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0张PPT)
答司马谏议书
王安石
学习目标
1、理解作者,疏通文意。
2、积累掌握本课的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
3、了解驳论文的常识,学习驳论文写法。
邓小平是“中国二十一世纪改革家”,而北宋也造就了一位改革家,那就是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改革家”----王安石.
本文选自《王临川集》。王安石,字介甫,晚年号半山,临川人(江西省),曾被封为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卒谥文(古代历史中,谥号为“文”是一种特殊的荣誉),又称王文公。
他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两次出任宰相,坚持推行变法,世称王安石变法。列宁称他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王安石又是著名的文学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在诗、词、散文等方面都有独特的成就,他主张为文应“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中国有“诗言志”传统)他的著作有《临川先生文集》、《王荆公诗文集》。
作家作品
写作背景:
北宋中期,社会矛盾尖锐。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实行变法,力图通过整军理财以求富国强兵。新法的实行,抑制了大官僚大地主和豪强的特权,激起既得利益者的强烈反对。第二年,保守派代表人物司马光给王安石写了一封三千三百多字的信,列举了新法的弊端,要他放弃新法,恢复了旧制。
王安石以此信作答,信中逐条驳斥对方对新法的责难,批判了士大夫因循守旧、苟且偷安、不恤国事的保守思想,表示了坚定不移地推行新法的决心。
按土地多少收税
内容
目的
青苗法
政府低息贷款
农田水利法
开垦荒地 兴修水利
免役法
以钱代役
方田均税法
措施
市易法
设市易务 稳定市场
均输法
就贱就近采购物资
“理财为方今先急”
“理财以农事为先”
富国之法
1、为了改变积贫局面
2、调整国家、地主与农民的关系,
3、发展生产
文体辨析
1、 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就是书信的意思。
2、古人写信,多有题目,说明是写给谁的。信题多为“报……书”、“与……书”、“上……书”、“答……书”等等,
如:《报任安书》(司马迁)、《与妻书》(林觉民)、《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答司马谏议书》 。
本文是书信体文章的典范之作
“答”即“答复、回复”之意。
“谏议”则指的是“谏议大夫”这个官职。
“答司马谏议书”要作“回复谏议大夫司马光的信”来理解。
解题:
王安石与司马光共事多年,私交不错,只是政见每每不合。这篇文章既要照顾到友情又要摆明事实,因而作者采用了寓柔于刚的表达方法,措辞委婉,但在变法原则上寸步不让,形成了独特的语言风格:据理力驳而不失委婉,于平和中显出夺人的气势。
本文是一篇书信体的驳论文
强(qiǎnɡ)聒(ɡuō)
怨谤(bàng) 难(nàn)壬人
胥(xū)(xù)怨 盘庚(gēng)
改其度(dù) 度(duó)义
不恤 (xù)
会晤(wù)
读准红色的字
第一段:交代写信的缘由和目的。(因为二人之间有分歧,所以写信表明自己的立场和态度)
第二段:针对司马光信中所指责的实施新法的弊端逐一驳斥,表明自己坚持变法的立场。
第三段:分析反对派对新法声势汹汹、怨恨、诽谤的原因,并表示对士大夫不恤国事、苟且偷安、墨守成规等保守思想的不满。
第四段:书信常规的结束语。
整体感知
答司马谏议书
分析原因
书信常规的结尾
交代写信的缘由
驳斥谬论
结构图:
针锋相对
态度坚决
第一段:
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昨日承蒙赐教,我私下以为跟君实您相处,彼此交往相处的时间已经很长了,而议论问题常常看法不一致,这是因为我们彼此所持的政治主张多有不同的缘故。
某:古人在信稿上用“某”,代替自己的名。
窃:我私下,谦词。
每:往往,常常。
游:交往
蒙教:承蒙赐教
术:方术,方法,这里指政治主张。
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覆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谅解
见察:被谅解 ,见+动词,表被动谅
强聒:强作解说。 聒,喧扰,嘈杂,这里指多话。
上报:回封信
视遇:对待谅
重:又
具道所以:详细说明这样做的理由谅
反覆:指书信往来。
见恕:原谅我。见,在这里相当于代词“我”
译:即使我强做解释,最终也一定不会被您所谅解,所以只简略的给您回封信,不再一一加以辩解了。可是又想到您以厚遇待我,在书信往来时不宜草率失礼,所以今天我详细地说明自己这样做的理由,希望您或许能原谅我。
品读第一段
第一段:交代写信的缘由和目的。(因为二人之间有分歧,所以写信表明自己的立场和态度)
概括第一段的主要内容:
第二段: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
大凡读书人所争论的,最主要的是名义和实际是否相符的问题。如果名和实的关系明确了,那么天下的道理也就可以认识清楚了。现在您用来指教我的,是说侵夺官利职权,无端惹事生非,与民争夺财利,拒绝旁人劝告,因而招致天下的怨恨和指责。
名实:名义和实际
儒者:这里指读书人。
侵官:侵犯官员的职权。
征利:与民争利。
以致:因而招致。
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举:施行,推行。
修之于朝廷:在朝廷上讨论修改。状语后置
难:责难。
辟:驳斥,抨击。
固前知:本来事先就知道。
壬人:善以巧言献媚的人。壬:“佞”的假借字
我却认为接受皇上的命令,议订法令制度,又在朝廷上修正、决定,用来交给主管官署去执行,不算是“侵官”。
实行先王的政治主张,用以兴利除弊,不能算是惹事生非;
替国家整理财政,不能算是与民争夺财利;
至于怨恨诽谤的很多,那是本来早就该料到会这样的。
排除不正确的言论,批驳巧言谄媚的坏人,这不算“拒谏”。
怨诽之多:定语后置句
品读第二段
针对司马光信中所指责的实施新法的弊端逐一驳斥,表明自己坚持变法的立场。
概括第二段的主要内容:
想一想,议一议
1、第一、二句为何要先说“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
2、对于“致怨谤”这一点,王安石根本没有批驳,是
他无话可说吗?为什么?
提出辩别是非的原则,提供推理的前提。
不是,因为王安石事先已经预知会有这样的情况,所以认为根本不值得驳斥。
第二段层次提纲
批驳谬论
1、提供推理前提(原则)
(论证的立足点)
2、摆出对方观点
3、逐一驳前四种说法
4、指出无须驳“致怨谤”
针锋相对无所畏惧
可按此思路背诵
第三段;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
士大夫们多已不关心国家大事,附合流俗,讨众人的欢心为好,皇上却要改变这种情况,而没有考虑敌人之众多,想出力帮助皇上跟他们相对抗,那他们怎么会不大吵大闹呢?
恤:忧虑,顾念。
汹汹然:大吵大闹的样子。
何为:为何,宾语前置句
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duó)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翻译:盘庚迁都的时候,怨恨反对的是百姓,不仅仅是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因为怨恨就改变他的计划,这是由于他考虑这样做适宜,然后采取行动,认定做的对,看不出有什么可后悔的缘故
度:估计,考虑。
特:仅仅。
是:认定做得对。
度:计划。
胥:相与。
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假如您责备我在位的时间长了,却未能帮助皇上大有作为,以造福于百姓,那么我知罪了;假如要说今天应当什么事也不做,只要默守前人的陈规旧法就行,那就不是我所敢领教的了。
知:领教。
膏泽斯民:施恩泽给这些人民。膏泽,名词用作动词
事事:做事。前一“事”字是动词,后一“事”字是名词。
守:墨守。
品读第三段
分析反对派对新法声势汹汹、怨恨、诽谤的原因,并表示对士大夫不恤国事、苟且偷安、墨守成规等保守思想的不满。
概括第三段的主要内容:
品读第三段
思一思,议一议
1、士大夫现状如何?为何要突出其“汹汹然”?
2、“盘庚西迁”使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1)不恤国事,苟且偷安,墨守成规;
(2)反衬王安石无所畏惧的政治家胆略,使批驳更
有针对性
事实论证,以古论今
3.作者引用“盘庚迁都”这一历史典故的意图是什么?
作者引用“盘庚迁都”的历史典故意在表明自己坚持变法的决心决不动摇。
4、从文中看,王安石为什么要进行这场变法?
(1)人——“习于苟且”
(2)士大夫——“不恤国事”
“同俗自媚于众”
(3)上—— “欲变此”
5、王安石认为出现“怨诽之多”的原因是什么?
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
欲出力助上以抗之
6、王安石对变法持怎样的态度?文中哪些语句集中体现了他的这种态度?
坚持变法,义无反顾。
“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第三段层次提纲
分析原因
1、指出士大夫的现状
2、举“盘庚西迁”的史实论证
3、以退为进反驳
态度坚决措辞委婉
可按此思路背诵
第四段:书信常规的结束语。
第四段:
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无由:没有机会。
不任:不胜。
没有缘由见面,内心不胜仰慕至极。(这是古代书信的套语)
区区:拳拳,专诚、恳挚的意思。
文章主题:
本文是书信体驳论文。王安石的说理文见识高超、论辩犀利。
全文立论的论点是针对司马光认为新法“侵官、生事、征利、拒谏、致怨”的指责,指出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从而说明变法是正确的。司马光的攻击名实不符,全是谬论。文章逐条驳斥马司光的谬论,揭露出他们保守、腐朽的本质,表示出作者坚持改革,绝不为流言俗语所动的决心。
生事
征利
辟邪说 难壬人
举先王之
政以兴利除弊
为天下 理财
受命于人主
修之于朝廷
授之于有司
拒谏
侵官
致谤
怨诽之多,
前知其如此
作者重点批驳对方的什么观点?这样批驳有什么好处?
“(变法)以致天下怨谤也”(致谤)
抓住要点、驳倒要点,司马光信中其他的细支末节也就不攻自破。言简意明,要言不烦,理足气盛,毫不枝蔓。
写作特点
第一,行文简洁,结构严谨,没有枝蔓。
第二,论证方法多样。
1)直接反驳,如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
2)举出根据进行反驳,如“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 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
3)举出史实进行反驳,举出历史的事实来进行反驳。
第三,气势磅礴,寓刚于柔。
1)立足于理,理足则气势。
2)擅于排比,连用排比驳斥对方,则势如破竹,无可阻挡。
认知此文寓刚于柔的特点。本文观点鲜明,态度决绝,但措辞委婉得体,具有寓刚于柔的特色。如第二段中,“至于怨谤之多”,先用“固前知其如此也”一句接住,是退;然后“人习于苟且”数句对这种怨谤作出深刻的剖析,是进。一退一进之间形成跌宕,也就形成了全文的委婉文气,但委婉中又含有刚气,含有锋芒。这固然是由于书信体格式的需要,也出于朋友之间的情意,但更是源于王安石作为一个政治家的坦荡胸怀和高度自信。
拓展·延伸
议论文从论证方式看,一般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
(1)立论
立论是对一定的事件或问题从正面阐述作者的见解和主张的论证方法。
(2)驳论
驳论是就一定的事件和问题发表议论,揭露和驳斥错误的、反动的见解或主张。
驳斥错误的、反动的论点有三种形式:
①直接驳斥对方的论点。先举出对方的荒谬论点,然后用正确的道理和确凿的事实直接加以驳斥,揭示出谎言同事实、谬论与真理之间的矛盾。有的文章,首先证明与论敌的论点相对立的论点是正确的,以此来证明论敌的论点是错误的。
②通过批驳对方的论据来驳倒对方的论点。论据是论点的根据,是证明论点的。错误和反动的论点,往往是建立在虚假的论据之上的,论据驳倒了,论点也就站不住脚了。
③通过批驳对方的论证过程的谬误(驳其论证)来驳倒对方的论点。驳倒了它的论证中关键问题,也就把谬论驳倒了。
驳论文的驳法有三种:反驳论点、反驳论据、反驳论证。
【2017年高考浙江卷】归谬法是指为反对错误观点,先假设这个观点是正确的,由此推论得出荒谬结论的论证方法。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一句话。要求:符合归谬逻辑,句式基本一致,语言简洁明了。
例句:如果作品水平越高,知音越少,那么谁也不懂的东西就是世界上的绝作了。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九月二十五日
课堂练习:
1、“不恤国事”中的“恤”字,其意思是: ( )
A)忧愁 B)顾念
C)怜悯 D)单薄
B
2、下列各项中“度”字的读音与“度义而后动”中相同的有: ( )
A)以己度人
B)审时度势
C)豁达大度
D)置之度外
A、B
3、下列句中加点字词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以致天下怨谤也 致:招致
B、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 以谓:认为。
C、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 举:列举。
D、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 特:仅仅。
C
4、下列句中加点的“见”字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 )
A、今君实所以见教者
B、冀君实或见恕也
C、终必不蒙见察
D、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D
5、选出与“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中“某”指代的人称相同的一项 : ( )
A、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B、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C、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D、盖余所至,比其好游者不能十一
D
积累文言知识
第一组
1、不复一一自辨
2、不宜卤莽
3、故略上报
4、于反覆不宜卤莽
5、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
6、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
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
7、故略上报
8、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
“辨”同“辩”,分辩
“卤”同“鲁”,鲁莽
古:回信/今:向上级报告
(古:指书信往返/今:重复再三;翻来覆去。)
声势盛大或凶猛
动词,顾念,忧虑
动词,体恤,怜悯
副词,简略,简单
交往
私下
第二组
1、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
度义而后动
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
宁信度,无自信也
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
2、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操童子业,久不售
大王来何操
3、辟邪说,难壬人
4、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名词,计划
动词,考虑
名词 制度
名词,计量长短的尺码
动词 谱写
持
动词,从事
拿,持
缘故
批驳
排斥
本来
方法 主张
适宜
第三组
1、重念蒙君实视遇厚
宽厚而爱人
刀刃者无厚
2、终必不蒙见察
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冀君实或见恕也
3、 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则非某之所敢知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动词,优待
形容词,忠厚
名词,厚度
表被动
认为正确 看见
加在动词前,称代自己
预先 知道料想
知道,这里是领教的意思
名词,同“智”,见识
理解
本来
第四组
1、于反覆不宜卤莽
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
以授之于有司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
同俗自媚于众为善
2、不为侵官
为天下理财
同俗自媚于众为善
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
未能助上大有为
介词,在
介词,从
介词,给
介词,表对象
介词,向
wéi,动词,是
wèi,介词,替,给
wéi,动词,当作
wèi,介词,因为
wéi,名词,作为
第五组
1、以致天下怨谤也
以授之于有司
以兴利除弊
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
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
以膏泽斯民
2、冀君实或见恕也
3、胥怨者民也
4、而某……,欲出力助上以抗之
连词,表结果,因而
连词,表顺承
连词,表目的,来,以便
介词,把
介词,因为
连词,表目的,来
动词,希望
副词,相互
对抗
动词,招致
第六组
1、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
2、昨日蒙教
3、尤在名实
4、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
5、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
6、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
7、不为侵官
8、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
9、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副词,仅仅
特别,尤其
求
以为 认为
修正
是
施行 兴办
缘由
不胜
敬辞,承蒙
谦辞 区区之心
极
第七组
1、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
2、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
3、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2、终必不蒙见察
3、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
4、以谓受命于人主
5、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
名作动 办,做
名作动 施加恩惠
“……也”表判断
“见”表被动
状语后置句
状语后置句
(“何”作“为”的宾语,前置,应为“为何”,是宾语前置句)
第八组
1、有司:因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有司”;但“有司”并不是某个具体的部门,而是泛指官吏。
2、古代常用谦称
(4)晚生:旧时对前辈称己的谦辞。
(7)不敏:古人称自己不聪明,不敏捷,故自谦“不敏”。
(8)在下:自称的谦辞。古时坐席,尊长在上座,所以自称在下。
名句默写
1、 《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对司马光来信中给自己因变法而冠以“生事”罪名加以反驳的句是: ,
, 。
2、对冠以“征利”罪名加以反驳的句是: , 。
3、对冠以“拒谏”罪名加以反驳的句是: , ,
。
4、文章开门见山直接点明二人政治上不投合的原因所在的两句是: , 。
5、 , ,可以说是王安石的行事准则,也是历史上一切改革家刚决精神的概括。
6、作者以 , ,为论证立足点,分别对保守派的谬论驳斥,表明坚持变法的立场。
默写答案:
1.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
2.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
3.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
4.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5.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6.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
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完成《学习评价作业》。
3、整理归纳本课文言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