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 树和天空课件(共43张PPT)+学案(含答案+教案+分层作业(含答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3.4 树和天空课件(共43张PPT)+学案(含答案+教案+分层作业(含答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1-14 17:45:42

文档简介

《树和天空》分层作业
建议用时:40分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是一个纯粹的诗人。所谓“纯粹”,第一,他基本上只写诗,而不用其他文体写作。第二,他写的都是短诗,没有长诗,甚至组诗也很少。第三,他的创作量奇少。
在如今这个商品气息无孔不入的时代里,做一个纯粹的诗人需要克服多重压力。存在于当代诗人中的一个普遍现象是从诗歌写作转向非诗歌写作。这种转向的原因也许比较复杂,( )。而特朗斯特罗姆拒绝向任何外力和诱惑妥协,他绝不会迎合读者, ,包括诺贝尔文学奖。如果说这些是外在压力的话, 。现代派文学的创始人波德莱尔所说的,“一切伟大的诗人本来注定了就是批评家”。因为,复杂的时代要求甚至迫使诗人用多种方式说话,所以,大多当代诗人往往一手写诗, 。特朗斯特罗姆不是没有感到压力,但他执意要做一个“诗的禁欲主义者”。因此,他主动克服了用另一种文体表达自己的诱惑,并压缩自己的批评意识,实在难以克制时,他也会用诗歌的形式把它呈现出来。
在漫长的岁月里,特朗斯特罗姆之所以能坚持做一个纯粹的诗人,也许是因为他深知,诗人其实是只有精神自传的人,而精神自传的最佳载体就是诗歌。
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大多出于理想主义彻底破灭,文化的功利化、市场化倾向。但更深层的是对文学市场的考虑,它潜在地包含着一种读者中心的意识,以及对作品畅销的期待。
B.但大多出于理想主义彻底破灭,文化的功利化、市场化倾向。更深层的是对文学市场的考虑,它潜在地包含着一种读者中心的意识,即对作品畅销的期待。
C.大多出于对文学市场的考虑,以及对作品畅销的期待,它潜在地包含着一种读者中心的意识。更深层的是理想主义的彻底破灭,文化的功利化、市场化倾向。
D.但大多出于对文学市场的考虑,它潜在地包含着一种读者中心的意识,即对作品畅销的期待。更深层的是理想主义彻底破灭,文化的功利化、市场化倾向。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被遗忘的船长【注】
【瑞典】特朗斯特罗姆 李笠译
我们有许多影子。我走在
九月夜晚的回家路上,Y
从躺了四十年的坟墓里走出
与我结伴
起初他空如虚影,只是个名字
但他的思想
比时间走得快
并追上了我们
我把他的眼睛放在我的眼睛里
于是看到战争的海洋
他驾驶的最后的那条船
在我们的脚底下生长
前前后后爬动着大西洋的船队
有的将幸存下去
有的被打上了记号
(看不见的记号)
失眠的昼夜竞相交替
但与他无关——
救生衣穿在油布大衣下
他没有回家
一阵内心的哭泣
让他的血在加的夫的一家医院流尽
他终于躺下
变成地平线
再见,时速十一迈的船队!再见1940!
世界史在这里结束
轰炸机悬挂在空中
石南的野地开花
一张世纪初的照片展示一道海岸
六个穿盛装的男孩站在那里
他们手捧帆船
多么严肃的表情!
对他们中的一些人船变成了生死
而描述死者
也仅仅是游戏
因将到的东西而变得沉重
(有删改)
【注】本诗描写的是二战初期发生在欧洲北海靠近英国一侧的一场海战,准确地说,是德国空军对一支盟军运输船队发动的空袭。诗中称Y为船长而非舰长,表明他是一名盟军货船船长。
3.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第一句“我们有许多影子”中的“我们”指孤独存在的集合,而“许多影子”则指每一个个体所对应的虚无世界。
B.“他空如虚影,只是个名字”一句,诗人借此表明Y并不一定指向某个具体真实的人,Y可以指向任意一个军人。
C.“失眠的昼夜竞相交替”“内心的哭泣”写的是遭遇空袭后,Y船长重伤垂死时的无意识状态。
D.“他终于躺下/变成地平线”“再见,时速十一迈的船队!再见1940!”,从这几句诗中可以看出Y船长的生命结束于1940年。
4.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前后后爬动着大西洋的船队”运用拟物的手法,将船队当作爬行的动物来写,写出了船队行进的缓慢。
B.诗中说船长“躺下”“变成地平线”,这种写法与陶渊明的“托体同山阿”有异曲同工之妙。
C.“再见,时速十一迈的船队!再见1940!/世界史在这里结束/轰炸机悬挂在空中/石南的野地开花”,是插叙,交代了Y船长眼中最后的画面。
D.诗歌倒数第二节写了Y船长小时候的纯真理想,其与Y船长的牺牲形成对比,突出了战争、死亡的残酷。
5.第二节中,诗人说“我把他的眼睛放在我的眼睛里”,那么诗歌的叙述视角发生变化了吗?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6.你是如何理解“而描述死者/也仅仅是游戏/因将到的东西而变得沉重”这几句诗的?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乡愁,是中国诗歌的一个历久常新的普遍主题。余光中多年来写了许多以乡愁为主题的诗篇,《乡愁》就是其中情深意长、音调动人的一首。《乡愁》的美令人瞩目,特别是音乐美。《乡愁》的音乐美,主要表现在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上,其中“乡愁是……”与“在这头……在那(里)头”的四次重复,四节中同一位置上“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等叠词的运用,使得全诗低回掩抑,如怨如诉。而“一枚”“一张”“一方”“一湾”等数量词的运用,不仅表现了诗人的语言功力,也增强了全诗的音韵之美。《乡愁》,犹如音乐中柔美而略带哀伤的“回忆曲”,是海外游子深情而美的恋歌。
余光中等诗人的贡献还在于,他们找回了汉字与汉语的时间性之间的联系,并探索了通过文字排列实现诗歌音乐性的种种结构的道路,这是古典诗歌没有摸索出来的。在这个意义上,他们真正为新诗的音乐性,甚至为汉语的音乐性开辟了新的道路。
(摘编自《新诗鉴赏词典》)
材料二:
诗歌的音乐性一向是业界争论的热点问题。
关于诗歌的音乐性,文学评论家谢冕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提出,包括新诗在内的所有诗歌都必须包含音乐性。诗歌要有音乐性,没有了音乐性,就与其他的文体没有区别了。而中国新诗缺少的恰恰是音乐性。现在的很多诗人不懂旧体诗,甚至认为旧体诗好写,这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诗歌内在的一些规律,不知道怎么用词,不知道声韵上怎么表达才动听。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山说,现代诗没有必要像古诗那样讲究平仄、中间对偶,但讲究语言的和谐还是必要的。李山所强调的向古诗学习,并不是要我们回到传统,而是倡导现代的散体诗如何在借鉴古代汉语有声调这一特点的基础上,创作出符合现代品位、又能充分体现汉语魅力的诗,他认为这是需要大力尝试的。
诗人王久辛说,出现新诗有无音乐性的疑问,是不懂修辞的诗人提出的一个很可笑的疑问。真正懂修辞的诗人是不会提出这样的疑问的,因为畅达的修辞,高妙、精微、动人的修辞,那种有复合性的修辞,都是对诗歌音乐性的一种大胆的创造、勇敢的探索。诗人西川提出,格律是个假命题。主张诗歌要讲究格律的人,是“要给新诗立规矩的人”,他称这些人大多是一些创造力匮乏、趣味良好、富有责任感的好心人。他们多以19世纪以前的西方诗歌为参考系,弄出些音步或音尺,但这没什么意义。
(摘编自《辽宁日报》)
材料三:
中国新诗走过的一百年里,质疑之声似乎从未断过。诗人郑敏甚至从源头上对新诗做了否定:20世纪之所以没能出现“李白”“杜甫”,原因是“五四”时期引入了西方文化的末流,割断传统,使得白话诗万劫不复。
如此说来,这真是一部让人沮丧的百年新诗史。但是且慢,持不同意见者也大有人在。诗人于坚就坚持认为,“中国20世纪的所有的文学样式,小说、散文、戏剧等等,成就最高的是新诗,被误解最多的是新诗,被忽略最多的也是新诗,这正是伟大的迹象”。
既然如此,我们该如何看待新诗?
千百年的熏陶与培育,使得国人至今依然不屈不挠地拿新诗与古诗一决高下,依然用发展了几千年的古汉语经验来衡量当下的诗歌创作。中国古典诗歌有着超稳定的审美规范,平仄间的韵律流转充满内外交融的音乐性,起承转合的结构又极为自然。从如此强大的古典诗歌参照系出发,读者对新诗的数落与普遍不满便可以预料:能让人完整记住的新诗名篇凤毛麟角,经典之作屈指可数;新诗语言做不到出神入化;新诗离真正走进大众生活及其内心世界还有距离。
然而,必须正视一个严酷的事实,古典诗歌堪称优美的诗情画意,在后起的新诗这里已经出现了脱节或者转变。新诗与古诗既可比又不可比。可比在于,在诗的本体属性上新诗具有与母体同质性的一面;不可比在于,新诗经过挣脱,走向了一种全面的自洽的生长,现代新诗与古体诗已然成为两种不同“制式”的诗歌。对这两种状态下的诗歌,显然不能用一把尺子去衡量,“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评价体系或许才是明智之举。
多年来,诗歌界有这么一个共识,新时期的中国诗歌用二三十年的时光,几乎走完了西方现代、后现代诗歌的全部征程,“浓缩”了西方近百年的现代诗、后现代诗发展历史。学习和吸收西方现代诗歌,无疑为中国新诗提供了转型契机,但这种转型不是分阶段的蜕变,而几乎是共时性完成的。中国新诗对西方现代诗歌的吸收,有时消化很好,有时消化不良,有时过于贪食——狼吞虎咽、饥不择食,有时反复挑剔——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以致营养过剩。
在中外诗歌的评价与比照中,人们总是将各国的诗歌菁华与国际级大师串联起来,组成纵深队列的国际军团——从20世纪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法国的普吕多姆,到爱尔兰的叶芝,再到瑞典的特朗斯特罗姆……多国联军步步进逼,综合全部优势,用世界诗歌的精粹“总和”轻松地把单一国家的百年新诗比了下去。这种缺乏对等参照的评价标准无形中变成自我矮化,拉大了所谓中国诗歌“追赶”世界诗歌的差距。
除了与古代诗歌、西方现代诗歌直接或间接的“对抗”,中国新诗还在通过不断的艺术违规和越界为自己开疆拓土,发明和发现新的题材、内容、形式和语言,创造新的诗歌范式。新诗自身也形成了自由、多变、求新的小传统,对新诗的接受与评价也应该面对其自身小传统的考核,而不是固执于诗歌大一统的本质主义观念,不必执念新诗必须是古诗的一种分支与延续。
最后,还涉及对前辈诗人的具体评价问题。当下不少诗人对新诗诞生之初的历史成绩持否定态度,如“用今天的眼光看,穆旦和徐志摩的诗歌写作都是二三流”,这种断语相当有代表性。他们用已经大大发展了的现时尺度去审视过去,忽视了任何接受与评价都不能偏离历史特定语境的原则。
(摘编自《人民日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余光中等人探索了新诗音乐性,为新诗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使之超越了古典诗歌。
B.李山认为新诗创作没有必要讲究格律,西川则认为讲究格律会使诗人失去创造力。
C.于坚认为人们对新诗存在误解、忽略,表明新诗已经完全失去了自身存在的价值。
D.材料三认为,对诗人进行评价不应该抹去时代背景,否则容易做出不恰当的评价。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余光中的《乡愁》借助一系列叠词表现出的音韵美,显示了深厚的语言功力。
B.材料一以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乡愁》为例,证明了中国新诗富有音乐性的特点。
C.材料二中谢冕与王久辛均认为,要使新诗具有音乐性,诗人就要提高自身素养。
D.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业界对新诗音乐性的认识不同,争论可能还要持续下去。
(3)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材料三观点的一项是( )
A.中国古典诗歌与新诗属于两种不同的“制式”的诗歌,不能用同一种标准去衡量。
B.与西方现代诗歌相比,中国新诗发展时间短,虽有学习借鉴,依然不够成熟。
C.中国古典诗歌千百年的熏陶与培育,使得现代新诗具有了与母体同质性的一面。
D.新诗经过不断地探索、实践、创新,挖掘自身的元素,逐渐走向了自洽的生长。
(4)材料三是从哪几个角度分析“我们该如何看待新诗”这一问题的?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5)应如何评价百年新诗?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树和天空》分层作业
建议用时:40分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是一个纯粹的诗人。所谓“纯粹”,第一,他基本上只写诗,而不用其他文体写作。第二,他写的都是短诗,没有长诗,甚至组诗也很少。第三,他的创作量奇少。
在如今这个商品气息无孔不入的时代里,做一个纯粹的诗人需要克服多重压力。存在于当代诗人中的一个普遍现象是从诗歌写作转向非诗歌写作。这种转向的原因也许比较复杂,( )。而特朗斯特罗姆拒绝向任何外力和诱惑妥协,他绝不会迎合读者, ,包括诺贝尔文学奖。如果说这些是外在压力的话, 。现代派文学的创始人波德莱尔所说的,“一切伟大的诗人本来注定了就是批评家”。因为,复杂的时代要求甚至迫使诗人用多种方式说话,所以,大多当代诗人往往一手写诗, 。特朗斯特罗姆不是没有感到压力,但他执意要做一个“诗的禁欲主义者”。因此,他主动克服了用另一种文体表达自己的诱惑,并压缩自己的批评意识,实在难以克制时,他也会用诗歌的形式把它呈现出来。
在漫长的岁月里,特朗斯特罗姆之所以能坚持做一个纯粹的诗人,也许是因为他深知,诗人其实是只有精神自传的人,而精神自传的最佳载体就是诗歌。
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大多出于理想主义彻底破灭,文化的功利化、市场化倾向。但更深层的是对文学市场的考虑,它潜在地包含着一种读者中心的意识,以及对作品畅销的期待。
B.但大多出于理想主义彻底破灭,文化的功利化、市场化倾向。更深层的是对文学市场的考虑,它潜在地包含着一种读者中心的意识,即对作品畅销的期待。
C.大多出于对文学市场的考虑,以及对作品畅销的期待,它潜在地包含着一种读者中心的意识。更深层的是理想主义的彻底破灭,文化的功利化、市场化倾向。
D.但大多出于对文学市场的考虑,它潜在地包含着一种读者中心的意识,即对作品畅销的期待。更深层的是理想主义彻底破灭,文化的功利化、市场化倾向。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答案】1.D 2.(1)更不会迎合奖项(2)一个诗人必然还会承受内在的压力(3)一手写评论(一手写文学评论或文学批评等)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准确的能力。通过对语句内容的逻辑分析,可知表层原因是“对文学市场的考虑”“以及对作品畅销的期待”;深层原因是“理想主义彻底破灭,文化的功利化、市场化倾向”,故“更深层”后应紧跟深层原因,所以排除AB;根据前文“这种转向的原因也许比较复杂”这一句,“但”放前面,语势上呼应更好一点,“文学市场的考虑”和“作品畅销的期待”有重复,不能用“以及”连接,排除C;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处,根据前文“他绝不会迎合读者”和后文“包括诺贝尔文学奖”,前文是不迎合读者,那么后文就是“不迎合奖项”,故此处应填写“更不会迎合奖项”一类的句子;第二处,根据前文“如果说这些是外在压力的话”,说的是一个人的“外在压力”,那么后文就应转向人的“内在压力”,有根据关联词“如果”,那么后文与之搭配的应是“就”或者“那么”,故此处应填写“那么一个人必然会承受内在压力”一类的句子;第三处,根据前文“复杂的时代要求甚至迫使诗人用多种方式说话,所以,大多当代诗人往往一手写诗”,“多种方式说话”和“一手……”可知,此处应写“另一只手……”,既然一手是写诗,那么另一手就应是除诗歌以外的文体,有根据“一切伟大的诗人本来注定了就是批评家”可知,此处应填写“另一只手写文学批评”一类的句子。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被遗忘的船长【注】
【瑞典】特朗斯特罗姆 李笠译
我们有许多影子。我走在
九月夜晚的回家路上,Y
从躺了四十年的坟墓里走出
与我结伴
起初他空如虚影,只是个名字
但他的思想
比时间走得快
并追上了我们
我把他的眼睛放在我的眼睛里
于是看到战争的海洋
他驾驶的最后的那条船
在我们的脚底下生长
前前后后爬动着大西洋的船队
有的将幸存下去
有的被打上了记号
(看不见的记号)
失眠的昼夜竞相交替
但与他无关——
救生衣穿在油布大衣下
他没有回家
一阵内心的哭泣
让他的血在加的夫的一家医院流尽
他终于躺下
变成地平线
再见,时速十一迈的船队!再见1940!
世界史在这里结束
轰炸机悬挂在空中
石南的野地开花
一张世纪初的照片展示一道海岸
六个穿盛装的男孩站在那里
他们手捧帆船
多么严肃的表情!
对他们中的一些人船变成了生死
而描述死者
也仅仅是游戏
因将到的东西而变得沉重
(有删改)
【注】本诗描写的是二战初期发生在欧洲北海靠近英国一侧的一场海战,准确地说,是德国空军对一支盟军运输船队发动的空袭。诗中称Y为船长而非舰长,表明他是一名盟军货船船长。
3.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第一句“我们有许多影子”中的“我们”指孤独存在的集合,而“许多影子”则指每一个个体所对应的虚无世界。
B.“他空如虚影,只是个名字”一句,诗人借此表明Y并不一定指向某个具体真实的人,Y可以指向任意一个军人。
C.“失眠的昼夜竞相交替”“内心的哭泣”写的是遭遇空袭后,Y船长重伤垂死时的无意识状态。
D.“他终于躺下/变成地平线”“再见,时速十一迈的船队!再见1940!”,从这几句诗中可以看出Y船长的生命结束于1940年。
4.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前后后爬动着大西洋的船队”运用拟物的手法,将船队当作爬行的动物来写,写出了船队行进的缓慢。
B.诗中说船长“躺下”“变成地平线”,这种写法与陶渊明的“托体同山阿”有异曲同工之妙。
C.“再见,时速十一迈的船队!再见1940!/世界史在这里结束/轰炸机悬挂在空中/石南的野地开花”,是插叙,交代了Y船长眼中最后的画面。
D.诗歌倒数第二节写了Y船长小时候的纯真理想,其与Y船长的牺牲形成对比,突出了战争、死亡的残酷。
5.第二节中,诗人说“我把他的眼睛放在我的眼睛里”,那么诗歌的叙述视角发生变化了吗?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6.你是如何理解“而描述死者/也仅仅是游戏/因将到的东西而变得沉重”这几句诗的?
【答案】3.B 4.C 5.没有发生变化。诗人通过“把他的眼睛故在我的眼睛里”。穿越时空,进入了Y船长的视界,看到了他死前的遭遇。但因为是将“他的眼睛放在我的眼睛里”,故主要叙事视角还是“我”,是诗人在替Y船长回忆叙述当年的情景。 6.描述、谈及他人之死,对于创作此诗的特朗斯特罗姆、对于读者(我们),固然轻巧如游戏,然而死亡是没人能够回避的“将到的东西”它如此“沉重”,是每个个体必须面临的终结。
【解析】3.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
B项,“Y可以指向任意一个军人”理解错误。在这首诗中,很多信息可以看出这场战争是有具体背景的,比如“再见,时速十一迈的船队!再见1940”“对他们中的一些人船变成了生死,而描述死者,也仅仅是游戏,因将到的东西而变得沉重”,可以看出战争是二战初期,所以“Y可以指向任意一个军人”错误,Y指向的是任意一个在二战期间牺牲的军人。
故选B。
4.本题考查对诗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能力。
C 项,“插叙”错。应为“倒叙”。本诗先写Y船长已死在加的夫一家医院里,再写船长遭遇空袭后眼中看到的最后一幅画面(轰炸机悬挂在空中石南的野地开花),属于“倒叙”。
故选C。
5.本题考查对诗歌的叙述视角的分析和鉴赏能力。
这句诗是指“我”借助Y船长的眼睛,以“全知视角”叙述看到的景象,也就是他亲历的一切。但这又是诗人“我”在替“他”回忆叙述,故虽然“我”通过Y船长的眼睛看到他死前所经历的一切,但叙述视角还是诗人本人。
6.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
本诗写“我”通过Y船长的眼睛,看到他遭遇空袭,流尽了血,死在加的夫的医院里的故事。对于诗人特朗斯特罗姆和读者来说,描述、谈及这个故事是轻而易举的,因此诗人说“而描述死者/也仅仅是游戏”。但是“死亡”本身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将到的东西”,是每一个个体都必将面临的终结﹐无比沉重,因此诗人说“因将到的东西而变得沉重”。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乡愁,是中国诗歌的一个历久常新的普遍主题。余光中多年来写了许多以乡愁为主题的诗篇,《乡愁》就是其中情深意长、音调动人的一首。《乡愁》的美令人瞩目,特别是音乐美。《乡愁》的音乐美,主要表现在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上,其中“乡愁是……”与“在这头……在那(里)头”的四次重复,四节中同一位置上“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等叠词的运用,使得全诗低回掩抑,如怨如诉。而“一枚”“一张”“一方”“一湾”等数量词的运用,不仅表现了诗人的语言功力,也增强了全诗的音韵之美。《乡愁》,犹如音乐中柔美而略带哀伤的“回忆曲”,是海外游子深情而美的恋歌。
余光中等诗人的贡献还在于,他们找回了汉字与汉语的时间性之间的联系,并探索了通过文字排列实现诗歌音乐性的种种结构的道路,这是古典诗歌没有摸索出来的。在这个意义上,他们真正为新诗的音乐性,甚至为汉语的音乐性开辟了新的道路。
(摘编自《新诗鉴赏词典》)
材料二:
诗歌的音乐性一向是业界争论的热点问题。
关于诗歌的音乐性,文学评论家谢冕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提出,包括新诗在内的所有诗歌都必须包含音乐性。诗歌要有音乐性,没有了音乐性,就与其他的文体没有区别了。而中国新诗缺少的恰恰是音乐性。现在的很多诗人不懂旧体诗,甚至认为旧体诗好写,这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诗歌内在的一些规律,不知道怎么用词,不知道声韵上怎么表达才动听。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山说,现代诗没有必要像古诗那样讲究平仄、中间对偶,但讲究语言的和谐还是必要的。李山所强调的向古诗学习,并不是要我们回到传统,而是倡导现代的散体诗如何在借鉴古代汉语有声调这一特点的基础上,创作出符合现代品位、又能充分体现汉语魅力的诗,他认为这是需要大力尝试的。
诗人王久辛说,出现新诗有无音乐性的疑问,是不懂修辞的诗人提出的一个很可笑的疑问。真正懂修辞的诗人是不会提出这样的疑问的,因为畅达的修辞,高妙、精微、动人的修辞,那种有复合性的修辞,都是对诗歌音乐性的一种大胆的创造、勇敢的探索。诗人西川提出,格律是个假命题。主张诗歌要讲究格律的人,是“要给新诗立规矩的人”,他称这些人大多是一些创造力匮乏、趣味良好、富有责任感的好心人。他们多以19世纪以前的西方诗歌为参考系,弄出些音步或音尺,但这没什么意义。
(摘编自《辽宁日报》)
材料三:
中国新诗走过的一百年里,质疑之声似乎从未断过。诗人郑敏甚至从源头上对新诗做了否定:20世纪之所以没能出现“李白”“杜甫”,原因是“五四”时期引入了西方文化的末流,割断传统,使得白话诗万劫不复。
如此说来,这真是一部让人沮丧的百年新诗史。但是且慢,持不同意见者也大有人在。诗人于坚就坚持认为,“中国20世纪的所有的文学样式,小说、散文、戏剧等等,成就最高的是新诗,被误解最多的是新诗,被忽略最多的也是新诗,这正是伟大的迹象”。
既然如此,我们该如何看待新诗?
千百年的熏陶与培育,使得国人至今依然不屈不挠地拿新诗与古诗一决高下,依然用发展了几千年的古汉语经验来衡量当下的诗歌创作。中国古典诗歌有着超稳定的审美规范,平仄间的韵律流转充满内外交融的音乐性,起承转合的结构又极为自然。从如此强大的古典诗歌参照系出发,读者对新诗的数落与普遍不满便可以预料:能让人完整记住的新诗名篇凤毛麟角,经典之作屈指可数;新诗语言做不到出神入化;新诗离真正走进大众生活及其内心世界还有距离。
然而,必须正视一个严酷的事实,古典诗歌堪称优美的诗情画意,在后起的新诗这里已经出现了脱节或者转变。新诗与古诗既可比又不可比。可比在于,在诗的本体属性上新诗具有与母体同质性的一面;不可比在于,新诗经过挣脱,走向了一种全面的自洽的生长,现代新诗与古体诗已然成为两种不同“制式”的诗歌。对这两种状态下的诗歌,显然不能用一把尺子去衡量,“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评价体系或许才是明智之举。
多年来,诗歌界有这么一个共识,新时期的中国诗歌用二三十年的时光,几乎走完了西方现代、后现代诗歌的全部征程,“浓缩”了西方近百年的现代诗、后现代诗发展历史。学习和吸收西方现代诗歌,无疑为中国新诗提供了转型契机,但这种转型不是分阶段的蜕变,而几乎是共时性完成的。中国新诗对西方现代诗歌的吸收,有时消化很好,有时消化不良,有时过于贪食——狼吞虎咽、饥不择食,有时反复挑剔——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以致营养过剩。
在中外诗歌的评价与比照中,人们总是将各国的诗歌菁华与国际级大师串联起来,组成纵深队列的国际军团——从20世纪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法国的普吕多姆,到爱尔兰的叶芝,再到瑞典的特朗斯特罗姆……多国联军步步进逼,综合全部优势,用世界诗歌的精粹“总和”轻松地把单一国家的百年新诗比了下去。这种缺乏对等参照的评价标准无形中变成自我矮化,拉大了所谓中国诗歌“追赶”世界诗歌的差距。
除了与古代诗歌、西方现代诗歌直接或间接的“对抗”,中国新诗还在通过不断的艺术违规和越界为自己开疆拓土,发明和发现新的题材、内容、形式和语言,创造新的诗歌范式。新诗自身也形成了自由、多变、求新的小传统,对新诗的接受与评价也应该面对其自身小传统的考核,而不是固执于诗歌大一统的本质主义观念,不必执念新诗必须是古诗的一种分支与延续。
最后,还涉及对前辈诗人的具体评价问题。当下不少诗人对新诗诞生之初的历史成绩持否定态度,如“用今天的眼光看,穆旦和徐志摩的诗歌写作都是二三流”,这种断语相当有代表性。他们用已经大大发展了的现时尺度去审视过去,忽视了任何接受与评价都不能偏离历史特定语境的原则。
(摘编自《人民日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余光中等人探索了新诗音乐性,为新诗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使之超越了古典诗歌。
B.李山认为新诗创作没有必要讲究格律,西川则认为讲究格律会使诗人失去创造力。
C.于坚认为人们对新诗存在误解、忽略,表明新诗已经完全失去了自身存在的价值。
D.材料三认为,对诗人进行评价不应该抹去时代背景,否则容易做出不恰当的评价。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余光中的《乡愁》借助一系列叠词表现出的音韵美,显示了深厚的语言功力。
B.材料一以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乡愁》为例,证明了中国新诗富有音乐性的特点。
C.材料二中谢冕与王久辛均认为,要使新诗具有音乐性,诗人就要提高自身素养。
D.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业界对新诗音乐性的认识不同,争论可能还要持续下去。
(3)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材料三观点的一项是( )
A.中国古典诗歌与新诗属于两种不同的“制式”的诗歌,不能用同一种标准去衡量。
B.与西方现代诗歌相比,中国新诗发展时间短,虽有学习借鉴,依然不够成熟。
C.中国古典诗歌千百年的熏陶与培育,使得现代新诗具有了与母体同质性的一面。
D.新诗经过不断地探索、实践、创新,挖掘自身的元素,逐渐走向了自洽的生长。
(4)材料三是从哪几个角度分析“我们该如何看待新诗”这一问题的?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5)应如何评价百年新诗?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答案】(1)D (2)D (3)C
(4)①以中国古典诗歌为参照。②以西方现代诗歌为参照。③以自身“小传统”为参照。
(5)①为汉语的音乐性开辟了新的道路;②形成了自己的“制式”,走向了一种全面的自洽的生长;③发展时间短,尚不成熟。
【详解】(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A.“使之超越了古典诗歌”理解错误。根据原文说的“在这个意义上,他们真正为新诗的音乐性,甚至为汉语的音乐性开辟了新的道路”可知,他们只是“在这个意义上”,“为新诗的音乐性,甚至为汉语的音乐性开辟了新的道路”。
B.“西川则认为讲究格律会使诗人失去创造力”理解错误,原文说“西川提出,格律是个假命题。主张诗歌要讲究格律的人,是‘要给新诗立规矩的人’,他称这些人大多是一些创造力匮乏、趣味良好、富有责任感的好心人”,不是格律使人失去创造力,而是这些人“大多是一些创造力匮乏、趣味良好、富有责任感的好心人”。
C.“表明新诗已经完全失去了自身存在的价值”理解错误,原文“中国20世纪的所有的文学样式,小说、散文、戏剧等等,成就最高的是新诗,被误解最多的是新诗,被忽略最多的也是新诗,这正是伟大的迹象”的意思是新诗的价值不可低估。
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借助一系列叠词表现出的音韵美,显示了深厚的语言功力”理解错误,原文说“而‘一枚’‘一张’‘一方’‘一湾’等数量词的运用,不仅表现了诗人的语言功力,也增强了全诗的音韵之美”。
B.“证明了中国新诗富有音乐性的特点”错,根据原文“余光中等诗人的贡献还在于,他们找回了汉字与汉语的时间性之间的联系,并探索了通过文字排列实现诗歌音乐性的种种结构的道路”可知,“材料一以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乡愁》为例”是为了说明余光中等人对中国新诗的贡献。
C.“材料二中谢冕与王久辛均认为,要使新诗具有音乐性,诗人就要提高自身素养”错,谢冕的观点是所有诗歌都必须包含音乐性,王久辛的观点是音乐性的强弱与诗人修辞能力有关。
故选D。
(3)本题考查学生概括作者观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C.“中国古典诗歌千百年的熏陶与培育,使得现代新诗具有了与母体同质性的一面”错,根据“千百年的熏陶与培育,使得国人至今依然不屈不挠地拿新诗与古诗一决高下,依然用发展了几千年的古汉语经验来衡量当下的诗歌创作”“新诗与古诗既可比又不可比。可比在于,在诗的本体属性上新诗具有与母体同质性的一面;不可比在于,新诗经过挣脱,走向了一种全面的自洽的生长,现代新诗与古体诗已然成为两种不同‘制式’的诗歌”可知,这两者之间并没有因果关系。
故选C。
(4)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根据“从如此强大的古典诗歌参照系出发,读者对新诗的数落与普遍不满便可以预料”“古典诗歌堪称优美的诗情画意,在后起的新诗这里已经出现了脱节或者转变。新诗与古诗既可比又不可比。可比在于,在诗的本体属性上新诗具有与母体同质性的一面;不可比在于,新诗经过挣脱,走向了一种全面的自洽的生长,现代新诗与古体诗已然成为两种不同‘制式’的诗歌”分析,可知此处是以中国古典诗歌为参照看待中国新诗;
根据“在中外诗歌的评价与比照中,人们总是将各国的诗歌菁华与国际级大师串联起来”“多国联军步步进逼,综合全部优势,用世界诗歌的精粹‘总和’轻松地把单一国家的百年新诗比了下去”分析,可知此处是以西方现代诗歌为参照看待中国新诗;
根据“除了与古代诗歌、西方现代诗歌直接或间接的‘对抗’,中国新诗还在通过不断的艺术违规和越界为自己开疆拓土,发明和发现新的题材、内容、形式和语言,创造新的诗歌范式。新诗自身也形成了自由、多变、求新的小传统,对新诗的接受与评价也应该面对其自身小传统的考核”分析,可知此处是以中国新诗自身“小传统”为参照看待新诗。
(5)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中的问题,提出见解的能力。
根据原文“余光中等诗人的贡献还在于,他们找回了汉字与汉语的时间性之间的联系,并探索了通过文字排列实现诗歌音乐性的种种结构的道路”“他们真正为新诗的音乐性,甚至为汉语的音乐性开辟了新的道路”,可总结出新诗为汉语的音乐性开辟了新的道路;
根据“中国新诗还在通过不断的艺术违规和越界为自己开疆拓土,发明和发现新的题材、内容、形式和语言,创造新的诗歌范式”,可总结出新诗形成了自己的“制式”,走向了一种全面的自洽的生长;
根据“中国新诗走过的一百年里”“能让人完整记住的新诗名篇凤毛麟角,经典之作屈指可数;新诗语言做不到出神入化;新诗离真正走进大众生活及其内心世界还有距离。”“新时期的中国诗歌用二三十年的时光,几乎走完了西方现代、后现代诗歌的全部征程,‘浓缩’了西方近百年的现代诗、后现代诗发展历史”,可总结出新诗发展时间短,尚不成熟。(共43张PPT)
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第四单元-13.4课
树和天空
素养目标
1.了解特朗斯特罗姆的创作成就及其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
2.体会诗歌的写作特色,如奇特的想象、鲜明的意象、朦胧的意境等。
3.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体会诗歌的多元主题,如自然的生生不息、人与自然的关系、生命的奇迹等。
第壹部分
课内阅读
生活如海,执着作舟,乘舟泛海,方知海之广阔。生活如山,执着作径,循径登山,方知山之高远。生活如歌,执着作曲,依曲而歌,方知歌之美妙。山高不碍白云飞,虽海枯石烂,而此身尚存,此心永不灭,因为我坚信:唯执着,方能造就最美风景。
唯其执着,才会精益求精,才会马到成功。你看,那个奥地利的卡夫卡,只是个银行职员,却笔耕不辍,创作了蜚声世界的《变形记》,创作成了他活着的唯一目的,人生的唯一意义,那《城堡》《变形记》中的主人公,其实就是他自己呀。瑞典诗人特朗斯特罗姆写作长诗《画廊》时几乎花尽了十年光阴,就连诗《有太阳的风景》也断断续续用了七年的时光才创作完成,正是凭借这种执着的精神,他才摘取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
01
知人论世
了解作者
特朗斯特罗姆(1931-2015),瑞典诗人,1954年发表诗集《17首诗》,轰动诗坛,他一生共发表诗歌200余首,在2011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理由是“他以凝炼、简洁的形象,以全新视角带我们接触现实”。他善于从日常生活入手,把有机物和科学结合到诗中,把激烈的情感寄于平静的文字里,被誉为当代欧洲诗坛最杰出的象征主义和超现实主义大师。
拓展:
自然观念
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诗歌用平凡的意象展示神秘性与生命力,描绘了一幅至幻至美的宇宙世界图景。他诗中的世界图景有印记着北欧奇异怪美的自然图景,也有工业文明入侵之下的工业图景,还有在现代主义社会浪潮下的展现出来的社会图景。在对每一个图景的描绘中,都体现着诗人面对现代社会做出的深刻思考与抵抗救赎。藉由诗歌,诗人试图做一个祛魅社会的“返魅者”。
写作背景
1931年4月15日,特朗斯特罗姆出生于斯德哥尔摩。三岁时,父母离婚,和母亲一起在斯德哥尔摩长大。而斯德哥尔摩群岛Runmar岛上的环境是他诗歌的一个重要起点。他很早就对地理和科学,特别是昆虫学产生了兴趣。十几岁时,对艺术表现出兴趣,开始弹钢琴,并很快接触诗歌。在他的诗中,生活世界与大自然向来关系密切,无须附加理智的连接,生活世界本身就是自发地发生的、具有大自然特征的显现过程;自然本身就需要一个世界才能来照面,自然立足于存在的实体,共在于人们生存的世界,与人们神秘的想象力。
解题
①树、天空,诗歌中的主要意象。
②同时,“天空”为“树”提供了背景,意象鲜明,给读者提供了无限的想象间。
02
初读感悟
预习检查
1.明确字音。
汲取(jí) 黑鹂(lí) 瞬息(shùn) 绽开(zhàn)
预习检查
2.解释词语。
汲取:吸收;摄取。
瞬息:一眨眼一呼吸的短时间。
活动1:请用“/”给全诗标明朗读节奏。
一棵树/在雨中/走动
在倾洒的灰色中/匆匆走过/我们身边
它有急事。它汲取/雨中的生命
就像/果园里的/黑鹂
雨停歇。树/停下脚步
它/在晴朗的夜晚/挺拔地静闪
和我们一样/它/在等待/那瞬息
当雪花/在空中/绽开
朗诵指导
①语速上:“匆匆走过”、“它有急事”代表事情紧急,因此语速要稍快紧张;“停下脚步”、“在等待”说明不再紧急,语速要稍慢舒缓。最后“雪花在空中绽开”具有强烈的抒彩,饱含深情,因此尤其要放缓语速,拉长语调,以达到余韵悠长的效果。
②轻重上:几个重点意象要重读。如“一棵树”、“雨中的生命”、“黑鹂”、“雪花”等。这些意象有着复杂的意味,构成了别样的意境,要通过重读加深画面感。
谈谈你从诗歌中读到了什么
回答模式:我从 读到了 。
诗句 读到的内容
在倾洒的灰色中匆匆走过我们身边
雨对树的重要性
有急事 它汲取雨中的生命
树对雨的渴望
雨停歇 树停下脚步
“雨”和“树”紧密相连的关系
第一节
树在雨中获得生机
第二节
树在等待成长的时机
和我们一样
作为旁观者的我们和树具有共通性
03
深度探究
思考1:《树和天空》一诗中,所选取的意象“树”“天空”“我们”,有怎样的象征义
明确 ①“树”是立足于大地同时又指向天空的最隆重和充分的表示,是生命的主体,是积极向上、蓬勃生长的生命的代表。
②“天空”是“树”(自然生物)和“我们”(人类)存在共同的家,代表着自然界。所有生物既在“天空”下积极地承受它的所有赐予和挑战,同时又对天空怀抱着最虔诚的爱、敬畏以及等待。
③“我们”在这里代表人类与自然等存在,“我们”既是自然的旁观者和见证者,也是自然的参与者和存在者,“我们”相互关爱与扶持着。
思考2:诗的最后写树与“我们”都在等待“雪花在空中绽开”,那么,“雪花”在这里有什么寓意?
明确 “雪花”在这里有着丰富的蕴涵。作为冬天的象征,它预示着寒冷,然而它又恰恰突显生命的强大意志。另外,“雪花”也象征着一个洁白澄净的纯美境界,一种超越了世俗功利、摆脱了欲望和俗物的牵绊、万物融和无间、和谐共存的世界。
思考3:“雪花在空中绽开”具有怎样的象征意义?
明确 ①“雪花在空中绽开”意境优美,它可以指美好未来、美好瞬间、愿望实现的时候等。“树”因为经历了很多,它静静地、欣然接受美好时刻的到来。
②树在冬日会凋零、枯落,所以“雪在空中绽开”又有生命终结的意味。“树”因为经历了很多,已经没有了顾虑。“当雪花在空中绽开,它在等待那瞬息”,树体现出的精神是对生命本质的尊重,对生命过程的彻底省悟。
【技法点拨】
象征 内涵 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的艺术表现手法。
效果 寓意深刻,能丰富人们的联想,耐人寻味,使人获得意境无穷的感觉;能给人以简练、形象的实感,能表达真挚的感情。
举例 例如《风筝找朋友》中,风筝象征着现实社会中孤独而迷茫、不断寻找真正朋友的人;太阳和月亮对风筝的态度,也象征了某些人对友谊和爱情的态度;而小星星们对待朋友的友好、热情、一视同仁,也反映了作者博爱的理想。
思考4:这首诗的前后两节营造的意境有何不同?在内容上有怎样的关系?
明确 第一节写“雨中走动”“匆匆走过”“有急事”“汲取雨中的生命”的树,“倾洒的灰色”,充满生命的搏击、忙碌、成长的感觉,营造出一种动感十足的意境。第二节写雨停树静,营造出一种朦胧、静谧的意境,以静为特征。
这首诗的前后两节有着层次与境界上的相承与递进。前者充溢着生命的搏击与律动,代表着自然间一种积极向上的活力。而当“雨停歇”,世界便进入一种行动后的安宁、强力后的静谧。那曾因为“有急事”而“匆匆走过”的躯体,也终于有了夜空下神圣而静穆的“挺拔”闪现。经历过生命的奔波与成长,心中对未来又充满一种美好的期待。
思考5:这首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是谁?有什么特点?“我们”起什么作用?
明确  (1)抒情主人公是树。(2)诗中的树有超越了人的自觉和主动性。在雨中,树在“走动”“有急事”“汲取生命”;雨停后,树“停下脚步”和“等待”,它有对生命自觉自为的争取与充盈。(3)“我们”在这里只是作为一个旁观者、见证人、陈述者,是目睹了自然生命律动的一个记录员。
任务活动二 品读内涵,把握真谛
任务说明:语言是作者表达思想和情感的外在载体,不仅在形式上会有修辞、表现手法等方面的变化,而且在内涵上往往也是多重的,既有比较浅白的字面意思,还有寄寓其中的深刻内涵。把语句拿来细细揣摩,品味,才能够更加真切的理解作者的内心。
思考1:诗题为“树和天空”,而“树”在诗中体现的比较突出,“天空”是怎样体现出来的?怎样联想和理解“树和天空”之间的关系?
明确 ①诗中“树”这一意象是突出的,而“天空”其实也是无处不在的。除了第二节末句中直接提及“天空”外,第一节中的“雨”“倾洒的灰色”“果园”“黑鹂”、第二节中的“晴朗的夜晚”“静闪”等意象或词语,都代表着“天空”的存在。其实,“树”本身就扎根大地而指向“天空”。
②“树”和“天空之间的关系:自我与周围世界的关系;存在(人与自然)与无限、永恒的关系。“树”是和“我们”一样的生命个体,代表了人类与自然的存在,这种存在之间相互关爱与扶持,既在无限和永恒的“天空”下积极地承受着它的所有赐予和挑战,同时又对天空怀抱着最虔诚的爱、敬畏以及等待。
思考2:有人认为《树和天空》中融会了宇宙间互相谐和与默契的情怀。请谈谈你的看法。
明确 这种看法有一定道理。树的意象不只是匆忙的人生和对美的期待,还传达了诗人的感悟:宇宙间事物是互相谐和与默契的。树在“灰色”的雨中也依然可以“汲取生命”,黑鹂也在园子里乐观、欢愉地生活。在这里,雨天与晴天,春夏与秋冬,事物间没有冲突的理由。阳光或者雨露,阴晴还是雨雪,物类间并没有相互冲突的必然理由,因为默认了这是一种宇宙规律。甚至,对此还应持有迎取的态度,迎取象征严冬的雨雪、迎取顽强精神、迎取纯美。这正是宇宙间的谐和与默契。
任务活动三 分析特色,学以致用
任务说明:写作特色是指文章在某些方面所体现出来的显著的写作技巧、写作特点和效果。写作特色因人而异,写作特色运用得好,能增强文章的表达力,使得文章引人入胜。写作特色内涵丰富,例如结构、修辞、语言、叙事特点、表达方式、风格、句式、情感等等。准确分析并概括文学作品的写作特色,有助于提升阅读者的感悟力,也为表达提供了方法借鉴。
思考1:《树和天空》想象奇特,意境朦胧,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明确 树在这里被作为生命主体,取得了超越于人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虽同处雨中,但是“走动”“有急事”“汲取雨中的生命”“停下脚步”和“等待”的却首先是树而不是人。“我们”在这里只是作为一个旁观者、见证人、陈述者——一个同路人。而“我”(如果可以这样推测诗人的话)则更是仅仅作为“我们”的一个代言人而已,仅仅是目睹了自然生命律动的一个记录员。(然而这里并不是要走向另一个极端去重树轻人,只是因为自然只以其存在表示自己,而人还有使用文字的能力)树在这里有行动(“走”)、有计划(“有急事”)、有对生命自觉自为的争取与充盈。甚至还有着它的宗教般的静观和对于未来一种唯美的期待。
思考2:《树和天空》这首诗最显著的修辞手法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明确 拟人。作者将一切都拟人化了。树怎么会走动,怎么会停止脚步?其实明明是人在走动,人在某一刻停住了脚步。这样写,就让整个林子披上了一层神秘的罩纱,一下子,将夜雨中林子的寂静及一种看不见的生长(树木在雨中汲取生命),都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思考3:总结概括本诗艺术特色
明确 ①想象丰富而奇特。诗人表达的是对自然、对世界、对人生的看法,但诗人却选取了“树”这一意象,充分发挥想象,采用拟人的手法,将树与人互换身份,赋予“树”以人的动作和感情,想象奇特。
②意境优美而朦胧。“树”“天空”“雪花”都是日常生活中极为常见的事物,但经诗人的描写,一下子就具有极为优美的画面感,读者眼前似乎出现了一棵“在而中走动”的树,似乎出现了“在空中较开”的雪花。诗歌的语言是通俗易懂的,但诗人善于通过隐喻和象征来表达深刻的含意,言浅而旨远。
开放性探究
探究一:
特朗斯特罗姆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理由是“他以凝练、简洁的形象,以全新视角带我们接触现实”。根据你的理解和想象,《树和天空》这首诗的“全新视角”,是诗人赋予树以人的思想意识而采用了树的视角,还是诗人展开了新奇的想象但仍然采用了自己的视角?
明确 观点一:树的视角。想象诗人在雨中匆匆走过,看到一棵树,这棵树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他与树角色互换,把树想象成一个具有思想意识的人,诗人自己则成了一棵在雨中“走动”“匆匆走过”“有急事”的树。树想到果园里有自己的同类,黑鹂经常在自己身边歌唱或栖息。在树看来,白天在雨中“匆匆走过”的那棵“树”,在雨停后的晴朗夜晚,也一定会像自己一样“挺拔地静闪”,会和自己一样在经历了春、夏、秋三季的成长和成熟之后等待雪花在空中绽开。这样以树的视角写更能激发人们思考人类与自然、自然万物与宇宙空间、时光的流逝与空间的永恒等之间的关系。
观点二:诗人的视角。诗人在雨中匆匆走过,树成为他脑海中的意象。诗人认为人类可以“走动”“匆匆走过”“有急事”“等待”,那么树也会有跟人一样的行为和思想。在诗人自己的视角下,树扎根大地,指向天空,拓展了空间意境;树经历春、夏、秋三季,等待“雪花在空中绽开”的冬天,就有了时间意境,从而揭示了自然规律的永恒。树“汲取雨中的生命”,在晴朗的夜空“等待”,这就有了生命成长的意蕴。所以,采用诗人自己的视角,树和天空就将时间、空间、生命、成长、自然规律、宇宙的永恒存在等诸多因素容纳进去,给人以灵动新奇的感受,拓展了诗歌的内涵,增强了诗歌的审美张力,更有利于表达人类的思考。
探究二:
读了《树和天空》这首诗,你能写下几条自己的联想或感悟吗?
明确 ①世间万物平等我们并不比一棵树更高贵。在树的眼里,我们也许才是一棵“树”。②换一个视角观察和思考人、人生、世界和宇宙,会得到一种新奇的感受,让自己的思想和灵魂更充盈。③像一棵树那样忙碌地拼搏奋斗是一种美,而在人生旅途中暂时停下来,驻足静观与默想,等待“雪花”绽开的美妙,也是人生的一种美好体验。
探究三:
这首诗歌想象奇特,意境朦胧,人们对其主旨历来有多重解读。你认为这首诗歌的主旨是什么?
明确 观点一:这首诗歌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大自然和人一样,也有情感,也有生命,也会等待美好的未来。人们应该敬畏自然、呵护自然和大自然和谐相处。
观点二:这首诗歌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很多人忙忙碌碌,急于低头赶路,却忽视抬头看天空。其实,人们在匆忙赶路的同时,也应该偶尔停下来,欣赏身边的美景,静待雪花绽开。
观点三:这首诗歌体现了宇宙间事物的和谐共处。宇宙间的所有事物都是能和谐共处的。树在灰色的雨中依然可以汲取生命,黑鹂在果园里欢愉地生活。雨天与晴天,春夏与秋冬,各种事物和谐相处,也都在等待美好的瞬间。
任务活动四 比较阅读,拓展延伸
任务说明:同样一个题材,不同作者会选择不同的形式加以表现,不用的语言加以呈现;同一体裁,不同时间会有不同的情感寄寓和志趣表达。文学的“和而不同”的美学观念,从未过时。将相关作品放在一起进行对比阅读,可以拓宽品读者的情感体验,加深对主题的认识,鉴赏不同的艺术手法。
思考:《自己之歌(节选)》及《树和天空》两首诗歌,诗人在选取意象时有何不同?试结合诗歌内容进行比较。
明确 《自己之歌(节选)》一诗在意象选择上有两个特点:一是比较独特,如鹪鹩的卵、雨蛙、黑莓、片麻石、火成岩、大的怪物、鹰雕、蝮蛇等,这些陌生而独特的意象,体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赋予了诗歌神奇的色彩;二是范围广泛,几乎无所不包,有天上的、地上的、海中的,这些意象构成了诗歌开阔的意境,体现了诗人宏大的气魄。《树和天空》一诗在意象选择上与《自己之歌(节选)》有很大的不同,《树和天空》中“树”“雨”“夜晚”“雪花”等意象都是日常生活中极为常见的事物,不像《自己之歌(节选)》中的那么独特,但诗人在描写时更注重画面感,通过诗人的描绘,读者眼前似乎出现了“在雨中走动”的树、“在空中绽开”的雪花。
04
思考延伸
特朗斯特罗姆:一年只写三首诗
王 文
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坐在桌前,桌子上放着一块他最爱吃的提拉米蛋糕。尝了一口之后,他侧过脸望向窗外,刚刚还是倾盆大雨,这会儿已经有几缕阳光洒落进来。这就是10月初斯德哥尔摩的天气,说变就变,让人难以捉摸。
托马斯目光温和,脸上最突出的是他高高耸立起的鹰钩鼻。透过玻璃窗,托马斯看不见等在楼下的众多记者,但他知道他们一定在那里。每年诺贝尔文学奖公布时,他们都会提前聚集在那里,连托马斯自己都不再期盼获奖时,他们仍然相信可能会是他。不过,托马斯知道,一会儿他们不会像往年一样摸摸地离开,而将摁门铃走进来,因为托马斯接到瑞德文学院诺贝尔文学奖评审委员会的电话:他获奖了。
作为公认的象征主义和超现实主义大师,托马斯被誉为“西方最后一个诗歌巨匠”。而记者为此专访瑞德文学院院士、著名汉学家马悦然教授时,他说:“这样的评价,对托马斯来说是实至名归的。” 诺奖得主、诗人沃尔科特10年前就说过:“瑞典文学院应毫不犹豫地把诺贝尔奖颁发给特朗斯特罗姆,尽管他是瑞典人。”
托马斯13岁就开始写作。从1955年,24岁的托马斯一出版处女诗集《17首诗》便技惊四座,思年后第二部《途中的秘密》更是轰动诗坛,年纪轻轻便成为瑞德诗歌的代表人物。
“醒悟是梦中往外跳伞/摆脱令人窒息的漩涡/漫游者向早晨绿色的地带降落/万物燃烧。”“蟋蟀疯狂地缝着缝纫机”,“孤独的水龙头从玫瑰丛中站起,像一座骑士的雕塑”,“桥,一只飞越死亡的巨大铁鸟”……都是标准的托马斯式的诗句。
他的诗总是从日常生活的细节入手,通过精准的描写,让读者进入一个诗的境界。他的诗称为“小孩子都能读懂的诗”。瑞德文学院的颁奖词称:特朗斯特罗姆“通过其凝炼、透彻的意象,给予我们通往现实的崭新途径。”
诗人于坚认为,特朗斯特罗姆的诗之于瑞德,犹如汉语中出现了唐诗。他曾对翻译《特朗斯特罗姆诗全集》的诗人李笠说过,他的写作受日本俳句的影响,而俳句是从中国古代诗歌滋生出来的。所以,他对东方文化一直有强烈的兴趣。他的诗,充满了味道、颜色振动和杂音,与保罗·瓦莱里的“纯诗”相近;和20世纪的叶芝、里尔克、艾略特、聂鲁达、希克梅特等大诗人一样,他的诗,具有许多属于未来的东西。
其实,托马斯的诗作品并不多。他一年最多写三首诗,而且往往一首诗要花几年时间才完成,长诗《画廊》几乎用了10年时间,而短诗《有太阳的风景》也经历7年。迄今为止,包括他中风后所写的所有作品加起来只有200多首,但“大部分都是精品”。 他的诗已被译成50多种语言(仅英文就有二十来种版本),而研究他作品的专著已超出他作品页数的千倍。一年最多写三首诗,作为诗人,极其罕见,需要怎样沉得下心,静得住气? 在一个如此浮躁的时代,创作如同产业追求最大产出的时代,有几人能做到?难怪中国的诗人们觉得不可思议了,难怪人们感叹中国为何不能出现伟大作品了。
托马斯写过一首诗《上海的街》:“公园的白蝴蝶被很多人读着。我爱这菜白色,像是真理扑动的一角。”这富有童趣的意象来自他多年前在上海的经历。那是1985年,他第一次来到中国。可惜,1990年的一次中风导致他右半身瘫痪,等到2001年再次访华的时候,他不仅拄上了拐杖,就连说话也含混不清了。
 中风后的托马斯也没有放弃创作,身体的变化带来对人生更深刻的思考,使他的作品超现实主义色彩更浓,语句却更加精练而富有哲理,“诗歌就是坐禅,不是为了催眠,而是为了唤醒。”
外界的喧嚣中,托马斯却另有打算,他计划去斯德哥尔摩近郊的海龙马岛上过周末。那里有一幢托马斯外祖父留下来的、曾招待过无数诗人、被称为“蓝房子”的住所,也是托马斯最爱的地方。房子里天花板很低,窗户小小的,窗外就是树木,托马斯最喜欢坐在窗边读书。北欧静谧、安逸的生活氛围包裹着诗人,以至于在马悦然看来,托马斯的诗风是如此恒定,这在其他地方的诗人身上简直不可思议,“他从不曾让风格应时而变”。
(选自《环球人物》2011年第27期,有删改)
【注】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1931年4月15日生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毕业于斯德哥尔摩大学心理学专业,曾修读过诗歌、文学史等课程。2011年10月6日获诺贝尔文学奖。
思考:结合本文的创作意图谈谈, 托马斯“一年只写三首诗”而获诺贝尔文学奖,这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明确 ①托马斯“一年只写三首诗”体现的是静下心来搞创作的沉稳心态,认真执着精益求精的精神,不为名利写作的文学品质;②当今的文坛浮躁,急功近利,创作如同产业追求最大产出,自然难以出“精品”。作家应学托马斯,沉心静气搞创作,才可能创作出伟大作品。
作业
完成同步资源的《分层作业》《树和天空》教学设计
①这首诗歌想象十分奇特,意境似乎也有点儿朦胧,仿佛关联着多方面的主题,如自然的生生不息、人与自然的关系、生命的奇迹等;但又很难解读,不好把握。
②在阅读这首诗歌的时候,不要逐字逐句推敲索解,而要运用想象,尝试进入诗歌所创造的那个奇异的世界。尝试感悟“在雨中走动”的树,“在空中展开”的雪花,所营造特殊意境。
1.了解特朗斯特罗姆的创作成就及其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
2.体会诗歌的写作特色,如奇特的想象、鲜明的意象、朦胧的意境等。
3.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体会诗歌的多元主题,如自然的生生不息、人与自然的关系、生命的奇迹等。
鉴赏诗歌选取的独特意象,思考诗歌所探索的自然、人、生命等主题。
情景导入
你见过在雨中行走的树吗 你看到过雪花在空中绽放吗?你对这个世界的想象,开始于什么时候?又在何时,停止了?也许,这种思考,本应贯穿我们的一生。今天,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思考,走近特朗斯特罗姆的《树和天空》。
环节一:知人论世
1.了解作者
特朗斯特罗姆(1931-2015),瑞典诗人,同时,他也是一位心理学家。他被誉为“20世纪最后一位诗歌巨匠”。
他1954年发表诗集《17首诗》,轰动诗坛。
他于2011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理由是“他以凝炼、简洁的形象,以全新视角带我们接触现实”。
他善于从日常生活入手,把激烈的情感寓于平静的文字里,被誉为“当代欧洲诗坛最杰出的象征主义和超现实主义大师”。
他总能用诗歌感动生活,抚慰浮躁中渴望宁静的内心。
拓展:
自然观念
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诗歌用平凡的意象展示神秘性与生命力,描绘了一幅至幻至美的宇宙世界图景。他诗中的世界图景有印记着北欧奇异怪美的自然图景,也有工业文明入侵之下的工业图景,还有在现代主义社会浪潮下的展现出来的社会图景。在对每一个图景的描绘中,都体现着诗人面对现代社会做出的深刻思考与抵抗救赎。藉由诗歌,诗人试图做一个祛魅社会的“返魅者”。
2.相关背景
《树和天空》出自诗集《完成一半的天堂》。诗集《完成一半的天堂》发表于1962年。在1960年到1966年期间,特朗斯特罗姆的事业被分为鲜明的两部分:一面是心理医生,另一面则是年轻而富有名气的诗人。特朗斯特罗姆所处的时代,虽然在他的近邻以至整个世界发生了许多惊天动地的事情,但瑞典是一个中立国家,长期以来政治稳定,社会经济发展平稳,人们过着悠闲的“福利生活”。他有足够的时间面对大自然——波罗的海的岛屿、落日、船帆,瑞典的车站、村庄、树林、雪橇等等——沉思,因而他的诗歌有着某种东方式的顿悟色彩,而意象的新奇,来自他的难度写作理念和在艺术上不懈的努力。
3.解题
①树、天空,诗歌中的主要意象。
②同时,“天空”为“树”提供了背景,意象鲜明,给读者提供了无限的想象间。
环节二:初读感悟
1.明确字音。
汲取(jí) 黑鹂(lí) 瞬息(shùn) 绽开(zhàn)
2.解释词语。
汲取:吸收;摄取。
瞬息:一眨眼一呼吸的短时间。
任务活动一 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任务说明:朗诵是一门有声语言艺术。这种有声语言艺术属于二度创作,朗诵者通过对作品的理解和情感的表达,把文字作品转化为带有音韵美的再创作的有声语言形式。在朗诵时,可以深刻体会作者的生活环境、心理特征、思想感情等,陶冶了朗诵者的情操,同时也给聆听者美的享受,引起共鸣。
活动1:请用“/”给全诗标明朗读节奏。
一棵树/在雨中/走动
在倾洒的灰色中/匆匆走过/我们身边
它有急事。它汲取/雨中的生命
就像/果园里的/黑鹂
雨停歇。树/停下脚步
它/在晴朗的夜晚/挺拔地静闪
和我们一样/它/在等待/那瞬息
当雪花/在空中/绽开
活动2:朗诵指导
①语速上:“匆匆走过”、“它有急事”代表事情紧急,因此语速要稍快紧张;“停下脚步”、“在等待”说明不再紧急,语速要稍慢舒缓。最后“雪花在空中绽开”具有强烈的抒彩,饱含深情,因此尤其要放缓语速,拉长语调,以达到余韵悠长的效果。
②轻重上:几个重点意象要重读。如“一棵树”、“雨中的生命”、“黑鹂”、“雪花”等。这些意象有着复杂的意味,构成了别样的意境,要通过重读加深画面感。
任务活动二 整体把握,理清结构
任务说明:文章的结构,是文章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外部形式的统一。文章都是由中心意思、材料、结构三个要素组成的。中心意思是文章的“灵魂”,要明确无误;材料是“血肉”,要丰富,并能集中地反映中心;结构则是文章的“骨架”,是谋篇布局的手段,是运用材料反映中心思想的方法。
思考1:概括内容,梳理层次,并补全逻辑导图
第一节 描写、感受一棵在雨中走动的树。(写树在雨中获得生机)
第二节 描写、感受一棵在夜晚静穆的树。(写树在等待成长的时机)
明确 ①汲取生命 ②停下脚步 ③等待雪花
环节三:深度探究
任务活动一 品读意象,披文入情
任务说明:意象,是作者主观情感与客观事物的融合,借助生动典型的意象,能够营造出饱含情感而完整独特的意境氛围,同时也能将寄寓其中的情感委婉含蓄的传递给读者。把握住意象,分析其特点和内涵,也就能更加准确地明白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也只有把握住了情感真谛,才能真正走近作者,读懂作品。
思考1:《树和天空》一诗中,所选取的意象“树”“天空”“我们”,有怎样的象征义
明确 ①“树”是立足于大地同时又指向天空的最隆重和充分的表示,是生命的主体,是积极向上、蓬勃生长的生命的代表。
②“天空”是“树”(自然生物)和“我们”(人类)存在共同的家,代表着自然界。所有生物既在“天空”下积极地承受它的所有赐予和挑战,同时又对天空怀抱着最虔诚的爱、敬畏以及等待。
③“我们”在这里代表人类与自然等存在,“我们”既是自然的旁观者和见证者,也是自然的参与者和存在者,“我们”相互关爱与扶持着。
思考2:诗的最后写树与“我们”都在等待“雪花在空中绽开”,那么,“雪花”在这里有什么寓意?
明确 “雪花”在这里有着丰富的蕴涵。作为冬天的象征,它预示着寒冷,然而它又恰恰突显生命的强大意志。另外,“雪花”也象征着一个洁白澄净的纯美境界,一种超越了世俗功利、摆脱了欲望和俗物的牵绊、万物融和无间、和谐共存的世界。
思考3:“雪花在空中绽开”具有怎样的象征意义?
明确 ①“雪花在空中绽开”意境优美,它可以指美好未来、美好瞬间、愿望实现的时候等。“树”因为经历了很多,它静静地、欣然接受美好时刻的到来。
②树在冬日会凋零、枯落,所以“雪在空中绽开”又有生命终结的意味。“树”因为经历了很多,已经没有了顾虑。“当雪花在空中绽开,它在等待那瞬息”,树体现出的精神是对生命本质的尊重,对生命过程的彻底省悟。
【技法点拨】
象征
内涵 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的艺术表现手法。
效果 寓意深刻,能丰富人们的联想,耐人寻味,使人获得意境无穷的感觉;能给人以简练、形象的实感,能表达真挚的感情。
举例 例如《风筝找朋友》中,风筝象征着现实社会中孤独而迷茫、不断寻找真正朋友的人;太阳和月亮对风筝的态度,也象征了某些人对友谊和爱情的态度;而小星星们对待朋友的友好、热情、一视同仁,也反映了作者博爱的理想。
思考4:这首诗的前后两节营造的意境有何不同?在内容上有怎样的关系?
明确 第一节写“雨中走动”“匆匆走过”“有急事”“汲取雨中的生命”的树,“倾洒的灰色”,充满生命的搏击、忙碌、成长的感觉,营造出一种动感十足的意境。第二节写雨停树静,营造出一种朦胧、静谧的意境,以静为特征。
这首诗的前后两节有着层次与境界上的相承与递进。前者充溢着生命的搏击与律动,代表着自然间一种积极向上的活力。而当“雨停歇”,世界便进入一种行动后的安宁、强力后的静谧。那曾因为“有急事”而“匆匆走过”的躯体,也终于有了夜空下神圣而静穆的“挺拔”闪现。经历过生命的奔波与成长,心中对未来又充满一种美好的期待。
思考5:这首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是谁?有什么特点?“我们”起什么作用?
明确  (1)抒情主人公是树。(2)诗中的树有超越了人的自觉和主动性。在雨中,树在“走动”“有急事”“汲取生命”;雨停后,树“停下脚步”和“等待”,它有对生命自觉自为的争取与充盈。(3)“我们”在这里只是作为一个旁观者、见证人、陈述者,是目睹了自然生命律动的一个记录员。
任务活动二 品读内涵,把握真谛
任务说明:语言是作者表达思想和情感的外在载体,不仅在形式上会有修辞、表现手法等方面的变化,而且在内涵上往往也是多重的,既有比较浅白的字面意思,还有寄寓其中的深刻内涵。把语句拿来细细揣摩,品味,才能够更加真切的理解作者的内心。
思考1:诗题为“树和天空”,而“树”在诗中体现的比较突出,“天空”是怎样体现出来的?怎样联想和理解“树和天空”之间的关系?
明确 ①诗中“树”这一意象是突出的,而“天空”其实也是无处不在的。除了第二节末句中直接提及“天空”外,第一节中的“雨”“倾洒的灰色”“果园”“黑鹂”、第二节中的“晴朗的夜晚”“静闪”等意象或词语,都代表着“天空”的存在。其实,“树”本身就扎根大地而指向“天空”。
②“树”和“天空之间的关系:自我与周围世界的关系;存在(人与自然)与无限、永恒的关系。“树”是和“我们”一样的生命个体,代表了人类与自然的存在,这种存在之间相互关爱与扶持,既在无限和永恒的“天空”下积极地承受着它的所有赐予和挑战,同时又对天空怀抱着最虔诚的爱、敬畏以及等待。
思考2:有人认为《树和天空》中融会了宇宙间互相谐和与默契的情怀。请谈谈你的看法。
明确 这种看法有一定道理。树的意象不只是匆忙的人生和对美的期待,还传达了诗人的感悟:宇宙间事物是互相谐和与默契的。树在“灰色”的雨中也依然可以“汲取生命”,黑鹂也在园子里乐观、欢愉地生活。在这里,雨天与晴天,春夏与秋冬,事物间没有冲突的理由。阳光或者雨露,阴晴还是雨雪,物类间并没有相互冲突的必然理由,因为默认了这是一种宇宙规律。甚至,对此还应持有迎取的态度,迎取象征严冬的雨雪、迎取顽强精神、迎取纯美。这正是宇宙间的谐和与默契。
任务活动三 分析特色,学以致用
任务说明:写作特色是指文章在某些方面所体现出来的显著的写作技巧、写作特点和效果。写作特色因人而异,写作特色运用得好,能增强文章的表达力,使得文章引人入胜。写作特色内涵丰富,例如结构、修辞、语言、叙事特点、表达方式、风格、句式、情感等等。准确分析并概括文学作品的写作特色,有助于提升阅读者的感悟力,也为表达提供了方法借鉴。
思考1:《树和天空》想象奇特,意境朦胧,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明确 树在这里被作为生命主体,取得了超越于人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虽同处雨中,但是“走动”“有急事”“汲取雨中的生命”“停下脚步”和“等待”的却首先是树而不是人。“我们”在这里只是作为一个旁观者、见证人、陈述者——一个同路人。而“我”(如果可以这样推测诗人的话)则更是仅仅作为“我们”的一个代言人而已,仅仅是目睹了自然生命律动的一个记录员。(然而这里并不是要走向另一个极端去重树轻人,只是因为自然只以其存在表示自己,而人还有使用文字的能力)树在这里有行动(“走”)、有计划(“有急事”)、有对生命自觉自为的争取与充盈。甚至还有着它的宗教般的静观和对于未来一种唯美的期待。
思考2:《树和天空》这首诗最显著的修辞手法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明确 拟人。作者将一切都拟人化了。树怎么会走动,怎么会停止脚步?其实明明是人在走动,人在某一刻停住了脚步。这样写,就让整个林子披上了一层神秘的罩纱,一下子,将夜雨中林子的寂静及一种看不见的生长(树木在雨中汲取生命),都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思考3:总结概括本诗艺术特色
明确 ①想象丰富而奇特。诗人表达的是对自然、对世界、对人生的看法,但诗人却选取了“树”这一意象,充分发挥想象,采用拟人的手法,将树与人互换身份,赋予“树”以人的动作和感情,想象奇特。
②意境优美而朦胧。“树”“天空”“雪花”都是日常生活中极为常见的事物,但经诗人的描写,一下子就具有极为优美的画面感,读者眼前似乎出现了一棵“在而中走动”的树,似乎出现了“在空中较开”的雪花。诗歌的语言是通俗易懂的,但诗人善于通过隐喻和象征来表达深刻的含意,言浅而旨远。
开放性探究
探究一:
特朗斯特罗姆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理由是“他以凝练、简洁的形象,以全新视角带我们接触现实”。根据你的理解和想象,《树和天空》这首诗的“全新视角”,是诗人赋予树以人的思想意识而采用了树的视角,还是诗人展开了新奇的想象但仍然采用了自己的视角?
明确 观点一:树的视角。想象诗人在雨中匆匆走过,看到一棵树,这棵树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他与树角色互换,把树想象成一个具有思想意识的人,诗人自己则成了一棵在雨中“走动”“匆匆走过”“有急事”的树。树想到果园里有自己的同类,黑鹂经常在自己身边歌唱或栖息。在树看来,白天在雨中“匆匆走过”的那棵“树”,在雨停后的晴朗夜晚,也一定会像自己一样“挺拔地静闪”,会和自己一样在经历了春、夏、秋三季的成长和成熟之后等待雪花在空中绽开。这样以树的视角写更能激发人们思考人类与自然、自然万物与宇宙空间、时光的流逝与空间的永恒等之间的关系。
观点二:诗人的视角。诗人在雨中匆匆走过,树成为他脑海中的意象。诗人认为人类可以“走动”“匆匆走过”“有急事”“等待”,那么树也会有跟人一样的行为和思想。在诗人自己的视角下,树扎根大地,指向天空,拓展了空间意境;树经历春、夏、秋三季,等待“雪花在空中绽开”的冬天,就有了时间意境,从而揭示了自然规律的永恒。树“汲取雨中的生命”,在晴朗的夜空“等待”,这就有了生命成长的意蕴。所以,采用诗人自己的视角,树和天空就将时间、空间、生命、成长、自然规律、宇宙的永恒存在等诸多因素容纳进去,给人以灵动新奇的感受,拓展了诗歌的内涵,增强了诗歌的审美张力,更有利于表达人类的思考。
探究二:
读了《树和天空》这首诗,你能写下几条自己的联想或感悟吗?
明确 ①世间万物平等我们并不比一棵树更高贵。在树的眼里,我们也许才是一棵“树”。②换一个视角观察和思考人、人生、世界和宇宙,会得到一种新奇的感受,让自己的思想和灵魂更充盈。③像一棵树那样忙碌地拼搏奋斗是一种美,而在人生旅途中暂时停下来,驻足静观与默想,等待“雪花”绽开的美妙,也是人生的一种美好体验。
探究三:
这首诗歌想象奇特,意境朦胧,人们对其主旨历来有多重解读。你认为这首诗歌的主旨是什么?
明确 观点一:这首诗歌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大自然和人一样,也有情感,也有生命,也会等待美好的未来。人们应该敬畏自然、呵护自然和大自然和谐相处。
观点二:这首诗歌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很多人忙忙碌碌,急于低头赶路,却忽视抬头看天空。其实,人们在匆忙赶路的同时,也应该偶尔停下来,欣赏身边的美景,静待雪花绽开。
观点三:这首诗歌体现了宇宙间事物的和谐共处。宇宙间的所有事物都是能和谐共处的。树在灰色的雨中依然可以汲取生命,黑鹂在果园里欢愉地生活。雨天与晴天,春夏与秋冬,各种事物和谐相处,也都在等待美好的瞬间。
任务活动四 比较阅读,拓展延伸
任务说明:同样一个题材,不同作者会选择不同的形式加以表现,不用的语言加以呈现;同一体裁,不同时间会有不同的情感寄寓和志趣表达。文学的“和而不同”的美学观念,从未过时。将相关作品放在一起进行对比阅读,可以拓宽品读者的情感体验,加深对主题的认识,鉴赏不同的艺术手法。
思考:《自己之歌(节选)》及《树和天空》两首诗歌,诗人在选取意象时有何不同?试结合诗歌内容进行比较。
明确 《自己之歌(节选)》一诗在意象选择上有两个特点:一是比较独特,如鹪鹩的卵、雨蛙、黑莓、片麻石、火成岩、大的怪物、鹰雕、蝮蛇等,这些陌生而独特的意象,体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赋予了诗歌神奇的色彩;二是范围广泛,几乎无所不包,有天上的、地上的、海中的,这些意象构成了诗歌开阔的意境,体现了诗人宏大的气魄。《树和天空》一诗在意象选择上与《自己之歌(节选)》有很大的不同,《树和天空》中“树”“雨”“夜晚”“雪花”等意象都是日常生活中极为常见的事物,不像《自己之歌(节选)》中的那么独特,但诗人在描写时更注重画面感,通过诗人的描绘,读者眼前似乎出现了“在雨中走动”的树、“在空中绽开”的雪花。
环节四:思考延伸
特朗斯特罗姆:一年只写三首诗
王 文
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坐在桌前,桌子上放着一块他最爱吃的提拉米蛋糕。尝了一口之后,他侧过脸望向窗外,刚刚还是倾盆大雨,这会儿已经有几缕阳光洒落进来。这就是10月初斯德哥尔摩的天气,说变就变,让人难以捉摸。
托马斯目光温和,脸上最突出的是他高高耸立起的鹰钩鼻。透过玻璃窗,托马斯看不见等在楼下的众多记者,但他知道他们一定在那里。每年诺贝尔文学奖公布时,他们都会提前聚集在那里,连托马斯自己都不再期盼获奖时,他们仍然相信可能会是他。不过,托马斯知道,一会儿他们不会像往年一样摸摸地离开,而将摁门铃走进来,因为托马斯接到瑞德文学院诺贝尔文学奖评审委员会的电话:他获奖了。
作为公认的象征主义和超现实主义大师,托马斯被誉为“西方最后一个诗歌巨匠”。而记者为此专访瑞德文学院院士、著名汉学家马悦然教授时,他说:“这样的评价,对托马斯来说是实至名归的。” 诺奖得主、诗人沃尔科特10年前就说过:“瑞典文学院应毫不犹豫地把诺贝尔奖颁发给特朗斯特罗姆,尽管他是瑞典人。”
托马斯13岁就开始写作。从1955年,24岁的托马斯一出版处女诗集《17首诗》便技惊四座,思年后第二部《途中的秘密》更是轰动诗坛,年纪轻轻便成为瑞德诗歌的代表人物。
“醒悟是梦中往外跳伞/摆脱令人窒息的漩涡/漫游者向早晨绿色的地带降落/万物燃烧。”“蟋蟀疯狂地缝着缝纫机”,“孤独的水龙头从玫瑰丛中站起,像一座骑士的雕塑”,“桥,一只飞越死亡的巨大铁鸟”……都是标准的托马斯式的诗句。
他的诗总是从日常生活的细节入手,通过精准的描写,让读者进入一个诗的境界。他的诗称为“小孩子都能读懂的诗”。瑞德文学院的颁奖词称:特朗斯特罗姆“通过其凝炼、透彻的意象,给予我们通往现实的崭新途径。”
诗人于坚认为,特朗斯特罗姆的诗之于瑞德,犹如汉语中出现了唐诗。他曾对翻译《特朗斯特罗姆诗全集》的诗人李笠说过,他的写作受日本俳句的影响,而俳句是从中国古代诗歌滋生出来的。所以,他对东方文化一直有强烈的兴趣。他的诗,充满了味道、颜色振动和杂音,与保罗·瓦莱里的“纯诗”相近;和20世纪的叶芝、里尔克、艾略特、聂鲁达、希克梅特等大诗人一样,他的诗,具有许多属于未来的东西。
其实,托马斯的诗作品并不多。他一年最多写三首诗,而且往往一首诗要花几年时间才完成,长诗《画廊》几乎用了10年时间,而短诗《有太阳的风景》也经历7年。迄今为止,包括他中风后所写的所有作品加起来只有200多首,但“大部分都是精品”。 他的诗已被译成50多种语言(仅英文就有二十来种版本),而研究他作品的专著已超出他作品页数的千倍。一年最多写三首诗,作为诗人,极其罕见,需要怎样沉得下心,静得住气? 在一个如此浮躁的时代,创作如同产业追求最大产出的时代,有几人能做到?难怪中国的诗人们觉得不可思议了,难怪人们感叹中国为何不能出现伟大作品了。
托马斯写过一首诗《上海的街》:“公园的白蝴蝶被很多人读着。我爱这菜白色,像是真理扑动的一角。”这富有童趣的意象来自他多年前在上海的经历。那是1985年,他第一次来到中国。可惜,1990年的一次中风导致他右半身瘫痪,等到2001年再次访华的时候,他不仅拄上了拐杖,就连说话也含混不清了。
  中风后的托马斯也没有放弃创作,身体的变化带来对人生更深刻的思考,使他的作品超现实主义色彩更浓,语句却更加精练而富有哲理,“诗歌就是坐禅,不是为了催眠,而是为了唤醒。”
外界的喧嚣中,托马斯却另有打算,他计划去斯德哥尔摩近郊的海龙马岛上过周末。那里有一幢托马斯外祖父留下来的、曾招待过无数诗人、被称为“蓝房子”的住所,也是托马斯最爱的地方。房子里天花板很低,窗户小小的,窗外就是树木,托马斯最喜欢坐在窗边读书。北欧静谧、安逸的生活氛围包裹着诗人,以至于在马悦然看来,托马斯的诗风是如此恒定,这在其他地方的诗人身上简直不可思议,“他从不曾让风格应时而变”。
(选自《环球人物》2011年第27期,有删改)
【注】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1931年4月15日生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毕业于斯德哥尔摩大学心理学专业,曾修读过诗歌、文学史等课程。2011年10月6日获诺贝尔文学奖。
思考:结合本文的创作意图谈谈, 托马斯“一年只写三首诗”而获诺贝尔文学奖,这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明确 ①托马斯“一年只写三首诗”体现的是静下心来搞创作的沉稳心态,认真执着精益求精的精神,不为名利写作的文学品质;②当今的文坛浮躁,急功近利,创作如同产业追求最大产出,自然难以出“精品”。作家应学托马斯,沉心静气搞创作,才可能创作出伟大作品。
课后作业
完成同步资源的《分层作业》
收获 不足《树和天空》同步学案
①这首诗歌想象十分奇特,意境似乎也有点儿朦胧,仿佛关联着多方面的主题,如自然的生生不息、人与自然的关系、生命的奇迹等;但又很难解读,不好把握。
②在阅读这首诗歌的时候,不要逐字逐句推敲索解,而要运用想象,尝试进入诗歌所创造的那个奇异的世界。尝试感悟“在雨中走动”的树,“在空中展开”的雪花,所营造特殊意境。
1.了解特朗斯特罗姆的创作成就及其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
2.体会诗歌的写作特色,如奇特的想象、鲜明的意象、朦胧的意境等。
3.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体会诗歌的多元主题,如自然的生生不息、人与自然的关系、生命的奇迹等。
鉴赏诗歌选取的独特意象,思考诗歌所探索的自然、人、生命等主题。
情景导入
你见过在雨中行走的树吗 你看到过雪花在空中绽放吗?你对这个世界的想象,开始于什么时候?又在何时,停止了?也许,这种思考,本应贯穿我们的一生。今天,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思考,走近特朗斯特罗姆的《树和天空》。
环节一:知人论世
1.了解作者
特朗斯特罗姆(1931-2015),瑞典诗人,同时,他也是一位心理学家。他被誉为“20世纪最后一位诗歌巨匠”。
他1954年发表诗集《17首诗》,轰动诗坛。
他于2011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理由是“他以凝炼、简洁的形象,以全新视角带我们接触现实”。
他善于从日常生活入手,把激烈的情感寓于平静的文字里,被誉为“当代欧洲诗坛最杰出的象征主义和超现实主义大师”。
他总能用诗歌感动生活,抚慰浮躁中渴望宁静的内心。
拓展:
自然观念
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诗歌用平凡的意象展示神秘性与生命力,描绘了一幅至幻至美的宇宙世界图景。他诗中的世界图景有印记着北欧奇异怪美的自然图景,也有工业文明入侵之下的工业图景,还有在现代主义社会浪潮下的展现出来的社会图景。在对每一个图景的描绘中,都体现着诗人面对现代社会做出的深刻思考与抵抗救赎。藉由诗歌,诗人试图做一个祛魅社会的“返魅者”。
2.相关背景
《树和天空》出自诗集《完成一半的天堂》。诗集《完成一半的天堂》发表于1962年。在1960年到1966年期间,特朗斯特罗姆的事业被分为鲜明的两部分:一面是心理医生,另一面则是年轻而富有名气的诗人。特朗斯特罗姆所处的时代,虽然在他的近邻以至整个世界发生了许多惊天动地的事情,但瑞典是一个中立国家,长期以来政治稳定,社会经济发展平稳,人们过着悠闲的“福利生活”。他有足够的时间面对大自然——波罗的海的岛屿、落日、船帆,瑞典的车站、村庄、树林、雪橇等等——沉思,因而他的诗歌有着某种东方式的顿悟色彩,而意象的新奇,来自他的难度写作理念和在艺术上不懈的努力。
3.解题
①树、天空,诗歌中的主要意象。
②同时,“天空”为“树”提供了背景,意象鲜明,给读者提供了无限的想象间。
环节二:初读感悟
1.明确字音。
汲取( ) 黑鹂( ) 瞬息( ) 绽开( )
2.解释词语。
汲取:
瞬息:
任务活动一 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任务说明:朗诵是一门有声语言艺术。这种有声语言艺术属于二度创作,朗诵者通过对作品的理解和情感的表达,把文字作品转化为带有音韵美的再创作的有声语言形式。在朗诵时,可以深刻体会作者的生活环境、心理特征、思想感情等,陶冶了朗诵者的情操,同时也给聆听者美的享受,引起共鸣。
活动1:请用“/”给全诗标明朗读节奏。
一棵树/在雨中/走动
在倾洒的灰色中/匆匆走过/我们身边
它有急事。它汲取/雨中的生命
就像/果园里的/黑鹂
雨停歇。树/停下脚步
它/在晴朗的夜晚/挺拔地静闪
和我们一样/它/在等待/那瞬息
当雪花/在空中/绽开
活动2:朗诵指导
①语速上:“匆匆走过”、“它有急事”代表事情紧急,因此语速要稍快紧张;“停下脚步”、“在等待”说明不再紧急,语速要稍慢舒缓。最后“雪花在空中绽开”具有强烈的抒彩,饱含深情,因此尤其要放缓语速,拉长语调,以达到余韵悠长的效果。
②轻重上:几个重点意象要重读。如“一棵树”、“雨中的生命”、“黑鹂”、“雪花”等。这些意象有着复杂的意味,构成了别样的意境,要通过重读加深画面感。
任务活动二 整体把握,理清结构
任务说明:文章的结构,是文章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外部形式的统一。文章都是由中心意思、材料、结构三个要素组成的。中心意思是文章的“灵魂”,要明确无误;材料是“血肉”,要丰富,并能集中地反映中心;结构则是文章的“骨架”,是谋篇布局的手段,是运用材料反映中心思想的方法。
思考1:概括内容,梳理层次,并补全逻辑导图
第一节
第二节
环节三:深度探究
任务活动一 品读意象,披文入情
任务说明:意象,是作者主观情感与客观事物的融合,借助生动典型的意象,能够营造出饱含情感而完整独特的意境氛围,同时也能将寄寓其中的情感委婉含蓄的传递给读者。把握住意象,分析其特点和内涵,也就能更加准确地明白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也只有把握住了情感真谛,才能真正走近作者,读懂作品。
思考1:《树和天空》一诗中,所选取的意象“树”“天空”“我们”,有怎样的象征义
思考2:诗的最后写树与“我们”都在等待“雪花在空中绽开”,那么,“雪花”在这里有什么寓意?
思考3:“雪花在空中绽开”具有怎样的象征意义?
【技法点拨】
象征
内涵 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的艺术表现手法。
效果 寓意深刻,能丰富人们的联想,耐人寻味,使人获得意境无穷的感觉;能给人以简练、形象的实感,能表达真挚的感情。
举例 例如《风筝找朋友》中,风筝象征着现实社会中孤独而迷茫、不断寻找真正朋友的人;太阳和月亮对风筝的态度,也象征了某些人对友谊和爱情的态度;而小星星们对待朋友的友好、热情、一视同仁,也反映了作者博爱的理想。
思考4:这首诗的前后两节营造的意境有何不同?在内容上有怎样的关系?
思考5:这首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是谁?有什么特点?“我们”起什么作用?
任务活动二 品读内涵,把握真谛
任务说明:语言是作者表达思想和情感的外在载体,不仅在形式上会有修辞、表现手法等方面的变化,而且在内涵上往往也是多重的,既有比较浅白的字面意思,还有寄寓其中的深刻内涵。把语句拿来细细揣摩,品味,才能够更加真切的理解作者的内心。
思考1:诗题为“树和天空”,而“树”在诗中体现的比较突出,“天空”是怎样体现出来的?怎样联想和理解“树和天空”之间的关系?
思考2:有人认为《树和天空》中融会了宇宙间互相谐和与默契的情怀。请谈谈你的看法。
任务活动三 分析特色,学以致用
任务说明:写作特色是指文章在某些方面所体现出来的显著的写作技巧、写作特点和效果。写作特色因人而异,写作特色运用得好,能增强文章的表达力,使得文章引人入胜。写作特色内涵丰富,例如结构、修辞、语言、叙事特点、表达方式、风格、句式、情感等等。准确分析并概括文学作品的写作特色,有助于提升阅读者的感悟力,也为表达提供了方法借鉴。
思考1:《树和天空》想象奇特,意境朦胧,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思考2:《树和天空》这首诗最显著的修辞手法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思考3:总结概括本诗艺术特色
开放性探究
探究一:
特朗斯特罗姆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理由是“他以凝练、简洁的形象,以全新视角带我们接触现实”。根据你的理解和想象,《树和天空》这首诗的“全新视角”,是诗人赋予树以人的思想意识而采用了树的视角,还是诗人展开了新奇的想象但仍然采用了自己的视角?
探究二:
读了《树和天空》这首诗,你能写下几条自己的联想或感悟吗?
探究三:
这首诗歌想象奇特,意境朦胧,人们对其主旨历来有多重解读。你认为这首诗歌的主旨是什么?
任务活动四 比较阅读,拓展延伸
任务说明:同样一个题材,不同作者会选择不同的形式加以表现,不用的语言加以呈现;同一体裁,不同时间会有不同的情感寄寓和志趣表达。文学的“和而不同”的美学观念,从未过时。将相关作品放在一起进行对比阅读,可以拓宽品读者的情感体验,加深对主题的认识,鉴赏不同的艺术手法。
思考:《自己之歌(节选)》及《树和天空》两首诗歌,诗人在选取意象时有何不同?试结合诗歌内容进行比较。
环节四:思考延伸
特朗斯特罗姆:一年只写三首诗
王 文
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坐在桌前,桌子上放着一块他最爱吃的提拉米蛋糕。尝了一口之后,他侧过脸望向窗外,刚刚还是倾盆大雨,这会儿已经有几缕阳光洒落进来。这就是10月初斯德哥尔摩的天气,说变就变,让人难以捉摸。
托马斯目光温和,脸上最突出的是他高高耸立起的鹰钩鼻。透过玻璃窗,托马斯看不见等在楼下的众多记者,但他知道他们一定在那里。每年诺贝尔文学奖公布时,他们都会提前聚集在那里,连托马斯自己都不再期盼获奖时,他们仍然相信可能会是他。不过,托马斯知道,一会儿他们不会像往年一样摸摸地离开,而将摁门铃走进来,因为托马斯接到瑞德文学院诺贝尔文学奖评审委员会的电话:他获奖了。
作为公认的象征主义和超现实主义大师,托马斯被誉为“西方最后一个诗歌巨匠”。而记者为此专访瑞德文学院院士、著名汉学家马悦然教授时,他说:“这样的评价,对托马斯来说是实至名归的。” 诺奖得主、诗人沃尔科特10年前就说过:“瑞典文学院应毫不犹豫地把诺贝尔奖颁发给特朗斯特罗姆,尽管他是瑞典人。”
托马斯13岁就开始写作。从1955年,24岁的托马斯一出版处女诗集《17首诗》便技惊四座,思年后第二部《途中的秘密》更是轰动诗坛,年纪轻轻便成为瑞德诗歌的代表人物。
“醒悟是梦中往外跳伞/摆脱令人窒息的漩涡/漫游者向早晨绿色的地带降落/万物燃烧。”“蟋蟀疯狂地缝着缝纫机”,“孤独的水龙头从玫瑰丛中站起,像一座骑士的雕塑”,“桥,一只飞越死亡的巨大铁鸟”……都是标准的托马斯式的诗句。
他的诗总是从日常生活的细节入手,通过精准的描写,让读者进入一个诗的境界。他的诗称为“小孩子都能读懂的诗”。瑞德文学院的颁奖词称:特朗斯特罗姆“通过其凝炼、透彻的意象,给予我们通往现实的崭新途径。”
诗人于坚认为,特朗斯特罗姆的诗之于瑞德,犹如汉语中出现了唐诗。他曾对翻译《特朗斯特罗姆诗全集》的诗人李笠说过,他的写作受日本俳句的影响,而俳句是从中国古代诗歌滋生出来的。所以,他对东方文化一直有强烈的兴趣。他的诗,充满了味道、颜色振动和杂音,与保罗·瓦莱里的“纯诗”相近;和20世纪的叶芝、里尔克、艾略特、聂鲁达、希克梅特等大诗人一样,他的诗,具有许多属于未来的东西。
其实,托马斯的诗作品并不多。他一年最多写三首诗,而且往往一首诗要花几年时间才完成,长诗《画廊》几乎用了10年时间,而短诗《有太阳的风景》也经历7年。迄今为止,包括他中风后所写的所有作品加起来只有200多首,但“大部分都是精品”。 他的诗已被译成50多种语言(仅英文就有二十来种版本),而研究他作品的专著已超出他作品页数的千倍。一年最多写三首诗,作为诗人,极其罕见,需要怎样沉得下心,静得住气? 在一个如此浮躁的时代,创作如同产业追求最大产出的时代,有几人能做到?难怪中国的诗人们觉得不可思议了,难怪人们感叹中国为何不能出现伟大作品了。
托马斯写过一首诗《上海的街》:“公园的白蝴蝶被很多人读着。我爱这菜白色,像是真理扑动的一角。”这富有童趣的意象来自他多年前在上海的经历。那是1985年,他第一次来到中国。可惜,1990年的一次中风导致他右半身瘫痪,等到2001年再次访华的时候,他不仅拄上了拐杖,就连说话也含混不清了。
  中风后的托马斯也没有放弃创作,身体的变化带来对人生更深刻的思考,使他的作品超现实主义色彩更浓,语句却更加精练而富有哲理,“诗歌就是坐禅,不是为了催眠,而是为了唤醒。”
外界的喧嚣中,托马斯却另有打算,他计划去斯德哥尔摩近郊的海龙马岛上过周末。那里有一幢托马斯外祖父留下来的、曾招待过无数诗人、被称为“蓝房子”的住所,也是托马斯最爱的地方。房子里天花板很低,窗户小小的,窗外就是树木,托马斯最喜欢坐在窗边读书。北欧静谧、安逸的生活氛围包裹着诗人,以至于在马悦然看来,托马斯的诗风是如此恒定,这在其他地方的诗人身上简直不可思议,“他从不曾让风格应时而变”。
(选自《环球人物》2011年第27期,有删改)
【注】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1931年4月15日生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毕业于斯德哥尔摩大学心理学专业,曾修读过诗歌、文学史等课程。2011年10月6日获诺贝尔文学奖。
思考:结合本文的创作意图谈谈, 托马斯“一年只写三首诗”而获诺贝尔文学奖,这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课后作业
完成同步资源的《分层作业》
收获 不足
答案
环节二:初读感悟
1.明确字音。
汲取(jí) 黑鹂(lí) 瞬息(shùn) 绽开(zhàn)
2.解释词语。
汲取:吸收;摄取。
瞬息:一眨眼一呼吸的短时间。
任务活动二 整体把握,理清结构
思考1:
第一节 描写、感受一棵在雨中走动的树。(写树在雨中获得生机)
第二节 描写、感受一棵在夜晚静穆的树。(写树在等待成长的时机)
明确 ①汲取生命 ②停下脚步 ③等待雪花
环节三:深度探究
任务活动一 品读意象,披文入情
思考1:明确 ①“树”是立足于大地同时又指向天空的最隆重和充分的表示,是生命的主体,是积极向上、蓬勃生长的生命的代表。
②“天空”是“树”(自然生物)和“我们”(人类)存在共同的家,代表着自然界。所有生物既在“天空”下积极地承受它的所有赐予和挑战,同时又对天空怀抱着最虔诚的爱、敬畏以及等待。
③“我们”在这里代表人类与自然等存在,“我们”既是自然的旁观者和见证者,也是自然的参与者和存在者,“我们”相互关爱与扶持着。
思考2:明确 “雪花”在这里有着丰富的蕴涵。作为冬天的象征,它预示着寒冷,然而它又恰恰突显生命的强大意志。另外,“雪花”也象征着一个洁白澄净的纯美境界,一种超越了世俗功利、摆脱了欲望和俗物的牵绊、万物融和无间、和谐共存的世界。
思考3:明确 ①“雪花在空中绽开”意境优美,它可以指美好未来、美好瞬间、愿望实现的时候等。“树”因为经历了很多,它静静地、欣然接受美好时刻的到来。
②树在冬日会凋零、枯落,所以“雪在空中绽开”又有生命终结的意味。“树”因为经历了很多,已经没有了顾虑。“当雪花在空中绽开,它在等待那瞬息”,树体现出的精神是对生命本质的尊重,对生命过程的彻底省悟。
思考4:明确 第一节写“雨中走动”“匆匆走过”“有急事”“汲取雨中的生命”的树,“倾洒的灰色”,充满生命的搏击、忙碌、成长的感觉,营造出一种动感十足的意境。第二节写雨停树静,营造出一种朦胧、静谧的意境,以静为特征。
这首诗的前后两节有着层次与境界上的相承与递进。前者充溢着生命的搏击与律动,代表着自然间一种积极向上的活力。而当“雨停歇”,世界便进入一种行动后的安宁、强力后的静谧。那曾因为“有急事”而“匆匆走过”的躯体,也终于有了夜空下神圣而静穆的“挺拔”闪现。经历过生命的奔波与成长,心中对未来又充满一种美好的期待。
思考5:明确  (1)抒情主人公是树。(2)诗中的树有超越了人的自觉和主动性。在雨中,树在“走动”“有急事”“汲取生命”;雨停后,树“停下脚步”和“等待”,它有对生命自觉自为的争取与充盈。(3)“我们”在这里只是作为一个旁观者、见证人、陈述者,是目睹了自然生命律动的一个记录员。
任务活动二 品读内涵,把握真谛
思考1:明确 ①诗中“树”这一意象是突出的,而“天空”其实也是无处不在的。除了第二节末句中直接提及“天空”外,第一节中的“雨”“倾洒的灰色”“果园”“黑鹂”、第二节中的“晴朗的夜晚”“静闪”等意象或词语,都代表着“天空”的存在。其实,“树”本身就扎根大地而指向“天空”。
②“树”和“天空之间的关系:自我与周围世界的关系;存在(人与自然)与无限、永恒的关系。“树”是和“我们”一样的生命个体,代表了人类与自然的存在,这种存在之间相互关爱与扶持,既在无限和永恒的“天空”下积极地承受着它的所有赐予和挑战,同时又对天空怀抱着最虔诚的爱、敬畏以及等待。
思考2:明确 这种看法有一定道理。树的意象不只是匆忙的人生和对美的期待,还传达了诗人的感悟:宇宙间事物是互相谐和与默契的。树在“灰色”的雨中也依然可以“汲取生命”,黑鹂也在园子里乐观、欢愉地生活。在这里,雨天与晴天,春夏与秋冬,事物间没有冲突的理由。阳光或者雨露,阴晴还是雨雪,物类间并没有相互冲突的必然理由,因为默认了这是一种宇宙规律。甚至,对此还应持有迎取的态度,迎取象征严冬的雨雪、迎取顽强精神、迎取纯美。这正是宇宙间的谐和与默契。
任务活动三 分析特色,学以致用
思考1:明确 树在这里被作为生命主体,取得了超越于人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虽同处雨中,但是“走动”“有急事”“汲取雨中的生命”“停下脚步”和“等待”的却首先是树而不是人。“我们”在这里只是作为一个旁观者、见证人、陈述者——一个同路人。而“我”(如果可以这样推测诗人的话)则更是仅仅作为“我们”的一个代言人而已,仅仅是目睹了自然生命律动的一个记录员。(然而这里并不是要走向另一个极端去重树轻人,只是因为自然只以其存在表示自己,而人还有使用文字的能力)树在这里有行动(“走”)、有计划(“有急事”)、有对生命自觉自为的争取与充盈。甚至还有着它的宗教般的静观和对于未来一种唯美的期待。
思考2:明确 拟人。作者将一切都拟人化了。树怎么会走动,怎么会停止脚步?其实明明是人在走动,人在某一刻停住了脚步。这样写,就让整个林子披上了一层神秘的罩纱,一下子,将夜雨中林子的寂静及一种看不见的生长(树木在雨中汲取生命),都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思考3:明确 ①想象丰富而奇特。诗人表达的是对自然、对世界、对人生的看法,但诗人却选取了“树”这一意象,充分发挥想象,采用拟人的手法,将树与人互换身份,赋予“树”以人的动作和感情,想象奇特。
②意境优美而朦胧。“树”“天空”“雪花”都是日常生活中极为常见的事物,但经诗人的描写,一下子就具有极为优美的画面感,读者眼前似乎出现了一棵“在而中走动”的树,似乎出现了“在空中较开”的雪花。诗歌的语言是通俗易懂的,但诗人善于通过隐喻和象征来表达深刻的含意,言浅而旨远。
开放性探究
探究一:
明确 观点一:树的视角。想象诗人在雨中匆匆走过,看到一棵树,这棵树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他与树角色互换,把树想象成一个具有思想意识的人,诗人自己则成了一棵在雨中“走动”“匆匆走过”“有急事”的树。树想到果园里有自己的同类,黑鹂经常在自己身边歌唱或栖息。在树看来,白天在雨中“匆匆走过”的那棵“树”,在雨停后的晴朗夜晚,也一定会像自己一样“挺拔地静闪”,会和自己一样在经历了春、夏、秋三季的成长和成熟之后等待雪花在空中绽开。这样以树的视角写更能激发人们思考人类与自然、自然万物与宇宙空间、时光的流逝与空间的永恒等之间的关系。
观点二:诗人的视角。诗人在雨中匆匆走过,树成为他脑海中的意象。诗人认为人类可以“走动”“匆匆走过”“有急事”“等待”,那么树也会有跟人一样的行为和思想。在诗人自己的视角下,树扎根大地,指向天空,拓展了空间意境;树经历春、夏、秋三季,等待“雪花在空中绽开”的冬天,就有了时间意境,从而揭示了自然规律的永恒。树“汲取雨中的生命”,在晴朗的夜空“等待”,这就有了生命成长的意蕴。所以,采用诗人自己的视角,树和天空就将时间、空间、生命、成长、自然规律、宇宙的永恒存在等诸多因素容纳进去,给人以灵动新奇的感受,拓展了诗歌的内涵,增强了诗歌的审美张力,更有利于表达人类的思考。
探究二:
明确 ①世间万物平等我们并不比一棵树更高贵。在树的眼里,我们也许才是一棵“树”。②换一个视角观察和思考人、人生、世界和宇宙,会得到一种新奇的感受,让自己的思想和灵魂更充盈。③像一棵树那样忙碌地拼搏奋斗是一种美,而在人生旅途中暂时停下来,驻足静观与默想,等待“雪花”绽开的美妙,也是人生的一种美好体验。
探究三:
明确 观点一:这首诗歌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大自然和人一样,也有情感,也有生命,也会等待美好的未来。人们应该敬畏自然、呵护自然和大自然和谐相处。
观点二:这首诗歌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很多人忙忙碌碌,急于低头赶路,却忽视抬头看天空。其实,人们在匆忙赶路的同时,也应该偶尔停下来,欣赏身边的美景,静待雪花绽开。
观点三:这首诗歌体现了宇宙间事物的和谐共处。宇宙间的所有事物都是能和谐共处的。树在灰色的雨中依然可以汲取生命,黑鹂在果园里欢愉地生活。雨天与晴天,春夏与秋冬,各种事物和谐相处,也都在等待美好的瞬间。
任务活动四 比较阅读,拓展延伸
明确 《自己之歌(节选)》一诗在意象选择上有两个特点:一是比较独特,如鹪鹩的卵、雨蛙、黑莓、片麻石、火成岩、大的怪物、鹰雕、蝮蛇等,这些陌生而独特的意象,体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赋予了诗歌神奇的色彩;二是范围广泛,几乎无所不包,有天上的、地上的、海中的,这些意象构成了诗歌开阔的意境,体现了诗人宏大的气魄。《树和天空》一诗在意象选择上与《自己之歌(节选)》有很大的不同,《树和天空》中“树”“雨”“夜晚”“雪花”等意象都是日常生活中极为常见的事物,不像《自己之歌(节选)》中的那么独特,但诗人在描写时更注重画面感,通过诗人的描绘,读者眼前似乎出现了“在雨中走动”的树、“在空中绽开”的雪花。
环节四:思考延伸
明确 ①托马斯“一年只写三首诗”体现的是静下心来搞创作的沉稳心态,认真执着精益求精的精神,不为名利写作的文学品质;②当今的文坛浮躁,急功近利,创作如同产业追求最大产出,自然难以出“精品”。作家应学托马斯,沉心静气搞创作,才可能创作出伟大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