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的少年时代》学案
学习目标
1、感知全文,新旧知识结合,理解传记特点。了解毛泽东少年时代成长的经历。
2、学习如何剖析文章,把握文中细节,体会语言特色。
3、学习少年毛泽东志向远大、刻苦修身、勤奋读书、独立思考的优秀品质。
学习重点: 了解毛泽东少年时代成长的经历
学习重点: 把握文中细节,体会语言特色。
课前预习
本文是一篇________文章,按________顺序,叙述了毛泽东________的一些精彩片断,在我们面前呈现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少年毛泽东的形象。
给加粗的字注音
积蓄( ) 韶山( ) 慷慨( ) 恫吓( ) 驯服( )
把柄( )耸听( ) 遏止( ) 钦佩( )
3. 克勤克俭: 引经据典:
青黄不接: 国家兴亡:
二 、课堂研讨
(一)、重点研讨
1. 默读课文4~ZI段,了解课文写了少年毛泽东的哪些主要经历,同桌间可相互交流,注意文中交代年龄的词。
2.准确把握文意,体会读书对少年毛泽东成长的影响,深刻理解“知识改变命运”的含义。
(二)、拓展训练
1、根据语境,解释加粗词语的意思
1.我的母亲是个心地善良的妇女,为人慷慨厚道,随时愿意接济别人。
2.他指摘我偷懒,我就反驳说,年纪大的应该比年纪小的多干活。
3.我跑到一个池塘旁边,恫吓说如果他再走近一步,我就要跳下去。
4.尽管这样,我还是继续读书,如饥如渴地阅读凡是我能够找到的一切书籍,经书除外。
5.第二年青黄不接的时候,我们乡里发生了粮荒。
6.我的父亲是个米商,尽管本乡缺粮,他仍然运出大批粮食到城里去。其中有一批被穷苦的村民扣留了,他怒不可遏。
《三.》达标测试
阅读理解
(一)
那年发生了严重的饥荒,长沙有成千上万的人饿饭。饥民派了一个代表团到抚台衙门请求救济。但抚台傲慢地回答他们说:“为什么你们没有饭吃?城里有的是。我就总是吃得饱饱的。”抚台的答复一传到人们的耳朵里,大家都非常愤怒。他们举行了群众大会,并且组织了一次游行示威。他们攻打清朝衙门,砍断了作为官府标志的旗杆,赶走了抚台。这以后,一个姓庄的布政使骑马出来,晓谕百姓,说官府要采取措施帮助他们。这个姓庄的说话显然是有诚意的,可是皇上不喜欢他,责他同“暴民”勾结。结果他被革职,接着来了一个新抚台,马上下令逮捕闹事的领袖,其中许多人被斩首示众,他们的头挂在旗杆上,作为对今后的“叛逆”的警告。
这件事在我们学堂里讨论了许多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多数学生都同情“造反的”,但他们仅仅是从旁观者的立场出发。他们并不懂得这同他们自己的生活有什么关系。他们单纯地把它看作一件耸听的事而感兴趣。我却始终忘不掉这件事。我觉得“造反的”人也是些像我自己家里人那样的老百姓,对于他们受到冤屈,我深感不平。
1.写出下列词语的同义词
傲慢___________________叛逆___________________勾结___________________
冤屈___________________救济___________________愤怒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的两个自然段,分别用了哪种表达方式?
3.少年毛泽东对“造反”一事是怎样看的?大多数同学是怎样看的?
4.从少年毛泽东对“造反”一事的态度上,可见他少时便具有怎样的精神?
三、课后巩固
默写此课的生字,解词
收集毛泽东少年时代的故事
学习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