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正是读书时》精品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通过阅读柱形图表,填写调查问卷,了解自己的阅读状况,发现自己在阅读中的问题。
2. 通过对问卷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学会从数据中发现问题,在与同学的比较中发现自己的长处和差距,找出原因,参与讨论,学会倾听。
◎课前准备:
学生自由分组,选出组长,拟定组名,组名要体现读书特色,比如:书海漫步小组、采撷书香小组等。
◎教学过程:
―、导入:观看演员赵又廷做的读书公益广告
同学们,正像广告中说的“每一次阅读,都是一次身心的光合作用,带我们发现更好的风景”。那让我们一起开启阅读之旅,多读书、读好书,把阅读变成光合作用,让我们在阅读中去发现世界,发现更美的风景。
设计意图:从生活中同学们都很熟悉的广告作为切入点进入本次学习,意在告诉学生们,读书已经成为全社会的风向标,同时,也提醒学生们,生活中处处可以学习语文,语文是流向生活的河流,生活也是学习语文的源泉。
二、三省吾身思自己
1. 阅读“国民阅读指标数据”(课本资料一),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提示:阅读时既要注意整体又要注意细节,比如表头文字、数据变化、线条颜色、 下方提示等,既要横看又要竖看,然后对比自己。
例:
⑴ 通过阅读,我发现我比9一13岁青少年每一年的阅读量要少一些,这说明我在阅读量上还要加油。
⑵ 通过阅读,我发现青少年的阅读量大于成人的阅读量,这说明少年正是读书时,我也要趁这个时期多读书。
2. 填写调査问卷(课本资料二),想一想你存在什么问题。
提示:填写问卷调查时要认真阅读题干,诚实作答,益于得出科学结论。填写完毕后对照资料一的图表,了解自己的阅读状况。
设计意图:学生进入初中后第一次进行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指导阅读方法尤为重要,可为以后教学及学生自己阅读打下基础。讲清楚问卷调查表的特点、问卷调查的意义,可让学生端正态度,认真对待调查。
三、见贤思齐学同窗
1. 敞开心扉说不足
⑴ 小组内分享个人问卷结果,通过对比,知晓自己在阅读方面存在的不足。
提示:发言同学要做到先写好发言提纲,做到发言有准备,发言时声音清晰响亮,态度诚恳;听讲同学要做到文明礼貌,态度认真,可以边听边记录。
例:
① 通过与大家的对比,我发现我只阅读自己感兴趣的书,比如科幻类作品,其他方面的书很少涉猎,以后我应该扩大自己的读书范围。
② 通过与大家对比,我发现我的阅读时间安排得不好,有时懒了或者作业多了就不读书了,有时遇上自己爱看的书通宵不睡觉也要读完,这很不科学,我应该合理安排读书时间。
(2) 小组长以月为统计周期,以每天的阅读时间为计量单位,绘制本小组成员近一学期的阅读时间柱形表。两位同学一组,一种颜色代表一位同学,在下方标注清楚。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用图表清晰直观地反映学生们在每天阅读时间上的差距。放入学生们的成长档案袋,留作成长的足迹。
2. 共同研讨找“药方”
(1) 各小组把找到的课外阅读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汇总在一起,专人记录,大家一起分析原因,找出解决办法。
例:读书速度慢,读书总需要别人提醒,家里没有读书氛围,自己爱看的书家长不让买,没有读书方法,只看自己感兴趣的书……
(2) 每小组选一位代表发言,把各组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在全班进行交流。
例:我组出现的共性问题是读书总需要人督促,没人督促就会忘记读。针对这种情况,我组决定实行小组共读一本书。俗话说,一个人走路可能走得快,大家一起走才能走得远。所以,小组共读一本书,大家互相监督,读完共同交流,这样我们就能一本一本地读下去。
总结:同学们,也许你的阅读状况目前并不让人满意,没关系,从现在开始还不晚,因为少年正是读书时。让我们通过阅读做一个“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人,让我们通过阅读去汲取智慧之光,让我们通过阅读做一次身心的光合作用,发现世界的美好。让我们一起读起来吧!
设计意图: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交换,我们每个人就有了两种思想。本环节目的是让学生的思维在交流中碰撞。
1 / 3《少年正是读书时》精品教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通过阅读、写作锻炼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通过参与主持、朗诵、聊书等活动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自信心和创造力。
2. 通过参与策划读书活动,锻炼学生与他人沟通与合作的能力,提升勇于担当的能力和组织领导能力。
3. 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创设班级良好读书氛围,教给学生相应的阅读方法。
◎课前准备:
1. 以小组为单位,通过阅读、写作、查找资料、分工合作等策划小组读书活动,体现小组特色,各组评选本组的主持人。
2. 教师指导活动内容,可从好书推介、名人读书方法论坛、朗读者、经典故事会等方面选择。
3. 必须全员参与,组长做好分工,安排组员准备好音乐以及PPT等道具,安排组员整理本组成果:组员的发言提纲、本组活动计划、评价表、主持稿、朗诵稿、演讲稿等,建立活动档案。也为班级创办主题班刊,延续交流活动做好资料准备。
例如:
“少年正是读书时”读书活动第一小组活动策划
4.对照七年级综合性学习显性能力目标参照表,做好发言准备。
言语能力(听说读写) 听:听话时有礼貌,注意力集中,听清楚意思;说:说话时态度大方,声音清晰,内容清楚;读:能准确理解所读文字内容,并能从中发现问题;写:内容具体,中心明确,能按一定的顺序组织材料。
交往能力(与他人沟通、合作) 能采用各种方法与他人联系;能建立并保持与他人的良好关系;能与他人合作;在团体中能够承担下至组员,上至领导者的各种角色。
方法性知识(信息的收集与处理) 学会从报刊、书籍以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中获取信息;学会通过调查、访问等方式获取信息;学会对获取的信息进行整理、归类,学会与同学交流、共享信息。
◎教学过程:
―、激情导入,叩响书籍的大门
诗人狄金森说:“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也没有一匹骏马能像一页跳动的诗行那样,把人带向远方……”同学们,让我们携手走入书的世界,下面有请各组主持人上场准备。
设计意图:诗意激趣,进入新课,旨在让学生对读书产生向往。
二、特色汇报,品味书香的味道
第一小组:经典名著我推荐
例:
我要跟大家推荐的书是《追风筝的人》,这本书是原籍阿富汗的作家卡勒德 胡赛尼的作品。据作者本人说,他向来只为一个读者写作,就是他自己。在这本书写到三分之二的时候,他的妻子看到了书稿,强烈要求他把书稿寄出去。作者说,他当时根本不知道书稿是否足够好,有没有人愿意看。但他还是寄出去了,他希望有更多的人了解他的祖国阿富汗。这本书一经出版,立刻获得了巨大的国际影响力,作者本人也获得了联合国人道主义大奖。我想,作者卡勒德 胡赛尼在书序里向我们讲述这些,也许是在用这种方式告诉我们:当你不为一个目的和结果去做一件事,而是享受事情本身带给你的乐趣的时候,就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这本书讲述了一个读了让人心疼的故事。
故事要从阿富汗的一个古老而有趣的风俗——斗风筝比赛说起。在阿富汗的首都喀布尔,有一个古老的冬日风俗——斗风筝比赛。比赛从一大清早开始,直到仅剩一只风筝在空中翱翔结束。谁如果能追到那只被获胜风筝的线割断而最后掉落下来的风筝,这只风筝将会被挂在家里的壁炉上方供来往的客人欣赏赞叹。本书的故事就从这说起,本书的人物命运也从这转折……
朋友们,故事讲完了,我要跟大家聊聊我读完这本书获得的三个关键词:寻找、 坚守、救赎。
……
第二小组:经典段落我朗诵
例:
我来给大家朗诵《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一段人物独白:
他一次又一次问自己:为了冲破铁环重返战斗行列,使你的生命变得有益于人民,你尽了一切努力了吗?每次的回答都是:是的,看来是尽了一切努力了。
我选择朗诵这段话的理由是:这段话用设问的形式,自问自答,语气中透露出保尔的坦然和骄傲,读来令人肃然起敬。同时也引起我的思考,我在做事时尽了一切努力了吗?读了这本书,我反思自己,我想我更有力量了,以后再遇到困难,我会锲而不舍,竭尽全力。
第三小组:经典情节我来演
例:
今天我要给大家表演的是花和尚鲁智深三拳打死镇关西的情节。这个情节体现了鲁智深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侠义心肠,也体现了他的英勇机智。下面,我给大家表演一下。
第四小组:经典人物我来猜
例:
⑴ 《红岩》中有一个人,在敌人的监狱里长大,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的。6岁时在黄将军的帮助下学习。学习非常刻苦,记忆力很强,非常尊敬老师,经常帮助大人做秘密工作。他遇害时不满9岁,但在监狱中被关了8年,是中国年龄最小的烈士。他是谁呢?
⑵ 《昆虫记》中有一种昆虫,能利用月光偏振现象进行定位,以帮助取食,有一定的趋光性。它们是钻进牛粪里的虫类,可以将粪便滚动成球状,推行向前,能够推动比自己体积大几倍的食物。主要以动物粪便为食,有“自然界清道夫”的称号,又名“莫多升”。你知道它是谁吗?
设计意图: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应该让学生站在课堂中央。而且,综合性学习就是要锻炼学生的实践性,让学生自由表达。所以,本环节把时间全部交给学生,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提高学生与其他人的合作意识。同时,也创设良好的读书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畅谈收获,体会读书的奥妙
每组选派代表,从“我制订了我的读书计划,我知道了一种读书方法;怎样激发阅读经典兴趣之我见;这种读书习惯要不得;营造良好阅读风气的几点建议;我谈读书之乐”等几方面来谈本次活动的收获。
例:
⑴ 通过本次读书活动,我决定制订一个适合自己的读书计划。每年,我要有计划地买书读书;每天,我要安排好时间读书,比如,睡觉前的时间、等待妈妈做饭的时间。 我想请我的组长监督我,因为我知道我的自制力现在还不行,所以,我请求组长的帮助。
(2) 通过本次读书活动,我知道了一种读书方法,就是读到精彩的地方,可以大声读出来,甚至表演一下。我觉得这样可以锻炼自己的朗读水平,还有利于记住经典的情节。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对本次活动的总结,也是对学生表达能力的一个锻炼和新一轮的扎实的语言训练。
四、相得益彰,汲取成长的力量
让学生进行自评或进行互评,指导学生制订本次活动的评价要点,告诉孩子们遵循“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原则进行评价:
1. 在活动中的合作态度和参与程度。
2. 能否在活动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
3. 能否积极地为解决问题去捜集信息和整理资料。
4. 能否根据占有的课内外材料,形成自己的假设或观点。
5. 能否大方得体或生动、有感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6. 能否把本次学习成果进行展示与交流。
例:
(1) 在本次活动中,我的任务是做我组的主持人。为了完成好这个任务,我先上网查了很多优美的句子,又根据需要进行修改。当我不知道怎么做的时候,我就去问组长和其他同学,我们就像战士一样,为了完成一个任务团结在一起。得到大家的帮助以后,我勇敢地走上了讲台,这是前所未有的。主持完以后,大家给我点赞,这让我特别有自信,让我觉得,这个舞台,有我更加闪亮,下次我还要参加这样的活动。所以,这次活动我给自己打90分。
(2) 在本次活动中,我觉得我们组长是最棒的。她不仅为我组的事情操心,而且谁有问题她都耐心解答;她把自己的资料给我们分享,一点也不自私;她朗诵特别有感情,让人感动。这些都值得我们学习。我给她打满分。
总结:同学们,读书的意义,就是今天的你比昨天更有智慧,今天的你比昨天更慈悲,今天的你比昨天更懂得爱,今天的你比昨天更懂得生活的意义。叩响书籍的大门,我们会像阿里巴巴打开山洞大门一样,发现一笔巨大的财富。这笔财富,会让你在人生路上成为一个精神的富翁、思想的巨人!
少年正是读书时,青春做伴好读书! 一起读起来!
设计意图:学生进行自评或进行互评,既明确标准,提高活动的有效性,又有利于学生进行自我省察和用发现的眼光欣赏别人,同时也是一次口语表达的锻炼机会。
1 / 5