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再别康桥—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课前导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6.2 再别康桥—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课前导学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1-14 13:31: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6.2 再别康桥
重难点:
一、写作背景
本诗写于20世纪20年代。当时,徐志摩远渡重洋,从美国到英国研究文学。在伦敦剑桥大学,他以一个特别生的资格,随意选科听课,度过了一年多真正悠闲自在的日子。在风景秀丽的康河两岸,他仰卧在葱绿色的草坪上,或看书,或看天上的行云,有时到碧波荡漾的康河里划船。他完全陶醉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在他要离开伦敦的前夕,在一个美丽的黄昏,他在康桥上漫步,流连忘返,写下了《再别康桥》这首诗。
二、作者介绍
徐志摩(1897—1931),浙江海宁人。著名诗人、散文家、“新月社”代表作家。1918年赴美留学,获文学硕士学位。1921年转入英国剑桥大学皇家学院深造,受到英国19世纪浪漫主义诗歌影响,开始创作新诗。1922年回国,次年参与发起成立“新月社”,与闻一多、朱湘等倡导“格律诗”写作,成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之一。1931年因飞机失事遇难。诗集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死后,由陈梦家编辑出版《云游集》。
三、字音字形
河畔(pàn)    荡漾(yàng) 青荇(xìng)
榆荫(yú) 浮藻(zǎo) 沉淀(diàn)
撑着(chēng) 长篙(gāo) 漫溯(sù)
斑斓(bān lán) 笙箫(shēng xiāo)
练习题:
1.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斑斓(lán) 河畔(pàn) 荡漾(yàng) 浮藻(zǎo)
B.青荇(xìng) 长篙(gāo) 笙箫(xiāo) 溯源(sù)
C.残羹(gēng) 发酵(xiào) 罗绮(qǐ) 细腻(nì)
D.榆阴(yīn) 霉菌(jūn) 粗糙(cāo) 沉淀(diàn)
2.下列句子的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与句意最贴切的一项是( )
(1)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________里放歌。
(2)如果青蛙耐不住________,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
(3)接连在原是________的亚洲的土地上。
(4)在幽深的谷里________最含蓄的悲哀。
A.灿漫 寂寞 荒芜 隐着
B.斑斓 寂寞 荒凉 隐着
C.斑斓 冷清 荒凉 藏着
D.烂漫 冷清 荒芜 藏着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再别康桥》共有七节,几乎每一节都包含着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诗人使用了色彩较为绚丽的词语,_________,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____________,康河水底的招摇的水草,榆荫下的长满浮藻的青潭等等。而且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揉碎”“漫溯”“挥一挥”等,___________,给人以立体感。
①给人带来视觉上美的享受 ②人们视觉上美的享受靠它给带来
③康河里倒影的是河畔的金柳 ④河畔的金柳在康河里的倒影
⑤把每一幅画面变成了动态的画面 ⑥使每一幅画面变成了动态的画面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④⑤
D.②③⑥
4.下列各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句不相同的一句是( )
A.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B.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C.夏虫也为我沉默。
D.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
5.对《再别康桥》前两节的赏析,恰当的一项是( )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①“招手作别”是诗的抒情基调,体现的是一种强烈的惆怅失落之感。
②开头三个“轻轻的”是诗的抒情基调,体现的是一种淡淡的惆怅失落之感。
③“艳影”是“夕阳”中的“金柳”在水中的倒影,代表着康桥的景物特征,明丽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康桥的赞美之情。
④诗人心中“荡漾”着“波光里的艳影”,是诗人把魂萦梦牵的康桥比作一个美丽的姑娘的倩影,表达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C项,“酵”应读作jiào。
2.答案:B
解析:烂漫:颜色鲜明而美丽;斑斓:灿烂多彩。寂寞:孤单冷清;冷清:冷静而凄凉。荒芜:田地因无人管理而长满野草;荒凉:人烟少,冷清。藏着:怕别人知道或者看见而竭力掩藏;“隐着”书面语,比“藏着”庄重。(1)指星辉灿烂多彩,故:斑斓,排除AD;(2)指青蛙耐不住孤单,故:寂寞,排除C。故选B。
3.答案:B
解析:语段内有三个空格,第一个空格的上文是写色彩的话语,所以与视觉有关,只有①能很好地同“诗人使用了色彩较为绚丽的词语”连接。第二个空格的上下文都是举出“视觉享受”的例子,只有④才是写倒影的短语,而③则是描写金柳的句子,因此应填④。据此排除即可。
4.答案:A
解析:A项是比喻,其他三项是拟人。
5.答案:B
解析:连用三个“轻轻的”,实写诗人只身而来,悄悄而去的实景,透出了难以割舍的离情;轻微跳跃的节奏,托出了缓步飘然而去的形象,表现了诗人飘逸、洒脱的翩翩风度,给全诗定下了抒情基调。诗人选取了金柳这一意象来渲染和表现对康桥的眷恋。夕阳给柳枝镀上了一层金色,那金色的枝条随风摇曳,倒映水中。这波光里的艳影在水中荡漾,也在诗人的心头荡漾。在诗人的心目中,这艳影就像新娘一样美丽俊逸,温润可人。分析可知,①“强烈的惆怅失落之感”错;④作者是把“河畔的金柳”比作“艳影”。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