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1张PPT。11 《辛伯达航海旅行的故事》(节选):天方有夜谭 亚非拉短篇小说 过秦楼①
周邦彦
水浴清蟾②,叶喧凉吹,巷陌马声初断。闲依露井,笑扑流萤③,惹破画罗轻扇。人静夜久凭栏,愁不归眠,立残更箭④。叹年华一瞬,人今千里,梦沉⑤书远。 空见说鬓怯琼梳,容消金镜,渐懒趁时匀染⑥。梅风地溽⑦,虹雨苔滋,一架舞红⑧都变。谁信无聊为伊,才减江淹,情伤荀倩。但明河影下,还看稀星数点。
作者: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任校书郎、考功员外郎、卫尉宗正少卿兼仪礼局检讨官等职。擅诗文,通音律,能自度曲,创制了一些新的词调,是宋代词坛最有影响的大家之一。王国维称其为“词中老杜”。词集名《清真集》,后人改名《片玉集》。 注释:①过秦楼:词牌名。②清蟾:明月。③笑扑流萤:扑捉萤火虫。④更箭:古代以铜壶水滴漏,壶水中立箭标刻度以计时辰。⑤梦沉:梦灭而消逝。⑥趁时匀染:赶时髦而化妆打扮。⑦溽(rù):湿润。⑧舞红:落花。
赏析:这是一首即景思人之作。先写秋夜之景:夜空里一弯新月,凉风使树叶晃动,街头人马声已归于沉寂。这唤起对美好往事的回忆,当年凭栏闲看她的娇憨可爱,历历在目。又转写今日孤独,离别后天各一方,音信阻隔,连梦也无。下阕写所思之人:自别离后怕梳妆,镜里容颜日瘦,“梅风”三句在景语中进一步表述人生来都是要自然老去的,这是不可抗拒的。接下来说自己为了所思之人而伤感,只能数着稀落的星星发呆。此词深婉缠绵地表现了男子思念情人的细腻真情,很有意识流的色彩。1.识记字音
(1)窘迫(jiǒnɡ) 蓦然(mò) 鹧鸪(zhè ɡū)
俨然(yǎn) 忏悔(chàn) 尴尬(ɡān ɡà)
祈祷(dǎo) 鞍辔(pèi) 谒见(yè)
悲恸(tònɡ) 栖息(qī) 逾越(yú)
盥洗(ɡuàn) 洗涤(dí) 殒命(yǔn)3.词语释义
(1)哈利发:穆罕默德逝世(632年)后,伊斯兰教国家政教合一的领袖的称呼。
(2)鸿沟:古代运河,在今河南省,楚汉相争时是两军对峙的临时分界,比喻界线分明。
(3)龙涎香:抹香鲸内脏的分泌物,为蜡状灰黑色香料。
(4)不绝如缕: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绝,断;缕,细线。
(5)五花八门:原指五行阵和八门阵,这是古代两种战术变化很多的阵势,比喻变化多端或花样繁多。4.文学常识
《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古代民间口头创作的丰碑,也是一部流行世界各国的脍炙人口的作品。我国古时称阿拉伯国家为“大食国”,明朝以后改称“天方国”,又因为阿拉伯人喜在夜间讲故事、听故事,或者因为这些故事是在夜间讲述的,所以我国又将《一千零一夜》译为《天方夜谭》。
《一千零一夜》的初稿是由10世纪伊拉克文人哲海什雅里(942年卒)收集整理的。他以一本古老的波斯故事《赫左尔·艾夫萨乃》(即《一千个故事》)为蓝本,并邀请民间说书艺人记录他们认为最优美的民间故事。但哲海什雅里只收集了四百夜的故事,没有完成《一千零一夜》的编辑工作就去世了。后来,各地说书艺人不断地对故事进行增补、加工。大约到14世纪,《一千零一夜》才最后定型,并以手抄本的形式在阿拉伯地区流传开来。这些故事来源于民间,并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创作是无可怀疑的。《一千零一夜》艺术上的特点,有以下三方面:
(1)丰富而奇特的想象,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阿拉伯自中古以来,其经济便以经商为主。他们远涉重洋,横跨沙漠,翻越高山大川,往来于东西方之间。浩瀚的大海,渺渺的洪涛,茫茫的草原,异国的珍闻,旅途的艰辛,这一切都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反映在作品中便出现了各种冒险的故事,以及他们在当时条件下,为了克服自然障碍,达到目的,而产生的一些美丽的幻想。正如高尔基所说的“这些故事极其完美地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意愿——陶醉于‘美妙诱人的虚构’之中”(高尔基《〈一千零一夜〉俄译本序》)。(2)镶边的结构形式。《一千零一夜》大故事套小故事,环环相扣,层出不穷。许多篇幅采用故事中的人物轮流讲故事的方式,把一件事渲染得淋漓尽致。这些故事,争奇斗妍,好像在一个奇妙的花园里,盛开着各色花朵一般。
(3)瑰丽而流畅的语言。高尔基对《一千零一夜》的语言作了很高的评价,他说作品“流畅自如的语句,表现了东方各民族——阿拉伯人、波斯人、印度人——美丽的幻想所具有的豪放的力量。这语言的织品产生在远古;它的五彩缤纷的丝线伸展在地球上,用绝美的语言的地毯覆盖着它”(《〈一千零一夜〉》俄译本序》)。1.结构图解辛伯达航海旅行的故事2.主旨感悟
《辛伯达航海旅行的故事》反映了中古阿拉伯商业的高度繁荣与阿拉伯商人远航冒险追求财富的精神。本文节选了辛伯达七次冒险航海中的两次,通过辛伯达的冒险经历,生动地记述了海洋、岛屿和远方国家的奇闻轶事,描述了古代海上生活的艰辛和大自然壮丽的原始景色。故事歌颂了辛伯达的积极进取精神。作为一个永不疲倦的冒险家,他渴望着行动,一次又一次投身于新的冒险航行之中,虽然遭受千百种磨难,多次濒临死亡,但毫不退缩。他以顽强的毅力和智慧对待困难,在巨大的灾难中,他从不灰心失望,始终保持着乐观精神。他不停地奋斗,不息地探索。每次航海他都九死一生,历尽千难万险。风暴、沉船、巨妖、怪兽,奇异的风俗、异教的信仰,往往都招来杀身之祸。但乐观、坚定的信念,不退缩、不等待的精神又使他绝处逢生。一旦脱险,他又立即投入新的一次冒险之中,辛伯达的顽强进取精神有着积极的意义。3.句段剖析
(1)①人世间有多少可怜人,没有立足的地方,只能依人篱下偷享余荫。我是他们中的一员,疲于奔命,终日出卖劳力,生活越来越离奇,压在肩上的重担,总是有增无减。别人幸福、悠闲,无忧无虑,从来不曾像我这样生活过一天。他们丰衣足食,荣华富贵,一辈子享乐到底。谁都是父精母血,我和他都是一体,本质上并无差别;可是彼此间却隔着一条鸿沟,其距离远如酒和醋的区别。我倒不是胡言乱语,只因你是法官,希望你公公道道地判决。
②“你和我同名同姓,我叫航海家辛伯达……”③我将对你叙述我在获得今日这个地位和享福生活之前的各种遭遇;因为我今天的幸福生活和你所见的这个地位,是从千辛万难,惊险困苦的奋斗中得来的。
剖析:同样的名字却有截然不同的地位和截然不同的生活。在此,故事开篇通过鲜明的对比突出了两人的不同,发人深思。富商辛伯达不畏艰险地积极进取,具有顽强毅力和超人智慧的机敏勇敢,所以才有了今日的幸福生活和尊贵地位。贫穷脚夫辛伯达不甘于贫困,但只知道埋怨牢骚缺乏奋进的精神,所以不能拥有幸福的生活和尊贵地位。(2)①于是我悄悄地溜走,离开那个地方,急急忙忙向前奔跑。
②我按照牧人的指示,向后一转,发现右面一条大路,于是立刻冲向前去,继续不断地跋涉;有时快跑,怕人来追赶,有时慢行,养养力气,一直到离开那个牧人的视线,彼此都看不见了,我这才放心。
③我答应他们的要求,教木匠制鞍架,教铁匠打铁镫,制造了大批马鞍,卖给大小官员和其他各行人等,赚了许多钱财,备受人们的欢迎、爱戴;在国王、朝臣和绅商士庶中有了很高的地位。④我跟踪追赶一阵,忽然眼前出现一点似星的光线,忽隐忽现。我迎着那道微小的光线走过去,走得越近,那光线的范围也逐渐扩大,事实证明这是通往外面的一个裂口。
⑤后来我多方思索考虑,想到:“凭着安拉起誓,这条河渠一定有它的起源和尽头……”
⑥去吧,离开危险地区,勇往直前,宁可撇下屋宇,让建筑者凭吊、哀怜。宇宙间到处有你栖身之地,可是你的身体只有一个。别为一夜天的事变而忧心,任何灾难总有个尽头。该在此地殒命的人,他不会葬身在另一个地区。不要差人去处理重要事情,因为除了自身别无可靠的人。剖析:辛伯达是中古阿拉伯航海商人的代表,他的性格特点是不愿坐享其成,希望通过海外贸易,既增加财富又增广见闻。他先后七次远航,屡次遭险,依然乐此不疲,体现了中古阿拉伯面向世界、开拓进取的民族性格。在航海过程中,辛伯达表现出坚强老练和聪明机智的性格特征。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总是振作精神,怀抱希望,相信总会有办法解决,决不坐以待毙。正因为他能够利用一切机遇并善于为自己创造机遇,所以总能化险为夷,转危为安,最后过上了养尊处优的幸福生活,拥有了无比尊贵的地位。辛伯达身上体现出来的敢于冒险、积极开拓进取的探险精神,是整个人类的精神财富。(3)送葬的人盖上洞口,各自归去之后,我拾起一根死人的腿骨,站起来,悄悄地走到那个女人面前,按着她的头一骨头打倒她,接连又打了两下,结果了她的性命。
剖析:在本文中,对辛伯达的所作所为是全盘肯定的,但是我们应该对辛伯达这个人物采取一分为二的态度。对于他勇往直前、敢于探险的精神,应予以赞赏,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他的冒险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满足自己奢侈豪华生活的需要,为了自己的生存,他可以损人利己,甚至不惜剥夺别人的生命,体现了资产者冷酷自私、血腥残忍的一面。4.探究拓展
(1)辛伯达是怎样一个人物形象?我们应当如何评价他?
探究:辛伯达是中古阿拉伯航海商人的代表,他的性格特点是不愿坐享其成,希望通过海外贸易,既增加财富,又增广见闻。他先后七次远航,屡次遭险,依然乐此不疲,体现了中古阿拉伯面向世界、开拓进取的民族性格。在航海过程中,辛伯达表现出坚强老练和聪明机智的性格特征,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总是振作精神,怀抱希望,相信总会有办法解决,绝不坐以待毙。在本文中,对辛伯达的所作所为是全盘肯定的,但是在我们看来,对辛伯达这个人物应当采取一分为二的态度。对他损人利己、贪图享乐的作风,应持否定态度;对他勇往直前、敢于探险的精神,则应予以赞赏。(2)学习了本文之后,你一定很想完整地阅读《一千零一夜》吧,这里有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这里有匪夷所思的异土风情,请以“走进《一千零一夜》”为主题,进行一次探究活动,尽情地感受这部著作的艺术魅力。
提示:《一千零一夜》代表了阿拉伯文学的最高成就,是阿拉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对世界文学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这部中古时期阿拉伯各族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以其博大的内涵、高超的艺术,为后世作家的创作提供了充分的养料。但丁、薄伽丘、莎士比亚、歌德等人的创作,都受到过它的启示。在歌舞、戏剧、影视等艺术领域,其影响同样广泛而深远。正因为如此,许多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研究资料。我们进行探索活动时,可以阅读借鉴。探究:第一步:购买《一千零一夜》,注意搜集相关的研究资料。
第二步:利用课外时间进行阅读活动,阅读过程中注意随时记下自己的阅读所得。
第三步:选择课题。主要有两个角度:内容上,探讨其反映了阿拉伯各族人民怎样的生活;艺术上,探讨其艺术成就。
第四步:整理阅读心得,就一个具体的课题进行深入探讨,可以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然后同学之间进行交流。
第五步:写一篇研究性小论文,阐述自己的感悟和发现。5.鉴赏示例
匪夷所思的描写,瑰丽神奇的想象
《辛伯达航海旅行的故事》描写了商人远航经商,追求财富的冒险生活,反映了中古阿拉伯世界手工业、商业的发达和海外贸易的发展状况,有最为丰富的海外见闻内容,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
作品展示了各地奇异的风俗习惯,比如辛伯达第四次航海旅行所遭遇的吃人的国王、夫妻相互陪葬的习俗,情节曲折离奇,十分生动引人。这些描写在今天看起来实在是荒诞离奇,但是在人类的历史上又确有其事。这些描写是在真实基础上的大胆合理的想象。像这样的描写在作品中还有许多,如第六次航海旅行被抛到荒岛上时,辛伯达举目所见是:河床中和附近的地区,散布着珠宝玉石和各种名贵的矿石,光辉灿烂,数目之多,有如沙土。那里还出产名贵的沉香和龙涎香。龙涎香像蜡一般,遇热熔解,流到海滨,泛出馨香气味,常被鲸吞食;它在鲸腹中起变化,再从鲸口中吐出来,凝结成块,浮在水上,变了颜色、形状,最后漂到岸边……想象真是奇特。这些海外见闻的描写尤其能体现《一千零一夜》艺术上想象力丰富,对比夸张大胆,浪漫的神话世界与现实的人间场景结合等特点。辛伯达几次冒险所到的海外异邦,皆似真似幻,土著居民或凶猛或文明,这些都是作品的神话幻想与人间现实交织手法的体现。辛伯达所见到的一座高大白色圆顶建筑,却原来只是形体庞大的大“神鹰”所生的蛋,这便是作品想象力丰富、夸张大胆的又一例。这些神奇的事物都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表达了人们征服自然、改造社会、战胜邪恶势力的积极进取的精神。一、基础训练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清癯(qú) 尴尬(ɡān ɡà) 巍峨(ó) 垂涎欲滴(xián)
B.腆然(diǎn) 虔心(qián) 怂恿(sǒnɡ yǒnɡ) 寡廉鲜耻(xiǎn)
C.络绎(yì) 谒见(yè) 梦寐(mèi) 如法炮制(pào)
D.盥洗(ɡuàn) 装殓(liàn) 湍流(tuān) 不绝如缕(lǚ)解析:A项,“峨”应读“é”;B项,“腆”应读“tiǎn”;C项,“炮”应读“páo”。
答案:D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我们是幸运的,风华正茂之时恰逢改革盛世,又怎能虚掷光阴呢?
B.2010年春晚结束后,全国观众经过一番评头品足,终于确定了获奖名单。
C.走私集团没费太大精力就把这些人都收买了,并使他们成为其中流砥柱。
D.2010年11月12日,第十六届亚运会在广州举行,羊城万人空巷,人们都守在自家电视机前,街上显得静悄悄的。解析:评头品足:指无聊的人随便谈论妇女的容貌,也比喻在小节上多方挑剔,含贬义。不能用于形容全国观众的评论。中流砥柱:褒义词。不能用于“走私集团”等贬义语境。万人空巷: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了,形容庆祝、欢迎等的盛况。
答案:A祝您学业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