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专题训练----虚写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摸鱼儿·饯黄侍郎畴若劝酒①
魏了翁
向江头、几回凝望,垂杨那畔舟才舣。江神似识东归意,故放一篙春水。却总被。三百里人家、祖帐连天起②。且行且止。便为汝迟留,三朝两日,如此只如此。
还须看,世上忧端如猬。一枰白黑棋子。肥边瘦腹③都闲事。毕竟到头何似。当此际。要默识沉思,一著惺惺地。目前谁是。料当局诸公,敛容缩手,日夜待公至。
【注】①黄侍郎畴若,即黄畴若,南宋宁宗嘉定七年黄畴若迁兵部尚书,离蜀之日,魏了翁在江边为其送行。②祖帐,古代送人远行,在郊外路旁为饯别而设的帷帐。③肥边瘦腹,围棋术语,指四边容易做活,中腹难以做活。
1.“虚写”是送别诗中常见的手法,诗人常以非当前之景来表情达意,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作者在本词中是如何运用这一手法来表达情感的?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苏武庙
温庭筠①
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②,去时冠剑是丁年。
茂陵③不见封侯印④,空向秋波哭逝川。
【注】①温庭筠身处国势衰颓的晚唐,作本诗时,正值外族意图入侵、民族矛盾尖锐之际。②甲帐:汉武帝所造的帐幕。《汉武故事》载,武帝“以琉璃、珠玉、明月、夜光,错杂天下珍宝为甲帐,其次为乙帐。甲以居神,乙以自居”。③茂陵:汉武帝的陵墓。④封侯印:苏武持节归来,汉宣帝赐爵关内侯,食邑三百户。
2.本诗题为“苏武庙”,但诗中实写苏武庙的文字并不多,而是大量运用虚写来呈现内容,这样安排有什么效果?请简要分析。
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答王十二①寒夜独酌有怀(节选)
李白
昨夜吴中雪,子猷②佳兴发。
万里浮云卷碧山,青天中道流孤月。
孤月沧浪河汉清,北斗错落长庚明。
怀余对酒夜霜白,玉床金井冰峥嵘。
人生飘忽百年内,且须酣畅万古情。
[注]①王十二:生平不详。王曾赠李白《寒夜独酌有怀》诗一首,李白以此诗作答,所选部分为答诗第一部分。②子猷:《世说新语·任诞》:“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此以子猷拟王十二。
3.诗歌节选部分主要采用虚写的方法,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分析。
四、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奉寄别马巴州①
杜甫
勋业终归马伏波②,功曹非复汉萧何。
扁舟系缆沙边久,南国浮云水上多。
独把渔竿终远去,难随鸟翼一相过。
知君未爱春湖色,兴在骊驹白玉珂③。
[注]①本诗写于唐代宗广德二年(764 年),时客居四川的杜甫除京兆功曹,但没有到任,打算出蜀赴荆南。马巴州,杜甫友人,当时的巴州刺史。②马伏波:东汉开国功臣、名将马援。③骊驹玉珂,代指早朝骑马之事。
本诗颈联使用了虚写的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
五、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木兰花慢·滁州送范碎[注]
辛弃疾
老来情味减,对别酒,怯流年。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无情水,都不管,共西风只管送归船。秋晚莼鲈江上,夜深儿女灯前。
征衫,便好去朝天,玉殿正思贤。想夜半承明,留教视草,却遣筹边。长安故人问我,道愁肠滞酒只依然。目断秋霄落雁,醉来时响空弦。
【注】本词作于乾道八年,作者时任滁州知州。范昂任滁州通判(停),是辛弃疾副手,这年秋天,范昂任职期满,调至临安,诗人作此词为他送别。
5.这首词多处运用了虚写的艺术手法,请找出两例并作简要赏析。
六、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莫州道中
刘迎
枫林叶叶堕霜红,天末晴容一镜空。
野旷微闻鸟乌乐,草寒时见马牛风。
人生险阻艰难里,世事悲歌感慨中。
白发孀亲倚门处,梦魂千里付归鸿。
6.尾联中运用了虚写的手法,请简要分析。
七、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临江仙·送光州曾使君
周紫芝
记得武陵相见日,六年往事堪惊。回头双鬓已星星。谁知江上酒,还与故人倾。
铁马红旗寒日暮,使君犹寄边城。只愁飞诏下青冥。不应霜塞晚,横槊看诗成。
注:光州:今河南潢川,南宁时期是接近金国的边防重镇。青冥:代指朝廷。飞诏下青冥,指皇帝下令征调回朝。不应,不顾。
7.本词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技巧,虚,也叫“虚境”。诗词中“虚境”包括梦幻仙境、已逝之境、未来之境、对写之境等,这首词写出了哪几种“虚境”?请结合词中具体语句分析“虚境”中传递出的情感。
八、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破阵子
李煜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注:沈腰,沈约因病消瘦,腰带日渐宽松。后因以“沈腰”作为腰围瘦减的代称。潘鬓,潘岳少年美貌,然而三十多岁鬓发已斑白。后因以“潘鬓”谓中年鬓发初白。
8.全词以虚写作结,请分析其作用。
【答案】
1.词人通过想象另一时空之景从侧面展现友人形象,表达对友人的赞美;想象大臣们等待友人时“敛容”“缩手”的神情和行为,表现官员的畏惧和恭敬,以此突出友人的威严;想象大臣们日夜等待友人赴任,表现了官员们心情之迫切,以此突出友人卓越的政治才能。
2.①诗中大量运用虚写,通过想象,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苏武出使时英气勃发的情景,苏武被扣留匈奴牧羊、思归的凄凉痛苦生活,以及回到汉朝后物非人也非、恍若隔世的感慨,以及对汉武帝的无限追思。
②这样写集中塑造了一个爱国忠君、富有高尚民族气节的汉臣形象,抒发了作者对苏武的崇敬赞美之情。
③晚唐国势衰颓,民族矛盾尖锐,作者借此表彰民族气节,歌颂坚贞不屈,也是顺应时代的需要,表达了深切的忧患意识。
3.此诗主要写想象中王十二寒夜独自饮酒怀念自己的情景。(1)前两句运用典故,想象王十二因为吴中雪景而兴起像王子猷那样的兴致,写他对诗人的怀念。(2)以下六句想象王十二寒夜独自喝酒的夜景,环境写得很美。天上万里无云,不仅有月亮、有天河,而且还有北斗星错落有致、长庚星很亮。王十二怀念自己在寒夜里独自喝酒,屋外满地白霜,借着月色可以看到美丽光洁的井架栏杆周围已结下了厚厚的冰层。(3)通过想象描写王十二雪夜独酌、怀念远人(李白)的情景,写出了二人心意相通,友情深厚。
4.①诗人设想了别后的状况:我独自拿着渔竿,终究还是远去了,以后难以再随鸟儿回来拜访你了。
②蕴含丰富的情感:诗人对于寄情山水、寻求安宁生活的渴望;今日难分难舍之情;以后和朋友相距遥远、再难相聚的忧伤。
③丰富了诗歌内容,开拓了诗歌意境,使有限的空间表达出无限的情意,引发读者丰富的想象。
5.①“秋晚莼鲈江上,夜深儿女灯前”描写了想象中朋友在旅途品尝美食、回家后享受儿女团聚的天伦之乐的情景。
运用想象与列锦的手法(众多的名词意象组合),强化了江上品美味、家中团聚的画面感,情感由送别的悲伤转为对朋友的美好祝福,含蓄地表达了情感。
②“长安故人问我,道愁肠滞酒只依然”,想象倘若友人去了京城,遇到老朋友,可以告诉他们,自己仍然是借酒销愁,为酒所困。表露出自己报国无门的无限悲愤。
6.借助想象描写母亲盼儿回家的场景。孀居老人满头“白发”,“倚门”期盼漂泊的儿子早日回家,画面形象逼真,思亲之情感人至深;假托梦境中的思乡之魂,随南去的“归鸿”,回到千里之遥的故乡,思乡之情深沉动人。
7.(1)两种“虚境”:已逝之境和未来之境。
(2)上片是已逝之境。回忆往事是虚,杯酒相倾是实,包含了对往昔欢乐团聚的怀念,对时光飞逝的感慨,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3)下片是未来之境。想象使君到任后的生活和心境,委婉曲折地表达了勉励友人在边塞施展文武才干,为国立功的情意。
8.从内容上看,仓皇辞别,告别了烙印着无数美好回忆的江南,表达了亡国国君的悔恨之情。面对亡国的情形只能垂泪的无可奈何之感。从结构上看,意蕴深远,由亡国后想到亡国前,繁荣和破败的对比,抒发自己亡国时悲伤欲绝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