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

文档属性

名称 记承天寺夜游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2-26 17:29: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6张PPT。
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
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
一个百姓的朋友、
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
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
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
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
猜猜他是谁?记 承 天 寺 夜 游苏轼苏轼: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号东坡居士,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为“三苏” ,为“唐宋八大 家”之一。1079年,因反对王安石被贬职,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后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文----唐宋八大家: 韩愈 柳宗元 欧阳修 苏洵 苏轼 苏辙 曾巩 王安石;
词---- 苏辛:(豪放派) 苏轼, 辛弃疾
诗----苏黄: 苏轼,黄庭坚;
书画----宋四家: 苏轼 蔡襄 黄庭坚 米芾。才华横溢的苏轼承天寺 位于今湖北省黄冈市南,南唐初年建寺,初名“南禅寺”。北宋景德四年(1007年)赐名承天寺,其规模仅次于开元寺,因寺宇第一山门横匾上有金光闪烁的“月台”两字,故又名月台寺。他频遭贬谪, 一生历经八州,
身行万里,走过无数穷山恶水,
却都如处天堂,他说:此心安处是吾家。
他被无数小人中伤下狱,朋友背叛,
同道反目,见识了人间万千丑态
却说:“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是好人。”他的一生是载歌载舞,深得其乐的。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疏通文意给加点字注音。
解( )衣 藻荇( )
遂( )至 未寝( )
柏( )
看课文注释,了解大意。小组合作,结合注释,翻译全文。
jiě zǎoxìng suì qǐnbǎi
解释加点字月色入户
欣然起行
念无与乐者
遂至承天寺
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门
高兴的样子想 ; ……的人于是一起、散步清澈透明交错纵横原来是只是 ; 罢了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浏览课文,说出文章大意。时间人物地点事件夜晚苏轼、张怀民承天寺夜游承天寺研究探讨1.东坡为何深夜起行? 因为月色很美,去寺庙寻张怀民一起赏月。 2、他有很多朋友,为何独寻张怀民? 两人都被贬,但都不把贬放在心上,都爱“以山水怡情悦性”,志同道合,心胸坦然,处逆境而不悲戚。 3、说到乐,人们想到的是“吃、喝、玩、乐”,而他们两人乐的是什么? 欣赏月夜美景。 作者是怎样描写月色的?作者描绘的这幅月夜图有什么特点给你怎样的感受?水——月色藻荇——月影(竹柏影也)月色之明月色之清侧 面 的月色 空灵 清丽 淡雅 皎洁 奇特的想象,新奇的比喻。4.文中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5.文章的结尾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绪? 闲人?闲情雅致 悠闲 赏月“闲人”的自得只不过是被贬“闲人”的自慰 罢了贬谪的悲凉,
赏月的欣喜,
漫步的悠闲,
人生的感慨。
自我排遣通达乐观闲欣然起行:遂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盖竹柏影也盖遂至承天寺
遂与外人间隔
两人者耳:相与步于中庭:于是原来是行走、散步。动词。语气词高兴的样子 报国的壮志与豪情 ——《江城子·密州出猎》
撼人心魄的壮美词章——《念奴娇· 赤壁怀古》
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江山的生动描写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
珍惜生命和一切美好事物的绵邈深情
——《海棠》
对生活哲理的独特发现 ——《题西林壁》
随时发现生活乐趣 ——《食荔枝二首》 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罗丹 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情感作用:
渲染离愁别绪;
深化乡情相思;
抒发壮志未酬的感慨;
拓展空间
沟通时间……诗 中 月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苏轼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境未磨。——刘禹锡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
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袁枚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杜甫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
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抵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
苏轼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
山头斜阳都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定风波 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