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浙江中考科学一轮复习(基础版)第1讲 生物的分类(课件 4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浙江中考科学一轮复习(基础版)第1讲 生物的分类(课件 4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1-15 09:5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9张PPT)
2023浙江中考科学一轮复习(基础版)
第1讲 生物的分类
课前练习
1.(2022,台州)在台州首次发现的中国瘰螈(如图),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山溪石头间,用皮肤、口腔黏膜和肺囊呼吸。据此判断中国瘰螈属于( )
A.鱼类
B.两栖类
C.鸟类
D.哺乳类
B
2.(2020,绍兴)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只能通过a调节亮度
B.图乙中的②是在使用低倍镜观察
C.丙中的b为毛细血管
D.图丙中为使b移到视野中央,载玻片需向下移
C
3.(2022,台州)利用水滴、放大镜、平面镜、透明玻璃杯和可调支架等制作了一台“水滴显微镜”(如图甲)。调节支架高度,适当调整标本、水滴和放大镜三者之间的距离,可实现与图乙所示光学显微镜相似的成像效果。
(1)水滴相当于光学显微镜结构中的______镜。
(2)上下调整支架的高度相当于调节图乙所示光学显微镜的______(填结构编号)。
(3)写出一种能改变水滴显微镜放大倍数的方法: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更换不同放
大倍数的放大镜(或“更换水滴”、“调节标本、水滴和放大镜
三者之间的距离”等)
知识点1 生物与非生物(七上教材P34)
1.生物的基本特征主要有:①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________构成的;②能进行新陈代谢;③能生长、发育和繁殖后代;④对外界刺激能作出反应;⑤能遗传和__________;⑥能适应并影响环境。其最基本的特征是能进行_____________。
2.生物与非生物的判断:看是否满足生物的六大基本特征,若同时满足则属于生物,若不满足某一特征,则不属于生物。
注意:生物与非生物的根本区别是生物可以进行新陈代谢,而不是是否会动、会变大等,新陈代谢是生物的最基本特征。
【备考补充】生物与非生物的根本区别是有无生命。
细胞
变异
新陈代谢
1.(2022,德阳)含羞草受到人手指的触碰后,叶子会合拢,这一现象体现的生物特征是( )
A.生活需要营养
B.能生长繁殖
C.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具有遗传变异的特性
C
知识点2 放大镜和显微镜(七上教材P40)
1.放大镜:用于观察蜗牛等小动物的形态和特征。
2.显微镜
(1)适用范围:观察微小的生物或细胞等的形态结构。如: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结构,观察小金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等。
(2)显微镜的结构(如图)。
(3)显微镜的使用
①取镜:一手握住镜臂,另一手托住镜座。
②安放:安放时,要使镜筒朝前,镜臂朝后,放在实验者前方略偏______的地方,便于左眼观察,右眼同时睁开便于绘图。
③对光:转动物镜转换器,使____________正对通光孔;转动遮光器,使______________正对通光孔;左眼看目镜,右眼睁开,调节______________,直至视野里看到明亮的圆形光斑为止。

低倍物镜
较大的光圈
反光镜
④调焦:观察前,先调节______________,使镜筒下降接近玻片,此时眼睛注视____________, 防止压碎玻片。观察时,左眼看目镜,反向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慢上升,当看到物像时,再调节______________,直至看清物像为止。
⑤观察记录:双眼同时睁开,用左眼观察目镜,右眼以便及时记录观察结果。
(4)观察时由低倍镜换高倍镜的顺序
①移动玻片,将要观察的对象移至视野中央;
②转动物镜转换器,使高倍镜对准通光孔(低倍镜换高倍镜后,视野会变暗);
粗准焦螺旋
物镜
细准焦螺旋
(5)显微镜相关知识补充
①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有螺纹)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显微镜放大的是长度和宽度,而不是面积)。
②显微镜的成像规律:倒立放大的虚像。
例如b―→q(上下左右都颠倒,即将原物体旋转180°即可)。
③显微镜中污物可能存在的位置: 物镜、目镜、装片。
④移动标本时:物像偏什么方向,装片向什么方向移动。
⑤放大倍数越高,视野范围_______,看到的细胞数________,单个细胞越大,视野越暗。
越少
越少
2.如图是使用显微镜过程中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的操作图示,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C
3.(2021,绍兴)下图是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操作中的4个步骤,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④①②③   B.②①④③
C.①④②③ D.①②④③
C
【方法与规律】
对光时“三转一看”:
转动转换器,转动遮光器,转动反光镜,直到看到一个明亮的圆形光斑为宜。
观察时“三先三后”:
先低后高——先用低倍镜,后用高倍镜;
先降后升——先降镜筒(眼睛看物镜与装片距离),后升镜筒(眼睛看目镜);
先粗后细——先用粗准焦螺旋,后用细准焦螺旋。
4.(2022,丽水)2021年12月9日,小科观看了“天宫课堂”中心肌细胞的展示,他想进一步认识其结构,用显微镜观察心肌细胞永久装片,看到如图甲的图像,要得到图乙需调节的结构是
( )
A.反光镜
B.物镜转换器
C.粗准焦螺旋
D.细准焦螺旋
D
知识点3 生物的分类(七上教材P56)
1.分类方法:以生物的____________、生活习性以及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等为依据进行分类,并根据它们之间的差异大小,由高到低分为七个等级。
形态结构
2.二歧分类检索表
常用的一种检索表,这种检索表把同一类别的生物,根据一对或几对____________的区别,分成相对应的________分支。接着,根据另一对或几对相对性状,把上面的每个分支再分成相对应的两个分支,如此逐级排列下去,直到编制出包括全部生物类群的分类检索表。
相对性状
两个
5.生物检索表常用来鉴定生物的种类。请利用这张简单的“脊椎动物检索表”,鉴定出下列动物中属于S类的是( )
A.眼镜蛇   B.鸡   C.青蛙   D.长颈鹿
D
知识点4 常见动物的分类及特征(七上教材P56)
1.分类依据:动物体内有无________________。
2.各种动物的特征(根据形态特征不同进行分类)
(1)脊椎动物的分类
脊椎骨(脊柱)
种类 共同特征 生活环境 生殖方式 体温 呼吸器官
------ 体内有一条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 终生生活在水中 卵生
------
鳃 金鱼、泥鳅等
两栖类 幼体水生,成体两栖 幼体:鳃;成体:肺和皮肤 青蛙、大鲵等
------ 可陆生,陆上产卵 肺 龟、蛇等
鸟类 飞翔生活 恒定 鸽子、鸡等
------ 分布广泛 胎生、哺乳 兔、牛等
(2)无脊椎动物的分类
单细胞
腔肠
单细胞构成 ______动物 草履虫、变形虫等
多细胞构成 有口、无肛门 身体辐射对称 ____动物 水螅、水母、珊瑚虫等
身体扁平、两侧对称 ____动物 涡虫等
有口、有肛门 身体长或薄 身体不分节 ____动物 蛔虫、钩虫等
身体分节 ____动物 蚯蚓、水蛭等
身体非长或非薄 大多数有贝壳 ____动物 蜗牛、乌贼等
无贝壳 ____动物 蜜蜂、蜈蚣等
____动物 海星、海胆等
线形
环节
软体
节肢
棘皮
扁形
6.(2022,陕西)西西的弟弟在农田中发现了一只小动物(如图)。西西想了解该动物的特征和结构等知识,应该查阅
( )
A.   B.
C. D.
D
7.(2022,泰安)如图中动物是海生毛虫,身体由许多相似的体节构成,体节上有疣足,用来游泳和爬行。该动物属于( )
A.环节动物
B.节肢动物
C.线形动物
D.扁形动物
A
知识点5 常见植物的分类及特征(七上教材P69)
1.分类依据
2.植物的主要分类及其特征
(1)孢子植物

孢子
种类 藻类 苔藓类 蕨类
结构 无根、茎、叶,无输导组织 有茎、叶;无真正的根,有假根;无输导组织 ①______根、茎、叶,有输导组织
生殖方式 分裂生殖或孢子生殖 ②________生殖
生活环境 池塘、海洋 树干、墙头等 树林、田野、河流等
举例 单细胞:衣藻、小球藻多细胞:紫菜、海带 葫芦藓、地钱 肾蕨、卷柏
(2)种子植物(被子植物是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植物)
没有

种类 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
结构 种子裸露,①______果皮包被 种子外②______果皮包被
生殖方式 ③________生殖
举例 松、杉、银杏、苏铁等 单子叶植物:小麦、玉米、水稻等双子叶植物:大豆、花生、枇杷等
种子
8.(2022,金华)植物豆腐柴,其叶子是制作金华特色小吃“观音豆腐”的主要原料,豆腐柴一般生长在山坡、溪沟两侧的灌丛中,四月发芽,五月开花结果。豆腐柴所属的植物种类是( )
A.苔藓植物  
B.蕨类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
D
9.(2021,杭州)生物分类需要明确的分类依据。若按有无种子作为分类依据,下述植物分类结果正确的是( )
A.一类是松树和水稻,另一类是苔藓和蕨类
B.一类是松树和蕨类,另一类是苔藓和西瓜
C.一类是西瓜和苔藓,另一类是海带和蕨类
D.一类是水稻和蕨类,另一类是海带和松树
A
知识点5 常见微生物的分类及特征(七下教材P33)
1.分类依据
2.微生物
(1)细菌:细菌主要由细胞壁、____________、细胞质和含有遗传物质的核区等部分构成,有的细菌还有荚膜、鞭毛等特殊结构,为单细胞原核生物。细菌体内无____________,一般要依赖有机物生活。根据形状分为三类,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细胞膜
叶绿体
球菌
杆菌
螺旋菌
(2)真菌:单细胞或多细胞异养________微生物,主要有三类,即酵母菌、霉菌、食用菌。酵母菌是常见的__________真菌,被广泛应用于________和________。常见的霉菌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两部分组成,没有细胞结构,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
真核
单细胞
发面
酿酒
根霉
青霉
曲霉
10.如图所示为4种微生物的分类图及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请你按分类表逐一分类,写出图中对应的生物名称:
①__________,④________ 。
(2)图中细菌在细胞结构上不同于酵母菌的突出特点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所示酵母菌的生殖方式为____________;细菌的生殖方式为____________。
(4)真菌与绿色植物在营养方式上的差异,主要原因是真菌细胞缺乏____________(填写细胞结构)。
酵母菌
没有
成形的细胞核
出芽生殖
分裂生殖
叶绿体
病毒
显微镜的使用
熟练掌握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要理解显微镜放大倍数与视野亮暗的关系。
【例1】 请回答下列与显微镜的使用有关的问题。
(1)使用显微镜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A.取镜和安放 B.对光 C.观察 D.放置玻片标本 E.整理实验台
ABDCE
(2)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临时装片时,若是在昏暗的实验室里,应选用如图1中的[⑦]________(填“平面”或“凹面”)反光镜,同时使用[⑥]中的______(填“大”或“小”)光圈,对光成功的标志是通过目镜看到__________________。
(3)图1中,长度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的是______(填序号),观察玻片标本时,转动图1中的______(填序号),使镜筒缓慢下降,直到物镜接近标本为止。此时,眼睛一定要从________(填“正面”或“侧面”)看着物镜。
凹面

明亮的圆形视野


侧面
(4)如图2为显微镜中的两个视野,当视野①转到视野②时,操作显微镜的正确操作是______。
A.转动反光镜,选择平面镜
B.转动反光镜,选择凹面镜
C.向右下方移动玻片标本
D.向左上方移动玻片标本
(5)视野中发现一污点,转动转换器后该污点仍然存在,移动装片时污点位置不变,则该污点最可能位于________上。
D
目镜
1.显微镜是生物学
研究中常用的观察仪器,它能
帮助我们观察到肉眼无法看到
的细微结构。如图是显微镜结
构和镜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转动c可使物像更加清晰
B.视野最亮的镜头组合是①和③
C.观察时,视野中的异物一定位于a或e上
D.对光时,应转动d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A
生物的分类
生物分类必须依据一定的标准,标准不同分类结果也是不同的。分类可以逐级进行,产生不同的等级。熟悉常见生物类群的特征可帮助较快地找出共同点,从而确定分类的标准。
【例2】 校园里植物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如图甲是同学们根据校园中几种常见植物的叶片的特征编成的检索表,图乙是拍摄的植物叶片图片:
(1)若图乙中的A代表的植物是桂花,则方框中应补全的分类特征是______________。
(2)根据检索表,可以知道图乙中的C所代表的植物是________。
叶边缘有齿
茶花
2.(2022,广安)小凡在公园中发现树木挂有标牌,这是专家依据一定的特征对树木进行的分类。下列关于生物分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分类时一般把生物的生活习性、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等作为依据
B.在被子植物的分类中,花、果实和种子往往是分类的主要依据
C.“界”是最大的一级分类单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D.生物的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少
D
动植物类群的特点
脊椎动物主要分为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哺乳类、鸟类,植物主要分为藻类、苔藓类、蕨类(孢子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种子植物)。熟悉各类动植物的基本特征即可解题。
【例3】 (2021,台州)台州沿海滩涂上有一种有趣的鱼——弹涂鱼,如图。因其能在滩涂上跳跃,所以又叫“跳跳鱼”。它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在陆地上生活的时间比水中还长。
(1)分类学上把弹涂鱼归为鱼类,主要是因为它用______呼吸,用鳍运动。

(2)大部分鱼类如果离开了水很快就会缺氧窒息而死。而弹涂鱼却能较长时间在滩涂上生活。弹涂鱼的下列结构特征能支持其在滩涂上生活的是__________。
A.胸鳍发达,能支撑起身体,帮助爬行和跳跃
B.鳃所在的鳃腔空间很大,能够储存水分和空气
C.皮肤极薄且布满血管,能直接与空气进行气体交换
ABC
3.浙江某地发现了号称植物界“大熊猫”的中华水韭,其株高15~30厘米,根茎肉质、块状,叶多汁、鲜绿色、线形,孢子囊椭圆形。中华水韭属于( )
A.被子植物
B.裸子植物
C.蕨类植物
D.苔藓植物
C
【例】据报道,长江“十年禁渔”全面实施,生物多样性退化趋势初步得到遏制。
(1)如图是小乐对江豚、白鳍豚、中华鲟和扬子鳄等长江流域的珍稀物种编制的二歧分类检索表。其中,A是__________;若C是白鳍豚,则3a处填写内容是__________。
(2)白鳍豚和江豚都用肺呼吸、胎生哺乳;从分类等级上看,白鳍豚和江豚都属于脊椎动物中的________纲。
扬子鳄
嘴狭长
哺乳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