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2-2023年北师大版生物学七下第9章第1节血液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1.成分输血以“缺什么补什么”为原则,大面积烧伤的患者,治疗时应输入( )
A.白细胞 B.红细胞 C.血小板 D.血浆
2.下列有关输血与血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安全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B.某些病人因血液中血小板减少,可选择性地输入血小板
C.A型血的病人可以输AB型的血
D.万能供血者是O型血,万能受血者是AB型血
3.(2022七下·松原期末)血液是反映人体健康状况的“晴雨表”,通过对血液成分的分析,可以了解身体的许多生理状况。如图是小明检查时的血涂片,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中①与血液凝固有关
B.血液由图中的①②③组成
C.图中③呈红色,是因为其内富含血红蛋白
D.血液不仅具有运输作用,而且还具有防御和保护作用
4.(2022七下·海丰期末)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容易与氧分离,这使红细胞具有的功能是( )
A.运输蛋白质 B.运输氧
C.运输二氧化碳 D.运输废物
5.(2022七下·榕城期末)某男患者的血液化验报告单如表。说法正确的是( )
项目 结果 参考范围 单位
红细胞 3.1×1012 (4-5.5)×1012 个/L
白细胞 25.1×109 (4-10)×109 个/L
血小板 1.9×1011 (1-3)×1011 个/L
血红蛋白 110 120-160 g/L
A.观察患者的血涂片,视野中血小板的数量最多
B.如果患者不慎受伤会流血不止
C.抽取患者的血液凝固后流出的黄色透明液体叫血浆
D.根据表中结果推测,患者可能有贫血和炎症
6.(2022七下·泌阳期末)2021 年 6 月 14 日是第 18 个世界献血者日,主题是“献血,让世界继续跳动”。下列关于献血和输血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适量献血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B.对于大面积烧伤的病人,治疗时应输入血细胞
C.患有新冠肺炎、艾滋病等疾病的公民禁止献血
D.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 18~55 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
7.(2022七下·汉阳期末)血液是由什么组成的( )
A.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
B.水、无机盐、葡萄糖
C.血浆和血细胞
D.水、无机盐、蛋白质、葡萄糖、废物
8.(2022七下·安阳期末)如图是人体血细胞的形态模式图,其中含有细胞核的结构是( )
A.① B.② C.③ D.①和②
9.(2022七下·邛崃期末)一位战士的血型是B型,当他受伤大量失血后,应输血液的最佳血型是( )
A.O型 B.A型 C.B型 D.AB型
10.(2022七下·邛崃期末)与生活在四川的人相比,长期生活在青海的人体内血液中成分相对较多的是( )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血细胞
11.(2022七下·宝安期末)2022年世界献血者日的口号是“加入我们,拯救生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健康
B.紧急情况下,O型血可以为其他血型患者大量输血
C.成分输血可提高输血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D.安全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防止发生红细胞凝集
12.(2022八上·靖江月考)下列关于白细胞主要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运输养料和氧气
B.运输氧气和一部分二氧化碳
C.促进止血和加速血液凝固的作用
D.吞噬病菌,对人体起防御和保护作用
13.(2022·日照)临床上,常根据患者病情进行针对性输血。对严重贫血患者,应首先考虑输入( )
A.血浆 B.白细胞 C.血小板 D.红细胞
14.(2022七下·揭东期末)小明最近时常头晕、面色苍白,且精神不振。妈妈带她去医院检查后,医生说她贫血,造成她贫血的原因可能是( )
①血液中红细胞数量过少 ②血液总量减少
③血浆中的营养成分过少 ④血红蛋白含量少
A.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③
15.(2022七下·邕宁期末)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健康的成年人每次献血可献( )毫升,不影响健康。
A.450 B.500 C.600 D.250
二、读图理解题
16.(2022八上·靖江月考)观察加入抗凝剂的人体血液静置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分层现象以及在显微镜下观察血细胞涂片,回答以下小题([____]中填数字序号,____填写名称):
(1)上层淡黄色的液体①是 ,②是 。
(2)具有运输氧功能的细胞是[ ] ,其内含有一种红色的蛋白质,叫做 。
(3)具有吞噬病菌功能的细胞是[ ] 。
(4)在显微镜下不容易看到,且具有止血功能的细胞是 。
(5)如果某人血液中⑤的数目明显比正常人少,他可能患有 病,应该多吃含 、 丰富的食物。
三、资料分析题
17.(2019七下·新罗期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输血是指给患者输注供血者的血液成分或全血,常应用于急性大量失血、血液系统疾病、肾脏病、严重感染及呼吸和循环系统的疾病等,对减少死亡率、改善病情及提高疗效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的一大进步是——临床输血从输全血时代进入了成分输血时代。
成分输血就是把血液中各种细胞成分、血浆和血浆蛋白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加以分离,分别制成高浓度的制剂。临床根据病情需要,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输用,达到治疗患者的目的。相对于以前的全血输注,按需选择的成分输血更安全、更合理。
我们的血液成分制品主要有如下种类。
红细胞制剂,适用于各类中重度贫血病人。
血浆制剂,适用于各种凝血因子缺乏症的补充治疗,以及手术、外伤、烧伤等大出血患者的血容量补充。
血小板制剂,适用于血小板数量极度减少或功能障碍并伴有出血倾向及表现的患者。
无论哪一种血液制品的输注,医生都必须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依照科学规范的输血指南来进行。一是避免浪费血液资源,二是减少因输血带来的不良反应。
阅读以上资料后请回答:
(1)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盘状,且成熟的红细胞 (填“有”或“没有”)细胞核,该结构特点使其相对表面积大,有利于 功能的发挥。
(2)在临床上医生会根据病人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血液成分进行输血。安全输血应以 为原则。对于大面积烧伤的病人最好输入 制剂,以补充其因伤造成的失血。
(3)血液是反映人体健康状况的晴雨表。小明因身体不适进行了血液化验,结果如下表。
血液检测结果(部分)
化验项目 测定值 正常参考值
红细胞 3×1012个/L (4.0-5.5)×1012个/L
白细胞 6.8×109个/L (4.0-10.0)×109个/L
血红蛋白 60g/L 120-160g/L
血小板 2.1×1011个/L (1-3)×1011个/L
检测结果中,小明表现异常的项目有 ,根据检测结果判断小明患有重度 ,医生建议小明饮食中要注意补充含 的食物。必要时可以给小明输入 制剂来缓解症状。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解析】【解答】解:大面积烧伤的患者,主要丢失的是血浆和组织液,因此需要补充血浆;
故答案为:D。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大面积烧伤的患者缺失的物质。
2.【答案】C
【知识点】血型与输血
【解析】【解答】解:A、安全输血的原则为同型血原则,防止献血者的红细胞与受血者的血清之间发生凝集反应,A正确;
B、从节约血液角度出发,可以对病人输入成分血,缺什么,就补什么,B正确;
C、A型血的病人不可以输AB型的血,极大可能会出现凝集反应,可以输入A型血或者少量的O型血,C错误;
D、除了同血型外,万能供血者是O型血,万能受血者是AB型血,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1)ABO血型分为A型、B型、AB型、O型四种血型。
(2)安全输血的原则为输同型血原则,防止血液出现凝集反应,在没有同型血且紧急的情况下,可以少量输入O型血。
3.【答案】B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观察人血的永久装片
【解析】【解答】图中①为体积较小的血细胞血小板、②为体积较大、数量较少的血细胞白细胞、③为数量最多的血细胞红细胞。
A、图中①血小板会在人体伤口处聚集,释放与血液凝固有关的物质,形成凝血块堵塞伤口而止血,A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血液由①血小板、②白细胞和③红细胞三种血细胞和血浆组成,B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
C、图中③红细胞之所以呈红色,是因为它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含铁,它在含氧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含氧量低的地方又容易与氧分离。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血液中的血浆能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红细胞能运输氧气,白细胞能吞噬病菌,血小板有止血作用,所以血液不仅具有运输作用,而且还具有防御和保护作用,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人体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浆是血液中的液态部分,其90%是水,其余是溶解在血浆中的各种物质,包括通过消化道吸收来的各种营养成分,细胞排出的代谢废物,此外血浆中还含有许多与凝血、抵御疾病等有关的血浆蛋白。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是数量最多的血细胞,呈两面凹的圆盘状,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血细胞中体积比较大、数量比较少的细胞是白细胞。白细胞具有细胞核。血小板是最小的血细胞,没有细胞核,形状不规则。
4.【答案】B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解析】【解答】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血红蛋白的特性是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故答案为:B。
【分析】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浆的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血浆的水分有调节体温的作用;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是数量最多的血细胞,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富含血红蛋白,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也运输一部分二氧化碳。白细胞是数量最少的血细胞,有细胞核,但比红细胞大,能吞噬病菌,有防御保护功能。血小板是体积最小的血细胞,无细胞核,形状不规则,有止血和凝血的作用。
5.【答案】D
【知识点】血常规化验单
【解析】【解答】A、观察患者的血涂片,视野中红细胞的数量最多,A错误;
B、血小板具有凝血和止血作用,患者的血小板正常,如果患者不慎受伤不会流血不止,B错误;
C、抽取患者的血液凝固后流出的黄色透明液体叫血清,C错误;
D、该男患者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低于正常值,白细胞高于正常值,因此患者可能有贫血和炎症,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1)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化验报告单中血小板数值在正常范围内;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数值偏低;白细胞数值偏高。
(2)贫血指的是红细胞的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的含量过低。
(3)白细胞有吞噬病菌,防御和保护人体的作用,所以当人体有炎症时,白细胞的数目会增多。
6.【答案】B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血量与输血
【解析】【解答】A.一次失血不超过体内血量的10%(约400毫升),所丧失的血浆成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期内得到补充而恢复正常,并且适量献血还能促进人体的造血功能,A不符合题意。
B.大面积烧伤的病人,其伤面有大量液体渗出,患者丢失的主要是血浆,如果输全血,可能使体内红细胞浓度过高,增加血液的粘滞性而影响血液循环,所以应输入血浆,B符合题意。
C.新冠肺炎、艾滋病属于传染病,通过血液传播,所以患有传染性新冠肺炎、艾滋病等疾病的公民禁止献血,C不符合题意。
D.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鼓励公民自愿献血,无偿献血的年龄是18-55周岁,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血液的成分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红细胞中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与氧分离,可见红细胞具有携带氧的功能;
白细胞能够变形穿透毛细血管壁,吞噬细菌,对人体具有防御功能;
血小板能够堵塞伤口,其中还含有促进血液凝固的物质,起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7.【答案】C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解析】【解答】将一定量的血液加入抗凝剂静止一段时间后,血液分为两部分:上面的部分是血浆;下面的部分是血细胞,其中呈暗红色,不透明的是红细胞,红细胞与血浆之间,有佷薄的一层白色物质,这是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浆和血细胞的容积大约各占全血的一半。
故答案为:C。
【分析】血液分为两部分: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浆呈淡黄色,半透明,血浆中含有大量的水(约占91%--92%),还含有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8.【答案】B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解析】【解答】图中①红细胞、②白细胞,③血小板,其中①红细胞、③血小板都没有细胞核,只有②白细胞有细胞核。因此,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血液的成分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红细胞中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与氧分离,可见红细胞具有携带氧的功能;
白细胞能够变形穿透毛细血管壁,吞噬细菌,对人体具有防御功能;
血小板能够堵塞伤口,其中还含有促进血液凝固的物质,起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9.【答案】C
【知识点】血型与输血
【解析】【解答】输血的原则是以输同型血为原则,所以,根据题干所述,这位战士的血型是B型,当他受伤大量失血后,应输血液的最佳血型是B型血,可见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输血和血型,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 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
10.【答案】A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解析】【解答】青海地区海拔较高,氧气的浓度比平原地区低,所以生活在青海地区的人需要较多的红细胞来运输氧,来保证人的正常呼吸,所以与生活在四川的人相比,长期生活在青海的人体内血液中成分相对较多的是红细胞,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血液的组成和各组分的功能,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白细胞的主要功能是防御疾病;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止血和加速凝血;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
11.【答案】B
【知识点】血型与输血
【解析】【解答】A、个健康的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mL不会影响身体健康,而且还有利于提高自身造血器官的造血功能,A说法正确。
B、紧急情况下,O型血可以为其他血型患者少量输血,B说法错误。
C、成分输血可提高输血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如贫血是因血液中缺少红细胞或者红细胞中血红蛋白含量低导致的,所以,应给患者输入红细胞,C说法正确。
D、安全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防止发生红细胞凝集现象,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血型和输血,为基础题,难度不大,熟记:献血是每个18~55周岁健康公民对社会应尽的义务,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mL不会影响身体健康,而且还有利于提高自身造血器官的造血功能,为了防止血液中红细胞凝集,在输血时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12.【答案】D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解析】【解答】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其中血小板的作用是止血,加速血液凝固;白细胞的作用是保护和防御,吞噬病菌;红细胞的作用是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因此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血液的成分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红细胞中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与氧分离,可见红细胞具有携带氧的功能;
白细胞能够变形穿透毛细血管壁,吞噬细菌,对人体具有防御功能;
血小板能够堵塞伤口,其中还含有促进血液凝固的物质,起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13.【答案】D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解析】【解答】A.血浆:淡黄色、半透明,主要成分为水(90%),还有血浆蛋白(7%),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等(3%)。有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的功能。烧伤输血浆,A不符合题意。
B.白细胞(WBC):是数量最少的血细胞,有细胞核,但比红细胞大,能吞噬病菌,有防御保护功能。抵抗力下降可以输白细胞,B不符合题意。
C.血小板(PLT):是体积最小的血细胞,无细胞核,形状不规则,有止血和凝血的作用,血小板缺少症可以输血小板,C不符合题意。
D.贫血患者主要是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浓度过低,但总血量并不减少,所以输入浓缩的红细胞悬液,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血液的成分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红细胞中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与氧分离,可见红细胞具有携带氧的功能;
白细胞能够变形穿透毛细血管壁,吞噬细菌,对人体具有防御功能;
血小板能够堵塞伤口,其中还含有促进血液凝固的物质,起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14.【答案】B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解析】【解答】贫血患者是因血液内血红蛋白的数量过少或红细胞的数量过少而造成的,所以,①和④符合题意,B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血液的组成及功能,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血液内血红蛋白的数量过少或红细胞的含量过少易引起贫血,血红蛋白是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血红蛋白的特性是: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与氧容易分离,贫血患者血液运输氧的能力低,影响体内各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因而表现出精神不振、疲劳、头晕、面色苍白等症状,缺铁易患贫血,一般的贫血患者,应多吃一些含蛋白质和铁质丰富的食物。
15.【答案】D
【知识点】血量与输血
【解析】【解答】人体内的血量是相对稳定的,成年人的血量为体重的7%~8%,医学研究证明,如果一次失血不超过400mL,血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恢复到正常水平,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次献血200~400mL不会影响身体健康,而且还有利于提高自身造血器官的造血功能,可见选项中,A450、500、C600都会影响身体健康,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血量和输血,为基础题,难度不大,熟记:血液的总量占体重的7%~8%,一个成年人失血量少于400毫升时,可以没有明显的症状,血液能得到自然补充,不用输血,献血是每个18~55周岁健康公民对社会应尽的义务。
16.【答案】(1)血浆;血细胞
(2)⑤;红细胞;血红蛋白
(3)④;白细胞
(4)血小板
(5)贫血;铁;蛋白质
【知识点】观察人血的永久装片
【解析】【解答】(1)血液中加入抗凝剂,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分层现象,说明血液由①血浆和②血细胞组成。
(2)如果用显微镜观察人体的血涂片,在视野中数量最多的是⑤红细胞,其中红细胞内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它在氧浓度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因此,红细胞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此外还能运输部分二氧化碳。
(3)当身体某处受伤,病菌侵入时,有些④白细胞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壁,聚集到受伤的部位,吞噬病菌,因此白细胞对人体起着防御和保护的功能。
(4)血小板具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所以当人体受伤出血时,具有止血和凝血作用的血液成分是血小板。
(5)某人⑤红细胞的数目明显比正常人少,他可能患有贫血.应该多吃含蛋白质和铁质丰富的食物。
【分析】血液的成分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图示为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人血涂片,其中①是血浆,②是血细胞,③血小板,④白细胞,⑤红细胞。
17.【答案】(1)没有;携带(运输)氧气
(2)输同型血;血浆
(3)红细胞数量及血红蛋白量;贫血;铁;红细胞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血型与输血
【解析】【解答】(1)成熟的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饼状,没有细胞核,加大了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其携带氧气。因此 ,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盘状,且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该结构特点使其相对表面积大,有利于运输氧气功能的发挥。
(2)输血时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否则会出现红细胞凝集现象。大面积烧伤的病人,烫伤皮肤表面会渗出很多血浆,因此应输入血浆制品。
(3)据图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小明的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的测定值,明显少于正常参考值,因此他患了严重贫血。贫血是缺少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造成,血红蛋白是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因此应补充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必要时可以给小明输入红细胞制剂来缓解症状。
【分析】(1)血液的成分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红细胞中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与氧分离,可见红细胞具有携带氧的功能;
白细胞能够变形穿透毛细血管壁,吞噬细菌,对人体具有防御功能;
血小板能够堵塞伤口,其中还含有促进血液凝固的物质,起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2)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例如:正常情况下A型人输A型血,B型血的人输B型血.但在紧急情况下,如果实在没有同型血,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但输的时候要慢而少.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但O型血的人只能接受O型血.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2-2023年北师大版生物学七下第9章第1节血液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1.成分输血以“缺什么补什么”为原则,大面积烧伤的患者,治疗时应输入( )
A.白细胞 B.红细胞 C.血小板 D.血浆
【答案】D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解析】【解答】解:大面积烧伤的患者,主要丢失的是血浆和组织液,因此需要补充血浆;
故答案为:D。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大面积烧伤的患者缺失的物质。
2.下列有关输血与血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安全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B.某些病人因血液中血小板减少,可选择性地输入血小板
C.A型血的病人可以输AB型的血
D.万能供血者是O型血,万能受血者是AB型血
【答案】C
【知识点】血型与输血
【解析】【解答】解:A、安全输血的原则为同型血原则,防止献血者的红细胞与受血者的血清之间发生凝集反应,A正确;
B、从节约血液角度出发,可以对病人输入成分血,缺什么,就补什么,B正确;
C、A型血的病人不可以输AB型的血,极大可能会出现凝集反应,可以输入A型血或者少量的O型血,C错误;
D、除了同血型外,万能供血者是O型血,万能受血者是AB型血,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1)ABO血型分为A型、B型、AB型、O型四种血型。
(2)安全输血的原则为输同型血原则,防止血液出现凝集反应,在没有同型血且紧急的情况下,可以少量输入O型血。
3.(2022七下·松原期末)血液是反映人体健康状况的“晴雨表”,通过对血液成分的分析,可以了解身体的许多生理状况。如图是小明检查时的血涂片,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中①与血液凝固有关
B.血液由图中的①②③组成
C.图中③呈红色,是因为其内富含血红蛋白
D.血液不仅具有运输作用,而且还具有防御和保护作用
【答案】B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观察人血的永久装片
【解析】【解答】图中①为体积较小的血细胞血小板、②为体积较大、数量较少的血细胞白细胞、③为数量最多的血细胞红细胞。
A、图中①血小板会在人体伤口处聚集,释放与血液凝固有关的物质,形成凝血块堵塞伤口而止血,A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血液由①血小板、②白细胞和③红细胞三种血细胞和血浆组成,B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
C、图中③红细胞之所以呈红色,是因为它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含铁,它在含氧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含氧量低的地方又容易与氧分离。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血液中的血浆能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红细胞能运输氧气,白细胞能吞噬病菌,血小板有止血作用,所以血液不仅具有运输作用,而且还具有防御和保护作用,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人体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浆是血液中的液态部分,其90%是水,其余是溶解在血浆中的各种物质,包括通过消化道吸收来的各种营养成分,细胞排出的代谢废物,此外血浆中还含有许多与凝血、抵御疾病等有关的血浆蛋白。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是数量最多的血细胞,呈两面凹的圆盘状,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血细胞中体积比较大、数量比较少的细胞是白细胞。白细胞具有细胞核。血小板是最小的血细胞,没有细胞核,形状不规则。
4.(2022七下·海丰期末)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容易与氧分离,这使红细胞具有的功能是( )
A.运输蛋白质 B.运输氧
C.运输二氧化碳 D.运输废物
【答案】B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解析】【解答】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血红蛋白的特性是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故答案为:B。
【分析】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浆的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血浆的水分有调节体温的作用;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是数量最多的血细胞,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富含血红蛋白,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也运输一部分二氧化碳。白细胞是数量最少的血细胞,有细胞核,但比红细胞大,能吞噬病菌,有防御保护功能。血小板是体积最小的血细胞,无细胞核,形状不规则,有止血和凝血的作用。
5.(2022七下·榕城期末)某男患者的血液化验报告单如表。说法正确的是( )
项目 结果 参考范围 单位
红细胞 3.1×1012 (4-5.5)×1012 个/L
白细胞 25.1×109 (4-10)×109 个/L
血小板 1.9×1011 (1-3)×1011 个/L
血红蛋白 110 120-160 g/L
A.观察患者的血涂片,视野中血小板的数量最多
B.如果患者不慎受伤会流血不止
C.抽取患者的血液凝固后流出的黄色透明液体叫血浆
D.根据表中结果推测,患者可能有贫血和炎症
【答案】D
【知识点】血常规化验单
【解析】【解答】A、观察患者的血涂片,视野中红细胞的数量最多,A错误;
B、血小板具有凝血和止血作用,患者的血小板正常,如果患者不慎受伤不会流血不止,B错误;
C、抽取患者的血液凝固后流出的黄色透明液体叫血清,C错误;
D、该男患者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低于正常值,白细胞高于正常值,因此患者可能有贫血和炎症,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1)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化验报告单中血小板数值在正常范围内;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数值偏低;白细胞数值偏高。
(2)贫血指的是红细胞的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的含量过低。
(3)白细胞有吞噬病菌,防御和保护人体的作用,所以当人体有炎症时,白细胞的数目会增多。
6.(2022七下·泌阳期末)2021 年 6 月 14 日是第 18 个世界献血者日,主题是“献血,让世界继续跳动”。下列关于献血和输血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适量献血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B.对于大面积烧伤的病人,治疗时应输入血细胞
C.患有新冠肺炎、艾滋病等疾病的公民禁止献血
D.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 18~55 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
【答案】B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血量与输血
【解析】【解答】A.一次失血不超过体内血量的10%(约400毫升),所丧失的血浆成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期内得到补充而恢复正常,并且适量献血还能促进人体的造血功能,A不符合题意。
B.大面积烧伤的病人,其伤面有大量液体渗出,患者丢失的主要是血浆,如果输全血,可能使体内红细胞浓度过高,增加血液的粘滞性而影响血液循环,所以应输入血浆,B符合题意。
C.新冠肺炎、艾滋病属于传染病,通过血液传播,所以患有传染性新冠肺炎、艾滋病等疾病的公民禁止献血,C不符合题意。
D.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鼓励公民自愿献血,无偿献血的年龄是18-55周岁,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血液的成分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红细胞中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与氧分离,可见红细胞具有携带氧的功能;
白细胞能够变形穿透毛细血管壁,吞噬细菌,对人体具有防御功能;
血小板能够堵塞伤口,其中还含有促进血液凝固的物质,起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7.(2022七下·汉阳期末)血液是由什么组成的( )
A.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
B.水、无机盐、葡萄糖
C.血浆和血细胞
D.水、无机盐、蛋白质、葡萄糖、废物
【答案】C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解析】【解答】将一定量的血液加入抗凝剂静止一段时间后,血液分为两部分:上面的部分是血浆;下面的部分是血细胞,其中呈暗红色,不透明的是红细胞,红细胞与血浆之间,有佷薄的一层白色物质,这是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浆和血细胞的容积大约各占全血的一半。
故答案为:C。
【分析】血液分为两部分: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浆呈淡黄色,半透明,血浆中含有大量的水(约占91%--92%),还含有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8.(2022七下·安阳期末)如图是人体血细胞的形态模式图,其中含有细胞核的结构是( )
A.① B.② C.③ D.①和②
【答案】B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解析】【解答】图中①红细胞、②白细胞,③血小板,其中①红细胞、③血小板都没有细胞核,只有②白细胞有细胞核。因此,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血液的成分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红细胞中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与氧分离,可见红细胞具有携带氧的功能;
白细胞能够变形穿透毛细血管壁,吞噬细菌,对人体具有防御功能;
血小板能够堵塞伤口,其中还含有促进血液凝固的物质,起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9.(2022七下·邛崃期末)一位战士的血型是B型,当他受伤大量失血后,应输血液的最佳血型是( )
A.O型 B.A型 C.B型 D.AB型
【答案】C
【知识点】血型与输血
【解析】【解答】输血的原则是以输同型血为原则,所以,根据题干所述,这位战士的血型是B型,当他受伤大量失血后,应输血液的最佳血型是B型血,可见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输血和血型,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 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
10.(2022七下·邛崃期末)与生活在四川的人相比,长期生活在青海的人体内血液中成分相对较多的是( )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血细胞
【答案】A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解析】【解答】青海地区海拔较高,氧气的浓度比平原地区低,所以生活在青海地区的人需要较多的红细胞来运输氧,来保证人的正常呼吸,所以与生活在四川的人相比,长期生活在青海的人体内血液中成分相对较多的是红细胞,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血液的组成和各组分的功能,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白细胞的主要功能是防御疾病;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止血和加速凝血;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
11.(2022七下·宝安期末)2022年世界献血者日的口号是“加入我们,拯救生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健康
B.紧急情况下,O型血可以为其他血型患者大量输血
C.成分输血可提高输血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D.安全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防止发生红细胞凝集
【答案】B
【知识点】血型与输血
【解析】【解答】A、个健康的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mL不会影响身体健康,而且还有利于提高自身造血器官的造血功能,A说法正确。
B、紧急情况下,O型血可以为其他血型患者少量输血,B说法错误。
C、成分输血可提高输血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如贫血是因血液中缺少红细胞或者红细胞中血红蛋白含量低导致的,所以,应给患者输入红细胞,C说法正确。
D、安全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防止发生红细胞凝集现象,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血型和输血,为基础题,难度不大,熟记:献血是每个18~55周岁健康公民对社会应尽的义务,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mL不会影响身体健康,而且还有利于提高自身造血器官的造血功能,为了防止血液中红细胞凝集,在输血时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12.(2022八上·靖江月考)下列关于白细胞主要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运输养料和氧气
B.运输氧气和一部分二氧化碳
C.促进止血和加速血液凝固的作用
D.吞噬病菌,对人体起防御和保护作用
【答案】D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解析】【解答】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其中血小板的作用是止血,加速血液凝固;白细胞的作用是保护和防御,吞噬病菌;红细胞的作用是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因此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血液的成分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红细胞中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与氧分离,可见红细胞具有携带氧的功能;
白细胞能够变形穿透毛细血管壁,吞噬细菌,对人体具有防御功能;
血小板能够堵塞伤口,其中还含有促进血液凝固的物质,起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13.(2022·日照)临床上,常根据患者病情进行针对性输血。对严重贫血患者,应首先考虑输入( )
A.血浆 B.白细胞 C.血小板 D.红细胞
【答案】D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解析】【解答】A.血浆:淡黄色、半透明,主要成分为水(90%),还有血浆蛋白(7%),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等(3%)。有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的功能。烧伤输血浆,A不符合题意。
B.白细胞(WBC):是数量最少的血细胞,有细胞核,但比红细胞大,能吞噬病菌,有防御保护功能。抵抗力下降可以输白细胞,B不符合题意。
C.血小板(PLT):是体积最小的血细胞,无细胞核,形状不规则,有止血和凝血的作用,血小板缺少症可以输血小板,C不符合题意。
D.贫血患者主要是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浓度过低,但总血量并不减少,所以输入浓缩的红细胞悬液,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血液的成分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红细胞中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与氧分离,可见红细胞具有携带氧的功能;
白细胞能够变形穿透毛细血管壁,吞噬细菌,对人体具有防御功能;
血小板能够堵塞伤口,其中还含有促进血液凝固的物质,起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14.(2022七下·揭东期末)小明最近时常头晕、面色苍白,且精神不振。妈妈带她去医院检查后,医生说她贫血,造成她贫血的原因可能是( )
①血液中红细胞数量过少 ②血液总量减少
③血浆中的营养成分过少 ④血红蛋白含量少
A.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③
【答案】B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解析】【解答】贫血患者是因血液内血红蛋白的数量过少或红细胞的数量过少而造成的,所以,①和④符合题意,B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血液的组成及功能,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血液内血红蛋白的数量过少或红细胞的含量过少易引起贫血,血红蛋白是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血红蛋白的特性是: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与氧容易分离,贫血患者血液运输氧的能力低,影响体内各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因而表现出精神不振、疲劳、头晕、面色苍白等症状,缺铁易患贫血,一般的贫血患者,应多吃一些含蛋白质和铁质丰富的食物。
15.(2022七下·邕宁期末)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健康的成年人每次献血可献( )毫升,不影响健康。
A.450 B.500 C.600 D.250
【答案】D
【知识点】血量与输血
【解析】【解答】人体内的血量是相对稳定的,成年人的血量为体重的7%~8%,医学研究证明,如果一次失血不超过400mL,血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恢复到正常水平,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次献血200~400mL不会影响身体健康,而且还有利于提高自身造血器官的造血功能,可见选项中,A450、500、C600都会影响身体健康,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血量和输血,为基础题,难度不大,熟记:血液的总量占体重的7%~8%,一个成年人失血量少于400毫升时,可以没有明显的症状,血液能得到自然补充,不用输血,献血是每个18~55周岁健康公民对社会应尽的义务。
二、读图理解题
16.(2022八上·靖江月考)观察加入抗凝剂的人体血液静置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分层现象以及在显微镜下观察血细胞涂片,回答以下小题([____]中填数字序号,____填写名称):
(1)上层淡黄色的液体①是 ,②是 。
(2)具有运输氧功能的细胞是[ ] ,其内含有一种红色的蛋白质,叫做 。
(3)具有吞噬病菌功能的细胞是[ ] 。
(4)在显微镜下不容易看到,且具有止血功能的细胞是 。
(5)如果某人血液中⑤的数目明显比正常人少,他可能患有 病,应该多吃含 、 丰富的食物。
【答案】(1)血浆;血细胞
(2)⑤;红细胞;血红蛋白
(3)④;白细胞
(4)血小板
(5)贫血;铁;蛋白质
【知识点】观察人血的永久装片
【解析】【解答】(1)血液中加入抗凝剂,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分层现象,说明血液由①血浆和②血细胞组成。
(2)如果用显微镜观察人体的血涂片,在视野中数量最多的是⑤红细胞,其中红细胞内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它在氧浓度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因此,红细胞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此外还能运输部分二氧化碳。
(3)当身体某处受伤,病菌侵入时,有些④白细胞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壁,聚集到受伤的部位,吞噬病菌,因此白细胞对人体起着防御和保护的功能。
(4)血小板具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所以当人体受伤出血时,具有止血和凝血作用的血液成分是血小板。
(5)某人⑤红细胞的数目明显比正常人少,他可能患有贫血.应该多吃含蛋白质和铁质丰富的食物。
【分析】血液的成分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图示为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人血涂片,其中①是血浆,②是血细胞,③血小板,④白细胞,⑤红细胞。
三、资料分析题
17.(2019七下·新罗期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输血是指给患者输注供血者的血液成分或全血,常应用于急性大量失血、血液系统疾病、肾脏病、严重感染及呼吸和循环系统的疾病等,对减少死亡率、改善病情及提高疗效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的一大进步是——临床输血从输全血时代进入了成分输血时代。
成分输血就是把血液中各种细胞成分、血浆和血浆蛋白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加以分离,分别制成高浓度的制剂。临床根据病情需要,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输用,达到治疗患者的目的。相对于以前的全血输注,按需选择的成分输血更安全、更合理。
我们的血液成分制品主要有如下种类。
红细胞制剂,适用于各类中重度贫血病人。
血浆制剂,适用于各种凝血因子缺乏症的补充治疗,以及手术、外伤、烧伤等大出血患者的血容量补充。
血小板制剂,适用于血小板数量极度减少或功能障碍并伴有出血倾向及表现的患者。
无论哪一种血液制品的输注,医生都必须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依照科学规范的输血指南来进行。一是避免浪费血液资源,二是减少因输血带来的不良反应。
阅读以上资料后请回答:
(1)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盘状,且成熟的红细胞 (填“有”或“没有”)细胞核,该结构特点使其相对表面积大,有利于 功能的发挥。
(2)在临床上医生会根据病人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血液成分进行输血。安全输血应以 为原则。对于大面积烧伤的病人最好输入 制剂,以补充其因伤造成的失血。
(3)血液是反映人体健康状况的晴雨表。小明因身体不适进行了血液化验,结果如下表。
血液检测结果(部分)
化验项目 测定值 正常参考值
红细胞 3×1012个/L (4.0-5.5)×1012个/L
白细胞 6.8×109个/L (4.0-10.0)×109个/L
血红蛋白 60g/L 120-160g/L
血小板 2.1×1011个/L (1-3)×1011个/L
检测结果中,小明表现异常的项目有 ,根据检测结果判断小明患有重度 ,医生建议小明饮食中要注意补充含 的食物。必要时可以给小明输入 制剂来缓解症状。
【答案】(1)没有;携带(运输)氧气
(2)输同型血;血浆
(3)红细胞数量及血红蛋白量;贫血;铁;红细胞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血型与输血
【解析】【解答】(1)成熟的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饼状,没有细胞核,加大了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其携带氧气。因此 ,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盘状,且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该结构特点使其相对表面积大,有利于运输氧气功能的发挥。
(2)输血时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否则会出现红细胞凝集现象。大面积烧伤的病人,烫伤皮肤表面会渗出很多血浆,因此应输入血浆制品。
(3)据图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小明的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的测定值,明显少于正常参考值,因此他患了严重贫血。贫血是缺少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造成,血红蛋白是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因此应补充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必要时可以给小明输入红细胞制剂来缓解症状。
【分析】(1)血液的成分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红细胞中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与氧分离,可见红细胞具有携带氧的功能;
白细胞能够变形穿透毛细血管壁,吞噬细菌,对人体具有防御功能;
血小板能够堵塞伤口,其中还含有促进血液凝固的物质,起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2)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例如:正常情况下A型人输A型血,B型血的人输B型血.但在紧急情况下,如果实在没有同型血,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但输的时候要慢而少.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但O型血的人只能接受O型血.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