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崩溃的幕府政权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走向崩溃的幕府政权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02-26 21:49: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1张PPT。导 言
19世纪中期,许多遭到欧美列强侵略的亚非拉国家相继沦为殖民地。东亚的日本脱颖而出,经过明治维新,迅速实现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近代化道路的国家,避免了与其他亚非拉国家相同的命运。明治维新是怎样发生的?日本为什么会成功?课标要求(1)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
(2)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
(3)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一 走向崩溃的幕府政权专题八 明治维新 天皇是日本君主的称号,日本国家元首和国家的象征。天皇是世界历史上最长的君主制度(书籍记载于前660年)。由于被认为不同于普通的日本人(在神道教中,天皇是天照大神后裔,故具有神性),天皇与其家族没有姓,日本宪法也未赋予其公民权。虽然裕仁以后的日本天皇已宣布完全放弃历史上其被赋予的“神性”,多数日本人仍认为天皇代表着“国家”。 明仁天皇与皇后美智子概念阐述日本天皇 幕府一词始自古代汉语,指出征时将军的府署。在日本,最初指近卫大将住所,转指武士首脑征夷大将军(简称将军)府邸,以后又称将军为首的中央政权为幕府。从公元1192年到1867年,在日本历史上是实行军事封建统治的“幕府政治”时期,经历过镰仓幕府、室町幕府、德川幕府三大幕府的统治。幕府统治概念阐述 在日本历史上,17—19世纪中期称为江户时代,因最高统治者德川将军的统治机构幕府设置在江户(今东京)而得名。江户时代的统治机构有两级——幕府(掌管国政)和藩国。将军把领地分封给藩主,藩主效忠将军,二者形成主仆关系。德川幕府(1603——1867)1603年,德川家康所建立,历经260多年。基本特点:天皇名义上是最高统治者,但权力掌握在幕府将军手中。地方藩国势力强大。德川家康 将军与大名都养着自己的家臣即武士,武士从将军或大名那里得到封地和禄米,但必须效忠将军或大名。 德川幕府为了从思想意识上培养武士这个支柱,大力宣扬武士应具有忠、义、勇的“武士道”精神,使武士为其效力和卖命。概念阐述武士特点: 幕府时代,天皇名义上是国家最高统治者,但并没有实权,实权掌握在幕府的将军手中,将军是最大的封建主,直接掌管着全国四分之一的土地和许多重要的城市,全国其他地区分成大大小小两百多个藩,藩的首领称大名,拥有世袭的统治权,但必须要听命于将军。将军大名都养有家臣即武士,武士从将军大名那里得到封地和俸禄,必须效忠将军和大名,武士拥有配刀权,是幕府统治的基础。从而形成了由幕府和藩构成的封建统治制度即幕藩体制。 幕府统治下的日本实际操作大权者是?天 皇 (傀 儡)将 军大 名武 士农 工 商1, 等级森严士 幕府统治下的日本社会分为士、农、工、商四个 等级,武士阶级是统治阶级。身份等级世代相继,不能逾越。结论1 :日本的等级制度激化了阶级矛盾2、重农抑商结论 2:幕府重农抑商政策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3、闭关锁国结论3:幕府的闭关政策使日本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的大趋势一、幕府统治的表现1、森严的等级制度 (幕藩体制)
2、重农抑商的经济
3、闭关锁国的外交二、幕府统治的危机内忧外患1、封建领主经济瓦解,资本主义因素的成长
2、社会矛盾激化
(人民贫困,反抗不断;  中下级武士的不满)
3、列强侵略(民族危机)1、资本主义因素的成长阅读教材,回答下列问题:
1)日本自然经济开始瓦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渐形成并发展的根本原因?
2)哪些资本比较发达?
3)农村中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怎样产生的?
4)资本主义因素的成长对日本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天皇将军大名武士只是傀儡,毫无实权新兴地主、商人农民、城市平民有些从事工商业经济状况恶化
不满情绪增强生活日益贫困进行反抗斗争经济实力增强,政治权利较少结论:
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从根本上引起了日本社会阶级结构和封建等级秩序的变化。幕府已成为众矢之的江户时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2、社会矛盾激化3、外来侵略——黑船来航知识链接【重难点分析】
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对日本社会带来了哪些影响?1)日本沦为半殖民地国家,民族危机加深
2)激化了日本社会的矛盾,进一步动摇了幕府统治。
3)冲击了旧体制,客观上推动了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加速了封建自然经济的解体
4)先进思想的传入,有识之士开始向西方学习,要求变革的呼声更加强烈。三、倒幕运动 1867——18682、倒幕力量倒幕派(武士,商人,资,新)
人民
部分大名 (西南四强藩)3、经过1867年   “王政复古” 初步胜利
1868年 推翻幕府统治1、背景内忧外患 (开国和攘夷之争) 吉田松阴:1830年8月4日出生于长州。1854年,因策划搭乘培理率领的美国军舰偷渡美国而被捕。出狱后,专事培育人才工作。是倒幕维新运动和民族扩张理论的“宗师”,他的“忠魂不灭”说催生了日本新武士道的产生。由于反对幕府,倡导尊皇攘夷,号召武力倒幕,再次被捕入狱。1859年,在江户的刑场被处死,时年29岁。 P97 挟天皇以倒幕1868 伏见、鸟羽战役【重难点分析】
分析倒幕武装迅速打败幕府军队的原因。方法点拨:决定战争的胜负的因素:人心所向、实力对比、斗争策略、国际援助等。1)国内:①幕府统治不得人心,遭到广泛痛恨。②更多的大名与幕府决裂,参与倒幕战争;一些大商人开始向新政府提供更多的财政支持;人民群众支持政府军作战。③政府军作战目标明确,士气旺盛。
2)国际:西方列强宣布中立;英国商人把大批武器卖给倒幕派。1、19世纪中期的日本和中国有非常相似的历史现象,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①闭关自守,落后腐朽
②国家首脑地位至高无上
③遭到西方列强侵略
④阶级矛盾尖锐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B 2.19世纪中期,日本封建统治阶级中掌握实权的是
A.天皇 B.将军 C.大名 D.武士B 3.日本实行锁国政策,主要表现不包括 A.禁止对外贸易 B .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C.禁止日本人出海
D.只同荷兰等少数国家进行贸易
4、幕府统治危机的表现有( )
①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受到幕府统治的阻碍
②闭关政策使日本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
③武士阶层不满幕府统治
④英国首先打开了日本大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5、19世纪中期,日本幕府统治出现危机的根本原因(  )
A、日本实行闭关锁国B、农民反幕府斗争
C、资本主义兴起 D、西方列强入侵
6、19世纪中期,日本“锁国政策”破产的主要原因是(  )
A、日本资本主义因素的增长
B、统治阶级内部的分化
C、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
D、幕府为摆脱危机改变了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