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第二单元
守株待兔
5
三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
本课内容:
认识寓言
认识生词
朗读课文
课文解读
小组讨论
阅读链接
寓言
寓言是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的文学体裁,字数不多,但言简意赅(ɡāi)。
特征:
比喻性: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
教育性:故事具有予以启发、培养道德的作用。
讽刺性:用含蓄语言或夸张手法对不良或愚蠢行为的批评和揭露。
寓言的篇幅一般比较短小
语言精辟(pì)简练
结构简单却极富表现力
特点:
一种是用夸大的手法,勾画出某类人的特点和思想;另一种是用拟人的手法,把人类以外的动植物或非生物人格化,使之具有人的思想感情或某种人的特点。
类型:
读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
把图画的内容写清楚。
学习目标:
寓言是生活的一面镜子
同学们仔细观察上面的图片,并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
-认识生词-
宋国(sònɡ)
耕地(ɡēnɡ)
释放(shì)
希冀(jì )
解释:希望得到。
-认识生词-
守(shǒu)
株(zhū)
耕(ɡēnɡ)
触(chù )
脖颈(bó ɡěnɡ )
颈椎(jǐnɡ zhuī )
宋(sònɡ)
待(dài)
其(qí )
释(shì )
颈(jǐnɡ )
小朋友们要注意我有两个读音呦!
同学们可以用以下生字组词吗?
宋(sònɡ)人有耕(ɡēnɡ)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shì)其耒(lěi)而守株,冀(jì)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守株待兔
-朗读课文-
本文选自《韩非子·五蠹》
宋(sònɡ)人有耕(ɡēnɡ)者。田中有株 。
-课文解读-
释义:有个宋人在田里耕作。田中有一个树桩。
②【株】树桩
兔走 触株,折颈而死。
-课文解读-
释义:一只兔子奔跑时撞在了树桩上,折断脖子死了。
③【走】跑
因 释 (shì)其耒 (lěi)而守株,冀 (jì)复得兔。
-课文解读-
释义:于是(这个宋人)放下他手中的农具,守在树桩旁边,希望再次捡到撞死的兔子。
④【因】于是
⑤【释】放下
⑥【耒】古代用来耕田的一种农具
⑦【冀】希望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课文解读-
释义:(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了,而他自己也被宋国人所耻笑。
哪位同学可以来复述一下这篇课文?
并说一说他为什么被宋国人所耻笑?
-小组讨论-
联系寓言的特征,与小伙伴讨论一下,你从这个寓言中得到什么启发?
-小组讨论-
该成语一般比喻死守经验,不知变通。亦用以讽刺妄想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
-阅读链接-
和同学交流:故事中的坐车人错在哪里?
-阅读链接-
解释: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阅读链接-
下课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