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在天晴了的时候》(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在天晴了的时候》(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1-14 21:27: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新部编教材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12课《在天晴了的时候》优质课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
《在天晴了的时候》是“雨巷诗人”戴望舒的一首小诗,让我们感受到了雨后扑面而来的清爽无比的乡土气息。诗人通过拟人化的手法,用“动态化”的表达方式,为我们绘出了一幅雨后放晴的乡村画卷。
此诗写于抗日战争即将胜利时期,作者用象征的手法,歌颂光明和解放,表达了诗人对抗战必胜的坚定信念。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经接触过不少现代诗,对于其基本格式和特点已有了解,通过学习该借景抒情的诗歌,让学生体会字里行间那深刻、独特的感受。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2.引导学生通过自学试着解决不理解的词句并和同学交流。
3.通过学习课文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学习用诗的形式写一种景物。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试着自学理解词句,体会情感。
教学难点
学习用诗的形式写一种景物。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激发兴趣,谈话导入
出示一组雨过天晴的图片,师:看着这组图片,你想到了哪些词语?(雨后初霁、云开日出、云消雾散)也可以说说自己的感受。
师:雨过天晴,正是我们出去走走的好时候,你有这样的经历吗?向大家介绍一下吧。(学生自由介绍)
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诗歌《在天晴了的时候》,看看诗中是怎么写的吧。
二、新授
(一)初读,解决字词  
1.学生自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通过查字典或工具书解决。
2.看课文,听朗读,正读音。
3.解释词语,出示课件
润过 凉爽 温柔 炫耀 胆怯 绽透 饰彩 曝着阳光 涉过 赤脚 涉过 圆晕
炫耀:卖弄夸耀。
尘垢:尘埃和污垢。
阴霾:霾的通称,课文中比喻人的心灵上的阴影和不快的气氛。
(二)介绍作者
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朝安,又名戴梦鸥。浙江杭县(今杭州余杭区)人。是现代中国诗坛上负有盛名的“雨巷诗人”。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为中国现代象征派诗歌的代表。他的诗歌和诗论极富个性,虽然总量不多,却“以少胜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他是一位现代派象征主义诗歌代表人物,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占有不容忽视的地位。他的《雨巷》《狱中题壁》《我用残损的手掌》等诗篇,堪称中国新诗的杰作。
此诗写于抗日战争即将胜利时期,作者心情是激动的,是美好的。请你带着这份心情再读一遍课文吧!
(三)深入研读,欣赏美景
1.自由朗读诗歌的第一节,想一想文中描写了哪些雨过天晴的景物?(小路、小草、小白菊、凤蝶……)
2.师:通过诗人的描述,雨后的小路、小草、小白菊、凤蝶儿给你留下了怎样的感受呢?泥路:温柔 小草:新绿 小白菊:绽放 凤蝶儿:自由自在
3.在读了诗人描写天晴后的小路、小草、小白菊、凤蝶儿的句子后,你们发现了诗歌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教师总结:拟人
4.天晴了,出去走走,又看到了哪些景象呢?你有何感受呢?
雨停了,太阳出来了,乌云散了,一切显得那样的明朗:溪中波光荡漾,林中树影婆娑,天空云儿闲游……多美呀!
三、课堂小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新的雨过天晴自然风光图,景物清新自然,给人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让我们一起欣赏这幅图,课下读一读,背一背,来品味诗中的语言,感受诗中的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