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德学校(山大附中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分)
江西省上堡梯田兴起于秦汉时期,一代代居民在此依山建房、开山垦田,梯田规模逐渐扩大,最高海拔1260米,最低280米,垂直落差近千米。图为上堡梯田景观图。读图完成1~2题。
1.当地自古就有“惊蛰后犁田,清明至谷雨播种育秧,立夏至小满插秧,处暑至白露收获”的一年一季水稻的传统农事安排,与其密切相关的自然条件是( )
A.地处中温带,年平均气温低 B.降水季节变化大,集中于春夏季节
C.耕地面积小,机械化水平低 D.海拔较高,热量较少,生长周期长
2.图中传统民居散布在田地中,主要是由于( )
A.降水量大,利于防洪 B.地势起伏较大,便于劳作
C.植被茂密,利于防风 D.道路交错,利于发展旅游
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是我国冰箱、洗衣机和空调三大家电产业集群带。近年来,三大家电产业逐步向皖、鄂、湘、川、渝等地区转移。表为2010年和2021年我国城乡三种家用电器百户家庭拥有量数据。读表,完成3~4题。
冰箱/台 洗衣机/台 空调/台
城镇 乡村 城镇 乡村 城镇 乡村
2010年 96.9 49.8 96.9 59.6 112.1 15.3
2021年 162 103.5 101 96 161.7 89.0
3.表中三种家用电器百户家庭拥有量乡村和城镇变化差异的主要原因有( )
①城镇劳动力数量增多 ②城镇电器产品价格上涨
③乡村的消费能力增强 ④乡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4.川渝等地区承接三大家电产业,可以( )
A.加快工业化进程 B.促进国际产业分工与合作
C.增加就业压力 D.形成技术密集型主导产业
5.河漫滩是指位于河床一侧或两侧,由河流的横向迁移和洪水的沉积作用形成,在洪水期才被河水淹没的河流滩地。如图为北半球某河流平直河段的河漫滩河床纵剖面示意图。容易形成河漫滩的河段是( )
A.山区河流落差较大的河段 B.流量季节变化大、崎岖峡谷河段
C.平原水位季节变化小河段 D.流量季节变化大、地势平坦河段
如图示意中生代与新生代全球平均气温与平均降水量的变化曲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裸子植物繁盛时代为中生代,裸子植物繁盛时代的全球气候总体特点是( )
A.暖湿 B.暖干 C.冷湿 D.冷干
7.地质历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分别出现在( )
A.前寒武纪末期和古生代末期 B.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
C.中生代末期和新生代末期 D.古生代末期和新生代末期
城市天际线是指站在城市某处环顾时,看到的一条天地相交处的分界线,又称城市轮廓。如图为北京主城区的天际线示意图。读图完成8~9题。
8.北京的城市天际线在市中心附近下凹,影响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A.自然地理条件 B.历史文化因素 C.经济发展水平 D.交通运输状况
9.北京主城区的天际线如碗状下凹,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
A.市中心人口集中 B.逆城镇化现象显著 C.土地价格较低 D.污染物不容易扩散
2022年5月31日,我国渤海海城盛行偏南风,如图是当日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据此完成10~12题。
10.甲、乙、丙、丁四地中,气压最可能与北京相同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1.图示的最大气压差可能是( )
A.5hPa B.14hPa C.15hPa D.16hPa
12.图示时刻长春的风向可能是(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每年10~11月,侵袭美国东北部的温带气旋势力较强,因处在秋季的中段,当地人称之为中秋风暴。研究表明,中秋风暴比冬季的风暴对美国东北部森林的破坏更大,常造成树木连根拔起。据此完成13~15题。
13.中秋风暴经过时( )
A.气温上升 B.气压降低 C.气流下沉 D.湿度降低
14.中秋风暴平均势力较强,主要是因为( )
①与夏季相比,秋季南北温差增大
②与夏季相比,秋季气旋中心气压更低
③与冬季相比,秋季暖湿气流充足
④与冬季相比,秋季太阳辐射增温显著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相同气压形势下,中秋风暴比冬季的风暴对美国东北部森林的破坏更大,主要是因为秋季( )
A.风暴降温显著 B.风暴移动更快 C.树木尚未完全落叶 D.树木生长更快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80.0分)
16.下图中AO和BO分别为昏线和晨线,阴影所在的经度范围与全球其他地区日期不同。读图回答问题。
(1)据图判断,图示日期在地球公转至靠近_____________(近日点、远日点)附近,地球上出现极昼现象的区域是_____________。
(2)A地经度是_____________,该日A地的夜长约_____________小时,A地当地日落时间是_____________。
(3)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_____________,北京时间是_____________。
(4)此时B地的太阳高度为_____________;一年中,A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是_____________ ;O点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_________。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冷、暖气团势力相当或有时冷气团占主导地位,有时暖气团占主导地位,锋面很少移动或处于来回摆动状态的锋叫准静止锋。天山准静止锋是影响我国的主要准静止锋之一,来自西伯利亚和北大西洋的不太强的冷气团进入准噶尔盆地,形成冷锋后进而形成天山准静止锋。如图示意天山准静止锋。
(1)阐述天山准静止锋的形成过程。
(2)推测天山准静止锋活动的主要季节,并阐述理由。
(3)说明天山准静止锋影响的地区及带来的天气状况。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受气压带分布影响,地处南美洲西岸的甲地(如图),1月盛行来自海洋的偏西风,但降水量仍然稀少。个别年份,该地降水异常偏多,沙漠中埋藏的种子能够快速发芽。
(1)分析甲地1月盛行偏西风的原因。
(2)尽管盛行来自海洋的偏西风,但甲地仍然降水稀少,试对此做出合理的解释。
(3)简述在甲地降水异常偏多的年份,我国的气候异常表现。
1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植物自燃现象是自然界生物演化的结果。原产于智利安第斯山脉马托拉尔地区海拔200—1000米的北面山坡上的普亚菠萝又名食羊树,多年生高大植物,植株叶片细长富含纤维,边缘多钩刺,花朵艳丽,深藏叶片之内,散发着吸引动物的独特香味,高温干旱天气下易“自燃”。原产于地中海沿岸山区多年生亚灌木——岩蔷薇,株型花大美丽,结蒴果(一种坚果),每果平均多达800粒细小种子,种子成熟后结果枝干枯,气温高于32℃自燃并获得种间竞争优势。通体有胶黏腺体,分泌的脂油是名贵香料原料,对水热条件要求较高,我国江浙地区有一定规模的引种。
(1)结合原产地的地理环境,指出普亚菠萝树的生长习性。
(2)说明普亚菠萝树不受智利当地牧民欢迎的原因。
(3)阐述岩蔷薇在原产地通过自燃获得种间竞争优势的过程。
(4)推测我国江浙地区岩蔷薇田间生产中的注意事项。
答案和解析
1~2.【答案】D、B
【解析】1.【分析】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有: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市场、劳动力、交通、政策、土地价格、资金、管理、冷藏、保鲜技术、良种、化肥、机械。
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解题的关键是从题干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解答】解:上堡梯田位于江西省,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该地地处亚热带,A错误。
降水季节变化大,集中于夏秋季节,B错误。
该地区位于丘陵地区,耕地面积小,农业规模小,机械化水平低,但是与一年一季水稻的传统农事安排无关,C错误。
该地区海拔较高,最高海拔1260米,最低280米,热量较少,生长周期长,一年只能安排-季水稻,D正确。故选:D。
2.【分析】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有: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市场、劳动力、交通、政策、土地价格、资金、管理、冷藏、保鲜技术、良种、化肥、机械。
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解题的关键是从题干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解答】解:该地区地处山地丘陵地区,垂直落差近千米,地形起伏较大,古代交通不便,传统民居散布在田地中,便于农耕劳作,B正确。
图中传统民居散布在田地中与降水量、植被、道路关联不大,ACD错误。故选:B。
3~4.【答案】D、A
【解析】3.【分析】
家用电器百户家庭拥有量乡村和城镇变化差异的原因可以从经济发展速度、经济收入等方面考虑。
本题难度适中,通过表格数据设置题目,题目为常规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和思维分析能力。
【解答】解:根据2010年和2021年我国城乡三种家用电器百户家庭拥有量数据可知,农村地区拥有量增长速度快于城镇地区,城镇劳动力数量和电器庭拥有量关系不大,电器产品价格在城市和乡村相差不大,①②错误。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乡村地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民收入水平上升,消费能力增强,对电器的需求增多,③④正确。故选:D。
4.【分析】产业转移对转入地的影响有:增加就业机会,调整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促进经济发展,加快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同时也会污染当地环境、增加人地矛盾。产业转移对转出区的影响有:有利于产业升级,减轻环境污染,缓解人地矛盾,但会减缓经济发展速度,增加失业率。
本题难度适中,通过产业转移设置题目,题目为常规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思维分析能力。
【解答】解:川渝等地区承接三大家电产业,带动了当地电器行业发展,推动了工业化,A正确。承接的是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不涉及国际产业分工与合作,B错误。承接三大家电产业,就业岗位增多,减少了就业压力,C错误。家电产业主要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不是技术主导产业,D错误。故选:A。
5.【答案】D【解析】解:河漫滩是指河谷底部在洪水期才被淹没的部分,平原流速缓慢,以泥沙沉积为主;水位季节变化小的河流,没有明显的洪水期,故应是流量季节变化较大,地势平坦的河段,故C错误,D正确。
根据材料信息及图示信息的分析可知,河漫滩是流水的沉积作用形成的。山区峡谷河段,河流落差较大,流速快,河流以侵蚀为主,不利于河漫滩形成,AB错误。故选:D。
河道中水深的一侧,水流速度快,侵蚀能力强,河道中水浅的一侧水流速度缓慢,侵蚀作用弱,以堆积作用为主。
本题考查流水作用与地貌,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需要认真阅读材料,从中提取解题信息。
6~7.【答案】B、B
【解析】6.【分析】裸子植物发生发展的历史悠久,最初的裸子植物出现约在古生代泥盆纪,裸子植物广布于南北半球,尤以北半球更为广泛,从低海拔至高海拔、从低纬度至高纬度几乎都有分布。
本题以地质历史时期全球气温降水变化图为背景,考查了裸子植物繁盛时代的全球气候总体特点,读图结合课本知识分析解决问题。
【解答】解:中生代时裸子植物空前繁盛,有的高达数十米,到了中生代末期被子植物才逐渐繁盛。由图可知,中生代气候总体特点是暖干,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7.【分析】地质年代就是指地球上各种地质事件发生的时代。它包含两方面含义:其一是指各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称为相对地质年代;其二是指各地质事件发生的距今年龄,由于主要是运用同位素技术,称为同位素地质年龄(绝对地质年代)。
本题难度中等,需掌握地质时代的知识,并具备一定的提取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才能解决问题。
【解答】解:地质时期由两次生物大规模灭绝,古生代末期:60%以上的海生无脊椎动物种类灭绝,脊椎动物中的原始鱼类和古老两栖类全部灭绝,蕨类植物明显衰退。中生代末期:恐龙灭绝,海洋中50%以上的无脊椎动物种类灭绝,B正确。
故选:B。
8~9.【答案】B、D
【解析】8.【分析】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历史、经济、社会、行政等四方面。
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因素,获取题干中信息即可。
【解答】解:北京的城市天际线在市中心附近下凹,源于北京市中心是天安门广场等历史文化古迹,因此历史文化因素是其主导因素,B正确。
故选:B。
9.【分析】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①对土地的影响:耕地减少,土地质量下降;②对生物的影响:栖息地改变,生物多样性减少;③对水的影响:影响水循环,水质下降;④对气候的影响:影响气温、降水、日照、风向、风速、产生“热岛”、“雨岛”现象;⑤产生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噪声等环境污染问题。
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获取图文中信息即可。
【解答】解:北京城市天际线如碗状下凹,形成类似盆地的地形,导致污染物不容易扩散,D正确。
北京天际线如碗状说明人口不集中于市中心,A错误。
北京天际线如碗状与逆城市化现象显著关系不大,B错误。
市中心附近土地价格较高,C错误。
故选:D。
10~12.【答案】A、B、C
【解析】10.【分析】在等值线中存在闭合等值线,则闭合等值线的数值等于其中一个,则闭合等值线内的数值遵循“大于大的,小于小的”。
本题考查气压系统与天气,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需要认真阅读材料,从中提取解题信息。
【解答】解:根据题干中“渤海海域盛行偏南风”信息,可以判断北京处在低压控制下,根据等压线分布规律,可以得出北京气压值在1000~1002.5hpa之间,甲气压值在1000~1002.5hpa之间,A正确。
丙气压值在997.5~1000hpa之间,丁气压值在1005~1007.5hpa之间,乙气压值在1002.5~1005hpa之间,不符合题意,BCD错误。
故选:A。
11.【分析】在等值线中存在闭合等值线,则闭合等值线的数值等于其中一个,则闭合等值线内的数值遵循“大于大的,小于小的”。
本题考查气压系统与天气,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需要认真阅读材料,从中提取解题信息。
【解答】解:读图可知,最低值在甲所在圈层内部(河套平原附近),气压值在995~997.5hpa之间;图示气压最大值在1007.5~1010hpa之间,用交叉相减法可以算出图示的最大气压差大于10hpa,小于15hpa,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2.【分析】等压线判读:等压线是把在一定时间内气压相等的地点在平面图上连接起来所形成的封闭曲线,其可以显示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的高低分布状况。第一步:判断气压场①高气压中心:中心气压高,周围气压低;②低气压中心:中心气压低,周围气压高。③高压脊:等压线由高压中心向外凸出的部分。④低压槽:等压线由低压中心向外凸出的部分。第二步:判断风向。①先画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等压线比较平直的,垂直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等压线弯曲的,在等压线图上画出该点的切线,并过切点作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②确定南北半球,结合地转偏向力,画出风向。第三步:判断风力大小。在摩擦力-定的情况下,风力大小取决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大小,水平气压梯度力大小取决于气压梯度大小。同-等压线图上,等压线密集,风力大;等压线稀疏,风力小。第四步:判断季节。①夏季(北半球7月、南半球1月):大陆内部-般为低压。 ②冬季(北半球1月、南半球7月):大陆内部-般为高压。第五步:判断天气状况。①由高纬吹向低纬的风一寒冷干燥。 ②由低纬吹向高纬的风一温暖湿润。 ③低气压过境时,多阴雨天气;高气压过境时,多晴朗天气。④低压中心和低压槽控制区多阴雨天气,高压中心和高压脊控制区多晴朗天气。
本题难度中等,主要是考查风向的判读,结合所学进行分析即可。
【解答】解:根据等压线的分布规律,长春以北为低气压,结合北半球大气运动受到向右偏转的地转偏向力影响,图示时刻长春的风向是西南风,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3~15.【答案】B、A、C
【解析】13.【分析】气旋(低压中心),北半球按逆时针方向、南半球按顺时针方向由四周向中心辐合;中心气流上升,多阴雨天气。反气旋(高压中心),北半球按顺时针方向、南半球按逆时针方向由中心向四周辐散;中心气流下沉,多晴朗天气。冷锋过境时会出现大风,云层增厚和雨、雪天气。
本题难度适中,通过锋面系统设置题目,题目为常规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思维分析能力。
【解答】解:中秋风暴为气旋,气旋近地面为低气压中心,所以中秋风暴经过时,气压降低。
故选:B。
14.【分析】气旋(低压中心),北半球按逆时针方向、南半球按顺时针方向由四周向中心辐合;中心气流上升,多阴雨天气。反气旋(高压中心),北半球按顺时针方向、南半球按逆时针方向由中心向四周辐散;中心气流下沉,多晴朗天气。冷锋过境时会出现大风,云层增厚和雨、雪天气。
本题难度适中,通过锋面系统设置题目,题目为常规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思维分析能力。
【解答】解:与夏季相比,秋季太阳从北向南移动造成的海温偏暖有关,导致南北温差大,气压梯度越大,风就会越大,故①对。
秋季的气温较夏季高,所以夏季的气旋中心气压更低,故②错。
与冬季相比,秋季的气温更高,暖湿气流充足,故③对。
下垫面性质一样,所以秋季和冬季,太阳辐射的增温都比较显著,故④错。
故选:A。
15.【分析】气旋(低压中心),北半球按逆时针方向、南半球按顺时针方向由四周向中心辐合;中心气流上升,多阴雨天气。反气旋(高压中心),北半球按顺时针方向、南半球按逆时针方向由中心向四周辐散;中心气流下沉,多晴朗天气。冷锋过境时会出现大风,云层增厚和雨、雪天气。
本题难度适中,通过天气系统设置题目,题目为常规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和思维分析能力。
【解答】解:冬季的冬季风势力比秋季强,风暴移动更快,降温更显著,故AB错。
秋季树木尚未完全落叶,风暴对树木的破坏更大,故C对。
秋冬季,树木的生长速度较慢,故D错。
故选:C。
16.【答案】(1)近日点南纬70°及其以南地区
(2)180° 8 20时
(3)(60°E,20°S) 16:00
(4)0° 47° 40°
【解析】(1)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从经纬线的分布来看,本区域为南半球局部示意图,阴影所在的经度范围与全球其他地区日期不同,OA为昏线,OB为晨线,则说明过O点的经线地方时为0时,过A点的经线为180°;因OA为昏线,所以可判断南纬70°及其以南地区为极昼,该日应靠近冬至日,靠近近日点,
(2)本题考查昼夜长短计算,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掌握昼夜长短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阴影所在的经度范围与全球其他地区日期不同,所以O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为0点,则AO为昏线且A所在的经线为180°;因赤道地区夜长为12小时,所以图示相邻经线差为30°,时间差2小时,所以A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20时,又因A点位于昏线上,所A地的日落时间为20:00,那么夜长=(24-20)×2=8小时。
(3)本题考查直射点位置判断,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掌握太阳直射点的经纬度特征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从经纬线的分布来看,本区域为南半球局部示意图,阴影所在的经度范围与全球其他地区日期不同,则说明过O点的经线地方时为0时,过A点的经线为180°,故O点的经线为120°W;太阳直射点的经度(即正午12时)为60°E。70°S以南出现极昼现象;故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20°S。60°E为12时,北京时间为120°E,时差为4小时,根据东加西减为16:00。
(4)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B位于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0,一年中,A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是47°,O点正午太阳高度是H=90°-(70°-20°)=40°
17.【答案】解::(1)由材料信息可知来自西伯利亚和北大西洋的不太强的冷气团进人准噶尔盆地后,与当地暖气团相遇后,形成锋面,锋面在行进过程中受到天山阻挡作用后,移动速度有所减慢,锋面徘徊不前,最终形成天山准静止锋。
(2)天山准静止锋活动的主要季节:冬、春季节。理由:冬春季时节,来自北大西洋和西伯利亚的空气频繁东进、南下,为天山准静止锋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条件。
(3)影响地区:天山北坡以及新疆北部的大部分地区。天气状况:受天山准静止锋的影响的区域会出现微风、降温、多雾、多云、阴天、甚至雨雪天气。
故答案为:
(1)来自西伯利亚和北大两洋的不太强的冷气团进人准噶尔盆地,与当地暖气团相遇,形成锋面,锋面在行进中受到天山阻挡、移动速度减慢。徘徊不前,形成准静止锋。
(2)冬春季节。理由:冬春季节,来自大西洋和西伯利亚的空气频繁东进、南下。
(3)影响地区:天山北坡和北疆大部分地区。天气状况:微风、降温、多雾、多云、阴天、雨雪天气。
【解析】(1)本题考查准静止锋的知识,当冷暖气团相遇,并且冷气团和暖气团势力相当,锋面徘徊不前时,故形成准静止锋。
(2)考查天气实例的知识,影响我国的准静止锋有华南准静止锋、江淮准静止锋、昆明准静止锋和天山准静止锋。
(3)考查准静止锋的知识,准静止锋影响下,锋面徘徊不前,故会导致持续性降雨。
本题难度中等,需掌握天气系统的知识,并具备一定的提取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才能解决问题。
18.【答案】解:(1)从图示经纬度和海陆位置可知,甲地位于南半球较低纬度的南美洲大陆西岸,1月,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南移,北半球的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后,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偏转成南半球的西北风,因此,甲地1月盛行偏西风。
(2)从图示经纬度和海陆位置可知,甲地西部海域有强大的秘鲁寒流,寒流对沿岸有降温减湿作用,所以尽管盛行来自海洋的偏西风,但甲地仍然降水稀少。
(3)根据所学和图示位置可知,甲地降水异常偏多的年份为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年份,即该年份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洋面温度异常升高,使得太平洋赤道大范围内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失去平衡而产生的一种气候现象,推测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我国西北季风势力减弱,锋面雨带向北推移时间早,出现北涝南旱现象,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时间缩短,我国北方地区出现暖冬现象。
故答案为:
(1)1月太阳直射南半球,气压带、风带南移,北半球的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后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形成偏西风(西北风)。
(2)甲地西部海域有强大的秘鲁寒流,降温减湿,所以甲地仍然降水稀少。
(3)我国西北季风势力减弱,出现北涝南早现象,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时间缩短,我国北方地区出现暖冬现象。
【解析】(1)风向需要结合海陆位置、热力环流和纬度进行分析。
(2)降水需要结合地形、洋流、大气环流和纬度进行分析。
(3)我国的气候异常表现需要结合气温和降水进行分析。
本题难度中等,主要是考查区域气候特征的知识,结合所学进行分析即可。
19.【答案】(1)南美西北部纬度低,海拔200-1000米,海拔较低)喜温、(安第斯山脉北面山坡)喜阳,(南美西海岸气候以热带和亚热带沙漠为主,降水少)耐旱,(高温干旱天气易自燃)不耐高温。
(2)边缘多钩刺,易对羊群造成伤害;高温易自燃,引起火灾,损毁牧场;影响其它物种生长,威胁生态。
(3)岩蔷薇植株矮小,种间竞争优势弱;分泌油脂,高温自燃,产生火灾;种子因火破壳发芽生长;种外群落因火死亡,岩蔷薇幼苗获得光照和肥沃土壤。
(4)江浙地区夏季伏旱,岩蔷薇易自燃,防高温;江浙地区冬季低温冻害比岩蔷薇原产地冬季低温冻害多且势力强,防低温冻害;防物种入侵(岩蔷薇每果平均多达800粒细小种子,一旦扩散易造成生物入侵)。
【解析】(1)本题考查普亚菠萝树的生长习性,旨在考查学生读图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南美西北部地形、气候的条件分析喜阳、耐旱、不耐高温。
(2)本题考查普亚菠萝树不受智利当地牧民欢迎的原因,旨在考查学生读图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边缘多钩刺,易对羊群造成伤害;高温易自燃,引起火灾,损毁牧场;影响其它物种生长,威胁生态等方面分析。
(3)本题考查岩蔷薇在原产地通过自燃获得种间竞争优势的过程,旨在考查学生读图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岩蔷薇植株矮小,种间竞争优势弱;分泌油脂,高温自燃,产生火灾;种子因火破壳发芽生长;种外群落因火死亡,岩蔷薇幼苗获得光照和肥沃土壤等方面分析。
(4)本题考查我国江浙地区岩蔷薇田间生产中的注意事项,旨在考查学生读图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从江浙地区夏季伏旱,岩蔷薇易自燃;防低温冻害;防物种入侵方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