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海南省2022一2023学年高三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诊断
语文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
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
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20世纪以来,受西方文学批评的影响,中国文学批评以科学性为价值目标。在某种特定
的理论主导下,文学批评开始追求系统性、科学性、学理性。这无可非议,是中国文学融于现
代性的必然反应。进入新时期,文学批评更加追求科学性,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科学方
法成为文学批评的新宠。文学批评的科学性当然是文学批评应该坚守的价值尺度。但是,为
了追求科学性而牺牲文学批评应该具备的温度,牺牲文学批评的“情”,文学批评也就将走入
死胡同。传统文学批评是以对话体批评、评,点批评为基本样式。古代诗歌批评大多以诗话的
形式出现,像《二十四诗品》《全唐诗话》《沧浪诗话》等,即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诗话本身就可
以当作诗歌来读。它们充满了飞扬的诗情,充满了对于诗歌作品细致入微的体察。而小说批
评则以评点的方式进行。这些评,点大都依附于小说作品本身,成为作品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无论是诗话,还是词话,抑或是评点,它们本身就是文学创作,以充满感彩的文字,体悟作
品的价值意义、作家心理、形式特征等。
(摘编自周新民《在对话中重新感知文学批评的温度》)
材料二:
中国古代文论的当代价值与意义,一直是当代文艺批评家和研究者普遍关心和焦虑的问
题之一。很多朋友希望回过头来,从中国传统文化和文艺中寻找本土资源,通过对本土资源
整体的提炼,进行“现代阐释”,然后应用于当代文艺批评和研究。我们当然希望能够实现文
艺理论突围,在吸纳世界优秀文艺理论的同时,更关注本土的文艺理论传统。包括中国古代
文论在内的中国学术史,某种意义上就是对中国学术元话语不断诠释的历史,或者是中国学
术元话语的阐述史。在这个意义上,也就是克罗齐意义上的“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另一方面,面对丰富驳杂的传统文化,要弘扬的究竟是什么?就这个问题,费孝通先生的
语文试题第1页(共8页)海南省2022一2023学年高三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诊断
语文·答案
(1~3题,6~7题,10~12题,15题,每小题3分)
1.C
2.A
3.A
4.①引用论证,通过引用克罗齐的名言“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强调历史对于当下的借鉴意义和价值,丰富文章
内容,增强论证说服力。②文中用以强调包括中国古代文论在内的中国学术史,虽历史久远,但其对于当下的
文学理论构建仍有重要意义。(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合理亦可的情给分)
5.①追求科学性和系统论等科学方法,同时也要有文学批评应有的情感:②加强文化自觉,深入挖掘中国古代文
论的精华:③将中国传统文学批评进行现代转化,并借用外来的批评理论照亮、调适与补充传统的批评,寻求两
者之间的最佳契合点。(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合理亦可的情给分)
6.A
7.C
8.①语言通俗质朴,多用口语和方言词汇表达,如“轻描描的”“汉子们做粗活儿,她做细活儿”“细气劲学不来”,
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充满乡土气息。②比喻的修辞。“风摆柳样儿”形象地说明了炳家女人身材的瘦弱和干
活时的轻便。③排比手法。文中村里人学炳家女人存放红薯的做法用了排比,“往家拉红薯”“晾窖”“铺一层
细沙”“放红薯”等一系列做法,说明了村里人学炳家女人存放红薯方法的状态。(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
若有其他答案,合理亦可酌情给分)
9.①关爱互助的人间温情,无论是炳家女人将自家的好红薯拿给乡亲们来吃,还是得知真相后人们“默默地,再不
问了”,都体现了乡村中的温暖。②勤劳乐观。炳家女人靠自己的双手辛勤劳作,面带微笑地撑起整个家庭。
③困境中生命的坚韧与顾强。在“一年红薯半年粮”的艰苦岁月,包括炳家在内的村民们依旧顽强地生活,体
现出特定历史背景下的生命的韧性。(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合理亦可酌情给分)
10.A
11.C
12.D
13.(1)如今您杀了晋鄙,救了邯郸,打退了秦国人,保住了赵国,这是很大的恩德啊。(关键词“存”“德”的翻译各
1分,大意2分)
(2)希望您能把缩高活着捆送到我这儿来,如果您不送来,我将发动军队到达安陵城下。(关键词“束”“造"”
的翻译各1分,大意2分)
14.①缩高要保全父子之义,不让儿子因他而违背父子君臣之义;②信陵君要治罪缩高,他不想让安陵君因自己而
遭到来自魏国的祸患。(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两点给3分。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信陵君杀死晋鄙,拯救邯郸,击破秦国人,保住越国,越孝成王亲自到郊外迎接他。唐雎对信陵君说:“我
听人说:事情有不可以知道的,有不可以不知道的;有不可以忘记的,有不可以不忘记的。”信陵君说:“你说的
是什么意思呢?”唐雎回答说:“别人厌恨我,不可不知道;我厌恨人家,不可以让人知道。别人对我有恩德,不
可以忘记;我对人家有恩德,不可以不忘记。如今您杀了晋鄙,救了邮郸,打退了秦国人,保住了赵国,这是很
大的思德啊。现在赵王亲自到郊外迎接您,我们仓促拜见赵王,我希望您能忘记放赵的事情。”信陵君说:“我
逆记你的教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