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题西林壁
横 看 成 岭 侧 成 峰,
远 近 高 低 各 不 同。
不 识 庐 山 真 面 目,
只 缘 身 在 此 山 中。
héng kàn chéng lǐng cè chéng fēng
Yu n jìn gāo dī gè bù tóng
bù shí lú shān zhēn miàn mù
zhǐ yuán shēn zài cǐ shān zhōng
题西林壁
宋 苏轼
题:题字,题写
侧:侧身,左侧
峰:山峰,顶峰
庐:庐山,雪庐
缘:缘故,缘由
字词书写
知诗人
苏轼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代表人物,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宋代文学第一人。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
zhān
xún
zhé
解诗题
【题西林壁】
“题”指的是“题写”的意思。“西林”是指西林寺,在江西庐山。“题西林壁”就是把诗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横 看/成 岭 /侧/ 成 峰,
远 近/高 低 /各/ 不 同。
不 识/庐 山 /真/ 面 目,
只 缘/身 在 /此/ 山 中。
héng kàn chéng lǐng cè chéng fēng
Yu n jìn gāo dī gè bù tóng
bù shí lú shān zhēn miàn mù
zhǐ yuán shēn zài cǐ shān zhōng
题西林壁
宋 苏轼
明诗意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横看:横着看,这里指从正面看。
侧:侧面。
各不同:各不相同。
诗意:从正面看庐山是连绵起伏的山岭,从正面看庐山是高耸入云的山峰,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不相同的样子
明诗意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不识:不能认识,辨别。
真面目:指庐山真正的景色,形状。
缘:因为;由于。
诗意:我看不清庐山的真正景色,只是因为我身处在这庐山之中。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明诗意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句导读:
这两句是因果倒装句式,先写没有看清庐山的真面目,然后笔锋一转,说明原因: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太狭窄,只能看到局部,不能看到全貌
横 看 成 岭 侧 成 峰,
远 近 高 低 各 不 同。
不 识 庐 山 真 面 目,
只 缘 身 在 此 山 中。
题西林壁
宋 苏轼
赞美庐山景色雄奇壮观
角度不同 结果各异
观察事物,处理问题要客观全面
写景
明理
主题归纳
《题西林壁》是诗人游庐山后的感受,描写了庐山雄奇壮观 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寓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思考探究
1 作者从哪几个角度观察了庐山?
答:从横(正面)侧面远近高低,六个角度观察了庐山。
思考探究
2 学会了这首诗,我们懂得了什么道理?
答: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看事物的角度不同,得到的结论就会不同,我们要客观全面的看待问题。
思考探究
3 要看清庐山的真面目应该怎么办?
答: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客观全面的了解事物。
小知识
什么是题壁诗?
始于两汉,南北朝时期渐多,盛于唐、宋。题壁诗都是题写在墙壁上的,又分为寺壁、石壁、邮亭壁、殿壁、楼壁等。
什么是哲理诗?
哲理诗是指表现诗人的哲学观点 反映哲学道理的诗。
下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