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鲁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微项目 《以青岛为例论证重污染天气“汽车限行”的合理性》(26张)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鲁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微项目 《以青岛为例论证重污染天气“汽车限行”的合理性》(26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6.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1-15 17:51: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以青岛为例论证
学科:化学
年级:高一年级
上/下册:上册
教材版本:鲁科版必修1
微项目
论证重污染天气“汽车限行”的合理性
青岛市社会性科学议题
论证重污染天气“汽车限行”的合理性
以青岛为例
学业要求 核心素养
1.能够综合应用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及转化关系探讨相关的社会性科学议题。 2.在寻求证据支持观点的过程中,能够综合运用信息查找、问卷调查、访谈等多种方法获得必要资料;能够对资料进行加工分析,依据观点、证据和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有条理的阐述。 3.能够从科学、环境、经济、社会等多个方面,权衡不同观点的利与弊,有依据地作出决策。 1.通过该微项目,论证重污染天气“汽车限行”的合理性,发展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2.通过认识氮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发展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3.通过对证据的寻找,发展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任务一】科学论证议题:提出论据
活动1:双方陈词各3min内,自由质询2min。
支持限行 反对限行
(1)汽车发动加重NOX排放。
(2)汽车内缓解NO污染的技术手段。
(3)试分析副反应增加NH3排放的可能原因。
(4)气态前体物到二次颗粒物的转化。
【任务三】环境角度科学论证议题:知识梳理
【任务二】应用价类二维模型解释汽车技术问题
问题组2:分析以下过程中氮及其化合物的转化路线。
化学方程式
(1)汽车发动机中N的转化:发动加重NOX的排放。
初中物理:汽车发动机原理
N2+O2 = 2NO
2NO+O2 = 2NO2 (少量)
副反应产生大量NOX
【任务三】科学论证议题:梳理环境论据
【任务二】应用价类二维模型解释汽车技术问题
高温
【任务四】听证代表陈述:环境角度
(2)三元催化转化器中N的转化:缓解NO污染的技术手段。
【任务三】环境角度科学论证议题:知识梳理
化学方程式
【任务二】应用价类二维模型解释汽车技术问题
2NO+2CO = N2+2CO2
催化剂
19.7.1
提前实施国六标准
还原剂
化合价角度猜想原因
【任务四】听证代表陈述:环境角度
(3)三元催化转化器中N的转化:副反应增加NH3排放的可能原因。
【任务三】环境角度科学论证议题:知识梳理
【任务二】应用价类二维模型解释汽车技术问题
还原剂
NO被过度还原
高温
高温
高温
可能的转化路线 NO NH4NO3
NH3 NH4+
(4) NO 、NH3 排入空气后的转化:转化为NO3- 、NH4+ ,形成雾霾。
气态前体物转化为二次颗粒物
【任务三】环境角度科学论证议题:知识梳理
【任务二】应用价类二维模型解释汽车技术问题
2NO+O2 = 2NO2
3NO2+H2O = 2HNO3+NO
HNO3+ NH3 = NH4NO3
NH3 + H2O = NH3·H2O
2NH3·H2O+ SO3 = (NH4)2SO4 + H2O
【总结1】先聚焦主要矛盾 后发散至大局观
(1)证据推理结果:限行政策对缓解重污染天气有利吗?
(2)大局观的考虑:你怎样理解青岛市政府不限行的决策?
缓解道路交通压力
【任务四】总结
【总结1】先聚焦主要矛盾 后发散至大局观
推动交通强国战略
助力打造山东半岛城市群轨道交通1小时通勤圈,建设轨道上的青岛。
【任务四】总结
【总结1】先聚焦主要矛盾 后发散至大局观
推动新能源市场
【总结1】先聚焦主要矛盾 后发散至大局观
【总结1】先聚焦主要矛盾 后发散至大局观
(1)证据推理结果:限行政策对缓解重污染天气有利吗?
(2)大局观的考虑:你怎样理解青岛市政府不限行的决策?
导致人们出行不便
步行远
耗时长
换乘多
【总结1】先聚焦主要矛盾 后发散至大局观
增大公共交通压力
【总结1】先聚焦主要矛盾 后发散至大局观
保有量全国12名
停车位短缺
【总结1】先聚焦主要矛盾 后发散至大局观
公民的财产权益
【总结1】先聚焦主要矛盾 后发散至大局观
重污染的多方成因
秸秆焚烧
工业燃煤
生活散煤
工地扬尘
【任务三】用知识模型解决高考情境问题
研究表明,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在形成雾霾时与大气中的氨有关(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雾和霾的分散剂相同 B. 雾霾中含有硝酸铵和硫酸铵
C. 氨气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催化剂 D. 雾霾的形成与过度施用氮肥有关
【任务三】用知识模型解决高考情境问题
(1)直击高考 (2018年全国卷)
(2)请分析过量施氨态氮肥产生NH3的可能原因。
(3)请分析硝酸工业产生NOX的可能原因。
向空气要氮肥(NH4Cl的生产)
过量施肥产生NH3 (NH4Cl的分解)
【任务四】听证代表陈述:环境角度
(2)请分析过量施氨态氮肥产生NH3的可能原因。
【任务三】用知识模型解决高考情境问题
高温 高压
催化剂
NH4Cl = NH3↑+HCl↑
NH3 + HCl = NH4Cl
工业制硝酸 请画出路线图 (氨的催化氧化法)
步骤一:合成氨 
步骤二:氨的催化氧化 
步骤三:冷却氧化
步骤四:吸收 
对于NO进行多次氧化吸收,从理论上可认为是100%吸收。
用什么 处理NO2尾气?
【任务四】听证代表陈述:环境角度
(3)请分析硝酸工业产生NOX的可能原因。
【任务三】用知识模型解决高考情境问题
2NO2+2NaOH = NaNO2+NaNO3+H2O
NO2+NO+2NaOH = 2NaNO2+H2O
【总结2】科学决策
(1) 再决策: 讨论至此,你是否坚持最初决策?
(2)科学态度:在研究社会性议题的过程中,
总结你认为最重要的一个关键词。
若支持限行,请分析反对方提出的观点,进一步驳论或提出解决方案,撰写提案报告。若不支持限行,我们可以为防控空气污染做些什么?请撰写宣传标语或制作宣传海报。【课后作业】社会责任:理性发声。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