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生物的进化
第二节 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
【学习目标】
1.理解生物的适应性。
2.评述拉马克进化学说的进步意义和局限性。
3.评述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贡献和局限性。
【基础梳理】
一、适应的普遍性和相对性
1.拟态是一种 。
2.适应:一是指生物的形态结构适于完成一定的功能 ,二是指生物的 及 适合于该生物在一定的环境中 。
二、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1.物种不变论认为:各种生物都是自古以来就如此的。
2.拉马克学说:彻底否定了 ,提出当今所有生物都是由更古老的生物进化来的。(正确观点);适应的形成都是由于 和 。(错误观点)
用进废退: 。
获得性遗传: 。
意义:拉马克的进化学说在当时是 的,但他对适应形成的解释是 ,未被人们普遍接受。
3.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 ——自然选择的基础; ——自然选择的动力;遗传和变异——自然选择的 ;适者生存——自然选择的 。
适应的成因:在一定环境的选择作用下,可遗传的有利变异会赋予某些个体生存和繁殖的优势,经过代代繁殖,群体中这样的个体会越来越多,有利变异通过 而成为显著的适应性特征,进而出现新的生物类型。
适应形成的条件:群体中出现 和 是适应形成的必要条件
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的成因:生物界的统一性是由于所有的生物都有共同祖先,而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是进化的 。
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进步性:使人们认识到生物是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 的,使生物学第一次摆脱了神学的束缚,走上了科学的轨道;揭示了生物界的 是由于所有的生物都有共同祖先;科学地解释了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是 的结果。
局限性:对于遗传和变异的认识还局限于性状水平,不能科学地解释遗传和变异的本质。
4.达尔文以后进化理论的发展:关于遗传和变异的研究,已经从性状水平深入到 水平,人们逐渐认识到 的本质;关于适应以及物种的形成等问题的研究,已经从以生物个体为单位,发展到以种群为基本单位。
发展的结果:形成了以 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拓展延伸】
拉马克与达尔文进化学说的比较
拉马克的进化学说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主要观点 生物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都是由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
区别 进化原因 外界环境的影响是生物进化的主要原因 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内因,环境条件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外因
适应性 环境和动物的意愿决定的变异都是适应环境的 有些变异适应环境,适者生存;有些变异不适应环境,不适者被淘汰变
进化方向 由生物自身决定 由自然选择决定
联系 都认为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逐渐进化的
【课堂练习】
1.刺猬背部布满硬刺,遇敌害时,身体蜷缩成团,使硬刺竖起,以保护自己,但有时却被狐狸抛向空中,待其落地伸展躯体时便被吃掉。这个例子说明了( )
A.适应的普遍性 B.适应的相对性 C.适应的多样性 D.自然选择的定向性
2.下列关于适应的特点及形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适应具有普遍性和相对性
B.达尔文认为适应的形成都是由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C.自然选择学说认为适应的来源是生存斗争
D.拉马克认为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3.关于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和拉马克的进化学说的区别,正确的说法是( )
A.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认为环境的作用可以引起不定向的变异
B.拉马克的进化学说认为不定向的变异是由动物的意愿决定的
C.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认为变异后就能适应环境
D.拉马克的进化学说认为生物通过变异适应环境
4.下列关于拉马克进化学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拉马克认为,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是由更古老的生物进化而来的
B.生物适应性特征的形成是由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C.器官废而不用,就会造成形态上的退化
D.用进废退获得的性状不可以遗传给后代
5.下列是有关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叙述正确的有( )
A.自然选择保存适应环境的变异,人工选择保留人类所需的变异
B.人工选择使鲫鱼发生变异,产生现今多种形态的观赏金鱼
C.达尔文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D.环境引起的变异不能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6.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分析长颈鹿的进化过程。
(1)长颈鹿群体中不同个体间脖子长度存在差异,说明生物具有________的特性,这种特性一般是________(填“定向”或“不定向”)的,________是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
(2)脖子长的长颈鹿由于能够食用到高处的植物,因此能够在食物缺少的条件下与环境相适应而在________________中获胜得以生存、繁衍。这样,环境对长颈鹿起了________作用,而这种作用是________的,它决定着生物进化的________。
(3)上述过程表明,自然选择的动力是________,自然选择的结果是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普遍性和相对性。“刺猬背部布满硬刺,遇敌害时,身体蜷缩成团,使硬刺竖起,以保护自己”体现了适应的普遍性;所谓适应的相对性是指生物在一定时间内,对一定环境的适应,“但有时却被狐狸抛向空中,待其落地伸展驱体时便被吃掉”体现了刺猬适应的相对性。本题中强调的是刺猬被狐狸吃掉,说明的是适应的相对性。故选B。
2.答案:A
解析:适应是生物个体的表现型相对于环境,具有普遍性,表现型的好坏是由环境决定的;达尔文认为适应的形成遗传和变异,拉马克认为适应的形成是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自然选择认为适应的来源是遗传和变异;拉马克认为生物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都是由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达尔文认为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故选A。
3.答案:D
解析:达尔文学说认为环境起选择作用,变异是不定向的,只有有利变异的个体才能适应环境,并得到保留。拉马克学说认为生物的变异是定向的,生物体为了适应环境而产生相应的变异。
4.答案:D
解析:拉马克认为,用进废退获得的后天性状是可以遗传给后代的。但现代进化理论认为,如果遗传物质不发生变化,仅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是不能遗传给后代的。
5.答案:A
解析:A.自然选择是对生物的选择作用,使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人工选择是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对合乎要求的变异个体进行选择,最后选育出新品种,A正确; .
B、变异是自发的,而人工选择并不使鲫鱼发生变异,只起到选择作用,B错误;
C、达尔文认为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C错误;
D.环境如果引起了遗传物质的改变,就能成为进化提供原材料,D错误。
故选A。
6.答案:(1)变异;不定向;遗传和变异
(2)生存斗争;选择;定向;方向
(3)生存斗争;适者生存
解析:(1)长颈鹿群体中存在着不同体型的个体,说明生物具有变异的特性,这种特性一般是不定向的,是随机产生的,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2)脖子较长的长颈鹿,能够吃到树上高处的叶子,在生存斗争中获胜,得以生存、繁衍。这样,环境对长颈鹿起了选择作用,而这种作用是定向的,它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
(3)自然选择的动力是生存斗争,自然选择的结果是适者生存。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