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描述泌尿系统的组成器官和各个器官的功能。
2、概述肾脏的结构,以及肾脏与尿液形成相关的结构特点。
3、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的大致过程。
4、描述其他排泄途径。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学生能概述泌尿系统的组成。
(2)学生能概述尿液的形成过程。
2、教学难点
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三、教学步骤
1、新课导入
导语:人体细胞内的有机物在分解时会产生许多的废物,它们在人体内积聚多了对人体必然有害,必须及时排出体外。我们通过呼吸作用和血液循环的学习,已经知道人体当中产生的CO2等废气通过人体的呼吸系统可以排出,那么其他代谢废物又是怎样排出呢?这是我们本节课所要研究的主要内容。
2、新课讲授
教师:学习新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一段资料(课件展示“世界肾脏日”)
课件展示人排尿的原因。
提问: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排便这一说法,那么排泄与排便有什么不同?
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对比:
二者的排出物分别是什么?
分别在身体的什么部位产生的?
排出的途径各是什么?
排泄的主要途径是什么?
课件展示排泄的概念和主要途径。
(一)泌尿系统的组成
教师:人体排出废物的途径有多种,但以尿液为主要形式。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研究一下尿是如何形成和排出的?
课件展示泌尿系统挂图。
提问:泌尿系统是由哪些器官组成的?
生: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
提问:注意观察标注的肾动脉和肾静脉以及肾的颜色,你能据此推测血液是如何进出肾脏的吗?
课件展示上述问题的答案。
提问:你能说出尿液形成与血液循环的关系吗?(课件展示)
(二)尿的形成和排出
教师:血液循环流经肾脏以后就会在肾脏中形成尿液,可见肾脏具有带走血液中代谢废物的作用。肾脏的结构是怎样的?
课件展示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组观察、交流肾单位结构图。
教师:注意观察毛细血管的分布位置,结合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气体的交换,说一说毛细血管的作用?
学生:共两处有毛细血管分布。一处是肾小球,它是由入球小动脉分出的许多毛细血管相互缠绕而成的血管球;另一处是肾小管周围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
教师:同学们想一想,由肾动脉流入肾脏的血液,在流经一个肾单位的过程中,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课件展示教材P74页资料分析部分内容。
教师:我们已经知道肾脏是形成尿的场所,又知道肾脏是有100多万个肾单位构成的,又知道血液与尿液的成分差异,那么,尿是怎样形成的呢?
参照尿的形成示意图(课件展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析讨论以下问题:
尿的形成过程包括两个连续的阶段——滤过和重吸收。
肾单位的哪些结构特点与完成滤过和重吸收作用相适应。
在尿的形成示意图中,左上方血液进入球小动脉,左下方血液流出肾单位,血液在肾单位中发生了什么变化?
在尿的形成示意图中,出球小动脉的血在汇入肾静脉的过程中又发生什么变化?
为什么健康人每天形成的原尿有150升,而每天排出的尿只有15升?尿的形成示意图中肾小管中的尿流向何处?
教师:尿的形成过程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阶段。血液流经肾小球的毛细血管时,由于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滤过到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会被肾小管重新吸收。这些物质进入肾小管中的毛细血管,被送回血液,而剩余的物质则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
课件展示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教师:通过比较血液、原尿和尿液中物质成分的含量,可以更直观地了解肾小球滤过的物质和肾小管重吸收的物质。(课件展示)
提问:请同学根据泌尿系统的结构,能不能简单叙述一下尿是如何排出的?
生:肾脏中形成的尿液,经输尿管流入膀胱暂时储存,当膀胱内的尿液储存到一定量时,人就产生尿意,进行排尿,尿液经尿道排出体外。
课件展示尿液的排出过程。
课件展示排尿的意义。
(三)其他排泄途径
教师:人体生命活动会产生CO2、水、无机盐和尿素。我们已经知道呼吸系统可以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部分水,泌尿系统排出水、无机盐和尿素。你还知道什么排泄途径可以排出这些废物呢?
生:出汗。
教师:没错。(课件展示排泄)
课件展示汗腺。
完成练一练。
四、板书设计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一、泌尿系统的组成
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
二、尿的形成和排出
1、肾单位组成: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
2、过程:
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3.尿排出的意义
三、其他排泄途径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