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五下1.古诗三首 第二课时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目标】五下1.古诗三首 第二课时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1.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1-30 16:08: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五下1.《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认识并会写“昼、耘、桑、晓”4个生字。通过诗歌的语调、韵律、节奏
初步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2.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古诗的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3.能边读诗句边想象诗句描写的情景,体会其中的乐趣:能根据诗歌内容,
展开想象,把古诗改写成短文。
4.积累有关的诗词,深化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感受不同年代、不同人物的童年生活,品味他们对童年的深刻记忆,体会其中浓浓的情谊。
语言运用:能想象并说出诗句描绘的情景,体会其中的童真童趣。
思维能力:能运用学过的方法,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审美创造:体会诗人笔下的童年生活,品味古诗的韵味,语言特点,感受诗人是如何表现饶有趣味的儿童形象的。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难点:理解诗句,想象画面,体会诗中蕴含的乐趣。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漪”1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村晚》。
3.理解古诗《村晚》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核心素养】
文化自信:提升学生对诗歌的解析能力,并发展对诗歌的喜爱之情。
语言运用:能解释诗句中的词语,再说说诗句的意思;想象并写出《村晚》所描绘的景象。
思维能力:凭借语言文字注解、图片等,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
审美创造: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的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力
课时重难点
能想象并说出《村晚》所描绘的景象。
背诵《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复习导入
请同学们背诵《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个别学生背诵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另外一首相似的古诗《村晚》
二、学习《村晚》
1. 教师提出要求: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结合注释理解诗意,说说诗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2.指名学生读“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1)结合注释说一说“陂”“衔”“漪”分别是什么意思,进而理解诗句意思。(诗文大意:在四周长满青草的池塘里,池水高涨。太阳正要落山,红红的火球好像被远山衔在嘴里,倒映在清凉的水波中。)
(2)教师提问:诗人在前两句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呢?
预设:幽静的傍晚美景。
3.指名学生读“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1)结合注释说一说“横牛背”“腔”“信口吹”分别是什么意思,进而理解诗句意思。(诗文大意:放牛回家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拿着短笛随意地吹奏。)
(2)教师提问:诗人在后两句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呢?
预设:可爱的牧童骑牛吹笛回家的景象。
4.教师提问:你从“草满池塘水满陂”中的两个“满”字体会到了什么?
预设:第一个“满”字写出了青草非常多,非常茂盛的样子;第二个“满”字表现了池水涨得很高的样子。
5.教师追问:你从“山衔落日浸寒漪”中的“衔”感受到了什么?
教师指导:老师带来了两幅图片,我们借助图片来理解“衔”的意思。
预设:“衔”字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形象地展现山与落日挨得很近,欲落未落的情景。
教师:孩子们都很会品悟诗情,我们继续感悟这首诗的诗境。“山衔落日浸寒漪”中,是什么“浸”在水中?
出示图片,提示学生。
预设:落日、青山。
教师追问:你的眼前浮现了什么景象?
预设:落日、青山倒映水中,与涟漪融为一体、摇曳闪烁的美丽景象。
三、对比阅读,感悟诗情
1.教师过渡:了解了《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和《村晚》这两首诗描写的景象,同学们一起来总结——两首诗在内容和气氛上有什么不同?
预设1:《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描绘了一片繁忙的景象。
预设2:《村晚》描绘了一幅悠闲的景象。
2.再读古诗,完成课后习题第二题。
教师:请同学们再读读这两首诗,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并体会其中的童真童趣。
(1)课件出示《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的后两句,圈画出关键字——未解、学。提问:你能想象孩子们学种瓜的样子吗?用合适的词语来概括。
预设:生疏、笨拙……
教师:同学们的概括真准确,从孩子们生疏、笨拙的动作中,你能感受他们是一群怎样的孩子?
预设:天真可爱、热爱劳动……
教师:读完后两句诗后,说说你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体会其中的乐趣。
学生汇报。
(2)课件出示《村晚》的后两句,圈画出关键字——横、信口。提问:你能想象出牧童吹笛子时的样子吗?用合适的词语来概括。
预设:天真可爱、悠闲自在……
教师:读完后两句诗后,说说你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体会其中的乐趣。
学生汇报。
3.指导朗读,读出感情。
(1)朗读、背诵《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a.教师提问:同学们,想要读出乡村耕种劳作的繁荣景象,在读前两句的时候,我们的语速要怎样?
点生回答。
预设:语速稍快一些。
b.教师追问:那如果想要表现出乡村孩子的天真。我们在读后两句的时候要用什么语速?可以抓住哪个词语重读?
预设:语速稍微缓慢一些。“学种瓜”语调微微上扬。
c.教师:让我们伴随着音乐一起来读一读,把诗人笔下的乡村美好生活读出来吧。
d.教师:边看图边填空,相信你一定能很快背诵这首诗!
e.教师:背诵难不倒你们,相信默写你们也是可以的。提出要求:1.写上题目、作者和朝代。2.把字写正确。3.注意标点符号。
(2)朗读、背诵《村晚》。
a.教师提问:同学们,想要读出这首诗的恬静悠远,在读前两句的时候,我们的语速要怎样?
点生回答。
预设:语速稍慢一些。
b.教师追问:光是语速稍慢还远远不够,诗的韵味还不能完全体现出来。你觉得哪两个字可以重读?
预设:两个“满”字要重读。
教师:再看看老师划横线的词语,听听老师是怎样读的?
预设;读得更慢一些,尾音拉长一点
c.教师:让我们伴随着音乐一起来读一读,把诗人笔下的恬静诗意,悠闲自在读出来吧。
d.教师:边看图边填空,相信你一定能很快背诵这首诗!
4.课堂总结。
(1)《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一诗中描写了儿女与童孙。
提问:儿女们、童孙们忙着干什么?你体会到了什么?
预设1:儿女,昼耘田、夜绩麻。我体会到了村庄儿女们的辛勤忙碌和热爱劳动。
预设2:童孙,傍桑阴、学种瓜。我体会到了他们的热爱劳动和天真可爱。
(2)《村晚》一诗中作者雷震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恬静、悠闲自在的乡村图画。这份美体现在景美、人乐。
提问:诗中有哪些美景呢?
预设:草、池塘、水、山、落日、寒漪。
教师追问:牧童的“乐”又从哪里可以看出呢?
预设:横牛背、信口吹。
教师总结:真是好一幅优美恬静、天真烂漫的牧童骑牛晚归图啊。
(3)教师:请同学们根据老师出示的课件,一起概括这两首诗主题思想。
点生回答。
5.课堂演练。
板书设计
草 池塘 水
村 晚
横牛背
信口吹
山 落日 寒漪
人乐:
景美:
优美恬静
天真烂漫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