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重点高中智学联盟2022年秋季高二年级期末联考
地理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选择性必修一》3 - 5章 +《世界地理》亚洲部分 +《中国地理》除分区外
第Ⅰ卷 选择题(45分)
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2022年夏季,北半球出现了持续异常高温,测量到欧洲多地气温接近、甚至与北非相同。分析表明,该现象与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势力和位置有直接关联。下图为2022年7月12日欧洲500pha等压面海拔高度图。读图完成1-3题。
1.与“副热带高压盛行下沉气流导致升温”原理一致的现象是
A.纬度越低,气温越高 B.距暖流越近,气温越高
C.山体背风坡出现的焚风 D.同纬度下,海拔越低,气温越高
2.图中,5760米等高面上划线位置的气压状况是
A.高压脊线 B. 低压槽线
C.低压中心 D.高压中心
3.在强盛副热带高压的影响下,伊比利亚半岛(图中虚线圈位置)出现了高温天气。下列可能会加剧高温现象的是
A.北大西洋暖流携带的暖湿气流 B.撒哈拉沙漠吹送出的干热气流
C.阿尔卑斯山背风坡的焚风 D.海陆热力差异导致的升温
大气流过地面时,地面上各种粗糙物体会使大气流动受阻,这种摩擦阻力会向上传递到一定高度。此高度称为大气边界层厚度,它受地形、地面粗糙度、气象条件等因素影响而变化。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月平均气温、边界层厚度(早上6:00)和地下水位的逐月变化。读图完成4-6题。
4. 图中数字序号①②③依次表示( )
A. 气温、边界层厚度、地下水位 B. 地下水位、气温、边界层厚度
C. 边界层厚度、地下水位、气温 D. 地下水位、边界层厚度、气温
5. 该地区最可能位于( )
A. 四川盆地 B. 东北平原 C. 华北平原 D. 青藏高原
6. 与夏季相比,曲线②所示地理事物春季数值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
A. 太阳辐射弱 B. 植被覆盖少 C. 大风天气多 D. 融雪量较大
下图是印度洋(局部)某季节洋流示意图,箭头为b洋流流向。读图完成7-8题。
7. 此时,有关a、b、c、d洋流流向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a洋流流向西南 c洋流流向东南 B. a洋流流向东北 d洋流流向东南
C. c洋流流向西北 d洋流流向西北 D. a洋流流向东北 c洋流流向西北
8. 该季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地附近海域渔获量较其他季节少 B. 乙地降水量较其他季节多
C. 丙地蒸发量较其他季节多 D. 丁海峡货运量较其他季节少
下图为中亚某区域等高线(单位:m)图。读图完成9-11题。
9.图中河流干流流向总体大致是( )
A.从东向西 B.从西向东 C.从南向北 D.从北向南
10.若a、b、c是甲湖泊三个不同时期的水面状况,则a最可能是( )
A.1月 B.5月 C.7月 D.10月
11.甲湖泊始终是淡水湖的原因最可能是( )
A.与咸水湖有暗河相通 B.入湖河水不含盐分
C.河流注入水量太大 D.当地蒸发量非常微弱
改革开放以来,制造业在促进中国经济增长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产业空间重心是判断产业空间格局的重要指标。下图为我国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三类制造业的空间重心变化。读下图完成12-13题。
12. 1987-2017年,我国制造业重心的迁移趋势是( )
A. 先变快后变慢,总体向西南移动 B. 先变快后变慢,持续向西南移动
C. 先变慢后变快,总体向西南移动 D. 先变慢后变快,持续向西南移动
13. 导致我国劳动密集型制造业重心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 产业集聚 B. 生产成本 C. 基础设施 D. 消费市场
下图示意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实现人口“零增长”的时间(含预测)。读图完成14-15题。
14.有关我国“人口零增长”叙述,正确的是( )
A.与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密不可分 B.经济发达地区早于欠发达地区
C.意味着人口出生率等于死亡率 D.导致就业压力加大
15.北京和河北进入“零增长”的时间明显不同,主要原因是( )
A.北京常住人口平均年龄小 B.河北省有人口大量迁出
C.城市化水平不同 D.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第Ⅱ卷 非选择题(3小题,共55分)
1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红桦为典型的阳性树种,其幼苗在光照、水分、温度条件较好时极易萌发,是重要的先锋树种。秦岭火地塘林场位于陕西省宁陕县境内,红桦林种群主要分布于林场海拔2000-2400米的阳坡上,为高海拔地区形成的天然次生林,几十年来未曾人工抚育,林场内的森林郁闭度约为0.8(完全覆盖为1)。下图示意火地塘红桦林区4块植物样方地的红桦种群年龄调查结果统计图,其中龄级是根据红桦树胸径大小划分的年龄分级,数值越小年龄越小。
(1)根据材料,说明该地气候对植被特征的影响。(4分)
(2)推测该地红桦种群中Ⅰ级年龄树数量较少的原因。(4分)
(3)从种群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列举对火地塘红桦林采取的采育措施。(6分)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4分)
材料一 土楼属于集体性建筑,位于闽西南、粤东北,是出于族群安全而采取的一种自卫式的居住形式。土楼坐北朝南,由土、沙石、竹木建造。楼内可堆积粮食,饲养牲畜,还有水井提供水源,大门一关就像坚强的大堡垒,可以抵御野兽或盗贼攻击,亦有防火抗震防风以及现代空调的效果,冬暖夏凉、湿度宜人。
材料二 上图为某地土楼所在区域等高线示意图,下图为建筑设计专业的学生在上图中某地写生的作品及土楼建筑结构示意图。
(1)描述下图中土楼的分布特征。(6分)
(2)研究土楼建筑史发现其外形是由方形逐渐演变为圆形,推测其原因。(4分)
(3)说明土楼的建筑特色与当地自然环境间的关系。(6分)
(4)解释土楼“冬暖夏凉、湿度宜人”的原因。(8分)
18.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7分)
资料一 爪哇岛人口稠密,是印度尼西亚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塞梅鲁火山1818年以来发生过55次喷发,当地时间2021年12月4日,该火山发生剧烈喷发,喷出的巨大浓烟高达12000米,成吨的火山灰被抛向空中,火山灰富含钾钙镁铁等矿物质。
资料二 芝马努河上的加蒂格迪大坝是中国和印度尼西亚两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合作投资建设的水利工程项目,2015年大坝建成蓄水,2019年大坝一期水力发电工程落成使用。下图(a)为芝马努河流域示意图,(b)为该流域降水柱状图。
(1)从地理环境整体性角度,简述火山喷发对该地自然环境影响。(9分)
(2)说明芝马努河流域的降水的时间分布特征(4分)
(3)指出加蒂格迪大坝发展水电的有利自然条件。(4分)湖北省重点高中智学联盟2022年秋季高二年级期末联考
地理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15 C A B D C C B B D A A C B A D
二、非选择题(14+24+17=55分)
16.(共14分)
(1)秦岭的阳坡为夏季风迎风坡,水热充足,生长茂盛,树木高大,为阔叶林;(2分)分布海拔高,冬季气温低于0℃,为落叶林。(2分)
(2)该地红桦种群植被郁闭度高,林下光照不足;水分和温度条件差,不利于种子萌发(2分);部分幼苗在萌发后受到食草动物的取食和破坏。(2分)
(3)人工培育幼苗移植到种群的较稀疏处种植(林窗内/森林郁闭度较低处);(2分)对中龄林采用整枝、修剪、除灌等方式进行抚育;(2分)对于郁闭度过高的林区,合理采伐,提高种群的自然更新能力。(2分)
17.(24分)
(1)位于丘陵地区;(2分)地势相对平缓的谷地;(2分)临近河流;低纬地区。(2分)
(2)节约建材,降低成本;(2分)减少防御盲区,提高安全性。(2分)
(3)斜坡屋顶,反映降水.较多(2分);石脚地基,表明河流水位变化大,多洪涝;(2分)环形结构,墙体厚实,适应多山多地震;夯土墙体,体现土质黏重。(2分)
(4)冬暖夏凉原因:冬季,墙体高,阻挡冷空气进;(2分)底层厨房为热源,暖气流上升,在屋内循环;(2分)夏季,土墙厚,隔热性能好;长屋檐,夏季遮阳效果好;(2分)门窗狭小,加大气流运动速度,易散热。(2分)湿度宜人的原因:取材当地黏土,雨季时吸水能力较强;(2分)干燥季节,夯土能释放水分。(2分)(任答4点8分)
18.(17分)
(1)塑造独特的火山地貌景观;(1分)形成温泉;(2分)新的岩石(岩浆岩、变质岩);(2分)形成深厚、肥沃的土壤等;(2分)火山喷发造成大气透明度低,引燃并摧毁大片原始丛林等(2分)
(2)降水特征:季节变化大;(2分)6-10月降水少,11-次年5月降水多。(2分)
(3)河流径流量大;(2分)河流落差大,水能丰富。(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