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五 情景信息类(2)——2023届高考生物高频题型专项训练
1.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的二十四节气惊艳了世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2016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谷雨前后,种瓜种豆——种子的萌发与赤霉素含量升高有关
B.惊蛰过,暖和和,蛤蟆老角唱山歌——蛤蟆鸣叫有利于种群的繁衍
C.立秋忙打垫,处暑动刀镰——果实成熟过程中细胞分裂素含量升高
D.立冬先封地,小雪河封严——冬天植物细胞内结合水含量升高,抗逆性增强
2.《科技日推》报道,喝酸奶会把益生菌喝到肚子里,这些益生菌其实就是“活体生物药”、主要包括酵母菌、双线杆菌、乳酸菌等,有利于肠胃端功,科学家试图开发一话体生物疗法”以应对人体的某些胃肠道疾病,但由于许多益生菌对氧极为敏感,使得制造、储存和输送它们变得困难,微生物穿“马甲“可更好治疗胃新道疾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大多数肠胃微生物都是需要氧气的
B.益生菌都具有核糖体、DNA、核膜
C.益生菌都是原核生物
D.益生菌均能通过细胞分裂进行增殖
3.线粒体基质中的H+跨膜运输到线粒体内外膜间隙中,在内膜两侧产生H+浓度梯度而形成膜电位,驱动内膜上的ATP合酶合成ATP,ATP合酶还具有水解ATP的功能。已知ATPIF1是ATP合酶的抑制剂,对调节细胞的ATP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在缺氧或缺血条件下,pH降低使ATPIF1形成多聚体并激活,抑制ATP合酶的水解作用。某些肿瘤细胞的ATPIF1处于高表达水平。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缺氧条件下,线粒体内膜上的ATP合酶催化合成大量ATP
B.ATP合酶水解ATP释放能量可驱动葡萄糖转运至线粒体
C.缺氧条件下,ATPIF1被激活有利于维持细胞内ATP含量的相对稳定
D.肿瘤细胞过量表达ATPIF1有利于肿瘤细胞增殖时水解ATP获得能量
4.某成年男子患有肝硬化,有癌变的风险。医疗专家从该男子出生时保留的脐带血中分离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经化学诱导形成的肝细胞再输人肝脏,患者的肝功能基本恢复正常。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治疗前,该患者肝脏细胞的不正常死亡属于细胞的坏死
B.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转化成肝细胞的过程中有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C.该患者治愈后,其肝脏细胞的衰老死亡过程无凋亡基因表达
D.肝脏细胞转变成癌细胞,该过程中应有若干基因发生了突变
5.雨生红球藻是绿藻的一种,在氮源充足时可以促进细胞生长,在氮源缺乏时则能产生并在体内积累虾青素。虾青素可作为保健品,具有抗氧化、降低自由基对细胞损伤、抗辐射等多方面的作用,其分子结构如下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不同氮源条件下,雨生红球藻的性状表现不同,体现了环境会诱导基因发生特定类型的突变
B.虾青索受基因直接控制合成,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生理过程
C.虾青素可能通过跨越磷脂双分子层,贯穿于生物膜中,保护膜结构不受自由基损伤
D.雨生红球藻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后可得到核糖、磷酸等小分子物质
6.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子(n=16)发育而成的。雄蜂在产生精子过程中,它的精母细胞进行的是一种特殊的减数分裂。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并没有变化,只是细胞质分成大小不等的两部分(大的那部分含有完整的细胞核,小的那部分只是一小团细胞质。)减数第二次分裂实质是一次不对称的有丝分裂,在含有细胞核的那团细胞质中,成对的染色单体相互分开,而细胞质则进行不均等的分离(含细胞质多的那部分进一步发育成精子,含细胞质少的那部分则逐渐退化。)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雄蜂的初级精母细胞中有16个染色体和32个DNA分子
B.每种基因型的雄蜂,一般只能产生两种基因型的精子
C.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的两个细胞中都有16个染色体
D.形成精子的减数分裂过程不会发生基因重组和基因突变
7.网游成瘾者在离开网络的间歌期会出现焦躁不安、情绪低落等症状。研究表明,与网游娱乐者相比,网游成瘾者在调节一般负面情绪和特殊的游戏渴求上,都有着特殊的神经反应模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情绪是大脑的高级功能,适量运动有利于减少情绪波动
B.网游成瘾者比网游娱乐者的情绪调节过程相对困难
C.可以针对网游成瘾者的情绪调节障碍设计特定的治疗方案
D.经常熬夜玩网游可能会导致脑干参与控制的生物节律的紊乱
8.渴感的产生主要由体液渗透压升高和血容量减少两个因素引起,动物血容量降低8%~10%时,通过刺激心肺感受器和动脉压力感受器,经舌、咽、迷走神经传入下丘脑,进而引起渴感。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其中Na+、Cl-等离子含量
B.食物过咸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并在大脑皮层产生渴觉
C.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可加快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的速率以缓解渴觉
D.动物血容量减少引起渴感的调节方式属于神经调节,需通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完成
9.胃内分泌细胞分泌的生长激素释放肽(Ghrelin)可与分布于下丘脑的受体GHSR-1α结合,形成Ghrelin-下丘脑GHSR信号通路,促进生长激素分泌,调节摄食行为和糖脂代谢。某同学按照图1的实验思路探究了有氧运动对高脂饮食诱发的高血糖的影响,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测定小鼠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胃组织Ghrelin蛋白和下丘脑GHSR-1α蛋白的水平,结果如图2所示:
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HC组数据表明高脂饮食诱发小鼠胰岛B细胞受损而出现高血糖
B.有氧运动通过启动Ghrelin-下丘脑GHSR信号通比抑制摄食行为和糖类转化为脂肪
C.HC组小鼠胰岛素与受体的识别效率降低,组织细胞摄取、储存、利用葡萄糖的能力下降
D.由实验结果可说明,糖尿病患者只需低脂饮食和有氧运动就可将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
10.环境胁迫如高温、干旱等会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限制植物生长,植物也会通过调节代谢反应适应环境胁迫。干旱条件下,大滨藜出现“气孔振荡”现象,即气孔以数十分钟为周期进行周期性开放与闭合。研究人员以不同昼夜温度下驯化的沙漠和沿海两种大滨藜为材料,测得两种大滨藜光合速率对温度的响应,结果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大滨藜固定CO2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相对于气孔长时间开放或闭合,“气孔振荡”有利于大滨藜适应在干旱环境中的生长,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驯化的沙漠和沿海两种大滨藜种群对______________环境的适应存在明显差异,人工驯化育种是通过人工驯化对______________来培育新品种的过程。
(3)植物叶肉细胞在光照下消耗О2,产生CO2的过程称为光呼吸。Rubisco是一个双功能酶,在光下,它既催化C5与CO2的羧化反应进行光合作用,同时又催化C5的加氧反应进行光呼吸,羧化反应和加氧反应的相对速率主要取决于环境中CO2与O2的相对浓度。高温胁迫使沿海大滨藜的光合速率下降,结合上述信息,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答两点)。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赤霉素能够促进种子萌发,种子在萌发过程中赤霉素含量升高,A正确;信息传递有利于种群繁衍,B正确;果实成熟过程中乙烯含量升高,细胞分裂素含量降低,C错误;冬天植物细胞内结合水含量升高,抗逆性增强,D正确。
2.答案:D
解析:A、许多益生菌对氧极为敏感,故大多数肠胃微生物都是厌氧型的,不需要氧气的,A错误;
BC、益生菌主要包括酵母菌、双歧杆菌、乳酸菌等,其中酵母菌为真核生物,双歧杆菌和乳酸菌为原核生物,真核生物中有核膜,但原核生物没有核膜,BC错误;
D、益生菌都是细胞生物,均能通过细胞分裂进行增殖,D正确。
故选D。
3.答案:C
解析:A、缺氧条件下,线粒体内膜上的ATP合酶不能催化合成ATP,A错误; B、葡萄糖不能直接进入线粒体氧化分解,B错误; C、缺氧条件下ATPIF1被激活,可抑制ATP合酶的水解作用,有利于维持细胞内ATP含量的相对稳定,C正确; D、肿瘤细胞过量表达ATPIF1,抑制ATP合酶水解ATP,D错误。故选:C。
4.答案:C
解析:A、该患者体内,肝脏细胞可能遭受病毒攻击或其他不良因素影响导致的不正常死亡属于细胞的坏死,A正确;
B、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转化成肝细胞属于细胞分化,而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B正确;
C、肝脏细胞的衰老死亡过程属于细胞调亡,为细胞编程性死亡,该过程有凋亡基因的表达,C错误;
D、正常细胞转变成癌细胞,是若干基因突变的累加效应,D正确。
故选C。
5.答案:C
解析:不同氨源条件下,雨生红球藻的性状表现不同,可能是环境条件影响了基因的表达情况,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环境因素不会诱导基因定向突变,A错误;由图中分子结构可知,虾青素并非蛋白质,因而不是基因的直接表达产物,B错误;虾青素两端为亲水基团,中间是疏水基团,结合磷脂双分子层特点可知,虾青素可能通过跨越磷脂双分子层,贯穿于生物膜中,C正确;雨生红球藻是细胞生物,其遗传物质为DNA,彻底水解后可得四种碱基、脱氧核糖、磷酸共6种小分子物质,D错误。
6.答案:C
解析:A、雄蜂的初级精母细胞已经进行了染色体复制,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DNA,但细胞质中含有少量的DNA,因此细胞中有16个染色体, DNA分子多于32个,A错误; B、雄蜂的1个精母细胞通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1个次级精母细胞,1个次级精母细胞通过减数第二次分裂只形成1个精细胞。因此每种基因型的雄蜂,一般只能产生1种基因型的精子,B错误; C、雄蜂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的两个细胞中都有16个染色体,只是含细胞质多的那部分进一步发育成精子,含细胞质少的那部分则逐渐退化,C正确。
故选:C。
7.答案:D
解析:情绪是大脑的高级功能,适量运动有利于减少情绪波动,A正确;据题意可知,网游成瘾者比网游娱乐者的情绪调节过程相对困难,B正确;可以针对网游成瘾者的情绪调节障碍设计特定的治疗方案,C正确;脑干中有许多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如调节呼吸、心脏功能的基本活动中枢,下丘脑与生物节律的控制有关,D错误。
8.答案:D
解析:A、细胞外液渗透压主要由蛋白质含量和Na+和Cl-含量决定,A正确; B、食物过咸会引起血浆渗透压升高,血浆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在大脑皮层产生渴觉,B正确; C、渴觉的产生是由于血浆渗透压升高引起的,血浆渗透压升高促进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从而使尿量减少,血浆渗透压下降,C正确; D、动物血容量减少引起渴感,是通过渗透压刺激渗透压感受器,将兴奋传递给大脑皮层进而产生渴感,并未由渴感产生对应的应答,所以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不属于反射,D错误。
故选:D。
9.答案:C
解析:A、比较图2中的数据,HC组空腹血糖明显高于NC组,说明高脂饮食可诱发高血糖,但不能确定是胰岛B细胞受损,A错误; B、HC组Ghrelin蛋白含量比其他两组高,说明有氧运动可能通过影响Ghrelin.及其受体基因的表达来实现血糖水平趋于正常,B错误; C、HC组胰岛素含量高,但血糖也高,说明HC组小鼠胰岛素与受体的识别效率降低,组织细胞摄取、储存、利用葡萄糖的能力下降,C正确D、由实验结果可说明,糖尿病患者低脂饮食和有氧运动可降低血糖,但不一定就将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D错误。故选:C。
10.答案:(1)叶绿体基质;气孔周期性关闭有利于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散失;气孔周期开放有利于吸收CO2,维持CO2的供应进行光合作用
(2)高温;不定向的变异进行定向的选择
(3)高温使与光合作用有关酶和蛋白质的活性降低;高温增大O2的相对浓度,抑制了C5羧化反应形成C3;高温诱导气孔闭合,降低了CO2的供应等
解析:(1)由分析可知,大滨藜固定CO2,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相对于气孔长时间开放或闭合,“气孔振荡”有利于大滨藜适应在干旱环境中的生长,原因是避免长时间的气孔开放,减弱蒸腾作用。
(2)由图中分析可知,驯化的沙漠和沿海两种大滨藜种群对高温环境的适应存在不同,沙漠种群更适应高温环境,人工驯化育种是通过人工驯化对优良品种进行选择来培育新品种的过程。
(3)据题意分析,光呼吸过程中,部分C5用于光呼吸,使得参与暗反应的C5含量减少,从而减弱了光合作用。当气孔大量关闭时,CO2供应减少,暗反应阶段减弱,所以高温胁迫使沿海大滨藜的光合速率下降。题型五 情景信息类——2023届高考生物高频题型专项讲解
题型概述
新情景信息题常以生物的前沿科技、生命科学发展中的热点问题、社会生活中的现实问题、生物实验等为命题材料,用文字、数据、图表、图形、图线等形式向考生提供资料信息,考生通过分析和处理信息,把握事件呈现的特征,进而选择或提炼有关问题的答案,重点考查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理解文字、图表、表格等表达的生物学信息的能力,以及搜集信息、加工处理信息、信息转换、交流信息的能力。
题型特点
情景信息题重点考查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理解文字、图表、表格等表达的生物学信息的能力,以及搜集信息、加工处理信息、信息转换、交流信息的能力。其特点可概括为“新情景、旧知识”:所以这种题型往往是高起点、低落点。
解题方法
1.阅读浏览资料、理解界定信息:通过阅读浏览资料,明确题目事件及信息的类型,了解题干的主旨大意,界定主题干下面次题干的有无,确定解题思路。
2.整合提炼信息、探究发掘规律:对于题干较长而又没有次题干的题目来说,可快速浏览整个题干,针对题目设问,分析所给信息,找到与问题相关的信息;对于题干很长、信息纷杂,又有若干个次题干的题目来说,可先撇开题干不理,直接界定问题,再带着问题有目的地从次题干中直接读取有效信息,如有必要再浏览与设问相关的主题干的某一特定部分。
3.迁移内化信息、组织达成结论:紧扣题意抓住关键,根据整合提炼的信息,实施信息的迁移内化。信息迁移分为直接迁移和知识迁移,直接迁移即考生通过现场学习、阅读消化题干新信息,并将新信息迁移为自己的知识,直接作答。知识迁移即考生通过逻辑思维和推理把已构建的知识有机地迁移整合到新的题干情境中来,从而实现新情境下结论达成。题型五 情景信息类(1)——2023届高考生物高频题型专项训练
1.某青少年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抽搐现象,经检查发现是发育较快、血钙低造成的,经过一段时间的补钙之后,抽搐现象并未消失,其可能的原因及给出的合理建议是( )
A.机体缺少无机盐,日常生活中需要补充钙和生理盐水
B.机体缺少蛋白质,日常生活中需要补充钙和高蛋白食物
C.机体缺少维生素D,日常生活中需要补充钙和维生素D,并适当晒晒太阳
D.机体缺少葡萄糖,影响了能量供应,日常生活中需要补充钙和葡萄糖
2.水母素是荧光素酶(一种能将ATP中能量转化为荧光的酶)的一种,可以通过催化其底物发生氧化反应而发光,且发光强度受钙离子浓度的影响,研究表明水母索产生的蓝光还可以直接刺激绿色荧光蛋白(GFP)发射绿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水母素具备催化功能和能量转换功能
B.高温和重金属离子都可影响两种发光蛋白的功能
C.可以通过检测水母索发光强度来检测生物体内的钙离子浓度
D.水母索催化反应发光和GFP发光颜色不同但都需要ATP供能
3.研究发现,来自于胎盘的称为Cdk2的细胞能够在心脏病发作时再生形成健康心脏细胞。Cdk2细胞中除含有胚胎干细胞中所有的蛋白质外,还含有其他的蛋白质,使得这种细胞直接迁移到受损的部位进行修复。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Cdk2细胞再生形成的健康心脏细胞中遗传信息不会发生改变
B.Cdk2细胞迁移到受损的部位时不发生体内细胞的程序性死亡
C.Cdk2细胞的全能性比胚胎干细胞低
D.如果把胚胎干细胞直接迁移到心脏受损部位不能进行修复
4.在某些农村,许多农户都是将玉米与大豆间作在一起,还流行这么一句话:“种植玉米搭配豆,汤汤水水都不漏”。玉米的植株比较高大,叶片较长,适合稀植,不太适合密植。大豆株高一般在30~90 cm,喜光,但也稍耐阴。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玉米单作种植密度过高易造成通风不良,种植密度低又可能使土壤养分得不到充分利用
B.将大豆间作于两行玉米之间,可以提高农田阳光、土壤矿质营养的利用率
C.大豆与玉米间作可能比大豆单作的单株平均光合速率低
D.同等光照强度下,玉米与大豆的光合速率一般相同
5.月亮鱼是目前已报道的唯一“全身恒温”鱼类,月亮鱼的体温比周围海水温度高约5℃,能够提高其神经传导能力。基于比较基因组学分析,发现月亮鱼基因组中多个基因发生了适应性变化,这些基因的适应性变化可能共同驱动了月亮鱼恒温性状的演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月亮鱼的形成通常要经过突变、自然选择及隔离三个基本环节
B.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月亮鱼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
C.对比月亮鱼与其他物种的基因序列,是研究它们进化关系的分子水平的证据
D.“全身恒温”是月亮鱼与环境协同进化的结果,有助于提升月亮鱼的捕食以及防御能力
6.脊髓灰质炎病毒会损害脊髓前角运动神经细胞,导致肢体松弛性麻痹,其在神经细胞中的复制过程如图所示(+ RNA为模板链,共有m个碱基,其中A与U所占比例为a),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RNA参与病毒的组成且作为复制与翻译的模板
B.+RNA完成①过程时还需rRNA和tRNA的参与
C.以+RNA为模板合成子代+RNA需G与C为m(1-a)个
D.利用逆转录抑制药物不能控制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增殖
7.如图表示人体内神经—肌肉突触结构的兴奋传递过程,研究发现,当动作电位沿神经纤维传到轴突末梢时,引起突触前膜上的钙离子通道开放,进而促使含有乙酰胆碱(ACh)的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将ACh释放到突触间隙,并扩散到突触后膜,与ACh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上的Na+通道开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乙酰胆碱可以引起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
B.如果图中的Ca2+通道被破坏,则肌肉收缩将受到影响
C.乙酰胆碱从突触前膜释放的过程不需要ATP水解为其提供能量
D.兴奋传递过程中,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神经递质的结合具有特异性
8.下丘脑热敏神经元感受阈的高低决定体温高低,这个阈值称为体温调定点(人体正常生理状态下为37℃)。体温上升的主要调节机制是:致热原(如体外的细菌、病毒等,炎症反应分泌的细胞因子等)作用于宿主细胞,使之产生并释放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的细胞因子,体温调定点上移,体温调节中枢整合信息并发出冲动,作用于效应器,使机体产热大于散热,体温升高。若某病原体侵入人体内环境,使体温调定点升高到38.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体温调节中枢和温度感受器均分布于下丘脑中
B.体温调定点上移后,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C.体温持续在38.5℃两个小时内机体的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D.体温调定点上移后,神经冲动作用于骨骼肌、肝脏等效应器增加产热
9.人类的活动在创造文明的同时,也造成了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人类要善待环境,否则生态环境问题会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我国为了尽快恢复长江流域的渔业资源及其生态,从2020年1月1日0时起,长江流域采取“十年禁渔”的措施。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中有臭氧层破坏,水资源短缺等
B.“十年禁渔”是保护长江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
C.缓解温室效应的有力措施有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开发新能源等
D.“十年禁渔"期间,长江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将会逐渐增强
10.水痘是由水痘—带状泡疹病毒(VZV)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见于儿童,临床特征为全身出现丘疹、水疱。接种VZV减毒活疫苗(VarV)是预防水痘流行的有效方法。2019年,研究者对某地2007~2015年出生儿童的VarV接种率及水痘发病率进行了调查,结果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免疫系统由_____、_____和_____组成,免疫系统通过免疫防御、_____和_____的功能,实现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2)感染初期患者皮肤表面形成透明的水疱,其中的液体主要来自内环境中的_____。
(3)呼吸道黏膜受损者更易被VZV感染,原因是_____。被感染的细胞统称为_____,会引发机体的_____(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反应。
(4)水痘临床诊断时,须注意与荨麻疹相区分。与水痘的发病机理不同,某些花粉引起的荨麻疹属于机体的_____反应,是免疫系统的_____功能过强的表现。
(5)图中统计结果显示,随VarV接种率的提高,水痘发病率呈下降趋势。接种VarV后,B淋巴细胞的作用是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由题干信息可知,补充了钙之后,抽搐现象并未消失,说明补充的钙没被吸收,而维生素D能促进钙吸收,所以机体缺失的是维生素D,不是无机盐、蛋白质或糖类,故C正确,ABD错误。
2.答案:D
解析:水母素是荧光素酶的一种,能催化反应并发荧光,因此具有能量转换功能和催化功能,A正确;高温和重金属离子都可影响两种发光蛋白的空间结构,从而导致蛋白质失活,B正确;水母素的发光强度受钙离子浓度的影响,因此可用来检测生物体内的钙离子浓度,C正确;水母素催化反应发光和GFP发光机理不同,水母素催化其底物发生氧化反应发光需要ATP作为直接供能物质,但GFP只需要光的激发,D错误。
3.答案:B
解析:A、Cdk2细胞再生形成的健康的心脏细胞属于细胞分化,细胞分化过程中DNA分子未发生变化,A正确;
B、细胞凋亡是受基团控制的,Cdk2细胞迁移到受损的部位时有细胞的自然更新,是通过细胞的编程性死亡即细胞凋亡实现的,B错误;
C、Cdk2细胞中除含有胚胎干细胞中所有的蛋白质外,还含有其他的蛋白质,因此Cdk2细胞的全能性比胚胎干细胞低,C正确;
D、胚胎干细胞需要在体外诱导分化才能形成心肌细胞,如果把胚胎干细胞直接迁移到心脏受损部位不能进行修复,D正确。
故选B。
4.答案:D
解析:由题意可知,玉米植株较高,叶片较长,若种植密度过高则可能导致田间内部密不透风,若种植密度过低,则其根只能吸收植株周围小范围的营养,会造成土壤矿质营养的浪费,若在两行玉米植株间种植大豆,则既可以吸收玉米叶片间洒落下的光照,义可以充分利用玉米行间土壤矿质营养,A、B正确;由题意可知,大豆喜光,也耐阴,若将大豆植于玉米田下,则单株平均受光减弱,推测其平均光合速率比单作降低,C正确;不同植物对光的利用能力一般不同,所以同等光照强度下,玉米和大豆的光合速率往往不同,D错误。
5.答案:A
解析:月亮鱼的形成通常要经过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三个基本环节,A错误: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B正确;对比月亮鱼与其他物种的基因序列,是研究它们进化关系的分子水平的证据,C正确;“全身恒温”是月亮鱼与无机环境协同进化的结果,月亮鱼的体温比周围海水温度高约5℃,能够提高其神经传导能力,因此月亮鱼恒温的特点有助于提升其捕食以及防御能力,D正确。
6.答案:C
解析:根据图,+RNA参与病毒的组成并作为复制与翻译的模板,A正确;+RNA翻译成RNA复制酶和蛋白质外壳的过程需在核糖体中完成,同时还需tRNA运输氨基酸,B正确;以+RNA为模板合成子代+RNA需要先合成-RNA,再以-RNA为模板合成+RNA,因此需要G与C为2m(1-a),C错误;脊髓灰质炎病毒不是逆转录病毒,D正确。
7.答案:C
解析:乙酰胆碱从突触前膜释放的过程需ATP水解供能,C错误。
8.答案:D
解析:温度感受器分布于皮肤、黏膜和内脏器官中,A错误;体温调定点上移后,机体通过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而增加产热,B错误;体温持续在某一个数值(如38.5℃)时,机体的产热量等于散热量,C错误;体温调定点上移后,神经冲动作用于骨骼肌、肝脏等效应器增加产热,D正确。
9.答案:D
解析:A、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中有臭氧层破坏、水资源短缺、温室效应等,A正确;
B、“十年禁渔”对于长江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属于就地保护,而就地保护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措施,B正确;
C、减少化石燃料的然烧、开发新能源等都可以直接和间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故属于缓解温室效应的有力措施,C正确;
D、“十年禁渔”期间,长江生态系统营养结构会越来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将会逐渐增强,但恢复力稳定性将会逐渐减弱,D错误。
故选D。
10.答案:(1)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免疫自稳;免疫监视
(2)组织液
(3)免疫系统的第一道防线被破坏,免疫防御功能减弱;靶细胞;特异性
(4)过敏;免疫防御
(5)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
解析:(1)免疫系统是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组成的,免疫系统的功能包括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和免疫监视。
(2)水疱中的液体应该为由于渗透压失衡而聚集的组织液。
(3)呼吸道黏膜属于人体免疫的第一道防线,具有清扫、阻挡异物等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当VZV从呼吸道侵入人体时,呼吸道黏膜受损者,免疫系统的第一道防线被破坏,免疫防御功能减弱,故更易被VZV感染。被感染的细胞统称为靶细胞,VZV侵入人体后会引起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4)过敏反应是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触相同的抗原时,有时会发生引发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的免疫反应,某些花粉引起的荨麻疹属于机体的过敏反应。免疫系统具有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和免疫监视功能,过敏反应是机体免疫防御功能过强造成的。
(5)易感人群接种VarV后,该疫苗作为抗原可诱导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从而起到预防VZV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