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新编,备战2014高中学业水平考试】2013-2014高中历史名师专题指导(考纲导航+思维导图+考点突破+典例精析+真题演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4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名师新编,备战2014高中学业水平考试】2013-2014高中历史名师专题指导(考纲导航+思维导图+考点突破+典例精析+真题演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4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02-26 20:21: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8张PPT。第18课时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一、科技成就
1.四大发明
(1)造纸术。
①西汉:发明植物纤维纸。
②东汉:________改进能书写的纤维纸,人称“蔡侯纸”。
(2)印刷术。
①隋唐:发明雕版印刷术,唐代《________》为世界迄今发现最早的雕版印刷品。
②北宋:________发明活字印刷术。蔡伦 金刚经 毕昇 (3)火药。
①唐代炼丹制药时发明火药,最早记载见于孙思邈著的《________》。
②唐末火药开始用于战争,两宋进一步发展。
(4)指南针。
①战国:________出现。
②北宋:指南针发明,并用于航海。
2.数学
(1)《九章算术》。
①成书时间:________。
②内容:采用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十进位制计数法,汇集了许多算术命题。丹经 司南 东汉 ③地位:标志着我国古代以________为中心的数学体系的形成。
(2)计算工具。
早期采用________,后来演变为________。明清时期,随着商业的繁荣,珠算得到普及和发展。
3.天文与历法
(1)天象观测:关于对日食、太阳黑子、彗星和哈雷彗星的记录,均领先世界。
(2)天文著作:战国《________》是我国最早的天文学著作,书中的《石氏星表》是世界上最早的星表。计算 算筹 算盘 甘石星经 (3)天体测量。
①东汉张衡:发明________和____________;地球为圆形的见解比西欧人早1000多年。
②唐代僧一行:创制________,首次发现了恒星位置的变动;主持实测了________的长度,并制成了水运浑象仪。
③元代郭守敬:制成的“________”;测定黄赤交角值;编订的《________》是我国古代最精密的一部历法。
4.农学
(1)北魏贾思勰《________》:是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2)元代《农桑辑要》:是现存最早的官修农书。地动仪 水运浑象仪 黄道游仪 子午线 简仪 授时历 齐民要术 (3)元代王祯《________》:重点在于生产工具的改革,其中《农器图谱》记载转轮排字盘。
(4)明代徐光启《农政全书》:吸收了西方自然科学知识,被誉为“________________”。
5.医学
(1)中医学。
①战国:扁鹊提出望、闻、问、切四诊法。
②西汉《________》:提出病理学说,奠定了中医学理论的基础。
③东汉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临床学(治疗学)的基础,被誉为“________”。中国近代科学先驱 农书 黄帝内经 医圣 ④东汉华佗:创制五禽戏,发明了麻沸散,开创了世界医学史上全身麻醉之先河。
(2)中药学。
①唐代《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定和颁布的药典。
②唐代孙思邈:著有《________》,后世尊之为药王。
③明朝李时珍:《________》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
二、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
1.汉字的起源演变
(1)起源:新石器时代的陶器上的________。
(2)成熟:商代________。千金方 本草纲目 刻画符号 甲骨文 (3)统一:秦始皇统一文字________。
(4)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
2.书法
(1)魏晋以前:自发阶段。
①秦小篆:圆润纤细,布局均匀。
②汉隶:雄放洒脱,浑厚深沉。
(2)魏晋南北朝:自觉阶段。
①条件:士人群体形成;社会动荡危机;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
②代表:“书圣”王羲之所书《________》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小篆 兰亭序 (3)隋唐:新高峰。
①背景:隋唐一统,盛世气象。
②成就:张旭、怀素的________;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的________;书法理论日趋成熟。
(4)宋代:市民化。
①背景:宋代重文;市民阶层兴起;社会生活丰富多样。
②特点:倡导________,出现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四大家。
(5)明代:进一步平民化、世俗化。
3.书画的发展
(1)新石器时代:岩画。草书 楷书 有意无法 (2)战国、汉代:帛画,代表作《人物龙凤图》《人物御龙图》。
(3)魏晋:出现凸显个性的________。顾恺之提出“________”的理论,其代表作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4)隋唐五代时期:是绘画的高峰期,山水画、人物画都很繁盛。代表作有展子虔的《游春图》、________的《送子天王图》、阎立本的《步辇图》。
(5)两宋时期:绘画艺术全面发展,宫廷画最为活跃;风俗画是最大亮点,代表作是北宋张择端的《__________》。
(6)元明清时期:文人画成就突出。元代王冕《墨竹图》、明代徐渭《牡丹蕉石图》、清代郑板桥《墨兰图》。文人画 以形写神 吴道子 清明上河图 三、文学成就
1.《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以现实主义为其创作风格,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2.楚辞
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以南方民歌为基础,开创了诗歌新体裁——________,其代表作是《________》。
3.汉赋
(1)特点:气势恢弘、辞藻华美,讲究排比,散文韵律并用。
(2)代表人物及作品:西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东汉张衡的《二京赋》。楚辞 离骚 4.唐诗
(1)初唐著名诗人有王勃、陈子昂等。
(2)盛唐诗人李白有“________”的美誉;________是我国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有“诗圣”之称。
(3)中唐杰出诗人是白居易。
5.宋词
(1)特点:句子长短参差,便于灵活自如抒发感情,可配乐演奏。
(2)代表。
①婉约派:风格委婉,感情真挚。代表人物是柳永、________。诗仙 杜甫 李清照 ②豪放派:清新俊逸,刚健豪放。代表人物是苏轼、________、陆游。
6.元曲
(1)含义:由________与________构成,到元代进入创作的繁荣阶段。
(2)代表: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秋思》。
7.明清小说
(1)背景。
①政治上,中央集权进入强化阶段。
②经济上,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商业繁荣,市民阶层扩大。辛弃疾 散曲 元杂剧 (2)四大名著:《________》《水浒传》《________》《红楼梦》。
(3)文言短篇小说《________》和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四、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
1.戏曲的发展历程
(1)源头:“傩戏”。
(2)形成:两宋南戏。
(3)成熟:________把中国戏曲艺术推向了成熟。
2.京剧的产生和发展三国演义 西游记 聊斋志异 元杂剧 (1)出现。
乾隆末年,安徽的徽剧戏班进京演出,风行一时;道光年间,湖北汉剧艺人进京演出,形成“________”局面,经过广大徽汉艺人的表演实践,形成了京剧。
(2)发展。
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涌现出程长庚、谭鑫培等号称“____________”的著名艺人。民国以来,京剧逐步走向世界。
(3)特点: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将唱、念、做、打有机地结合。
(4)地位:在中华民族灿烂的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被称为“________”。徽汉合流 同光十三绝 国粹 【例1】 (2013年广东学业)已知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出现于(  )
A.夏商时期       B.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 D.隋唐时期
解析: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是中国在战国时期发明的“司南”。
答案:B
知识拓展:天文学成就巨大的原因
中国古代的天文学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是因为:满足农业生产“授农以时”的需要;为封建王朝统一天下提供“授命于天”的依据,宣示政权统治的合理性;朝廷集中人力对天文历法实地观测和研究。【例2】 (2013年广东学业)下图所示唐代书法作品的字体是(  )
A.楷书 B.隶书
C.小篆 D.草书
解析:楷书笔画详备,结构形体严整;隶书雄放洒脱,浑厚深沉;小篆圆润纤细,布局均匀;草书笔画简约,勾连不断。图示可知字体与现在的汉字构造一致且工整。
答案:A知识拓展:汉字与书法1.四大发明可归纳为“一、二、四”
一大启示:科技发挥的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
两大作用:对中国的影响;对世界的影响。
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2.天文、数学、农学、医学成就可归纳为四个“三”
三大天象观测仪:东汉张衡的浑象仪;唐代僧一行的黄道游仪;元朝郭守敬的简仪。
三大数学成就:乘法口诀;《九章算术》;圆周率。
三大农书:《齐民要术》、《农书》、《农政全书》。
三大医药书:《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本草纲目》。3.书法艺术可归纳为四个“二”和两个“四”
两大特征:实用性和艺术性。
两大艺术体系:书法和篆刻。
两个趋势:由繁到简;平民化、世俗化、个性化。
两个阶段:魏晋以前是自发阶段;魏晋及其以后是自觉阶段。
四个时期:魏晋南北朝、隋唐、宋代、明代。
四大字体:隶书、行书、草书、楷书。
4.诗歌与小说可归纳为“二、六、七”
两大趋势:逐渐成熟、完善;逐渐通俗化、大众化。六个阶段:先秦、汉代、唐朝、宋代、元代、明清。
七种文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小说。
5.戏曲发展的“四大步骤”
萌芽:源于原始宗教“傩”。
完备:宋代“南戏”。
成熟:元杂剧。
高峰:京剧。考点1 科技成就(2010年广东学业)今天象棋中有“炮”与“砲”二字。唐代的象棋中使用“砲”字,宋代的象棋中“炮”“砲”二字开始并用,这一变化说明(  )
A.中国象棋发明于宋代
B.宋代发明了火药
C.宋代火药广泛用于战争
D.洋炮在宋代传入中国解析:从题干中宋代的象棋使用“炮”字说明宋代火药广泛用于战争。火药在唐代末年就用于战争。
答案:C考点2 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1.(2012年广东学业)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文人画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由民间艺人创作 B.注重写实
C.属于宫廷画 D.注重写意解析:结合古代中国绘画艺术的知识可知文人画注重借物抒情。
答案:D2.(2011年广东学业)据目前所知,商朝出现的成熟文字有(  )
A.甲骨文 B.小篆
C.隶书 D.原始刻划符号解析:距今约3000多年的商代甲骨文,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的汉字。
答案:A考点3 文学成就(2011年广东学业·双选)梁启超说:“屈原以前的文学,我们看得着的只有《诗经》”,《诗经》“好的作品,都是写实感。实感自然是文学主要的生命;但文学还有第二个生命,曰想象力。从想象力中活跳出实感来,才算极文学之能事。就这一点论,屈原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不特前无古人,截到今日止,仍是后无来者。”可见,梁启超认为(  )
A.《诗经》中好的作品都具有想象力
B.屈原的作品反映了现实生活
C.屈原的作品具有丰富的想象力
D.《诗经》是屈原的诗歌总集 解析:材料“就这一点论”是指想象力,说明屈原的作品既反映了现实生活,又具有丰富的想象力。A项提法不符合材料意思;《诗经》不是屈原的诗歌总集,D项错误。
答案:BC
考点4 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1.(2012年广东学业)清朝乾隆年间徽班进京对中国某一剧种的形成起了关键性的作用。这一剧种是(  )
A.京剧 B.元杂剧
C.粤剧 D.昆曲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京剧是在徽汉合流基础上形成的。
答案:A2.(2011年广东学业)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徽班进京对京剧的形成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徽班进京的时间是(  )
A.唐朝贞观年间 B.明朝洪武年间
C.清朝乾隆年间 D.民国时期解析:清乾隆年间,徽戏剧团三庆班等四大徽班相继到京城献艺。
答案:C一、单项选择题Ⅰ
1.(2013年福建会考)火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我国最早将火药应用到军事上是(  )
A.唐末 B.宋末
C.元末 D.明代解析:唐末火药开始用于战争,两宋进一步发展。
答案:A
2.指南针最早应用于航海是在(  )
A.战国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解析:指南针在北宋就用于航海。
答案:C3.右图石刻记录了秦始皇东巡的有关情况,该石刻的字体是(  )
A.甲骨文
B.小篆
C.隶书
D.楷书解析:秦朝通用的文字是小篆。
答案:B二、单项选择题Ⅱ
11.围绕“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社会的影响”这一研究性学习课题,四位中学生各自拟定如下小论文标题,其中比较恰当的是(  )
A.造纸术——欧洲近代科学生产的基础
B.指南针——西方文明的引擎
C.火药——摧毁欧洲封建城堡的有力武器
D.印刷术——文艺复兴的根本动力解析:结合四大发明的作用,只有C项比较恰当。
答案:C12.(2013年天津会考)《齐民要术》中强调“顺天时,量地力,则用功力少而成功多。任情反道,劳而无获”。这句话所反映的农学思想是(  )
A.顺应天时,多种经营
B.工商皆本
C.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D.重农抑商解析:从“天时、地力”可知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答案:C13.(2013年福建会考)书法是中华民族特有的艺术之一。某同学想学习草书,应选的书法作品是(  )解析:A项是小篆,B项是楷书,C项是行书,D项是草书。
答案:D三、双项选择题
17.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中写道:“中国和它的西方邻国以及南方邻国之间的交往和反应,要比一向所认为的多得多,尽管如此,中国思想和文化模式的基本格调,却保持着明显的、从未间断的自发性。这是中国‘与世隔绝’的真正涵义。”李约瑟认为,中国古代科技(  )
A.接纳和吸收了外来科技
B.具有明显的独创性
C.未受到外来科技的影响
D.受外来科技的支配解析:从题目材料中可以知道李约瑟认为中国古代并不是与世隔绝,而是积极吸收外来的科技,但是中国古代在学习外来科技的时候保持了自己的独创性,使自己的文化从未中断。
答案:AB18.下列人物属于宋代书法四大家的是(  )
A.颜真卿 B.苏轼
C.黄庭坚 D.文征明解析:宋四家是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答案:BC19.下列历史情况与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扩大密切相关的是(  )
A.汉赋的产生 B.楚辞的兴盛
C.明清小说的蓬勃发展 D.元杂剧的繁荣 解析:与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扩大密切相关的文学作品一般出现是在唐宋之后。
答案:CD
感谢您的使用,退出请按ESC键本小节结束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