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 第十一章章 功和机械能
第一节 功(解析版)试卷
1、下列情况中做功一定为1焦的是( )
A.将重为1牛的物体移动1米
B.将重为1牛的物体竖直向上移动1米
C.用1牛的力使物体移动1米
D.用竖直向上的1牛的力使受力物体竖直向上移动1米
2、关于功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力就对物体做功
B.物体只要移动了距离,就有力对它做了功
C.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又移动了距离,则这个力就对物体做了功
D.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又移动了距离,这个力就一定对物体做了功
3、一位同学沿教学大楼的楼梯匀速登高了10m,该同学登楼做的功最接近( )
A.500 J B.500 W C.5000 J D.5000W
4、关于做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越大,做功越大
B.物体通过的距离越大,做功越大
C.力对物体做功一定时,力越小,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也越小
D.物体在拉力的作用下,匀速提升的高度越大,拉力做功越多
5、以下实例,力对物体做功的是( )
A.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不动
B.小明将水桶从地面上提起
C.吊车吊着货物在空中水平匀速移动
D.用力搬桌子而未搬起
6、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没有做功的力是( )
叉车举起重 B.人推石头未动 C.火箭腾空而 D.马拉木头前
物的举力 时的推力 起的推力 进的拉力
7、下列情形中,对物体没有做功的是( )
A.举着杠铃不动
B.将弹簧拉力器拉长
C.将实心球抛向空中
D.把掉在地上的羽毛球捡起来
8、小明和小雯一起打扫教室卫生,如图所示.他们提着一桶水沿水平方向匀速行走的过程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小明和小雯没有做功
B.水桶的重力没有做功
C.桶底对水的支持力没有做功
D.小明和小雯提桶的力没有做功
9、湖北省第13届运动会将于今年10月在我市举行,届时我们可欣赏到许多精彩的赛事.体育运动中有许多地方涉及到物理知识,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举重运动员举起杠铃后应保持1s不动等待裁判确认,这1s内运动员仍对杠铃做功
B.百米赛跑记时裁判应在看到发令枪的烟雾时开始记时,而不是听到枪声时
C.掷出去的铅球总是沿曲线落到地面上,是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
D.在接力赛中,为保证交接棒顺利进行,交接棒时两运动员应尽可能做到相对静止
10、泉韵中学进行大扫除,同学们都忙得热火朝天,满头大汗,其中并没有对物体做功的是( )
A.小玉用力把水桶提起
B.小园端着水盆走进教室
C.小浩用抹布擦玻璃
D.小华把凳子倒放在课桌上
11、在甲、乙两图中,甲图地面粗糙、乙图地面光滑.质量分别为m,2m的两个物体在大小为F的恒力作用下,在力的方向上前进了相同的距离,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甲图中F做的功小于乙图中F做的功
B.甲图中F做的功等于乙图中F做的功
C.甲图中F做的功大于乙图中F做的功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甲、乙图中F做的功谁大
12、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两次拉着同一物体在同一水平面上运动,两次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其对应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分别为F1、F2,相同时间内所做的功分别为W1、W2,则它们的关系正确的是( )
A.F1>F2 W1>W2 B.F1=F2 W1>W2
C.F1=F2 W1<W2 D.F1<F2 W1<W2
13、如图所示,在力的作用下,使甲、乙两个相同的物体在A、B两水平面上均作匀速直线运动,可以确定( )
A.甲的速度一定小于乙的速度
B.F甲所做的功一定小于F乙所做的功
C.甲、乙的运动状态都在发生改变
D.B水平面一定比A水平面粗糙
14、如图甲所示,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使它沿水平木板匀速滑动,图乙是他两次拉动同一木块在同一水平木板匀速滑动得到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1次木块受到的摩擦力较大
B.第1次拉力对木块所做的功多
C.两次拉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相等
D.两次拉力对木块做功的功率相同
15、如图所示,将同一物体分别沿光滑的斜面AB、AC以相同的速度从底部匀速拉到顶点A,已知AB>AC,施加的力分别为F1、F2,拉力做的功为W1、W2,拉力做功的功率分别为P1、P2,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F1<F2,W1=W2,P1<P2 B.F1>F2,W1>W2,P1>P2
C.F1<F2,W1<W2,P1<P2 D.F1<F2,W1=W2,P1>P2
16、在使用机械做功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省距离的机械可以省力,但一定费功
B.省力的机械也可以省功
C.省距离的机械可以省力,但不能省功
D.省力的机械一定费距离,但不省功
17、做值日时,小阳将一桶水从一楼提到二楼.此过程中,关于做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对桶做的功是有用功
B.对水做的功是有用功
C.对水做的功是额外功
D.克服自身重力做的功是总功
18、体重是400N的同学用重10N的水桶,提起重为100N的水沿楼梯送到5m高的宿舍里使用,完成这一次提水,做有用功和额外功分别是( )
A.500 J 50 J B.500 J 2050 J
C.550 J 2000 J D.2500 J 50 J
19、用一个动滑轮将250N的重物匀速提高2m.所用的拉力是150N,则在此过程中拉力做的有用功和总功分别是( )
A.500J 600J B.500J 300J C.300J 500J D.600J 500J
20、一只水捅掉在了井里,在打捞水桶时里面带了些水,则下列各项属于有用功的是( )
A.把桶中的水提高做的功 B.把桶提高做的功
C.把桶和水提高做的功 D.手拉打捞绳所做的功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 第十一章章 功和机械能
第一节 功(解析版)试卷
1、【答案】D
【解析】功等于运动物体受到的力和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A 不清楚物体沿什么方向运动,所以做功多少无法判断.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向上施加的力没有说明是多大,所以做功多少无法判断.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 不清楚物体沿什么方向运动,所以做功多少无法判断.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 用竖直向上的1N的力使受力物体竖直向上移动1m,做的功为W=FS=1N×1m=1J.此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
2、【答案】C
【解析】做功包含的两个必要因素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定的距离.
A、有力作用在物体上,但没有沿力的方向移动距离,此时也没有力做功,故错误;B、手提水桶,沿水平方向前进20m,手的作用力向上,水桶沿水平方向运动,但手没有对水桶做功.故该选项错误;C、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符合做功的必要条件.此选项正确.D、手提水桶,沿水平方向前进20m,虽然有力,同时也有距离,但不是沿力的方向的距离,所以此时手对水桶仍没有做功,故该选项错误.故选C.
3、【答案】C
【解析】首先清楚功的单位是J,W是功率的单位;然后估测一个中学生的体重,一个中学生的体重约为500N,再利用功的计算公式W=Gh求出该同学做的功.同学的体重约为500N,登楼做的功W=Gh=500N×10m=5000J.故选C.
4、【答案】D
【解析】(1)力对物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物体在该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2)根据W=Fs判断力对物体做功多少.
AB.根据W=Pt可知,力做功的多少与作用在物体上力的大小和物体在该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有关,所以,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越大或者物体通过的距离越大,做的功都不一定多,故AB不正确;C.根据W=Fs可知,力对物体做功一定时,力越小,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越大,故C不正确;D.根据W=Fh可知,物体在拉力的作用下,匀速提升的高度越大,拉力做功越多,故D正确.故选D.
5、【答案】B
【解析】解答此题要知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为: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产生距离.
A、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不动,这样是有力但无距离,没有做功,不符合题意;B、将水桶从地面上提起,是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一段距离,对物体做功了,符合题意;C、虽然有力也有距离,但此距离不是在力的方向上,力与距离垂直,没有做功,不符合题意;D、搬桌子而未搬起,有力而无距离,没有做功,不符合题意;故选B.
6、【答案】B
【解析】本题要抓住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②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二者缺一不可.
A、叉车举起重物的举力,在力的方向上有距离,力做了功,不符合题意,故A错误;B、人推石头未动,在力的方向上没有距离,力没有做功,符合题意,故B正确;C、火箭腾空而起,在推力方向上有距离,力做功,不符合题意,故C错误;D、马拉木头前进,在力的方向上有距离,力做功,不符合题意,故D错误;故选B
7、【答案】A
【解析】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二者缺一不可.
A、举着杠铃静止不动,人给杠铃一个向上的力,杠铃向上没有移动距离,人对杠铃没有做功.符合题意.B、将弹簧拉力器拉长,对弹簧施加了力,并且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因此对弹簧做功了;不符合题意;C、将实心球抛向空中,在抛球的过程中,人对实心球施加了力,并且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因此人对实心球做功了.不符合题意.D、把掉在地上的羽毛球捡起来,人给羽毛球一个向上的力,并且羽毛球向上移动了距离,所以人对羽毛球做功了.不符合题意.故选A.
8、【答案】A
【解析】本题要抓住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二者缺一不可.
A、小明和小雯提水桶行走过程中,消耗了小明和小雯的能量,小明和小雯克服摩擦做功.选项错误,符合题意.B、水桶的重力向下,水桶向下没有移动距离,重力对水桶没有做功.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C、桶底对水的支持力向上,水向上没有移动距离,支持力对水没有做功.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D、小明和小雯给水桶一个向上的力,水桶向上没有移动距离,提力对水桶没有做功.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
9、【答案】A
【解析】(1)力对物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物体在该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2)在空气中光速远远大于声速.(3)重力是方向是竖直向下的.(4) 参照物和被研究的物体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被研究的物体是静止的.否则是运动的.
A、举重运动员对杠铃的力是向上的,向上没有通过距离,举力对杠铃没有做功.符合题意.B、枪声和烟雾同时发生,通过相同的距离,光速远远大于声速,根据t=S/V得,烟雾传到计时员时间很小,忽略不计.枪声传到计时员的时间长,影响测量成绩.不符合题意.C、掷出的铅球,由于惯性前行,由于受到重力向下运动,所以铅球进行的曲线运动.最终落向地面是受到重力的原因.不符合题意.D、交接棒时,以一个运动员为参照物,另一个运动员是静止的,易于传递接力棒.不符合题意.故选A.
10、【答案】B
【解析】本题要抓住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二者缺一不可.
A、小玉用力提水桶时,小玉给水桶一个向上的力,水桶向上移动了距离,小玉对水桶做功.不符合题意.B、小园端着水盆走进教室,小园给水盆一个向上的力,水盆向上没有移动距离,小园对水盆没有做功.符合题意.C、小浩用抹布擦玻璃,小浩给抹布一个向左(或向右、或向上、或向下)的力,抹布向左(或向右、或向上、或向下)移动了距离,小浩对抹布做了功.不符合题意.D、小华把凳子倒放在课桌上,小华给凳子一个向上的力,凳子向上移动了距离,小华对凳子做了功.不符合题意.故选B.
11、【答案】B
【解析】根据W=Fs可知,功的大小和作用在物体上力的大小、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的远近有关.根据题意,两个物体在大小为F的恒力作用下,在力的方向上前进了相同的距离s,根据W=Fs可知,甲图中F做的功等于乙图中F做的功.故选B.
12、【答案】B
【解析】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在水平面上匀速直线运动时,水平方向上木块受到拉力和滑动摩擦力作用,拉力和滑动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滑动摩擦力大小跟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根据W=FS判断拉力做的功.
(1)根据图象可知,物体两次都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由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因此滑动摩擦力相等,拉力也相等,即F1=F2.(2)从图象中可以判断出,相同时间内第②次通过的距离小,根据公式W=FS,当拉力相等时,通过的距离越大,拉力做的功就越大,即W1>W2.故选B.
13、【答案】D
【解析】(1)甲乙都进行匀速直线运动,甲保持不同的速度进行匀速直线运动时,拉力大小都不变,乙也同理.(2)做功多少跟力和距离有关,只有一个因素不能确定做功多少.(3)物体运动方向和运动速度的改变都属于运动状态的改变.(4)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根据平衡力条件求出滑动摩擦力大小,根据滑动摩擦力大小跟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判断接触面粗糙程度.
A、甲的速度可以小于乙的速度,可以等于乙的速度,可以大于乙的速度.不符合题意.B、甲受到的拉力大于乙受到的拉力,但是不知道甲乙的运动距离,不能确定拉力做功多少.不符合题意.C、甲乙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运动状态保持不变.不符合题意.D、甲乙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甲乙受到的拉力和滑动摩擦力都相等,所以甲受到的摩擦力是4N,乙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是6N,滑动摩擦力大小跟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压力相同,滑动摩擦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所以B接触面更粗糙.符合题意.故选D.
14、【答案】BC
【解析】(1)先判断木块两次的运动状态,然后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分析拉力和摩擦力的关系;(2)根据速度的计算公式:v=S/t利用图象形状可以确定物体的运动状态.(3)根据决定功率的因素即木块的拉力和木块的速度进行分析;(4)根据作用在物体上的拉力和在拉力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利用公式W=FS比较两次做功的多少.
A、从图象上可以看出,木块两次都是作匀速直线运动,而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所以两次木块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相等,故A选项错误;B、从图中可以看出,在相同拉力作用下,木块两次运动的距离不同,所以木块两次所做的功不同,由W=FS可知,但是在相同时间内,1通过的距离大,所以1所做的功多,故B选项正确.C、木块的运动速度虽然不同,但前后两次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都是一对平衡力.由于木块对水平板的压力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不变.故C正确.D、从图中可以看出第一次木块运动的速度较大,而木块所受的拉力不变,根据公式P=FV可知,拉力第一次做功的功率大;故D选项错误;故选BC.
15、【答案】A
【解析】斜面倾斜角度越大,越费力.斜面AB的倾斜角度小于斜面AC,所以斜面AB更省力,斜面光滑说明摩擦力为0,即使用光滑的斜面没有额外功.速度相同,AB>AC,所以物体沿斜面AC用时较少,根据公式P=W/t,可判断拉力所做的功的功率大小.
斜面AB倾斜角度小于AC,所以物体沿AB运动时拉力较小,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所以拉力在两斜面上做功相同.速度相同,物体沿AC运动时用时较少,根据公式P=W/t可知,拉力沿AC运动时拉力做功的功率较大.故选A.
16、【答案】D
【解析】用机械的主要目的是省力、省距离或改变力的方向,但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
A、省距离的机械一定费力,但不能省功;故A错误.B、使用省力机械费力,不可以省功,故B错误.C、省距离的机械一定费力,但不能省功;故C错误;D、费力的机械省距离,省力的机械费距离,都不能省功;故D正确.故选D.
17、【答案】B
【解析】小阳将一桶水从一楼提到二楼,目的是提水,对水做的功为有用功;把桶和自身提升做的功为额外功,有用功加上额外功等于总功.
小阳目的是提水,对水做的功为有用功,故B正确、C错;对桶做的功为额外功,故A错;小阳把水、桶、自身提升做的功为总功,故D错.故选B.
18、【答案】B
【解析】提水桶上楼,对水做的功为有用功,对自己和水桶做的功为额外功,利用W=Gh求解.
提水桶上楼,对水做的功:W有用=G水h=100N×5m=500J,做的额外功:W额=G人h+G桶h=400N×5m+10N×5m=2050J.故选B.
19、【答案】A
【解析】已知重物的重力和上升的高度,根据W=Gh求出拉力做的有用功;动滑轮绳子的有效股数为2,根据s=nh求出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根据W=Fs求出拉力做的总功.
(1)拉力做的有用功:W有=Gh=250N×2m=500J;(2)绳子自由端上升的距离:s=2h=2×2m=4m,拉力做的总功:W总=Fs=150N×4m=600J.故选A.
20、【答案】B
【解析】从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的定义方面进行解答;有用功的定义是完成一件事情而不得不做的功,简单理解,有用功是与你的目的直接相关的;其他无实用价值而又不得不做的功,叫额外功.
我们的目的就是为了把水桶提上来,所以对水桶做的功为有用功;但水桶里面有一些水,又不得不对水做功,所以对水做的功为额外功;必须通过绳子才能把水桶提上来,但对绳子做的功又没有用,却又不得不做,所以手拉绳子做的功也是额外功.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