的主流价值。
C.早稻田大学的创办者希望能为日本培育出权力监督的火种和基层行政人员,以便制约官僚、权贵。
D.一个具有公共精神的人,往往把个人置于整体中,维护和实现共同的利益、价值和秩序。
(基础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中语文人教部编版高二年级同步分层作业7 包身工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6小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相称(chèn) 施与(yǔ) 着力(zhuó) 横七竖八(hèng)
B.游说(shuì) 福分(fèn) 懒散(sǎn) 三差两错(chā)
C.排场(chǎng) 差人(chāi) 盛饭(chéng) 生杀予夺(y ù)
D.大抵(dǐ) 淌汗(tǎng) 揩油(kāi) 美味佳肴(y á o)
【解答】A.“横七竖八”的“横”的正确读音为héng;
B.“三差两错”的“差”的正确读音为chà;
C.“生杀予夺”的“予”的正确读音为yǔ;
D.正确。
故选:D。
【点评】字音易读错的情况
(1)形声字的误读,如“酵母”的“酵”读“jiào”不读“xiào”,“恪守”的恪读“kè”不读“gè”,“缕”读“lǚ”而不读“lǒu”,“咯血”的“咯”读“kǎ”,不读“kè”等。
(2)形近字的误读。如“饮鸩止渴”的“鸩”与“鸠占鹊巢”的“鸠”,前者读“zhèn”,后者读“jiū”,两者容易混淆。
(3)多音多义字的误读。如“发卡”“关卡”中的“卡”读“qiǎ”不读“kǎ”。“角色”中“角”读“jué”不读“jiǎo”。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房契 板凳 蠕动 豆腐渣 蜂涌而至
B.足趾 嘈杂 痉挛 请愿警 互相倾轧
C.反射 整洁 棺材 东洋婆 血肉之驱
D.优惠 呻吟 殴打 罚工钱 草煎人命
【解答】A.“蜂涌而至”中的“涌”应改为“拥”。
B.正确。
C.“血肉之驱”中的“驱”应改为“躯”。
D.“草煎人命”中的“煎”应改为“菅”。
故选:B。
【点评】形近字的区分:在平时学习中要观察偏旁,有些可以通过词语的意思来记忆。平时学习中,要注意区分形近字的偏旁、意义和读音本题考查汉字的正确书写能力。汉字中有很多形近字、同音字,这是都是使用中经常混淆的字,要正确书写这些汉字,就要做到平时多留心,书写时仔细体会它们的差别。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B.这次选举,本来他是最有希望的,但由于他近来的所作所为不孚众望,结果落举了.
C.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
D.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解答】A.不合逻辑,莘莘学子:众多学生。“莘莘学子”前不用“一位”来修饰;
B.正确,不孚众望:“孚”有“使人信服”的意思,“不孚众望”就是“不使人们信服”。符合语境;
C.感彩不当,趋之若鹜:像鸭子一样成群地跑过去,比喻很多人去追逐某些东西,多含贬义。这里属于贬义褒用;
D.不合语境,万人空巷:“空巷”是指街巷的居民都出来了,这一成语是用来形容盛大的集会或新奇的事物把居民吸引、轰动一时的情景。但此句是说人们都在家里看电视,“街上显得静悄悄的”,那就谈不上“万人空巷”了;
故选:B。
【点评】正确运用成语,要弄清楚以下几种类型的错误:
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是否协调;
二、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
三、看成语的褒贬感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
四、看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造成张冠李戴;
五、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
六、看成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造成前后内容重复.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有关专家认为,过度劳累会引起健康透支,最严重的问题不是加班,而是工作压力巨大导致休息时间也无法彻底放松心情所致
B.国家将在“十二五”期间推进供养型、养护型、医护型养老,实现每千名老人拥有30张养老床位
C.在世界各大民族中,中华民族是最重视伦理道德作用的民族之一,这个特点深深地影响着中国的哲学和艺术
D.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公司终于扭亏为盈,而且业绩有了近3.6%左右的增长,这都得益于公司新领导的大胆决策和上下的齐心努力。
【解答】A.句式杂糅,“导致……所致”属句式杂糅,可去掉“所致”;
B.成分残缺,“实现”后缺宾语,可在“床位”后加“的目标”;
C.没有语病;
D.不合逻辑,“近3.6%左右”不合逻辑,可去掉“左右”。
故选:C。
【点评】句式杂糅的类型:
①两个句式的杂糅
例如:高速公路上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司机违反交通规则或操作不当造成的,交通部门要加强安全宣传,提高司机的安全意识。(主要原因是……和 是……造成的 两个句式杂糅,去掉其中一个即可)
②两个句子的粘连
例如:作为生物进化的直观而形象的证据,1861年在德国索伦霍芬附近的朗恩艾特罕出土了第一具始祖鸟化石成了尽人皆知的最为著名的化石。(句子结构杂糅,“出土……化石”和“成了……化石”两句话“拼装”在了一起,使整个句子的句子成分不再是“一套”,以致结构混乱,将“出土”后的“了”改为“的”)
5.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拆铺啦!起来!”穿着一身和时节不相称的拷绸衫裤的男子,像生气似的呼喊,“芦柴棒!去烧火。还躺着,猪猡!”
B.蓬头、赤脚,一边扣着纽扣,几个睡眼惺忪的“懒虫”从楼上冲下来了。自来水龙头边挤满了人,用手捧些水来浇在脸上。
C.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小菜场去收集一些莴苣的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她们难得的菜肴。
D.工作,工作,衰弱到不能走路还是工作,手脚像芦柴棒一般地瘦,身体像弓一样地弯,面色像死人一样地惨!咳着、喘着、淌着冷汗,还是被逼着在做工。
【解答】A.“芦柴棒”后面的感叹号应改为逗号,“去烧火”后面的句号应改为感叹号,因为“芦柴棒”和“去烧火”之间是句间停顿,而感叹号表示句末停顿。
B.正确。
C.“慈祥”应加引号,这里是反语。
D.“咳着、喘着、淌着冷汗”中的顿号应改为逗号,顿号表示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而“咳着”“喘着”“淌着冷汗”是句子。
故选:B。
【点评】标点符号歌
句逗问叹分顿冒,一律不在行头标。
括号引号书名号,“前半”不在行尾掉。“后半”不在行头跑。
破折号与省略号,就怕割断半中腰。
有疑问词非问句,后面不可用问号。
引语中插“某某说”,“说”后用逗不用冒。
“某某说”后是转述,“说”后也不用冒号。
6.下列每组句子中两个句子的句式,表达效果最佳的一项是( )
①她们躺的地方,到了一定的时间是非让出来做吃粥的地方不可的。
②她们躺的地方,是到了一定的时间要让出来做吃粥的地方。
③粥菜?是不可能有的。
④粥菜是不可能有的。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解答】①是双重否定句表示肯定的陈述句,并用“是……的”强调了语气。
②是一般陈述句,没有强调语气。
③“粥菜”单独提出来,一顿一答,起强调作用,突出包身工的饮食极端恶劣。
④是一般陈述句,表意平淡。
故选:A。
【点评】双重否定句,句子里前后连用两个否定副词,如“不……不”“不是不”“不能不”“不会不”等、“非……不”“没有……不”等格式。双重否定句即否定两次,表示肯定的意思。双重否定句语气比肯定句更为强烈,起到不容置疑的进一步的肯定效果,加强了肯定的效果。
二.填空题(共2小题)
7.夏衍(1900﹣1995),原名 沈端先 ,浙江省杭州市人,现代剧作家,曾经留学日本, 左翼作家联盟 发起人之一,解放后曾担任过文化部副部长,1994年被国务院授予“ 有杰出贡献电影艺术家 ”荣誉称号。代表作品有话剧剧本《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考验》等,并把小说茅盾小说《林家铺子》和鲁迅小说《祝福》改编为电影剧本。《包身工》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 报告文学 。
【解答】答案:
沈端先 左翼作家联盟 有杰出贡献电影艺术家 报告文学
【点评】文化常识需要积累内容:
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
(1)作家作品。包括:中国古代作家姓名、字、号、谥号、朝代、作品及作品集、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作品集的体例;中国现代当代作家姓名、籍贯、时代、作品及作品集、成名作、代表作、对作者及作品的评价;外国作家的姓名、国籍、时代、作品及作品集、成名作、代表作、文学流派、对作者及作品的评价。
(2)古代文化常识。如天文历法、地理、官职、科举礼仪、称谓名号等。
(3)文体知识与类别。包括古代文体知识及类别和现代文体知识及类别,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诗歌、散文、小说等。
8.报告文学,是文学体裁的一种, 散文 的一类,文艺通讯、速写、特写、采访报告等的总称,是文学创作中的“ 轻骑兵 ”。可以写人,可以写事,也可以写问题。因为它是“报告”,就要求所反映的是真人真事;又因为它是“文学”,就要求反映出来的真人真事是有典型性的,允许一定的艺术加工。其特点: 新闻性 、 文学性 、 真实性 。
【解答】答案:
散文 轻骑兵 新闻性、文学性、真实性
【点评】文化常识需要积累内容:
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
(1)作家作品。包括:中国古代作家姓名、字、号、谥号、朝代、作品及作品集、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作品集的体例;中国现代当代作家姓名、籍贯、时代、作品及作品集、成名作、代表作、对作者及作品的评价;外国作家的姓名、国籍、时代、作品及作品集、成名作、代表作、文学流派、对作者及作品的评价。
(2)古代文化常识。如天文历法、地理、官职、科举礼仪、称谓名号等。
(3)文体知识与类别。包括古代文体知识及类别和现代文体知识及类别,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诗歌、散文、小说等。
三.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9.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在一种特殊优惠的保护之下,吸收着廉价劳动力的滋养,在中国的东洋厂飞跃地庞大了。单就这福临路的东洋厂讲,光绪二十八年三井系的资本收买大纯纱厂而创立第一厂的时候,锭子还不到两万,可是三十年之后,他们已经有了六个纱厂,五个布厂,二十五万锭子,三千张布机,八千工人和一千二百万元的资本。美国一位作家索洛曾在一本书上说过,美国铁路的每一根枕木下面,都横卧着一个爱尔兰工人的尸首。那么,我也这样联想,东洋厂的每一个锭子上面都附托着一个中国奴隶的冤魂!
两粥一饭,十二小时工作,劳动强化,工房和老板家庭的义务服役,猪猡一般的生活,泥土一般的作践﹣﹣血肉造成的“机器”终究和钢铁造成的不一样,包身契上写明的三年期限,能够做满的不到三分之二。工作,工作,衰弱到不能走路还是工作,手脚像芦柴棒一般的瘦,身体像弓一样的弯,面色像死人一样的惨!咳着,喘着,淌着冷汗,还是被逼着在做工。
(1)第一段的前半部分列了大量的数据,对其作用的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C
A.从全文看,这是一段插叙材料,运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对带工老板对包身工的残酷剥削进行了揭露。
B.从全文看,这里是倒叙,运用了说明的表达方式,揭露了带工老板对包身工的残酷剥削。
C.从全文看,这是一段插叙材料,运用了说明的表达方式,揭露了帝国主义利用包身工获得了巨额利润,点明这是帝国主义对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工人的最残酷、最野蛮的剥削。
D.从全文看,这里是倒叙,运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揭露了帝国主义利用包身工获得了巨额利润,点明这是帝国主义对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工人的最残酷、最野蛮的剥削。
(2)对第一段中加横线句子的解说,最恰当的一项是 A
A.这里运用了类比的手法,指出了帝国主义的原始积累是建立在工人阶级的尸骨之上的,“尸首”“冤魂”等词语使得这种揭露更生动,更触目惊心。
B.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指出了帝国主义的原始积累是建立在工人阶级的尸骨之上的,“尸首”“冤魂”等词语使得这种揭露更生动,更触目惊心。
C.这里运用了类比的手法,指出了帝国主义的原始积累是建立在工人阶级的尸骨之上的,“尸首”“冤魂”等词语增添了文章的诗意。
D.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指出了帝国主义的原始积累是建立在工人阶级的尸骨之上的,“尸首”“冤魂”等词语增添了文章的诗意。
(3)对第二段文字表达效果的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D
A.这是一段整句,通过反复、排比、借代等修辞手法,概述了包身工一天的工作,形象地说明了包身工苦役般的繁重劳动,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罪恶制度的愤慨和对包身工的关切与同情。
B.这是一段散句,通过反复、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概述了包身工的工作,形象地说明了包身工苦役般的繁重劳动,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罪恶制度的愤慨和对包身工的关切与同情。
C.这是一段整散结合的话,通过反复、排比、借代等修辞手法,概述了包身工的工作,形象地说明了包身工苦役般的繁重劳动,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罪恶制度的愤慨和对包身工的关切与同情。
D.这是一段整散结合的话,通过反复、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概述了包身工一天的工作,形象地说明了包身工苦役般的繁重劳动,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罪恶制度的愤慨和对包身工的关切与同情。
【解答】(1)C.从全文看,这是一段插叙材料,补充了外国资本家对包身工残酷、野蛮的剥削事实,以及获得的巨大的利润。列举的大量数字,表明使用了说明的表达方式。
(2)A.作者由“美国枕木下面的尸首”推理出“东洋厂的锭子上的冤魂”,应是运用了类比的手法;“尸首”“冤魂”鲜明地揭露了帝国主义的罪行,毫无“诗意”可言。
(3)D.整句和散句,是就多个句子(或分句)组合在一起的时候,它的结构形式而言的。“整”和“散”都是指句子的结构形式。形式整齐匀称,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叫整句,对偶句、排比句、反复句都属于整句;形式不同,长短不一的,叫散句。这里有整有散,据此可排除AB两项;文段没使用借代的修辞手法,故排除C项。
答案:
(1)C
(2)A
(3)D
【点评】报告文学是一种在真人真事基础上塑造艺术形象,以文学手段及时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报告文学具有新闻及时性、纪实性的特征;但它不同于一般枯燥的历史记录,它具有文学性,需要用艺术的手法加以表现,以达到传神的目的。考生阅读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明确报告文学与其他文体的区别。2.联系特定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3.关注典型事件及细节。4.注意作者的评价性语言。5.注意报告文学常用的表现手法。报告文学的表现手法和一般记叙文相似,有首尾呼应、巧用修辞、详略得当、以小见大、对比衬托、烘托渲染、借景抒情等。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重建良善社会,得靠底层平民
杭州司机吴斌在驾驶大客车的过程中不幸被飞来的铁块砸中,但他以惊人的毅力停稳客车救了一车人的性命,自己却不治身亡。“最美司机”和前不久媒体报道的因救孩子而断腿的“最美女教师”等平民中的伟大人物,让我们在反思这个社会的冷漠和不信任的时候,觉得应该将重建良善社会的希望寄托在中国底层。
诚然,今天的世界,不论东方还是西方,人与人的纽带弱化,社会缺乏互信,这已成为世界通病。有人认为,权力与市场,严重腐蚀了今天的中国社会。笔者以为,我们中国底层普通市民之中,仍然存在传统的美德、责任与信赖的基础。上述事实也说明,中国社会底层存在广泛而深厚的良善社会基础。
有人将良善社会重建的重任寄予我们的知识阶层,笔者不敢苟同。北大教授钱理群直言,现行中国教育制度培养出一大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批判的是某些知识分子向权力奴颜婢膝的现状。这些年,教育制度过分注重知识灌输而忽视人格成长。钱教授这番话不能不让我们追问,在中国,如何恢复独立人格的价值、社会彼此信任这个更为根本性的问题。
数千年来,中国能屡遭入侵而不亡,这有赖士大夫阶级对中国主流价值的捍卫、传承。具有高度历史责任的中国知识阶层引领了近代历次革命。当年的知识阶层拥有“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和独立人格。
现代国家建立之后,知识阶层容易成为权力附庸、市场奴仆。国立大学成为培养知识权贵的基地。明治维新之后,东京大学成为培养官僚的学府。对此,一个来自地方的政治家创办了早稻田大学,他认为日本不能成为官的天下,应该成为民的天下。他决定在这个大学要培养两类人:一类是新闻记者,另一类是全国的村长。因为他认为,权力不能没有监督,国家不能没有基础。
今天中国面临一个重建良善社会的任务,我们应把希望寄托于普通公众,把更多的精力、热情投放在基层。我们重塑中国地方,应该从中国的传统之中汲取养分,培养公共精神。在这个方面现代社会资本理论值得参考。
什么是社会资本?美国政治社会学家罗伯特 普特南认为,社会资本是指社会组织的特征,如核心价值观、规范、社会信任及社会网络。这些因素共同促进人们的互利协调、合作。他认为,社会资本其实就是一种道德资源。一个有效的政府,一个良好的教育系统、一个快速发展的经济体、一个很低的犯罪率,都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这个社会的普遍信任、合作与广泛参与。怎样恢复、重建现代社会的社会资本?答案是推动民众发扬真诚合作的公共精神。
迄今为止,中国改革取得的成就,是汲取了各个地方发展的经验。今天我们面临新一轮更大更艰巨的改革,这场改革需要建立在一个全新的社会基础之上。我们如要发挥地方活力,必须在基层培养类似吴斌这种具有公共精神的市民。一个人具有公共精神,则意味着他并没有把自己作为一个孤立的个人,而是把自己认同于一个与他者联系在一起的共同整体,以维护和实现共同的利益、价值和秩序。只有这样的人多起来,那么这时候才再度回归合作、互信、互助的社会。
(节选自《环球时报》)
(1)下列有关“社会资本”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罗伯特认为,社会资本是指社会组织的特征,如核心价值观、规范、社会信任及社会网络。
B.社会资本的核心价值观、规范、社会信任及社会网络等因素共同促进人们的互利合作。
C.社会资本就是一个有效的政府,一个良好的教育系统、一个快速发展的经济体、一个很低的犯罪率。
D.本文作者认为,恢复和重建现代社会的社会资本必须要推动民众发扬真诚合作的公共精神。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B
A.“最美司机”吴斌和“最美女教师”张丽莉的典型事例充分说明重建良善社会的希望应该寄托在中国底层。
B.知识阶层之所以不能承担重建良善社会的重任,是因为知识分子缺乏责任感,并习惯于权力奴颜婢膝。
C.只有具有公共精神的人多起来,这个社会才有希望,我们才会看到一个回归合作、互信互助的社会。
D.中国的改革取得了成绩,是因为汲取了各个地方发展的经验。重建良善社会,需要有全新的社会基础。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北大教授钱理群认为,现行中国教育制度忽视人格成长,培养出一大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B.中国知识分子阶层拥有“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和独立人格,捍卫和传承了中国的主流价值。
C.早稻田大学的创办者希望能为日本培育出权力监督的火种和基层行政人员,以便制约官僚、权贵。
D.一个具有公共精神的人,往往把个人置于整体中,维护和实现共同的利益、价值和秩序。
【解答】(1)C.社会资本是社会组织的特征,是中性概念,故该项的表述与文意不符。原文第七段为“什么是社会资本?美国政治社会学家罗伯特 普特南认为,社会资本是指社会组织的特征。”
(2)B.“习惯于权力奴颜婢膝”错,原文第三段说的是“他批判的是某些知识分子向权力奴颜婢膝的现状”。
(3)B.“中国知识分子阶层”错误,原文第四段说的是“当年的知识阶层”。
答案:
(1)C
(2)B
(3)B
【点评】选择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在考题设置选项时,往往具有迷惑性,仅仅是理清了文章思路还不够,只有掌握了命题的设错规律,才能更准确地识破选项陷阱,排除错项。因此了解错误选项的设置方法,是提高答题准确率的关键。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