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景洪市第四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云南省景洪市第四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2-26 15:4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6页,共6页。全卷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2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务必把自己的考号、姓名、考场号和座次号等信息正确填涂在机读卡或答题卷指定位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请填涂在机读卡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8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删除 膻味 籼米 潸然泪下
B.信笺 歼灭 缄默 间不容发
C.飙升 鱼鳔 剽悍 彪炳青史
D.血缘 戏谑 噱头 空穴来风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为了不让下一代输在起跑线上,年轻的父母纷纷送孩子去练钢琴,学围棋,上英语兴趣班,真是费尽心思,无所不为。
B冬天老年人要增加营养,也要适当运动,在户外锻炼时一定要量入为出,以步行为宜,时间最好选在傍晚,还要注意保暖,防止着凉。
C中、日、韩三国参加这次围棋比赛的运动员,水平都在伯仲之间,谁能胜出,就要看谁具有更好的竞技状态和心理素质了。
D美国博物馆的收费可谓各尽所能:有的一部分收费,有的分时段收费,还有的是否交费、交费多少由参观者自行决定。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在学校的日子里,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我默默地注视着学校红色的大门,由衷地感谢她带给我的一切。?
①很多时候你可能觉得今天跟昨天没什么不同?
②这时你可能非常留恋过去的日子?
③突然发现它写得真好?
④你回过头来,其实一切都在改变?
⑤不禁哼出一句“月亮的脸偷偷地在改变”?
⑥现在要离开这个工作了七年的学校
①②④⑤⑥③?B.①⑥②⑤③④?C.⑥②⑤①④③?D.⑥⑤③①④②?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每小题2分,共6分)
文化时间
①时间有“向”的概念,并不是一直都有的。潮水、冬夏二至、季节、星辰的循环往来,这些现象使许多原始人把时间看作一种基本上不断循环的有机节奏。他们想,既然时间跟天体的循环运转分不开,时间本身也应该是循环的。白天跟随黑夜,新月代替旧月,冬天过了是夏天,为什么历史就不这样?中美洲的玛雅人相信历史每260年重复一次,这个周期他们叫拉玛特,是他们日历的基本单元。
②时间的循环模式是希腊各宇宙学派的一个共同点。亚里士多德在他的《物理学》中说:“凡是具有天然运动和生死的,都有一个循环。这是因为任何事物都是由时间辨别,都好像根据一个周期开始和结束;因此,甚至时间本身也是一个循环。”斯多葛学派的人相信,每当行星回到它们初始相对位置时,宇宙就重新开始。公园4世纪的尼梅修斯主教说过:“苏格拉底也好,柏拉图也好,人人都会复生,都会再见到同样的朋友,再和同样的熟人来往。他们将再有同样的经验,从事同样的活动。”好像所有历史的事件都装在一个大轮子上一样,循环不已。
③英国天体物理学家爱丁顿提出的“时间之箭”引起了我们内心的恐惧,因为它意味着不稳定和变迁。它所指向的是世界的末日,而不是世界的重新再生。罗马尼亚人类学者、宗教史学者埃里阿德在他名为《永恒回返的神话》的书里,认为世上从有人类以来,多半的人都觉得循环时间更令人安慰,而将它紧抱不放。这样,过去也是将来,没有真正的“历史”可言,于是死心塌地地承认再生和更新。
④犹太基督教传统把“线性”(不可逆)的时间,直截了当地建立在西方文化里,由于基督教相信耶稣的生、死和他的上十字架受难,都是唯一的事件,都是不会重复的,西方文化终于把时间堪称是穿越在过去和未来之间的一条线。基督教出现以前,只有犹太人和信仰拜火教的波斯人认同这种前进式的时间。
⑤不可逆时间深刻地影响了西方思想,为达尔文的进化论开辟了道路,从而把我们和原始生物在时间上连接起来。总之,线性时间概念的出现和因之而起的观念改变,为现代科学的产生打下了思想基础。
⑥文化时间的循环模式和线性模式,在生物时间中可以找到对应。细胞的分裂,以及体内各种不同节奏---从高频的神经脉冲到悠闲的细胞更新——所组成的交响乐,都牵涉到循环式时间;而不可逆时间则体现于从生到死的老化过程之中。日常用的钟表也具有这两个不同的时间面貌。一方面,不停的钟摆或晶体振荡积累成一边所谓的“时间”,在地球上这时间就表现为12小时或24小时的周期。另一方面,各种耗散现象,诸如电池的干涸,发条的松弛,都告诉我们时间是一去不回头的。
(节选自柯文尼、海菲尔德《时间之剑》,有删改)
5.下列关于“文化时间”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化时间是指不同时代是人民根据自己对时间的不同理解而富于时间一文化意义,其中包含了后来形成的“向”的概念。
B. 文化时间包括循环模式和线性模式,犹太基督教传统对线性模式的认识是在循环模式的基础上形成的。
C. 文化时间是西方文化的组成部分,不同文化学派形成的不同时间概念和认识把现代人和原始生物在时间上连接起来。
D. 文化时间的循环模式和线性模式在生物时间中都可以找到对立,文化时间语生物时间这两个概念在性质上市相同的。
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当时间被理解成循环模式,任何事物都由时间辨别,所有的自然现象、人和历史都将经历循环往复的周期。
B.当时间被理解成线性模式,则意味着时间被看成是穿越在过去和未来之间的一条线,不可逆转,这是犹太基督教最早提出的观点。
C.相对于线性模式而言,循环模式更容易为人们接受和认同,因为它所具有的“复生”观念更能给人以安慰。
D.“时间之箭”意味着不稳定和变迁,指向的是世界的末日;而“没有真正的‘历史’”则意味着过去也就是将来,指向的是世界的重新再生。
7.从全文看,下列表述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
A.许多原始人通过对自然界循环现象的观察建立起了对时间的认识,并用这种认识来解释历史,由此形成了最初的文化时间。
B.文化时间不同模式的形成取决于不同的文化观念,希腊各宇宙学派和犹太基督教传统对时间的认识大相径庭。
C.人从生到死体现的不可逆时间理论,改变了人们的观念,为达尔文生物学说研究人类进化开辟了道路。
D.从文化层面解读时间,冬夏交替标志着时间的循环往复,而日常生活中钟表的旋转、发条的松弛却告诉我们时间一去不回头。
三、(6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8—10题。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8.加点的实词解释无误的一项是(  )
①凌万顷之茫然 ②击空明兮溯流光
③倚歌而和之 ④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A.①凌驾 ②逆流而上 ③靠着 ④细丝
B.①越过 ②顺水而下 ③靠着 ④一条
C.①越过 ②逆流而上 ③循  ④细丝
D.①凌驾 ②逆流而上 ③循  ④一条
9.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相与枕藉乎舟中 ②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③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④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A.两个“乎”字相同,两个“之”字也相同
B.两个“乎”字相同,两个“之”字不同
C.两个“乎”字不同,两个“之”字相同
D.两个“乎”字不同,两个“之”字也不同
10.作者用曹操的典故,其用意是:( )
A. 赞颂曹操横槊赋诗的英雄气概 B. 同情曹操不遇于时
C. 慨叹人生无常 D. 借曹操自比,表明自己被贬的心志
第II卷 非选择题(共80分)
四、(17分)
11、把第一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3分)


(2)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3分)

1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望江南
【宋】李纲
江上雪,独立钓鱼翁。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①空。图画若为工。 云水暮,归去远烟中。茅舍竹篱依小屿,缩鳊圆鲫入轻笼。欢笑有儿童。
(选自《御选历代诗余》卷二十五)

【注释】①玉花:喻雪花。
“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这两句的描写颇为精妙。请简要赏析。(3分)
答:

(2)下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联系诗句简要谈谈。(3分)
答: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5分)
亦余心之所善兮, 。(屈原《离骚》)
不见复关, 。既见复关, 。(《诗经.氓》
_________________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刺秦王》)
携来百侣曾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沁园春.长沙》)
五、阅读下面一段选文,完成14—17题。(15分)
又见鹭鸶
陈忠实
①那是春天的一个惯常的傍晚,我沿着水边的沙滩漫不经心地散步。绕过一道河石垒堆的防洪坝,我突然瞅见了鹭鸶,两只,当下竟不敢再挪动一步,便悄悄在沙地上坐下来。哦
!鹭鸶又飞回来了!
②在顺流而下大约30米处,河水从那儿朝南拐了个大弯儿,弯儿拐得不急不直随心所欲,便拐出一大片生动的绿洲,靠近水流的沙滩上水草尤其茂密。两只雪白的鹭鸶就在那个弯头上踯躅,在那一片生机盎然的绿草中悠然漫步;曲线优美到无与伦比的脖颈迅捷地探入水中,倏忽又在草丛里扬起头来;两只峭拔的长腿淹没在水里,举止移步悠然雅然;一会儿此前彼后,此左彼右,一会儿又此后彼前,此右彼左;断定是一对儿没有雄尊雌卑或阴盛阳衰的纯粹感情维系的平等夫妻……
③于是,小河的这一片便呈现出别开生面令人陶醉的风景,清澈透碧的河水哗哗吟唱着在河滩里蜿蜒流淌,两个穿着艳丽的女子在对岸的水边倚石搓洗衣裳,三头紫红毛色的牛和一头乳毛嫩黄的牛犊在沙滩草地上吃草,三个放牛娃三对角坐在草地上玩扑克,蓝天上只有一缕游 丝似的白云凝而不动,落日正渲染出即将告别时的热烈和辉煌……这些平常见惯的景致,全都因为一双鹭鸶的出现而生动起来。
④不见鹭鸶,少说也有二十多年了。小时候在河里耍水在河边割草,鹭鸶就在头前或身后的浅水里,有时竟在草笼旁边停立;上学和放学涉过河水时,鹭鸶在头顶翩翩飞翔,我曾经妄想把一只鸽哨儿戴到它的尾毛上;大了时在稻田里插秧或是给稻畦里放水,鹭鸶又在稻田圪梁上悠然踱步,丝毫也不戒备我手中的铁锨……难以泯灭的鹭鸶的倩影,现在就从心里扑飞出来,化成活泼的生灵在眼前的河湾里。
⑤至今我也搞不清鹭鸶突然离去突然绝迹的因由,也许是水流逐年衰枯稻田消失绿地锐减,这鸟儿瞧不上越来越僵硬的小河川道了?也许是乡民滥施化肥农药污染了流水也污浊了空气,鹭鸶感到窒息而逃逸了?也许是沿河两岸频频敲打的锣鼓和震天撼地的炮铳,使这喜欢悠闲的生灵心惊肉跳恐惧不安拂尾而去?也许是那些隐蔽在树后的猎手暗施的冷枪,击中了鹭鸶夫妻双方中的雌的或雄的,剩下的一个悲怆遁逃?
⑥又见鹭鸶!又见鹭鸶!
⑦落日已尽红霞隐退暮霭渐合。两只鹭鸶悠然腾起,翩然闪动着洁白的翅膀逐渐升高,没有顺河而下也没见逆流而上,偏是掠过小河朝北岸树木葱茏的村庄飞去了。鹭鸶和人类同居一处无疑是一种天然和谐,是鸟类对人类善良天性的信赖和依傍。这两只鹭鸶飞到北岸的哪个村庄里去了呢?在谁家门前或屋后的树上筑巢育雏呢?谁家有幸得此可贵的信赖情愫呢?
⑧我便天天傍晚到河湾里来,等待鹭鸶。连续五六天,不见踪影,我才发现没有鹭鸶的小河黯然失色。我明白自己实际是在重演那个可笑的?守株待兔?的寓言故事,然而还是忍不住要来。鹭鸶的倩影太富于诱惑了。那姿容端庄的是一种仙骨神韵,一种优雅一种大度一种自然;起飞时悠然翩然,落水时也悠然翩然,看不出得意时的昂扬恣肆,也看不出失意下的气急败坏;即使在水里啄食小虫小虾青叶草芽儿,也不似鸡们鸭们雀们饿不及待的贪婪相。二三十年不见鹭鸶,早已不存再见的企冀和奢望,一见便不能抑止和罢休。我随之改变守候而为寻找,隔天沿着河流朝下,隔天又逆流而上,竟是一周的寻寻觅觅而终不得见。
⑨我又决定改变寻找的时间,在晨曦中沿着河水朝上走。大约走出五华里路程,河川骤然开阔起来,河对岸有一大片齐肩高的芦苇,临着流水的芦苇幼林边,那两只鹭鸶正在悠然漫步,刚出山顶的霞光把白色的羽毛染成霓虹。

14.简析第④段中画线词“扑飞”的精妙之处。(3分)
答:
15.第⑥段“又见鹭鸶!又见鹭鸶!”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答:
16.从表现手法及效果赏析第段画线句子?(4分)
答:
17.联系全文,简要分析文章最后一段引用《蒹葭》诗句的好处。(4分)
答:
六、(8分)
18、根据下面所提供的材料,概括内容要点,拟写一句话新闻,不超过15字。(4分)
2月1日,教育部网站公布了今年全国工作会议的精神,布置了今年教育工作的方向和重点。其中提到,将正式颁布经过10年试验后修订并审议通过的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还将进一步推进高考改革,年内完成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总体方案制定工作。教育部指出,要成立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对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进行整体设计和评估论证,确保改革的科学性和公信力。迅速组织专门力量,年内完成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总体方案制定工作;继续推进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和条件成熟的省市开展高职单独招生考试改革试点。进一步规范和调整高考加分,强化高校招生信息公开工作。
答:
19、许多文化景点或文学意象常常会引发我们的情思。请从下列词语中选择一个作开头,仿照例句写一句话。要求:①体现景点或意象特征;②句式一致;③运用拟人和反问的修辞手法。(4分)
康桥 边城 雨巷 蜀道
例句:赤壁,你的雄奇伟岸,你的大气磅礴,你的壮丽多姿,不正好激荡起我心中的豪情吗?

七、(40分)
20、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犹太王大卫在戒指上刻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会过去。契诃夫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在戒指上也刻有一句铭文:
一切都不会过去。
这两句寓有深意的铭文,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
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600字。

2013-2014学年上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试卷答案
1、【B】 A.删、膻、潸都读“shān”,籼读“xiān”; B.笺、歼、缄、间、都读“jiān”; C.飙、彪念“biāo”,鳔念“biào”,剽念“piāo”; D.血、谑读“xuè”,噱、穴读“xué”。
2、【C】 A项“无所不为”意为没有什么不干的,指什么坏事都干,贬义词。用来形容年轻的父母费尽心思地送孩子学钢琴、围棋、英语,感彩不对。
B项中成语“量入为出”使用不恰当,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量入为出”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根据收入的多少来定开支的限度”。“入”和“出”是指“收入”和“支出”,不是“在家”和“出门”。 C项“伯仲之间”,比喻差不多,难分优劣。 D项项犯了张冠李戴的毛病,“各尽所能”意思是“各人尽自己的能力去做”,主语应该是人,而不能是“博物馆的收费”
【C】 A项搭配不当,“具有”和“享受”不能搭配,可以将“享受”改为“特色”; B“具有”后缺宾语,应在“胃肠病”后加“功效”等词语 D“再现”缺少了宾语“场景”等。
【D】
5.【A】(B、根据第三段,是建立在西方文化里面。C、从文化时间深影响了西方思想这句话而言,文化时间不会是西方文化的组成部分。D、文化时间与生物时间这两个概念在性质上是相同的。过于绝对,于文无据。
(1)本是一位盖世英雄,而现在又在哪里呢? (2)流去的(水)像这样(不断地流去),而并没有流去。
12、(1)要点:“箬笠”“蓑衣”勾勒出钓翁雪天垂钓的外在形象,画面简约,意境空灵。“冰散响”描写轻细的声音,衬托出环境的寂静、钓翁的宁静。钓翁“时振玉花空”的动作,衬托出钓翁的凝定。“但”字写出了钓翁的心无旁骛。
示例:空旷,暗示钓翁生活的闭适自在;“茅舍竹篱依小屿’描写钓翁生活的简朴与环境的清幽;“缩鳊圆鲫人轻笼”流露出钓翁生活的自得之情;“欢笑有儿童”凸现了钓翁生活的温馨和欢乐。
虽九死其犹未悔 泣涕涟涟 载笑载言 风萧萧兮易水寒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14、“扑飞”一词充满动感,准确地写出了记忆中的鹭鸶生动、鲜活的形象;把记忆中的
鹭鸶和眼前的鹭鸶联系起来,虚实结合,极具感染力。
15、运用反复的手法,强烈地表达了作者阔别多年又见鹭鸶的惊喜;从回忆到现实景色, 承上启下;照应题目。
16、【要点】比拟。简要分析
17、引用《诗经》名句呼应了作者寻觅鹭鸶的过程;寄托了作者人鸟同处、人与自然和 谐相处的美好理想;增强了文章的文学色彩和抒情韵味。
教育部公布今年工作方向和重点。

康桥,你的温婉艳丽,你的灵动娇美,你的脉脉含情,不正好唤醒了我沉睡的柔情吗?
蜀道,你的天梯石栈,你的畏途巉岩,你的峥嵘崔嵬,不正好激发起我凌云的壮志?
20、作文【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